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紅海,騰訊聽聽音箱的全局設計再推演

3 評論 5816 瀏覽 21 收藏 18 分鐘

如果把騰訊聽聽音箱現狀稱作Plan A,那在產品設計之初,一定是會有更優的Plan B。

一. 推演背景

聽聽是一款不錯的音箱,但不是必勝的方案。

騰訊在4月20日對外發售了聽聽音箱。主打內容,售價699元。京東第一批用戶的反饋也出爐了,對事不對人,初步的判斷:產品不錯,但是半年要擠進前三,是非常難。在高度競爭的當下,邊緣化出局的概率也很大。這是我們這篇商戰模擬的背景。

產品不錯,騰訊技術和產品實力很強,相信在未來也會不斷迭代優化,內容技能會更豐富,語音問答會更智能,這都毋庸置疑。但是,這樣的分析也太敷衍了。我們關心的,是產品映射的商業結果。產品競爭力怎么樣?能不能進前三?

這里的答案是不能。為什么?我們從宏觀視角,橫向對比小米、天貓和騰訊的產品屬性特征。

相比小米和天貓的音箱來說,騰訊聽聽優勢:

  • 音質最好(主打優勢)
  • 有QQ音樂等豐富內容
  • 內置電池,可以移動播放
  • 微信聯通

劣勢

  • 價格最高
  • 技能和智能程度尚且不足
  • 家居生態落后

為什么說聽聽的音質是主打價值點?一方面這是產品宣傳和介紹時的主打賣點。另一方面,通過目前京東已有的評論采集分析,音質的提及率遠遠高于音樂、內容。音質是聽聽音樂的主打賣點,無疑了。

音質是主打賣點。這有什么問題嗎?你沒看到小米和天貓音質都是渣渣嗎?音質高,所以價格高,有問題嗎?

有問題。音質,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是一個立不住的價值點。為什么亞馬遜Echo和Google home都沒有主打音質?因為音質這條路,太容易被硬件廠商奪走了?。?/p>

產品主打價值點,強調一個絕對優勢。比如亞馬遜Echo的技能,是絕對優勢;Google home的智能問答,這是絕對優勢;蘋果HomePod的音質,這是絕對優勢;小米的性價比和家居生態,是絕對優勢。絕對優勢就是對手不考慮成本也難以逾越的壁壘。

絕對優勢能讓產品在紅海競爭中,迅速脫穎而出。在萬千的決策流程中,破出一條絕對購買的邏輯。比如,我要買音質最好的智能音箱,那選Homepod;我要買性價比最高的智能音箱,那選小米。以絕對優勢推導的購買決策流程,是產品在紅海競爭中的救命港灣。

騰訊聽聽的絕對優勢,是音質嗎?顯然不是。只要小米、天貓或者百度聯合Bose、Sonos或者哈曼推出999元的旗艦智能音箱。聽聽音質的價值點,立刻破滅。

為什么破滅。因為聽聽以音質為主打的決策流程,立刻就不成立了。

問:你為什么買聽聽,它沒小愛智能,沒有天貓便宜。

答:因為聽聽音質好??!

問:千元以下音質最好的是天貓和哈曼合作的智能音箱,要好音質,不差這300元。

在國內,大部分人做不到音質的專業鑒賞;只要這款合作的音箱價位死在千元以內,且專業測評音質贏過聽聽;那產品投入到市場,是可以很容易占據音質標桿的地位。

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往往是買價位段里的最好產品。就像美國音箱市場,200美金價位下,音質最好買Sonos 1,Sonos 1 定價199美金。沒有人會說,我在170美金的價位下,買一個音質最好的。這一點,在國內也一樣。千元以下音質最好的,價格一定是接近999。這是旗艦,這是音質的標桿。

對于互聯網企業,音質是一個立不住的一級價值點?;谶@個判斷,我們才有了接下來的商戰推演:Plan B。

二. 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要從揚長避短切換到無短板、有優勢。

現有的聽聽產品設計Plan A,本質是一種揚長避短的設計思路。核心癥結在于百元價位的音質利益點,長久來說無法守住。這里推演的Plan B,是一種無短板,有優勢的設計思路。核心要點有三個,分別是極化優勢、填平短板和設計差異。

1.?極化優勢

聽聽面臨的是一個已有競爭的智能音箱市場。這和當年谷歌、蘋果面對的市場是一個道理。

這個時候入局的產品,必須有一個拳頭式的優勢亮點。否則憑什么和已有領導者搶蛋糕?

谷歌選擇的突破點是智能問答;蘋果選擇的突破點是音質;百度選擇的突破點的低價。

我們在之前,繪制過智能音箱的要素圖譜,音質、價格、技能、識別、對答、音樂/內容、

渠道、促銷、外觀設計。一共九個要素。既然音質已經被否定了,那再選一個吧。

其實已經是沒得選了。突破點的選擇有三個標準:

  • 優勢明顯:相對競爭對手的優勢,必須是非常明顯,不容易被超越的,有優勢壁壘;
  • 差異感知:優勢必須是能被用戶感知的;
  • 付費買單:用戶愿意為這個優勢買單。

按上面這三個標準篩選下來,針對騰訊來說,只有內容一個。其他八個要素要么不能構成壁壘、要么差異不能感知。

其實現在的聽聽,內容已經是非常豐富了。這里說的價值點,不是豐富這么簡單,而是把內容,上升到最高的利益點。師學喜馬拉雅,以付費內容免費聽,為主打亮點。

有人說,你這道理很簡單啊,誰都懂,問題是錢??!導入大師課、每天聽本書、付費課程等等,這些明晃晃的利益點,不要花錢買嗎?

不急,這個問題,我們在下面部分,會上升到戰略層做計算。在戰略角度,這條路是能成功,且最省成本的。

我們在這里的設定,就是需要投入經過核算的資金,以付費精品內容作為核心突圍的最大優勢。因為這的優勢,符合我們上面的三個特性,優勢非常明顯;用戶感知度很強;用戶愿意買單。

2.?填平短板

一款硬件產品的核心要素,一般不會超過十個。每一個要素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優勢很重要,沒有短板,也很重要。這里要填平的短板,顯然就是價格。

Plan B的音箱售價,要保持在競爭者的1-1.5倍范圍內。天貓精靈雖然標價499,但促銷有時候也會是299。聽聽合理的價格在299-399之間。399也是合理的,雖然是比小愛高,但其實相對的價格已經不是購買時去比價的阻礙。

以這個價位段,倒推計算音質級別和付費的內容投入,不考慮自帶電池。

價位段的考慮,是產品設計之初就設計好,進行通盤考慮的。不是把產品做好后再核算定價的。畢竟價格也是產品的要素啊,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3.?設計差異

在所有差異點中,還有一個目前尚且有機會拿來做差異化的,就是外觀設計了。聽聽目前的設計,是Echo 一代的大眾化設計。

大眾化設計有錯嗎?這個問題要放到競爭環境中來考慮。

對于亞馬遜Echo,第一款智能音箱來說,外觀設計不是亮點,也不希望成為吐槽點。所以一代的Echo,設計完全按傳統音箱來。這樣可以把用戶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智能上。但后來的Google home和二代的Echo。產品上市面臨的局面就不一樣了。外觀本身就是用戶購買的一個因素點,在海量智能音箱里,以外觀設計作為差異點,就變得非常有必要。

聽聽面臨的格局,就是后者。

具體怎么設計,簡約風、北歐風、顏色風、主題換殼等等,專業設計師會更專業,我就不展開了。但一定不能是大眾風。

入局2018年的智能音箱戰局,整個產品的打法,已經不能是領導者搶市場的思路;而是要切換成差異化奪市場的意識。

這兩點有什么差異?領導者搶市場,需要的是產品越普適越快滲透越好,所以2017年小米大眾化的設計,沒問題,設計根本就不是賣點。但現在是2018?。∏叭艘呀浾加辛舜笃袌?,外觀設計這個差異點,必須拾起。

舉一個未經驗證的例子:內容上以兒童精品付費的內容,配合小豬佩奇的更換外殼;市場效果不亞于天貓的手機支架;價值感知度要遠勝過微信語音同步。

概況來說,Plan B的產品設計部分主要有三點,分別是:

  • 極化優勢:以付費精品內容為第一價值點,建立壁壘;
  • 填平短板:以399價位倒推產品的音質和體積大??;
  • 設計差異:以外觀設計作為感知差異點。

三. 市場策略

市場推廣不能廣撒網,要圈定核心價值用戶。

很多產品的銷量問題,在于產品設計和市場策略沒有打通。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講過產品競爭的態勢。常見的競爭態勢有分別有對抗態勢、割據態勢、創新態勢和延伸態勢四種。(見AI產品怎么做好產品規劃?

聽聽的現狀Plan A,是對抗態勢,就是發揮自身特長和小米阿里進行對抗。Plan B選取的是割據態勢打法。

我們先說,為什么對抗態勢不可行?

什么是對抗打法?那就是和天貓、小米一樣,把目標放在全局的智能音箱用戶,展開產品競爭。

關于智能音箱的用戶畫像,我們在之前的Echo研究中,繪制過國外的。一般分類可以有音樂愛好者、家庭主婦、智能家居控等等。當然,相信各家團隊也會用性別、年齡等人口熟悉去繪制用戶畫像。這樣的用戶畫像,頂多對市場領導者有用。對于2018年才進入的后來者,就是隔靴搔癢。

按照聽聽音箱目前的Plan A,音箱的核心用戶怎么定義?QQ音樂用戶?不一定。音質發燒友?未必是。跳廣場舞的大媽?也不準確。

你發現沒有,如果從現有的功能推導,你是沒辦法給聽聽用戶圈定安全用戶邊界的。因為聽聽的用戶,本質也是小愛的用戶,也是天貓精靈的用戶。這群人或許會因為音質、續航流入到騰訊陣營。然后呢?這些價值點本身不夠強,壁壘不高,是很難沉淀成核心用戶。

如果你把競爭的時間拉長。整個智能音箱從單品競爭全面轉入產品矩陣競爭。那現階段短暫流入騰訊陣營的用戶,統統會流失。

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源,在于精準定義用戶。不要選擇在全面用戶領域和領導者對抗,而是承接價值用戶,割據生存。

什么是價值用戶?產品核心價值擊中的用戶,就是價值用戶。

來吧,我們的PlanB來了。接著我們上面第一部分產品設計的邏輯。整個聽聽的主打價值點是精品付費內容。以精品內容門類劃分的用戶,就是鐵打不動的價值用戶。比如精選幼兒啟蒙、職場白領技能課、華爾街英語……

以內容價值,倒推聽聽需要延伸以及守住的精準用戶。這個模式,在喜馬拉雅小雅音箱上演繹得非常成功。Questmobile給出的2018年1-3月智能音箱報告,小雅音箱的人均使用次數遠超天貓精靈和小愛同學。Plan A遇到的人群不精準問題,在這里統統得到解決。

市場推廣面向的人群不再是茫茫人海,也不是偏好音質的人群;而是以內容生態圈定的一類類人,按圖索驥,各個擊破。

四. 宏觀戰略

戰略目標,決定了我們要給這個方案投入多少資源。

如果付費內容談不下怎么辦?如果付費內容成本太高怎么辦?這件事外部合作推不動,怎么辦?

如果是從困難出發去思考,那項目就死掉了。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從戰略高處往下,思考2個問題。

  • 我們的戰略目標是什么?
  • Plan A和Plan B的成本和代價是什么?

這兩個問題格局都很高。作為外人,是沒有準確答案的。但我們有一個概括性的方向。

1.?戰略目標在于用戶數據

智能音箱是騰訊AI語音技術在消費端落地的載體,其中目的至少有:通過智能音箱獲得消費端用戶數據;讓騰訊語音助手進入消費大眾的生活,不出局;

戰略目的并不是賣音箱,也不像是進軍IOT,只是興起的個人語音助手市場,騰訊要在場,畢竟數據越多助手會越智能。

2.?出局代價決定了入局成本

對于Plan A,要考慮的是出局代價;這個代價能支撐給Plan B多少的資源經費。

國內智能音箱市場已經是非常擁擠了。騰訊聽聽已經沒有了先發優勢,以Plan A,在半年內遭遇同行的高音質攔截和小米天貓的屏幕化全系列矩陣,騰訊聽聽的結局是不看好的,被邊緣化也是很正常的。Plan A出局有多大代價,就能換做多少Plan B的資源。

局外人,沒有答案。

換做你,如果時光倒流,會選擇什么?

#專欄作家#

鄒大濕,微信公眾號:鄒大濕,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原500強戰略咨詢顧問。專注科技產品商戰研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分析騰訊的戰略的時候,真的不能把騰訊看作是一個整體。音箱團隊怎么能撬動QQ音樂的付費內容資源呢?要知道QQ音樂還給百度和小愛提供了內容接口。只有等馬化騰把這個產品當做是戰略級產品的時候,才能協調整個公司的資源來做智能音箱。

    來自廣東 回復
  2. 我認為騰訊也一定有所動作。只是還沒有祭出大招。

    在微信端有非常多的服務,可以加載在藍牙耳機、音箱上?,F在還沒有打出“王炸”的牌。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