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的“兩派四分支”,為何內容成為勝負手?

2 評論 4322 瀏覽 9 收藏 15 分鐘

2018年,智能音箱市場開始進入理性期,逐漸回歸到“聽內容”的本質上。

智能音箱在2017年著實是火了一把,話說頂峰時期深圳華強北有200多個草根團隊做智能音箱,而國內互聯網巨頭幾乎悉數進場,唯恐錯失一次以語音交互觸發內容、應用的絕佳載體。然而,這個故事被證明為一場宏大敘事,在2018年快速的興致黯然。

故事的開篇都會從亞馬遜的Echo音箱講起,比如亞馬遜通過其語音識別助手Alexa已經鏈接了超過2萬款設備,比如Echo在亞馬遜的商城上銷售了近千萬臺等,更讓人心動的是,Echo才是互聯網巨頭們夢寐以求開啟智能家居的正確方式;于是蘋果推出了iHome、谷歌和臉書分別推出帶屏幕的Home Hub和Portal…..

不過經過一年多市場教育,在國內市場,智能音箱別說與智能手機在注意力上進行對標,除了價格便宜這一優點,在智能語音調動內容資源方面還是沒有拇指加上觸摸屏來的輕松流暢,國內至今為止,還能說有哪一款智能音箱爆款可以與亞馬遜的Echo那樣如此顯著拉高母公司的市值。

難道是國產智能音箱真的水土不服嗎?

并不盡然,盡管2018年人們普遍開始唱衰智能音箱,國內還是有一些品牌倔強生存了下來,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慘淡,只是有些公司不適合,有些公司適合罷了。

國內第一梯隊智能音箱品牌已經形成了兩大門派、四條分支

國內互聯網公司做智能音箱,大體分為技術派和場景派。

技術派看重智能音箱是除了手機之外能夠充分發掘智能語音識別技術調取應用,并能夠不斷訓練其AI助手越來越懂用戶進行個性化推薦的載體。但總的來說,智能音箱只占智能語音助手的一部分。技術派形成了封閉路線和開源路線兩大分支。

  • 走封閉路線的代表是小米的小愛同學,除了作為小米音箱的語音識別助手,還在小米生態鏈之中廣泛應用,比如:小米手機、智能手表、故事機等等。
  • 走開源化路線的代表是百度的DuerOS,百度本身不制造智能硬件,而是把百度智能語音技術能力開放給各行各業的開發者,以此作為喚醒更多硬件的操作平臺。不過,在過去一年,DuerOS激活的設備之中依然還是以智能音箱為主,比如:蘇寧小biu音箱。

場景派更注重看重智能音箱給有用戶不同于其他終端的獨特體驗,他們更看重于音箱本身發揮效果,而不是去訓練智能語音AI助手的靈敏度作為目標。這里又延伸出了走to B路線和to C路線的不同品牌。

在商戶端布局的智能音箱主要是以天貓精靈為主,由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集團地推人員與零售商戶之間簽訂合作,比如在有飛豬的酒店放置天貓精靈,讓用戶可以通過智能音箱開啟電視、預定行程、辦理退訂房等服務。

主打用戶端的應用派代表是喜馬拉雅的小雅音箱,眾所周知,喜馬拉雅是國內音頻頭部平臺,對于喜馬拉雅而言,音箱本身就是用來聽的,并且音箱聽的內容與手機App端是一致的,做小雅音箱給了喜馬拉雅平臺做“軟硬件一體化”的難得機會。據了解,2017年小雅推出之后銷售量達到20萬余臺,算得上是喜馬拉雅平臺忠誠用戶為“聽見更多信仰充值”。

決定智能音箱市場熱度的操盤手是誰?

智能音箱作為一款智能硬件產品,影響用戶體驗最核心的要素無非三個即產品硬件質量、軟件操作系統及應用功能、內容生態。

從硬件層面看,市面上的智能音箱已經接近同質化;從軟件操作系統上看,由于目前國內的智能家居發展相對滯后,很少有開發者愿意專門基于音箱做應用,導致智能音箱很多功能逐漸淪為雞肋,還不如用手機作為中控設備操作。

智能音箱反而成為智能家居的開路先鋒,從親民的價格就可見一斑,大多是在300元以下,甚至一些互聯網巨頭在布局智能音箱時戰略投入,把智能音箱作為拉升用戶粘性的流量入口,把價格降至99元,有種反補硬件的意味。

盡管智能音箱市場一定程度上借鑒了智能手機的互聯網式打法,但是硬件性能、智能家居操作系統等方面并不會成為廠商爭奪的焦點。舉個例子:你可以說一個用戶“玩手機”,但絕不會說用戶在“玩音箱”(“音箱發燒友”不在其內)。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北美地區,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對智能音箱用戶調查發現,目前僅有6%的人使用智能音箱來控制照明和供暖等智能家居設備,而“回答問題”、“查看新聞或天氣預報”、“發現和控制音樂”成為用戶使用智能音箱最高頻的三大功能應用。

另根據AudienceNet報告顯示:

43%的美國智能音箱用戶使用在線音樂服務,其中37%的用戶在購買智能音箱之后會繼續購買在線音樂服務商的會員(約每個月10美元)。

一份來自美國專注智能音箱數據研究和報道的Voicebot報告也顯示,用戶在使用智能音箱80%的時間是在“聽內容”這個關鍵動作上。

可以說,智能音箱之爭是內容生態之爭。在我國,一般用戶使用智能音箱的場景主要是在家里或者車里,當然,由于車載系統本身自帶音箱,更多還是放置在家中。爭奪家庭場景成為各大智能音箱廠商能夠打開市場銷量的關鍵。

因而針對家庭成員的親子類、家庭陪伴、兒童教育娛樂化內容相對更受歡迎,并且適合家庭氛圍,相應的音箱廠商就得整合兒童內容、故事、有聲書、家庭、情感、科學等內容,而在車里聽音頻要么是緩解疲勞的音樂,要么是購買的知識付費內容等。

當我們明確了用戶購買智能音箱的核心訴求是聽內容時,就會把家庭成員溝通交流、天氣預報、連接和喚醒其他智能家居產品視為輔助功能。

從這個層面上講,智能音箱的出路卻與目前AI智能電視有些異曲同工,電視是用來“看”的,所以各大廠商最核心的賣點就是整合了多少影視資源、用戶用語音助手調取的速度和效率怎么樣等。

電視內容很豐富為什么打開率上不來,因為電視與手機爭奪主人眼睛的消費時間,智能音箱卻是解放的雙眼,用戶凝神靜聽時或忙碌其他事情時不耽誤聽,反而與手機形成了較好的互補。這也是為什么智能音箱反而是更契合家庭場景的原因。

從這個維度上看,看似喜馬拉雅相對于BA小米等互聯網巨頭處于技術和大布局上的弱勢,實際上,小雅反而容易在家庭場景中順利突圍。主打外形萌系、體積小巧的全內容智能音箱“小雅Nano”自帶1年喜馬拉雅VIP會員,截止12月25日下午16點,官方宣布僅用40個小時首批10萬臺小雅Nano售罄,呈現出“一貨難求”的局面。

可見,現階段用戶需要的不是高大上的智能家居體驗,而是有豐富的可以度過閑暇的“優質內容包”,當然,產品顏值上、質量上打動人心、智能化體驗是提升競爭力的加分項。

另據了解,小雅Nano的全套語音技術是由獵豹移動投資的人工智能公司“獵戶星空”獨家提供支持,基于喜馬拉雅海量的內容和用戶收聽大數據共同研發,說到底語音交互的基礎是語義理解,而歸根結底又會回到內容。

為什么音頻內容平臺落地智能音箱是“天作之合”?

既然智能音箱核心的是內容,那么問題來了,用戶把手機鎖屏一樣可以聽喜馬拉雅,為什么一定要買一個小雅呢?喜馬拉雅上有優質的音頻內容,其他音頻平臺也有,為什么不去用其他平臺音頻產品呢?

據了解,蜻蜓FM也在兒童內容上與廠商之間進行內容開源合作;還不排除未來在線音樂平臺如網易云音樂、騰訊音樂等與其他智能音箱品牌進行開源合作輸出自身的內容。

筆者認為,小雅出現實際上是在線音頻平臺與智能音箱風口“聯姻”的新物種,喜馬拉雅團隊一定要打造小雅這款產品,并且進行細分產品場景的細分,比如:兒童版、車載版等,實際上是智能音箱避開了手機端注意力碎片化、多元選擇的競爭,只有平臺的獨占音頻內容,用戶一旦購買了平臺產品,就意味著用戶會在平臺上停留更多時長。

從品牌層面上,小雅出現可以深化用戶與喜馬拉雅之間的關聯度,與主打開源化內容的音頻相比,智能音箱每一次喚醒詞就是一次品牌重復,用戶在同樣一個場景下不可能記住超過3個以上的品牌,尤其是當“聽”線上優質內容成為都市人們的生活方式時,自營產品的優勢就突顯出來了。想到了喜馬拉雅就代表了在線聽內容,這對于用戶注意力的引導相當有吸引力。

當前,智能音箱正處于用戶擴張期,平臺似乎愿意給用戶購買一個智能音箱的理由上再加點籌碼,那就是讓用戶購買智能音箱之后能夠聽到有一定消費門檻的精品內容,所謂VIP會員的意義就是出錢買到獲取難度更大、及時優質的版權內容。

而小雅Nano洞悉了用戶的這一內容消費需求,用戶購買一年的VIP即可獲得這一“陪伴式”產品,突出了用戶為內容買單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小雅的競爭對手并非是同一賽道上的小米音箱、天貓精靈、DuerOS等,而是不同的互聯網公司各有不同的業務邏輯和玩法,小雅Nano本質上還是為喜馬拉雅平臺服務的,其最終跨界打擊的是其他音頻平臺。在線音頻市場作為純內容平臺具有極強的“馬太效應”,未來有可能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就看誰家用戶更多、聽的時間更加長。

從這個角度看,小雅智能音箱的“聲東擊西”戰略雖無意在智能音箱賽道稱雄,確實是棋高一招。

結語

2018年,智能音箱市場開始進入理性期,逐漸回歸到“聽內容”的本質上,盡管在連接屬性上,智能音箱還有廣闊開闊空間,但是依然很難承擔打通IOT的宏大使命。

如果就深耕打磨好一款用戶“聽”的AI產品而言,無論是線上的音頻平臺基于用戶個性化的呈現方式上,還是線下智能音箱,用戶的大數據越豐富,基于興趣推薦的算法匹配也就越精準,給用戶播放的內容更加走心、更令人愉悅。

并且,智能音箱本身具有相對落地的盈利模式,可以原價售賣,也可以購買內容付費成為用戶福利,最終長遠效益是用戶能為平臺帶來更多業務增量和復購率。

誰說,智能音箱不是一門好生意呢?

#專欄作家#

作者:李星,公眾號:靠譜的阿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哲學碩士,科技媒體專欄作者,個人微信即QQ:1598145405,歡迎交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你對智能音箱的分類,更像是自己想好了框子,再把各部分套進去。把銷售量近千萬臺的天貓精靈劃到to b領域也太有誤導性了吧

    來自北京 回復
    1. 同意,天貓精靈主打還是C端市場,酒店地產等B端市場目前來說量還不是很高。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