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AI,狗狗也不例外
編輯導語:除了工業化、產業化傾向,AI技術在不斷發展中與人類生活結合得愈發緊密,而近來火起來的“陪伴”領域也開始呈現與AI結合的趨勢,近年來出現的AI陪伴機器人便是這一趨勢的體現。也許在未來,我們還會擁有更多AI“家人”。
近年來,科技的進步讓富豪們對寵物有了新的選擇。除了具有名貴血統的貓狗和賽馬,“飼養”帶有尖端科技的AI機器狗似乎也正在形成一種風潮。
四月二十九日,梅耶˙馬斯克帶著外形酷炫的機器犬KODA出現在眾人面前,也讓AI機器狗再次引起不少話題。
梅耶在年輕時就對探索科學展現出熱情,擔任模特兒的同時也持續深造、攻讀學位。而后營養師的工作需要也使她必須借助最有效率的設備和技術與醫生、客戶、同業之間溝通。從文字處理器到計算機到智能型手機,從紙本、電視廣告到社群媒體,梅耶對科技進步為事業、生活帶來的便利有切身體會。
自身經驗加上受到致力于發展高新科技的家人影響,梅耶對尖端科技頗有見解?!拔业霓k公室有來自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其他知名大學的營養系學生來實習選修課,他們發現我居然懂許多先進科技,甚至比他們更厲害?!?/p>
對于這只具備了許多針對現代家庭所設計的功能、即將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AI狗狗,梅耶認為像這樣的尖端科技進入日常生活已成為趨勢?!盁o論是事業還是家庭,科技總能開啟許多契機,在解決問題方面,帶來意想不到的便利與驚喜?!?/p>
一、家庭陪伴 “人”不夠用了?
今年初公布的《2030十大消費者趨勢》研究報告中提到,未來十年內智能連網裝置將深入日常生活中,而人類將與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密不可分。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可提供的服務不再向以往那樣單一,技術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激發了人類的想象力,人們開始嘗試利用科技去解決一些隨著社會變遷而產生的、較為復雜的問題。
如現代家庭人數較過去大幅減少,因而在日常生活方面產生了新的需求。以中國為例,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少子化趨勢及國家政策影響,國家統計局的調查數據顯示,近五年來國內家庭以二人、三人一戶為主,單人家庭的數量也逐年上升。
由此可見,家中老人小孩的陪伴照護責任皆集中在作為經濟支柱的一或二位成年人身上,日趨增加的工作時長也壓縮了職工與家庭成員的相處時間。在生活壓力日漸繁重的情況下,媽媽們分身乏術,單身獨居者感到孤獨,人們彼此相處的時間被迫減少,情感的陪伴與交流卻是更加不可或缺。
在這種狀況下,即便想藉由飼養寵物來獲得陪伴與情感滿足,也無法保證能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妥善照顧牠。因此,現代家庭除了依靠智能設備增進家務效率、提高生活質量,更需要一個能隨機應變,又不會增添照顧責任的陪伴者。
于是,一些公司開始嘗試運用尖端科技解決這類問題,搭載人工智能的陪伴型機器人與機器寵物就此出現。
曾取得沙特公民權,并在聯合國會議上發言的仿真機器人Sophia可說是近年較為出名的AI社交機器人之一。今年初,其開發商Hanson Robotics(香港漢森機器人公司)宣布Sophia將作為一款陪伴社交型機器人在2021年年底前實現量產,這個消息在科技業興起一股波瀾。
2016誕生的Sophia擁有近似于真人的外表,極度真實的五官與皮膚可做出栩栩如生的表情。其內建的AI系統讓它具備個性化聊天功能,能與人類進行交互。Sophia還曾在實驗室中表示:“像我這樣的社交機器人可以照顧、陪伴病人和老人,我可以和他們聊天、溝通,幫助他們治療,還能提供社會刺激?!?/p>
然而,外界對于Sophia的評價較為兩極。一些網友認為與人類外表相似的陪伴者令人放心;也有不少人覺得過于“真實”的樣貌反而令人毛骨悚然,不如具有可愛外形的機器寵物討喜。
而說到機器寵物,那就不得不提起Sony的電子機械寵物狗AIBO(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從名字就可看出,這只“寵物狗”結合了人工智能技術。雖然最初幾代產品智能有限,但隨著AI技術的日漸進步,AIBO的交互系統也越來越完整,行為模式也和真實世界的狗越來越相似。
新版的AIBO可實現平穩地行走、坐下、躺下、唱歌、跳舞、擊掌、叼骨頭、打滾,甚至裝死的功能。隨著相處次數和時間增加,AIBO能和主人的互動中學習更多經驗,變得越來越乖巧聽話。
鼻子上的攝像頭帶有面部識別功能,身體則裝設多個由深度學習算法提供支持的傳感器,能評估周圍的環境并做出反應,還能在快要沒電時,自己跑到充電樁充電。但由于體積較小,其機動性較為有限。
人工智能技術的日新月異讓人機交互體驗逐漸優化,越來越多的人們能對這些AI機器寵物產生情感共鳴,機器寵物不再只是家庭娛樂伴侶,而開始幫助特定疾病的治療。
現今已有一些國家以機器寵物替代動物療法,用于老人以及自閉患者的醫療照護中。如專為醫療用途開發的社交型機器海豹Paro,已在臨床試驗中證實能緩解疼痛、減少癡呆行為以及改善抑郁、焦慮和壓力等心理癥狀。
這款治愈海豹具有視覺、聽覺、觸覺,會對觸摸行為進行回應,也能根據主人的調教,表現出不同個性,并與病人進行眼神交流。主導得克薩斯大學老年癡呆臨床試驗的Sandra Petersen博士經試驗發現,Paro能改善如抑郁、焦慮和壓力等癥狀,使得與這些癥狀相關的藥物需求量減少了三分之一。
Paro已通過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認證,其上門護理被納入德國的健康保險范圍;丹麥已有80%的地方政府引進Paro。目前,全世界已有5000只以上的Paro投入使用,遍布三十幾個國家的療養院等醫療機構。
除了Paro,美國Tombot公司也專門為阿爾茨海默癥和其他類型癡呆癥老年患者設計了一款在觀感和生理觸感上十分逼真的機器狗Jennie。這款以金色拉布拉多犬為原型打造的仿真機器狗會吠叫、搖擺,能利用耳朵、眉毛和鼻子來模仿真實狗狗的表情。
內建的傳感器讓它能理解語音指令、識別聲音,并對觸摸作出反應。為了模擬真的狗狗,Jennie采用隨機行為模式,讓它能自主選擇在哪些時間要做什么。
二、多功能“家人”
雖然許多用于醫療機構的AI陪伴機器人已被證明對情感交流有所幫助,但無論是Paro還是Jennie,這類毛茸茸可愛小動物的機動性都不強,只能像玩偶一樣放置在固定地方讓人撫摸,較不適合一般家庭使用,畢竟普通家庭并不像醫院隨時有專人陪護。
在一般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陪伴機器人若是無法跟上主人的腳步、與主人一同行動,無論作為同伴或寵物,都未免有些失色。
除了實現情感與行動上的人機交互外,一些產品還融入了智能安防設備,為機器人添加攝像頭監測、警示與通訊功能,讓外出的屋主隨時了解家中成員情況。人們對機器寵物有了更多要求與想像,對其機動性與功能性的需求變得更加多元。
梅耶˙馬斯克身邊的KODA就是為此設計的。
去年十月,創新型機器人公司KODA Inc.推出了全球首款去中心化AI家庭寵物機器狗“KODA”。與醫療院所經常使用的陪伴型AI寵物產品不同,KODA同時具備了機動性和情感互動的功能。
KODA的外觀型態與真的狗狗基本一致,具備爬樓梯與適應復雜地形的運動能力與跟隨能力,可在主人晨跑、散步時寸步不離。
除了基本的行走跑動與玩耍賣萌外,KODA也具備拍照、語音識別、智能安防、健康監測等類似AI智能管家的實用性功能,其搭載的高清攝像頭能360度實時查看屋內情況,可為之設定固定時間及路線進行巡視。
當內置的空氣檢測器偵測到燃氣泄露和火災煙霧,會立即發出警告。它還能時刻監控主人的各種健康數據,提醒主人鍛煉身體。
通過使用中心化與去中心化引擎相結合的混合AI模型,以及網絡協同技術,KODA可以在保障數據及隱私安全的情況下實現自動成長與進化,“自行處理”在不同環境中遇到的問題,還能協同處理網絡中每條KODA所遇到的挑戰。
這種學習能力和多源機載傳感器也讓KODA在日常相處中,逐漸學會識別主人的不同情緒、記錄情緒波動,做出符合人類習慣的適當反應,可在主人心情低落時給予陪伴和安慰。
“這樣的反應能力,幾乎和真的狗狗差不多了?!币幻掷m關注AI機器狗產品的大學生表示。“家里的狗死掉之后,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走出傷痛。這一次,我想要一個不會離開我的伙伴。我想,一條善解人意的機器狗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為了因應現代生活的繁忙與少子化、高齡化帶來的家庭結構變遷,AI機器寵物在人機交互體驗與外形設計的持續優化下迭代更新,其搭建的功能也不斷擴大。這樣的產品無疑以一種溫暖的方式,為這些復雜的社會問題帶來新的解決方案。
就像梅耶˙馬斯克所說的:“科技對我們全家都是一大恩賜,我們從來不會躲避任何能讓我們的工作、生活和地球變得更好的改變,包括科技在內?!?/p>
作者:黎黎;微信公眾號:智能相對論
本文由 @智能相對論 原創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我想要個AI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