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內容“切面”:效率與焦慮并存

0 評論 4597 瀏覽 3 收藏 15 分鐘

在去年發布的ChatGPT,近來又掀起了互聯網圈和科技圈的熱烈討論,許多人也對ChatGPT的出現表達了擔憂,因為結合ChatGPT,我們可以寫程序、聊天、創作……人類的內容生產力,難道會被ChatGPT等AI技術的發展所超越嗎?ChatGPT的出現,帶來的究竟是沖擊,還是方向?

從吟詩作賦,到寫代碼,再到寫劇本、繪畫,OpenAI發布的機器人對話模型ChatGPT憑借自身能夠回答處理多領域問題的能力,引發了全球關注。盡管這一模型目前仍處于發展的前期階段,但面世僅一周,便有超過一百萬用戶使用,“明天ChatGPT就要搶走人類飯碗”的調侃也不絕于耳。

作為全新的AI聊天機器人,ChatGPT被認為正在掀起“新一輪AI革命”。如今,在社交平臺上,各行各業的用戶都在分享自己使用ChatGPT的體驗。有學生用它寫論文,自媒體博主用其撰寫軟文廣告,程序員用其編程,還有人用來撰寫行業分析報告、自動翻譯、創作小說等等。進入網上聊天界面,用戶只需在對話框向ChatGPT提問,并描述具體的需求,ChatGPT就能生成邏輯通順的答案,甚至可以引經據典,兼顧內容結構與文采。

然而,正是由于ChatGPT的“無所不能”,科技、教育和媒體等多個行業都為此引發了爭議。有人認為AI的快速發展終會導致人類眾多崗位的迭代與消失,也有人恐慌科幻小說中人工智能與人類的戰爭是否會真的出現,就連ChatGPT的聯合創始人馬斯克都表示:“好可怕,我們離強大到危險的AI不遠了?!?/p>

一直以來,主觀性和情感性較強的行業受到人工智能的影響相對較小,畢竟這類行業需要真實的人類感知與情感表達。但ChatGPT的出現似乎打破了這個規律,復雜的內容創作都可以通過AI完成。從這個角度來看,ChatGPT究竟是代表人機協同的未來趨勢,還是對內容生產與從業人員的巨大沖擊?

一、ChatGPT日活破億,大廠坐不住了

ChatGPT本質上是一款對話式AI聊天機器人,由微軟旗下的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OpenAI于2022年11月30日發布,一經推出,就在AIGC領域引起轟動,被評價聰明得“像人類”。談及ChatGPT的聰明,云從科技創始人周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ChatGPT是AI在大數據大模型下的一種延續,引入了人類知識并深入到認知領域,形成了“數據+知識”的訓練模型,通俗來說就是能夠根據用戶反饋進行自我學習與成長。

或許正是因為智能與實用,ChatGPT上線短短5天,用戶便突破了100萬,兩個月后超過1億,巨大的用戶需求與體量面前,海內外眾多大廠都坐不住了。

ChatGPT的內容“切面”:效率與焦慮并存

2月1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相關負責人透露,谷歌將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推出類似ChatGPT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型語言模型,用戶很快就能以“搜索伴侶”的形式使用語言模型。微軟更是被爆追加近百億美元投資,并抓緊時間讓自家產品與之深度融合。

就連在AI領域發展相對較慢的蘋果都宣布在下周舉行年度內部AI峰會,僅限公司內部人員參加。在國內,百度的反應最為迅速,宣布將于3月推出類似ChatGPT的AI聊天機器人,并命名為“文心一言”。李彥宏在公司內部會上表示:“這樣一個天天在琢磨的技術方向引起如此大的輿論場和關注度很不容易?!?/p>

ChatGPT的內容“切面”:效率與焦慮并存

圖片來源于百度官方微信公眾號

一時間,ChatGPT成為了廣大用戶討論的話題中心,探討主要圍繞在功能、對部分行業的沖擊、發展長效性三個方面。

從內容創作的角度來看,幾年前,AIGC生成的內容主要還是文字,而ChatGPT的模型則可以處理任何內容格式,包括文字、語音、代碼、圖像、視頻、甚至3D模型動作等等。ChatGPT如果能完美的理解創作者的意圖與想法,就能免去很多繁瑣和重復的修改工作,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有釋放勞動力的潛力。創作者可以逃離重復的工作,利用多余的時間進行自我提升。

ChatGPT像是搜索引擎與社交軟件的結合體,并擁有獨立分析與互動的能力,用戶能夠在實時互動的過程中獲得問題的答案。伴隨著對ChatGPT的深入體驗,許多用戶開始擔心,自己的崗位會不會在未來被AI徹底取代。

舉例來說,ChatGPT不僅可以寫出復雜且扎實的語言文段,還能按指令創建計算機代碼,甚至速度遠快于人類。同時,它具有撰寫不同類型內容的能力,能夠幫助營銷、廣告、咨詢、內容創作等多個領域提高內容生產力。原本只能由經受過訓練的人類完成的任務,現在AI就能完成,一些有價值的技能競爭力開始逐漸減弱,基本的創作崗位、文案,甚至簡單的編程與美工工作或許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二、創作效率與主觀情感的沖突

內容創作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的“專利”行為,從遠古時代的巖壁繪畫到后來的詩詞歌賦,能歌能舞能寫能畫,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重要標志。而如今,ChatGPT在內的一系列AIGC技術的發展,似乎開始將基本的創作權賦予了AI。

在B站上,一名UP主使用AI生成圖畫工具Midjourney,為《漠河舞廳》整首歌配了一條MV。由于這些由AI繪制的畫作與歌詞的文本內容高度吻合,不少網友紛紛表示,AI畫出了他們聽這首歌時腦海中的景象,而這些畫作只是單純輸入歌詞描述后生成的結果。

ChatGPT的內容“切面”:效率與焦慮并存

生成式AI憑借高效高質量的創作過程,使得內容創作變得簡單方便,拉低了創作的門檻,但同時也在內容創作領域遭受到了質疑與抵制。去年夏天,并無繪畫基礎的游戲設計師Jason Allen通過AI繪圖工具生成了一幅AI畫作《太空歌劇院》,并獲得美國科羅拉多州新興數字藝術家競賽一等獎。隨后全球知名視覺藝術網站ArtStation的上千名畫師發起聯合抵制,禁止用戶將其畫作投放AI繪畫系統,并認為這一技術是在“殺死”藝術。

一部分內容創作者對AI生成視頻以及AIGC市場持有樂觀態度,他們認為AI生成內容,可以從根源上解決創作者的素材困擾,并且能夠提高創作效率。尤其是專業性較強的知識類內容,這類內容需要的是專業知識儲備和清晰的邏輯思維,娛樂、個人的情感屬性相對較弱。

但也有一些人認為,AIGC技術工業化痕跡太重,它是個聰明的助手,但也只能是助手。雖然人和機器的分工發生了變化,但最終的決策和責任還是得由人來承擔。以AI繪畫為例。目前,AI已能集眾家之長、以不違和的方式重新進行加工整合,生成一些插圖或畫作,甚至參賽獲獎,但其與真正大師的創造,依舊不能相提并論,并不具備人的獨立思考和原創價值。

從這個角度來看,人與AI最顯著的區別是,人類創作是基于人類創作者的感性和想象力,而AI的創作是基于它所接受的訓練和數據。人的品味、創作意圖、長久以來形成的內容風格是不可模仿的,這一點是AI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無法突破的限制。

對于內容創作者而言,ChatGPT等生成式AI是提升效率的重要工具,但不能過于依賴。內容創作是人類長久以來主觀思維的集中展示,即使AI合成的作品和個人原創的邊界正變得越來越模糊,但越是如此,創作者的獨立思考和原創價值也就越發凸顯。

三、ChatGPT的商業化拐點

正如前文所言,ChatGPT涉及到的領域很廣,無論是B端企業還是C端的用戶都能通過其提高內容生產的效率與成本,這給ChatGPT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化空間。正如紅杉資本在公開發表的文章中所言:“生成式AI,讓機器開始大規模涉足知識類和創造性工作,這涉及數十億人的工作,未來預計能夠產生數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p>

但這只是未來理想化的商業想象,就目前的情況來看,ChatGPT在B端和C端的商業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于B端而言,ChatGPT對于算力的要求很高,且隨著AI技術的更新迭代,這一要求也會不斷提升,對于一般的中小企業而言,很難承受得起。一些大的頭部B端企業在負擔ChatGPT的大規模和大運算需求同時,需要投入更高的維護與更新成本,這就意味著能使用AIGC技術做應用的公司并不多。同時,目前的ChatGPT給出的答案往往是大眾性質的、普適化的,而非個性化的,公司很難針對自身的獨特性進行內容的生產,生成結果往往不具備差異化的優勢。

在C端的角度來看,生成式AI的變現模式往往是提供一定的試用次數,后續通過購買次數或時長進行變現。但這類產品生成的內容存在一定的同質化問題,用戶體驗也尚未完善,普通消費者在試用完相關產品后難以產生持續付費的意愿。

不僅如此,ChatGPT所帶來的一系列負面影響,也在逐漸“蠶食”消費者及資本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信心。

目前,許多海外學校出現了學生使用ChatGPT撰寫論文甚至通過考試的現象,對此多個城市頒布ChatGPT禁令,禁止老師和學生通過公立學校的網絡和設備使用ChatGPT。此外,編寫網絡釣魚信息、制作虛假的社交平臺個人資料、開發惡意軟件等不正當行為開始涌現。OpenAI的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坦言,像ChatGPT這樣的AI工具可能被濫用,現在對ChatGPT進行監管不算為時過早,ChatGPT的未來發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ChatGPT的內容“切面”:效率與焦慮并存

圖為ChatGPT禁令報道

四、寫在最后

如今ChatGPT不斷刷屏,算法、算力等核心技術的突破也使得AIGC技術在持續進步,并推動內容生產向更有創造力、想象力的方向發展。但內容創作是基于創作者長期的生活積累的,機器更多的是充當工具與助手的角色,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的意志與情感表達。

ChatGPT高效生產內容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了內容創作的效率,開創了新的商業化發展空間。但目前,商業模式不清晰、產業鏈不完善、內容同質化嚴重、易產生社會問題等情況成為了其未來發展的“絆腳石”,未來應用與商業化前景仍需技術與市場的多方努力。

作者:大可;編輯:紀南

來源公眾號:TopKlout克勞銳(ID:TopKlout),一個集好看和有料于一身的自媒體生態觀察號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TopKlout克勞銳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