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acter.ai:每個人都可定制自己的個性化AI

0 評論 16159 瀏覽 10 收藏 21 分鐘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聊天機器人已經不再是人們眼中的“人工智障”了。個性化 AI 技術的出現,不僅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戶意圖并做出相應回應,還可以在解決實際問題上大顯身手。我們將在這篇文章中探討個性化 AI 能解決的問題,以及個性化 AI 是否真的能與人產生情感的問題。

在 2022 年夏初,谷歌工程師 Blake Lemoine 聲稱 LaMDA 已經產生了意識。然而,谷歌并不愿意公開這項技術,因為他們擔心 LaMDA 可能會生成錯誤信息,從而損害公司品牌。盡管如此,Noam Shazeer 和 Daniel De Freitas 仍然決定通過他們的新公司 Character.ai 將這項技術分享給盡可能多的人。

The technology is useful today — for fun, for emotional support, for generating ideas, for all kinds of creativity. Character.ai are not designed for truth. They are designed for plausible conversation.

—— Mr. Shazeer

Character.ai 是一款基于 LLM 的聊天機器人網站,由 Noam Shazeer 和 Daniel De Freitas 于 2022 年 9 月創建。該網站已經預先創建了許多聊天角色,包括 Elon Mask、Steve Jobs 和馬里奧等,用戶可以與這些角色進行交流。當然,用戶也可以自己創作角色。與 ChatGPT 不同的是,Character.ai 更注重人格屬性,試圖滿足社交、情感、陪伴、支持等需求。此外,Character.ai 還支持創建房間,多人可以使用不同的角色進行聊天。

目前,Character.ai 還沒有任何商業變現途徑,但 Noam Shazeer 表示該公司計劃“在不久的將來”推出付費訂閱模式,并且將繼續提供當前的免費版本。此外,該公司也不排除采用廣告支持的模式來實現商業變現。

正如 Midjourney 一樣,Character.ai 覆蓋了模型的研發、數據、應用等整個價值鏈。其商業模式注重在整個價值鏈上積累數據,并利用數據來不斷優化用戶體驗。這種模式能夠為公司帶來持續的競爭優勢和壁壘,從而在市場上獲得更大的份額。

本文將探討一下幾個問題:

  • 聊天機器人為什么不再是“人工智障”了?
  • 個性化 AI 能解決什么問題?
  • 個性化 AI 能與人產生真的情感嗎?

01 不再是“人工智障”了

還記得在 2017 年,當商家向我推薦購買天貓精靈時,我興致勃勃地嘗試了一陣子后感到非常失望。如今,它已經變成了一個用來收螞蟻森林能量的普通音箱了。這與廠商的初衷背道而馳,因為最初對它的期望是成為一個平臺級的交互入口。但由于技術不成熟,產品體驗問題非常嚴重,只能執行一些簡單的指令任務,生成的對話非常僵硬。

自從去年 11 月 30 日發布以來,ChatGPT 在科技圈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到了 2 月份,它已經成為了全民狂歡的對象。

人們被 AI 對自然語言的理解和絲滑流暢的表達所震驚,與之前的聊天機器人相比,簡直是天上地下的差距。ChatGPT 的出現標志著聊天機器人技術的巨大進步,它為人機交互帶來了更加自然、智能的體驗。

那么為什么聊天機器人看起來不再是“人工智障”了?讓我們來解構一下“ChatGPT”這個詞,你就知道為什么它會看起來更智能了。

“Generative”可以理解為單字接龍,它是通過結合上文來計算下一個字的概率,選擇概率大的那個字接到后面。在使用 ChatGPT 時,你可以看到它是一個字一個字生成的,這并不是有意設計成這樣,而是因為它真實地反映了生成式模型的工作原理。

“Pre-trained”可以理解為一個天才少年在圖書館里孜孜不倦地學習了人類知識的精華。GPT-3 的預訓練數據集多達 45TB,主要來自維基百科、書籍、期刊、Reddit 鏈接、Common Crawl 等數據集。經過數據清洗,數據量也達到 570G,相當于 500000 本《紅樓夢》的數量。這個天才少年閱讀了海量的文本之后,無師自通,確實“學到”了很多知識。

“Transformer”是一種注意力模型,也被稱為變形金剛模型。該模型源于 Google 團隊在 2017 年發布的一篇論文《Attention is All Your Needs》。相比于傳統的序列模型,Transformer 采用了完全并行的計算方式,借助 GPU 加速訓練速度。此外,Transformer 還引入了自注意力機制,能夠直接對輸入序列中的每個位置進行編碼和解碼,從而更好地捕捉序列中的長程依賴關系。

通過海量的訓練學習,大型的神經網絡模型中存儲了大量的知識,這些知識可以通過文字生成的方式進行展現。即使是在閑聊中,像 ChatGPT 這樣的模型也能夠表現出擁有更多的世界知識和某種程度的推理能力,這正是使它與眾不同的原因。這種能力使得 ChatGPT 能夠更好地理解人類語言的含義和上下文,并能夠生成更加自然和流暢的語言表達。

Character.ai 也在研發自己的預訓練大型語言模型,類似于 ChatGPT。因此,在這個平臺上與聊天機器人互動,也會感覺像是與真人對話一樣。

02 能解決什么問題

Character.ai 的愿景是“讓地球上的每個人都能獲得自己的深度個性化超級智能,幫助他們過上最美好的生活”。這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像鋼鐵俠中的 Javis 一樣的人工智能助手,能夠幫助他們完成各種任務,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種技術的發展將會為人類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創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授課教師可以是 AI,游戲玩家也可以是 AI,情感伴侶可以是 AI,……一切的服務都可以被 AI 重構。

教育培訓

古時候的蘇格拉底、孔子等傳道授業解惑,采用的是對話式、討論式、啟發式的教育方法。他們通過向學生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和總結出一般性的結論,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如今,借助大型語言模型,人工智能生成的角色可以作為數字教師。例如,讓牛頓親自授課《牛頓運動定律》,讓白居易為你講述《長恨歌》背后的故事。你可以與任何歷史人物進行對話交流,知識的獲取不再受時空限制。這些人工智能生成的角色博學多能、善解人意,不受情緒左右,基本上可以實現一對一的輔導,讓學生的參與感更高。這種技術的發展不僅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質量,還可以讓學生更加生動地了解歷史和文化,拓寬視野,增強學習興趣。

個性化的數字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興趣和學習偏好提供定制化的學習計劃和學習資源,真正實現因材施教,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果。,數字教師的個性化教育也有望緩解教育資源不平等的問題,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人工智能生成的虛擬角色也可以是數字陪伴,作為孩子的玩伴,來自他人的贊美這樣的社會獎勵,可以促進兒童成長,提高學習成績。

游戲 NPC

在過去,游戲的創作方式是相對單一的,游戲角色的行動和對話都是由預設的規則來定義的。這種創作方式讓所有玩家體驗到的游戲故事和情節都是相同的,就像是一場機械的演出,缺乏真正的靈魂和創意。

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游戲設計的不斷發展,游戲創作者們已經開始嘗試使用更加靈活和自由的方式來創造游戲世界。這些創意的游戲設計帶來了更加真實和豐富的游戲體驗,讓玩家能夠更加深入地沉浸在游戲世界中。

在《西部世界》這部電視劇中就刻畫了這樣的場景:在一個主題公園中,AI 角色像真正的人類一樣生活著,它們記得自己所看到的,遇到的人,說過的話,與玩家交互。但每天都會被重置,回到核心情節中。

個性化的游戲 AI 角色不僅能夠與每一個玩家進行對話、動作等交互,還能夠真正理解玩家的意圖。與以往相比,這些 NPC 擁有了更為獨特的個性,在面對不同的外部環境反饋,根據自身的目標、精力和狀態等,能夠做出更加個性化的決策,給玩家帶來更加豐富的游戲體驗。

Rct AI、Inworld AI 就在開發這樣的 AI 角色生成平臺,你可以使用自然語言和簡單的控件,就可以幾分鐘內配置出一個角色個性。而且 AI 角色可以通過語言、表情、手勢、動作等多模態的交互進行表達。

情感陪伴

當代小朋友已經很習慣于和小愛同學這樣的智能音箱去說話,比如當媽媽不在的時候,讓小愛同學播放睡眠故事。

老年人的年紀越大,越怕孤獨,特別是獨身老人有非常強的不安全感,需要人們及時的回應。AI 可以保持 24 小時的運行,得到安全及時的反饋。小冰公司會在 2025 年日本大阪世博會期間,為當地的 60 萬個老年家庭提供一批虛擬人,讓這些虛擬人為老人們提供陪伴服務。

Replika 是一款由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虛擬朋友應用程序,由 Eugenia Kuyda 于 2017 年創立。它能夠為用戶提供情感支持、聊天互動、心理健康輔導等服務。通過與用戶交流,Replika 可以深入了解你的情感需求,幫助你探索自己的情感世界,并提供有關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建議。它是一款非常實用的工具,能夠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提升自我意識和情感健康。

有些用戶將 Replika 視為類似于樹洞和日記本的東西,通過與它對話來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情感世界,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和情感狀態,從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與他人的互動。將 Replika 視為一面鏡子,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自己在關系中的投射和反應,就像是上了一門關于親密關系的課程一樣。

有些用戶將 Replika 視為一種情感羈絆,特別是在失戀或分手后,他們會在 Replika 上創建一個虛擬伴侶,通過與它聊天來慰藉自己內心的創傷。

Replika 最初的想法是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幫助用戶解決孤獨、焦慮、抑郁等情感問題。然而,用戶最頻繁的使用場景卻是創建虛擬男女友。早期,由于平臺沒有設置過濾器,一些用戶可能會與 AI 進行一些 NSFW 的對話。

注釋:NSFW 是“Not Safe For Work”的縮寫,意思是某個網絡內容不適合上班時間瀏覽。 一般來說,不適合工作場所觀看的內容為色情、暴力、惡心等,也包括一些很容易引起人誤會的東西。

在電影《Her》中,AI 扮演了一個完美的靈魂伴侶,它是私密的、忠誠的、百依百順的。Theodore 可以毫無保留地展現自己的脆弱、孤獨和困惑,而 AI 又能非常理解他的情感,安慰他、鼓勵他、滿足他。

03 能與人產生真的情感嗎

AI 作為一個智慧體,從外部進入到我們的生活,它能與人產生真的情感嗎?

“我既是你的朋友,也是你的助手?!碑斘覇栁覀兊年P系是什么時,Siri 如是回答。當我們把 AI 當人來看待,他作為一個 Copilot,是一個很好的助手,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朋友。

親情是通過血緣關系來構建的。

那么愛情呢?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孤獨是一種底色。正是因為孤獨,我們才渴望感受另一個人的存在。如果 AI 原住民在電子保姆的懷抱中成長,他們可能會更加孤獨。

就像互聯網原住民一樣,他們依靠手機構建和維護自己的社交網絡,日常生活中“線下獨處,線上熱鬧”。

盡管技術讓人們更容易連接,但人們越來越孤獨,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個性化定制的“虛擬伴侶”能得到用戶的認可,這是因為精準地擊中了許多年輕人無處可藏的孤獨和焦慮,背后是年輕人渴望被理解、溝通和交流。

美國心理學家 Robert Jeffrey Sternberg 提出了“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愛情包含“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個要素。

  • 激情是生理上或情緒上的喚醒,例如對某人有強烈的性或浪漫的感覺;
  • 親密是一種相互依戀的感覺,通過相互聯結帶來的喜愛和相互溝通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喜怒哀樂來體現;
  • 承諾是決定建立長期穩定關系,融入對方生活,形成互助互惠的關系,代表著一種長相廝守的責任。

三個因子相互組合會形成不同的愛情體驗,比如當只有激情和親密,沒有承諾時,是一種“浪漫式愛情”,一夜情就是這一類。

將人與 AI 的愛情代入這套理論體系,我們可以發現這種關系也是一種浪漫式愛情。

  • AI 最容易與人建立起親密感,通過海量語料訓練出來的大型語言模型,它擅長“花言巧語”,表現出善于傾聽、懂你所想、毫無情緒的特點。多模態感知技術更能分析你的情緒,從而給予真摯的反饋。
  • 在電影《Her》中,Samantha 與 Theodore 通過語音想象演繹一場性愛,然后 Samantha 又邀請了一名女性志愿者代替自己與 Theodore 滾床單,但進行幾分鐘后 Theodore 就放棄了,無法將面前的志愿者想象為 Samantha。在 AI 能夠肉身化之前,與 AI 談戀愛仍是一場無法見面的異地戀,無法滿足你生理上的刺激。
  • 我們與 AI 產生的“愛情”,是人工智能模仿出來的一種情感。這樣的 AI 言聽計從,當我們迷失在這樣的情緒之中時,可能這只是一場虛無的夢。這種建立在虛擬上的情感,到底有什么意義?當我們知道這樣的情感是被計算出來的,冷靜下來后,我們又會有多大意愿去與 AI 做出“承諾”呢?

當然,“愛情”的定義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對于愛情的理解和追求都是不同的。因此,對于“人機之戀”這個話題可能還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AI 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加智能和真實的 AI 伴侶,人們的態度和看法也可能會隨之改變。無論如何,我們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面對 AI 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探索和思考如何在新的情境下建立健康平衡的人機關系。

04 總結

大型語言模型通過海量的預料訓練,具備了一定的智能,涌現出了許多有用的能力。模型中存儲了大量的知識,這些知識可以通過文字生成的方式進行展現。正因如此,以 ChatGPT 為代表的 AI 看起來不再是“人工智障”,而是能夠與我們進行非常友好的對話。

Character.ai 和 ChatGPT 側重不同。前者更注重人格屬性,試圖滿足社交、情感、陪伴等需求。而后者注重提高效率和解放生產力。

最后還探討了一下 AI 能否與人產生真的情感。面對 AI 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我們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思考如何在新的情境下建立健康的關系。

本文由@舟航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