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解困在線語培,解藥還是毒藥?

0 評論 2073 瀏覽 5 收藏 12 分鐘

AI授課究竟是解藥還是毒藥?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知道在線語培的病根在哪兒。

?

子女教育一直是家長們頭疼的問題,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希望能為孩子創造最好的教育條件,所以課外補習成了孩子們的常態。最開始學校外面的補習機構是家長的首選,后來在線教育成為很多家長的新選擇,尤其是在語言培訓方面。

再后來在線語言培訓(即在線語培)進行教育創新,將“AI+教育”引入在線語培領域,希望通過AI技術將深度學習嫁接在題庫、在線真人講解的過程中,以此來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

隨著“AI+教育”不斷發展,一大波在線語培AI授課的產品涌現出來。去年8月,今日頭條孵化了AI授課類APP“aiKID”,APP定位為“AI賦能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同年12月,另一個AI授課產品“叮咚課堂”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后來“葡萄智學”也獲得融資,“GKid英語”正式上線。

AI授課產品頻出表明了一點,AI授課可能是在線語培的新風向,業內甚至有言AI授課會成在線語培的解藥。AI授課究竟是解藥還是毒藥?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知道在線語培的病根在哪兒。

在線語培的病根

在線語培在剛出現的時候,大家的打法都是燒錢攢用戶,都希望通過各種所謂“優惠”來使在線語培平臺的用戶量得到提升,到達一個相對較大的體量。后來燒了一段時間的錢后,一些小的平臺支撐不下去了,剩下那些在線語培平臺也是“活得不大痛快”。這些在線語培的商業模式一直被詬病,這也是在線語培的病根所在。

長久以來,師資成本過高一直是在線教育的痛。尤其對那些一對一在線語培來說,師資成本過高更像是壓在身上的大山。根據艾瑞咨詢研究院自主統計及核算的數據,教師薪資占在線教育成本的40%。

而一直以來在線教育行業都處于普遍虧損的狀態,目前在線教育的收入最后全部用在了成本支付上,可以說授課老師分走了在線教育將近一半的收入。此外,除去運營、助教、銷售的成本,利潤幾乎為負值。這幾乎是每一個在線語培平臺都曾出現過情況,比如:滬江、新東方、51talk、好未來等等。其中,51talk還曾為了降低師資成本而找菲律賓外教。

想要在線語培等在線教育形態盈虧平衡,只能將希望寄托于續課費,但事實上很多平臺和機構的續費率并不理想。雖然在線語培的市場還處在增長期,但是根據相關媒體提供的數據,高達8000元左右的獲客成本讓一對一在線語培發虛。

為什么發虛?客單價高、流水巨大,但事實卻是“用戶越多,虧得越多”這背后也實在是優秀師資成本太高的緣故。

換言之,在線語培留不住好老師導致優秀師資的穩定性差。要為在線語培培訓一個普通老師需要兩個月,培養一個優秀的老師則需要更多的時間、金錢和精力。但是完成培訓的老師往往工作了一年就要跳槽。就新東方而言,每年都要招很多新老師,同時每年新東方也會有很多老師辭職。

老師跳槽一方面是因為教育行業競爭激烈使得教師的薪資水漲船高,也難怪在線語培平臺的老師會因為報酬而換地兒;另一方面是因為在線語培和線下培訓機構不同,在師資上本來存在很大的流動性。所以,在線語培平臺常常出現留不住優質老師的情況。進而教學水平質量的穩定性也難以把控。

AI授課的本質是什么

在線語培的病根已擺在大家的眼前。AI授課產品的出現讓大家會算這樣一筆賬:如果在線語培收入了60億,那么就要分大概30億給授課老師,如此一來還不如花10億來培養AI授課老師。AI授課老師不需要休息也不需要支付工資,相對成本比真人老師要少得多。

這樣算下來在線語培AI授課類產品好似能夠完美解決在線語培一直被詬病的“師資成本過高”和“師資不穩定”的問題,但實際上AI授課類產品還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蛘呔湍壳皝碚f,AI授課并不能夠完全代替真人授課,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AI授課都只能是作為輔助性的課程。

一方面,我們必須看清楚AI授課的本質,AI授課的本質其實就是利用AI技術整合真人授課的標準化教案和教材,然后再利用AI技術模擬真人教師“知識輸出”和“教學互動”等行為進行授課。也就是說AI授課把原本由真人教師完成的“知識輸出”和“教學互動”產品化了。

AI授課把真人教師的教學行為產品化,卻沒能在此基礎上建立教育的“推力”和“拉力”。

那么,何為教育的“推力”和“拉力”?所謂的“推力”就是真人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督促。而所謂的“拉力”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真人教師對學生的即時引導。

例如:對于12歲以下的學齡兒童,其實最讓老師頭痛的是維持課堂教學的秩序,督促學生們的學習。這個年齡段的學齡兒童極可能一開始因為新鮮感被AI授課吸引住,但是時間一久孩子們有可能會將AI授課產品當作是一個玩具,沒有敬畏心,會大大降低課堂的質量。

再者如果是學習主動性強的學生,那么這類學生對課堂即時引導的需求會更高,即對“拉力”的需求更大。就目前AI技術的發展程度上來講,AI授課多能產生的“拉力”還不足以和真人授課相媲美。

另一方面,現階段AI授課尚未推廣,市場對于AI授課的接受程度有限。用戶們接觸更多的可能是一些真人錄播,但是很少接觸AI授課。再者說現階段的AI授課免不了存在一些BUG,這時候如果用戶體驗度不高,就會對AI授課形成很不好的印象。

所以就目前來說,引入雙師(真人老師和AI老師)是最佳的解決辦法。用AI老師完成知識輸出,再由真人老師完成學習監督和學習引導。只是這樣一來就會出現這樣的悖論:AI授課的錢花出去了,但是真人老師的工資還一樣要給,這跟我們最開始的算法產生了偏差。

我們再退一步,有平臺愿意冒著“AI授課可能給用戶以不好的體驗”的風險,決意要推廣AI授課。但是縱觀眼下,線索、信息流、媒體的報價水漲船高,在線教育的獲客成本不斷拉高,很多普通機構已經難以承受。這個時候還會選擇燒錢打市場的也就那幾家還撐得下去的頭部企業而已。

所以目前擺在眼前的事實是不論用戶還是平臺本身,大家都不太能接受AI授課這種在線教學形式,或者說不太接受由AI授課完全替代真人授課的做法。換言之,AI授課的市場普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解藥”“毒藥”暫無定性,AI授課被資本觀望

這時候我們再來討論“AI授課是在線語培的解藥還是毒藥”的問題,我們只能得到這樣的答案:AI授課會是在線語培一個必然趨勢,但是就目前來講AI授課不太可能完全替代真人授課,所以說AI授課是在線語培的解藥不準確,說AI授課是在線語培的毒藥也不準確。

目前的AI授課更像是治療在線語培通病的一味藥,但至于藥材本身品質高低、用量多少、烹煮方法都有待考量,這也是為什么教育行業大部分一線的投資方目前還在觀望狀態。大家都還沒看懂,還在觀望AI授課的下一步發展。其實,資本考量AI授課無非在于兩點。

其一,AI授課最終能否建立教育的“推力”和“拉力”。這也是資本對“AI+教育”這個大范疇的技術考量,因為如果可預見AI技術能都在在線教育大領域被運用得爐火純青的話,想必其在在線語培范疇也能解決這些問題。就像當初滬江、好未來、尚德等一眾在線教育平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成長起來一樣,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會有更多像頭條孵化的“aiKID”一樣的AI教育產品。

其二,AI授課如何運營。關于AI授課產品的運營,目前市場無法給到有用的信息。但是有一點需要考慮的是,AI授課很有可能像一開始的在線教育一樣需要燒大把大把的人民幣??墒欠从^在線教育這個大范疇,如今這個大范疇還在虧損和迷茫當中,又怎么能給AI授課什么有用的建議呢。

總之,AI授課產品還是處于非常初級的發展階段,行業還在等待頭條“aiKID”等一代AI授課產品給出運營經驗。

無論如何,AI授課尚不好定性,既然資本還在觀望,我們也不妨先看看再說。

#專欄作家#

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海南三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購團邦資訊創始人、知名自媒體。國內首創以禪宗與道學相結合參悟互聯網,把中國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結合,以此形成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文化以及創新精神。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