IT“茫一代”轉型記:創業維艱 苦樂皆有
[導讀]創業百態,人生悲歡離合。是退出還是堅守,很多IT從業者都在想這個問題。歷史無法先驗,人的生活也不可能從頭來過。
騰訊科技 宗秀倩 11月24日報道
“心在尋找,眼睛才會看見。”
寫這句話的人是一個微博上叫比薩陳 的人,真名是陳寧,原來是通信行業中的一員,三年前淡出轉賣披薩。對于這一舉動,他解釋原因說,自己并不是通信行業從業者中特別聰明的人,所以“屌絲主動降級”。
不止是陳寧,也有一些人從IT行業退出開始做傳統行業,有的人成功,比如“云海肴”的合伙人戶峰陽,也有的人不成功,比如跑到通州養生態雞又回到互聯網公司工作的阮哲。
齊豫的《夢田》里唱道:“每個人心里一畝一畝田,每個人心里一個一個夢,一顆呀一顆種子是我心里的一個夢。用它來種什么用它來種什么,種桃種李種春風?!?/p>
創業百態,人生悲歡離合。是退出還是堅守,很多IT從業者都在想這個問題。歷史無法先驗,人的生活也不可能從頭來過?!翱次迥?,想三年,認真做好一兩年?!标悓幷f的很對。
他們的故事
云海肴的創始人戶峰陽,曾經是一名軟件開發工程師,81年的金牛座,人們都親切地叫他“小戶”,今年年初,他逐漸淡出云海肴的日常運營,交由公司其他人管理,開始了一種“修行”的生活。
在鼓樓大街上的一個叫“16hostel”的四合院里,他早上起來打掃院子的衛生,背背單詞,看看書,看起來閑云野鶴,安適又愜意。坐在陽光房的中間,用一臺筆記本上網,一邊發微博,在微信“朋友圈”里招徠一些短租客,一邊在網上和其他云海肴創始人討論餐廳的發展規劃。
小戶當年為“成為一個廚子”的夙愿,放棄鐘愛多年的IT業,踏入“水深火熱”的餐飲業。從2007年,他不再寫代碼,到自己的家鄉河南鄭州開了一家叫“云南味道”的餐廳。有了做餐廳的經驗后,他又和幾個80后的伙伴一起,開始進軍北京的餐飲業。
2009年10月,云海肴在北京后海正式開張,云南風情的裝飾,新鮮活力的菜品,成為云海肴吸引食客們的特色,此后三年又連開幾家分店。小戶說,團隊的管理人員已經成熟,足以支撐開一家新店,年后預計第六家店將開張。
小戶說,IT人的智商比較高,在大互聯網公司做,可能做出來就看不到成就感,”分不清成就到底是屬于這個平臺還是自己的?!暗霾惋嫴煌?,相對更為真實,每天能看到實在的東西,比昨天賣的好還是賣的差。
種幾畝地,養些雞鴨,回歸田園,呼吸泥土的芬芳也是很多IT人的夢想,不過,將夢想轉化成商業模式,則很難。
阮哲,85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軟件碩士,學習生涯一路平順,本科還未畢業已拿到了微軟亞洲工程院的錄用通知,剛畢業已經拿到20萬的年薪,這足讓同齡人覺得羨慕。
做了四年的IT項目后,阮哲也想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2010年,他在廣東看到一個朋友做的有機種植項目,為廣州市民提供有機蔬菜配送,生意很紅火。在了解項目的細節之后,他覺得在北京做這樣的項目比較可行,回到北京開始做有機蔬菜的電子渠道配送。
為什么要轉做傳統行業?阮哲說,IT公司的特點是前期的研發成本很高,客戶越多,后期維護的成本也就越低,但是同一領域往往只能由一兩家公司壟斷市場。而傳統行業卻可以同時存在幾千家公司。
但進入新行業需要學習新的知識。阮哲離開IT行業創業,發現自己曾經習得的IT知識沒法給自己的創業派上多大用場,他考慮的事情不再是技術,而是市場推廣以及供應鏈管理,養殖知識也要從頭學習。
阮哲覺得,自己當初創業的想法過于簡單。一開始阮哲想建一個網站做電子商務,搞有機蔬菜的配送,從有機蔬菜農場主批發,然后通過電商渠道配送。
這個想法很好,但真正做了之后才發現,廣東和北京兩地的消費習慣很不同。廣東人比較重視養生,在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爆出后,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愿意為有機食品多花點錢買單。北京的居民則不一樣,一來北京人習慣從菜市場買菜,二來沒有廣東人嘴那么刁,比如,西紅柿是28天還是30天成熟,北京居民也吃不出有什么差異。有機食品對配送時間的要求比較苛刻,比如必須在中午午餐之前送到用戶手中,配送成本高企。配送了一年后客戶“沒有持續消費的動力”,漸漸都流失了。
阮哲只好放棄蔬菜配送的生意,轉做生產商,專養農家走地雞。此后兩年,他在北京通州,后來大興等地花費近百萬,包下了數十畝地,辦起了養雞場,喂養走地雞,比如蘆花雞,貴妃雞等,規模最大時養雞1萬只左右。
不過,雞苗經常生病,農家走地雞的成長期又長,因為缺乏養殖經驗,市場推廣不力,到今年夏天時,幾批雞都已經死光。阮哲結束了自己的創業,重操舊業做起移動互聯網行業。
陳寧,也是80后,比起阮哲,也失敗過,創業經驗要豐富許多。
他曾供職于國人通信負責海外市場,為什么轉型做披薩呢,用他的話來說,1995年到2005年全國最聰明的人都在讀計算機或者通信行業,行業競爭太激烈,他并不是聰明人所以自動降級。
正式創業之前,他也曾倒賣過土豆,做過清真牛羊肉食品外貿生意,但都失敗了,在一家餐飲連鎖店做深圳區域總經理時,他發現了西餐連鎖模式的強大力量:一是可以實現快速復制。二是成本控制較中餐低。
2009年8月,他在深圳創辦樂凱撒比薩。比起在大公司的白領身份,創業一下子變成了民工一般,他天天騎著自行車當外賣員,仔細記下顧客對披薩的意見和建議。
為了弄清楚某個原料的供應商,陳寧守在行業老大的店門口,等他們下班扔垃圾,在垃圾袋里找他們的供應商信息;為了節省成本,自己和水泥去砌首家門店的院子和臺階;為了省錢,自己買鐵鍬去挖樹苗栽到第一家店的院子。到如今,他在深圳、南京擁有8家連鎖餐廳,成為深圳本土第一大比薩連鎖。
真的要離開IT行業嗎?
小戶對此深有體會,甚至可以說,云海肴是借著互聯網火了一把。
他們四個合伙人剛創業時,從資金籌措到店面裝潢,從菜品搭配到促銷殺價,什么都要摸著石頭過河。當時,第一家云海肴店在2009年開業時已到冬季,店新開客流少難以支撐高昂的運營成本,餐廳一直入不敷出。
小戶考慮如何去做營銷,他想到了大眾點評網。
2009年12月的一天,大眾點評網上出現了云海肴周幾幾折吃的活動。周一一折,周二二折,以此類推,因為便宜,周邊的高校學生紛紛前來試吃,一來二去,帶動了周邊的客流。到了2010年春,云海肴的名氣大了起來。
小戶趁勢將第二家店開到了中關村這個IT人的集中營,比后海那家店更接IT人的地氣。嘗到了網絡營銷的甜頭,小戶又開始利用上微博、微信,哪個火就用哪個,通過各種互聯網社交工具進行營銷造勢,現在走進云海肴,在餐桌上”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立享優惠,又有了一些O2O的影子。
陳寧創業時也很有意思。傳統行業的餐飲,都是師傅手把手教,可能師傅也會留一手,很難想象,陳寧做的披薩是搜索引擎和郵件調教出來的。
陳寧說,自己一開始做面團研發,在google上檢索了大量的英文資料,但最終做不出高品質的面團來。他只好寫郵件求助美國比薩雜志《PMQ》。
幸運的是,《PMQ》把陳寧的郵件轉給美國烘焙研究所,所里的一位專家花了一個月時間和陳寧每天郵件交流,后來,光盤、材料樣品往返多次,45天后,這位專家最后來深圳親手教會了陳寧做面團。
做的是餐飲,IT人的基因一直也還在。陳寧發現,披薩被復制的速度比互聯網產品還快,推出一款榴蓮披薩,很快就被山寨。陳寧選擇了微創新,在原料上下功夫,不斷推陳出新,往往同行還在抄這一款,陳寧的新一款披薩已經出來了。
IT產品通過產品組合和價格組合來賺取利潤,利潤大的產品填補利潤小的產品,陳寧的披薩也是這樣,既可以保證走量,又可以保證有錢賺。
營銷方面,陳寧花樣迭出,甚至還想出行為實驗這一奇招。今年陳寧推出“隨喜”就餐策略,讓食客隨心情付錢。當然,有人狂點24對雞翅消費500元分文不付,有人點四個披薩僅留下6元。三天下來,新店賬面銷售額23000余元,實收僅2300余元。
陳寧原想能收回兩成,但這個結果讓他覺得”對人性高估了“,并引發了人們在微博和媒體上的廣泛討論。經此一役,陳寧的披薩店更紅了。
現在陳寧開始忙著會員服務系統CRM和基于云端點餐系統全線上線,訂餐網站上線等事宜,微信、陌陌等都已經用來推廣披薩,他還試著招聘新媒體營銷專員,繼續拓展新媒體營銷。
“傳統企業與互聯網結合才是金礦,明年把傳統DM砍一半,大力攻線上營銷?!?陳寧說。
轉型還是堅守?
曾問小戶,如果現在依然在IT業會怎樣,他說,自己可能在一個公司帶一個事業部,成為項目經理。
作為“過來人”,小戶認為,IT從業者比較累,但也可以拿高薪。從IT轉做餐飲,機會成本其實比較高。做好的畢竟是少數,如果做不好,不但創業這兩年本來可以拿到的高薪沒了,還會把以前的積蓄給賠進去。
“關鍵是要打破心靈的舒適圈,看自己的需求,然后做出選擇?!?小戶說。
阮哲的老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院長孫偉看著阮哲一路創業走過來,對于阮哲的創業失敗,他覺得,在營銷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時代,阮哲太”技術男“了。
孫偉說,僅憑年輕人的激情和沖動拼命工作,對于一個企業的成功遠遠不夠充分,一個項目要落地,需要有經驗的人來輔助創業。他認為,創業需要有”理性的冒險“,如果轉到傳統行業更要如此。
兩年前,阮哲去創業時,移動互聯網還是Symbian、Windows Mobile的天下,兩年后,諾基亞逐漸衰弱,蘋果崛起,各種App層出不窮,重回移動互聯網行業還需要適應和學習。
不過,阮哲的可貴之處在于,他一直很優秀,也很年輕。經歷了這次創業,他的心態比以前更加成熟。對于此前的創業,他反思到,之前學習和工作一直做的比較順利,沒有失敗。經歷了此次創業后,會考慮自己的想法是否真正適合自己,更認真地考慮自己適合做什么。
陳寧如果還在通信行業,他也許還會在國人,也可能會去中興、華為這樣的設備廠商,作為通信行業資深人士,也許還能時不時點評下圈內趨勢。
不做IT,轉到其他行業,陳寧說,回頭看,盡是驚喜,是命,也是運。
在給家人的一封信中,陳寧這樣寫道:
“在我所處的時代,中國正在進入一場新的產業變革期,人均GDP剛剛越過4000美元,消費市場快速崛起。在日本有Pizza-La,在韓國有Mr-Pizza,在西班牙有Tele-Pizza,在美國有除了Pizza Hut之外的Papa-Johns、Dominos等,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品牌的比薩上市公司,唯獨在中國,只有Pizza Hut(必勝客)。但這也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也是我和我的同事們正在努力的方向?!?/p>
結語
很多IT人自詡為“IT民工”,茶余飯后的閑談里,會討論不做IT行業,哪怕開個煎餅果子鋪,賣點茶葉蛋也好。也會有人想到農村去,養雞養鴨,歸隱田園生活。也有人會想著開咖啡館,開書吧,流淌著輕音樂,滿足小資和文藝青年的想象。
真正像此文中這三個人放棄自己的高薪,下決心去做的,有,但相對較少。
曾經有篇文章探討”IT茫一代“,危機感時刻在心:青春的有效期29歲截止,一到30歲就會被打上“Timeout”的印記。35歲在某種程度上就意味著職場“生死線”,對許多IT人來說,35歲甚至意味著技術生涯的結束。
“如果你有夢想,就要捍衛它。當別人做不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對你說你也同樣不能??赡苣切┮皇聼o成的人還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但如果你有理想的話,就要去努力實現?!瓣悓幷f。
來源:騰訊科技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