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全家桶:機場“人貨場”的改造之路
編輯導語:飛機逐漸成了生活中普遍的交通工具,隨著人們對安全和運輸效率的需求,也意味著智慧機場的建設是重要且必要的。本篇文章中,作者從人、物、場三個方面分析了無人駕駛和智慧創新機場的作用,感興趣的小伙伴,不妨來看看。
近幾年,因為航空票價的改革,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了乘坐飛機的便利。
如果趕上什么冷門的時間與地點,機票甚至比火車票都要便宜。
選擇乘坐飛機的人流越來越多,機場的建設與服務也在隨之不斷地改進升級。
2020年,民航局印發《推進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2020-2035年)》,明確了建設智慧機場、推動轉型升級的任務。
智慧機場的建設中,自動駕駛技術是未來航空物流中重要的環節。
我們知道機場占地面積大,因此人、貨、場之間的物資轉運與交流的運營工況就比較復雜。
機場中作業車輛多,常見作業車類型多達25種,包括飛機牽引車、除冰車、擺渡車、升降平臺車、清潔車、加油車、行李車等,這些車輛均有著嚴格的路線規劃與管理規范。
機場運營安全標準高、入場流程嚴,其駕駛環境的特殊性也對作業車輛的駕駛與營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機場這一特殊場景中,無人駕駛+智慧機場的創新應用,不僅可以優化提升機場運輸效率,還能避免一些人為失誤的因素,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提升機場安全保障。
機場作為兼具物流運輸、人員轉運的半封閉場所,也成為無人駕駛技術能快速落地的典型應用場景。
目前國內北京、上海、香港、長沙、廣州、深圳、廈門、鄂州等城市結合自身不同的需求,率先在機場完成各類無人車的測試或商用,“品嘗”技術帶來的安全與管理效益。
一、人:接駁服務質量的升維
2020年,中國民航局出臺相關實施意見及行動計劃文件。
文件強調,從“智慧出行”“智慧物流”“智慧運行”“智慧監管”等方面明確重點任務,打造數據、業務、信息等各類資源要素有機融合的民航生態圈。
從技術應用的層面來看,因為機場封閉、低速的場景,道路情況簡單,技術實現的難度較低;
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也有著更加明確的目標和商業場景。
這兩點也是自動駕駛技術在機場運輸領域率先實現商業化落地的主要原因。
在機場中率先應用的無人駕駛包括無人接駁車、無人巡檢車、無人物流車、無人清掃車等。無人接駁車是消費者能夠直接享受到的服務。
在機場,無人接駁車一般是按照固定線路運行,承擔乘客從停車場到航站臺、換乘中心的轉運護送工作。
目前已經落地測試使用的無人接駁車,具備L4級無人駕駛能力,可實現自主規劃行駛路徑、自主駕駛、自主避障等功能,滿足全天候交通需求,也可適應一些雨雪霧等天氣的出行場景,為乘客、工作人員等提供短途接駁服務。
目前在機場的應用狀況是在測試中,去年6月,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機坪內部進行了無人接駁車的載人測試,這也是國內首次無人駕駛巴士進入機坪內部進行載人測試。
據悉無人接駁車的服務來自于宇通的自動駕駛車輛。
宇通的無人駕駛巴士已經在海南博鰲、廣州等進行了安全運營兩年多,累計安全運行數十萬公里。
機場對于安全的考慮我們也是有目共睹,安檢的事無巨細,運維的盡職盡責。
這些年的民航領域,一直未曾發生過一次安全事故。
民航始終秉持的理念也是任何先進技術的引用不會以犧牲安全或削弱安全為代價。
我們知道在智慧園區、礦山、碼頭等封閉場域中,無人駕駛落地的速率要比機場快很多。
在無人駕駛技術商業落地的快速發展過程中,機場也是一直都按照自己的節奏,穩步推進。
人是機場服務的主體,與之配套的其他設施也需要持續的改進。
二、貨:物流效率與安全的升級
在機場中,除了乘客與工作人員的接駁外,機場的物資、行李、貨物等也是占據機場物流作業的重點改建區域。
機場用的物流牽引車主要應用在航站臺代運區、機場碼頭到停機坪的往返作業,運輸行李和貨物。
傳統機場的物流作業方式,依賴人工駕駛。
機場的作業車量較多,路線規范和運營管理等都面臨不少的挑戰:
- 因為工況及工作環境惡劣等,勞動力短缺,用工成本較高;
- 依賴人工的物流作業方式、在一些極端天氣中安全風險較大;
- 對于人、車等管理運維的調度復雜;
- 機場物流的綜合效益與降本增效的需求。
機場物流需要處理的業務量不斷增長,機場擴建的項目也在不斷增加,對于航站之間的物流運輸解決需求進一步擴大。
運用智能的無人物流轉運解決方案成為機場的新選擇。
機場使用的無人物流車一般是以拖車為應用車型,同時牽引數個拖斗進行物資的轉運。
在機場物流運行場景中,無人物流車可通過云端自動接收行李、物資運輸任務,并按照指定的區域和路線進行雨雪霧夜間全天候、全流程的無人化運輸。
無人物流車的行駛路線覆蓋地上地下、室內、隧道等各類復雜環境,行駛過程中自主規劃、自主避障等是最基本的功能,在寒冷及高溫環境下可以持續作業。
在后疫情時代背景下,無人接觸的作業將病毒傳播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同時極大地降低物流行業的運營成本和人工勞動強度。
不僅提升機場物流運營效率,也大幅提高了機場的運營安全系數。
目前,無人物流車已經在實際的行李運輸過程中,完美地融入了機場物流體系。
香港國際機場在2019年就引入了無人物流車。
目前廈門高崎國際機場、鄂州花湖機場都已引進無人牽引車。
高效的物流作業是航班順暢有序銜接的保證,也是機場對外服務質量的展示窗口。
對于樞紐型的大型機場來說,物流的服務效率提升也有助于提高旅客滿意度。
三、場:無死角的安防與清潔
無人巡邏車是智慧機場安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在人流密集的機場外廣場,還能進入機場禁區作業。
機場占地面積大,其邊界的范圍依賴安保人員的巡檢,檢測的頻率與安保水平有限。
在巡檢的場景中,運用無人巡邏車,巡邏頻率和安保水平得到加強的同時,也會減輕安保員工的壓力。
無人巡邏車可以沿著機場邊界監測邊界的安全情況,觀測是否有可疑人員的闖入以及鐵絲網的異常。
如果有任何異常情況,巡邏車會發出警報并提醒機場中央控制中心的遠程監察控制員。
無人巡邏車相較人工巡邏,可以進行全天候的作業,也不會被惡劣的天氣影響。
在投入的機場中,無人巡邏車的運營時間為16小時,在一些臺風天中,在減速的條件下依然可以保持正常的運營。
在機場的運營中,安防是重要的保障,對于以服務質量為首的機場來說,清潔更是最為關鍵的門面。
機場公共區域廣闊,并且接待的人流頻次較高,開放營業的時間長,而這意味著清潔作業量大。
此前我們在無人環衛車的文章中提及過,現下環衛市場的招工難困境。
對于機場的環衛工作來說,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環衛工作年齡斷層嚴重,沒有新的年輕血液補充。
無人清掃在機場實現落地應用,除了能夠減少人員的成本外,也可以解決環衛清潔人員老齡化、招工難的問題。
機場的無人清掃引入的主要為清潔機器人與無人清掃車。
無人清掃車可以完成機場外廣場、接機坪、停車場等大空間的清潔,并且能在惡劣環境雨雪霧夜中作業,不僅提升清潔效果和效率,也可以免除人員作業的勞動強度與安全隱患。
尤其是在疫情仍然猖獗的當下,公共場合的清潔、消殺、無接觸等需求,使得機場對高頻次的清潔需求更加強烈。
無人清掃車與智能機器人的協作,可以滿足機場日益增長的剛需。
機場的自動駕駛全家桶正在一點點建立與豐富,從擺渡車、巡檢車到物流車、清潔車等,因為封閉與低速的特征,機場一直被自動駕駛領域作為最佳的落地應用場景。
而在近些年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過程中,機場也成為最先吃螃蟹的一員。
運維與管理方面等被自動駕駛技術賦能,機坪與地面的運行從少人化開始向無人化逐漸靠近,精細調度、高效運行的同時,安全運行的水平也在增高。
在智慧機場的建設中,物流、接駁、運維等領域,機場已經長出雛形,這些成功的標桿示范,也會成為其他機場參考的范本,指引各大機場加速無人駕駛的布局。
在一線城市,自動駕駛技術會讓很多人都有機會體驗,一些較偏地域的人可能都沒有機會去體驗。
對于這些地域來說,機場在升級智慧建設的過程中,引入的無人駕駛應用,會成為很多人體驗自動駕駛技術的窗口。
機場的無人駕駛建設也會成為國際民航領域的領跑者,提升安全運維水平的同時,普惠無人駕駛技術的紅利。
#合作媒體#
腦極體,微信公眾號:腦極體。寫讓你腦洞大開且能看懂的人工智能、流媒體、海外科技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樓下的評論驚到我了,就是有點好奇它們怎么吵起來的
我今天還在抖音刷到了,2個無人駕駛車遇到障礙物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