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BOSS現身說法:AI 正在取代人工嗎?

0 評論 1471 瀏覽 1 收藏 15 分鐘

在AI浪潮席卷互聯網圈、甚至滲入個人生活時,不少職場人也開始擔憂起自己的“飯碗”,擔心自己的工作崗位會被生成式AI取代。不過被AI搶走“飯碗”的論斷是否過于悲觀了?或許隨著工作流程環節的重塑,我們將迎來的,是與AI一起工作的時代。

「即日起,管理層決定無期限全面停止創意設計、方案撰寫、文案撰寫、短期雇員四類相關外包支出?!?/p>

前段時間,藍色光標的一封內部郵件在網上廣為流傳,更加放大了 AI 浪潮下人們的「失業焦慮」。

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有 3 億個工作崗位將被 ChatGPT 生成式 AI 取代,律師和行政最有可能被裁員。

創造了 ChatGPT 的 OpenAI 最近也發布了一篇學術論文,系統性地論證了 AI 對現有職業的替代性。文章得出的結論是,80% 的人將會受影響,19% 的人將「大受影響」。OpenAI 還直言不諱地說,藍領相對安全,白領更加危險,其中programming and writing(編程和寫作)所受的影響是最大的。

在采訪了三位從事設計創意相關工作的創業者后,我們發現,被 AI「搶走飯碗」的論斷或許過于悲觀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許多崗位的性質和要求正在發生變化,工作流程上的各個環節都在被重塑,我們即將迎來與 AI一起工作的時代。

一、游戲美術:將基礎執行外包給 AI

Peter 是一家游戲創業公司的技術美術組長。

據他介紹,在整個生產線中,與游戲美術相關的工種相當細分。游戲角色的場景和動態形象的確定,要經歷「需求 — UI和原畫 — 模型 — 綁定和造型 — 動畫 — 模擬 — 技術美術」7 個環節。

Peter 的觀點是,AI 工具已經幾乎能夠勝任貼圖設計、模型部分的道具設計,但現階段還不能完整地代替任何一個環節。

比如模型部分,又分為角色模型和場景模型。角色模型,需要符合人物的性格設定,技術上涉及到毛發、皮膚等各種細節的高精度建構,這是目前 AI 作圖無法實現的。宏大的場景模型也是一樣,比如冰與火之歌的全局地圖,AI 暫時沒有這么龐大的想象力。

但是游戲道具、環境裝飾這些模型,較為細節、瑣碎,在場景中沒那么重要;其次,形狀又比較基礎,之前Peter會交給外包或者實習生,現在 AI 就能夠很好地完成。

也就是說,Peter主創團隊的編制并沒有縮減,但 AI 的確替代了此前他們對于實習生、外包團隊的部分需求。

再比如貼圖工作,是將 3D 模型展開,在 2D 平面上為其繪制貼圖?,F在只需要在 Prompts(提示語)中明確給到你需要的texture,AI 就能生成個大差不差的貼圖,設計師在 AI 生成的基礎上修改即可。

對于常見的通用型作圖任務,如果對 AI 指導有方,能夠輸出70-80分水平的內容;隨后仍需要原畫師對其進行精修,才能夠滿足交付的需求。

除了正式設計環節一些基礎工作的輔助,AI 還可以讓前期內部溝通的效率更高。比如在概念設計階段,比起人工繪制,在相同時間內 AI 可以生成更多的形象參考供選擇。

對于小公司的原畫師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好事。Peter 說,「小公司一個蘿卜一個坑,之前的需求都是做不完的,借助 AIGC 產量大大提升,無需外包,兩三個人就能滿足一個項目的概念需求了?!?/p>

而在人員比較充足的大公司,原畫師就會比較飽和了。甚至可能確實存在人員過剩的情況,這時候熟練掌握 AI 作圖的能力就是很重要的競爭力了。

很多大廠中廠的游戲部門都已大量使用 AI 進行輔助出圖,甚至成立了 AI 美術中心。而 AI 繪畫的門檻,也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低:AI 是一個高級工具,仍需要人來駕馭它?!覆豢刹挥?AI,不可依賴 AI」,是游戲美術從業者的共識。

要想很好地使用 Stable Diffusion,需要下很大精力去學習。比如在本地部署的 Stable Diffusion 中,想做出效果更好的圖,只用自然語言是不夠的,需要用一些命令行、代碼去完成。

但Peter也坦陳,AI 工具的進步速度讓他很有緊迫感。此前,用 AIGC 工具繪制人物形象時,很難處理好手部細節。而現在,Stable Diffusion 們已經支持精細地圈定某個部分進行微調了。

Peter甚至有個想法,「能不能把我掌握的東西、對一個模型的調整和把控等等操作數據,完整地記錄下來,然后喂給 AI 去學習,生成一個自己的數字分身?這樣一來,只要顯卡足夠多,我的產能就是無限的?!?/p>

聽上去,有些瘋狂,但誰知道未來會不會成真呢?

二、創意工作室:AI還不能保證交付

翟冬和 Young 都是做平面設計出身,他們分別成立自己的創意工作室,為大公司提供設計外包服務。

由于設計環節相對獨立、產出較好衡量、工作又多為項目制,「個體工作室」模式在設計行業頗為流行。個人能力較為突出的設計師在積累了一定的客戶資源后,成立個人工作室,是個較為普遍的職業選擇。

設計師,按不同方向又可以細分為插畫、平面設計、空間設計。

翟冬的感受是,雖然設計大類都會受到 AIGC 影響,但是目前來看,受到沖擊最大的還是插畫師,平面設計和空間設計受波及相對較小。

他近幾年都不打算招聘全職的插畫師了,除非候選人還有更多的復合能力——比如策劃能力、商務思維等等?!覆瀹嫀熜枰尸F的,往往不是抽象化內容,而是具象化的表現,所謂『畫得越像越好』,這正是 AIGC 所擅長的?!?/p>

而平面設計的高階需求,需要設計師具有用戶思維、文案思維,還得有一定的抽象能力,這都是目前 AIGC 力所不能及的;低階需求,比如電商產品圖、詳情頁等,幾年前阿里巴巴的魯班這類工具就能做到了,這輪替代效應并不明顯。

Young 的公司主要為商業地產提供新媒體平面設計物料的制作,他也持有相同的觀點:「如果一個平面設計師,只有操作軟件的技術能力,缺乏審美,更缺乏對客戶需求的理解,即使沒有 AI,也不太符合我們的需求?!?/p>

Young的工作室現在有 5 位平面設計師,每個人都具有獨立服務客戶的能力,更像是懂設計的項目經理。

目前平面設計受 AI 沖擊相對較小,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 AI 繪圖的可變性、操控性差,元素不能拆分?!竿ǔ?蛻舻男枨髸容^定制化,針對某個細小元素微調,比如改顏色、調整尺寸,雖然操作基礎,但 AI的可控性還是不如人工?!?/p>

再來說空間設計師,他們最終交付的是3D 模型,AIGC 目前能做到的,只是某個視角的一張圖。

但Young的使用體驗是,AIGC 確實能提升生產效率。比如在給客戶看意向圖的時候,直接用 AI出圖,不必為一個還沒付費的客戶耗時勞力去建模呈現。此外,AI 還能幫助空間設計師拓寬思路的邊界,提供新的靈感。

翟冬的工作室已經在方案的生產環節中廣泛應用 AI 工具。包括給初步接觸客戶看的風格圖、意向圖、過程圖,以及內部討論的靈感參考?!敢话愣夹枰涡薷?,有的會根據AI出的圖去細化多個角度或建模?!?/p>

對于翟冬和Young這樣的工作室老板來說,AIGC可以幫助他們提高環節效率,而并非交付效率。

三、舊工作消失,新機會降臨

看待一件事,我們向來都有兩種選擇:樂觀,還有悲觀。你可以選其中一個,也可以兩個都選。

Peter、Young 和翟冬都做出了「樂觀」的選擇。

「我沒有覺得哪個工種能夠完全被 AI 取代,反而是這些工具會讓我們的工作更輕松一些?!筆eter 說。

Young補充,「總體上,AIGC 對創意行業是利好的,能避免很多冗余的環節?!?/p>

翟冬則認為,無論是這一輪的 AIGC,還是此前的自動化 SaaS 工具,都可以助力「超級個體」的形成,解決「茶壺里煮餃子」的問題:「有了 AIGC,一個沒有美術功底的策劃人員,也能渲染出圖做一套完整方案了?!?/p>

藍色光標 CEO 在寫給投資人的信中,也表露了類似的觀點:「我們將看到一批『超級個體』脫穎而出。優秀人才會迅速掌握新工具,利用模型蘊含的豐富知識和解決問題能力,通過與AI工作伙伴的人機協同,發揮遠超其他人的生產力?!?/p>

翟冬和 Young 的創意工作室都設置了策劃類崗位。他們均表示,策劃崗不會減少,但是會替換:「比如效率沒有AIGC 高的員工,可能就要被換掉了,找一個能更熟練使用 AIGC 的策劃人員?!?/p>

全球知名咨詢公司普華永道預測,人工智能在中國的創造效應大于破壞效應,未來 20 年將新增加大約 9000 萬工作崗位。

在 AI 接手基礎工作的同時,也誕生了「指導 AI」的新崗位。

BOSS 直聘中,許多公司都設立了「AI 設計師」一職。崗位職責包括,熟練使用 Stable Diffusion 等 AIGC 設計工具、深入應用 controlnet 等插件,負責 lora 模型訓練等等。

三位BOSS現身說法:AI 正在取代人工嗎?

甚至隨著 ChatGPT 的走紅,「ChatGPT 優化師」也成為一個新型崗位,負責優化和提高 ChatGPT 在特定領域的表現和表達。不難看出,AI 可以成為我們的得力助手,但首先,我們要為其選定方向,給出明確的指示。

三位BOSS現身說法:AI 正在取代人工嗎?

對于已經存在的崗位,招聘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Young之前在招聘設計師的時候,繪畫基本功肯定是很重要的考量。但現在他會適當調整這一項指標的比重,更加看重候選人的好奇心、責任心、想象力。

B 站 up 主「三不五時SOMEWHILE」認為,攝影技術的出現,取代了寫實功能的繪畫,但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繪畫的多元發展:藝術家們無需跟照相機去「卷」還原現實場景的能力,反而可以更關注繪畫本身及關注自身的情感表達。

此次 AI 帶來的生產力革命,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無需去和 GPT 比拼堆砌辭藻的技巧,和 Stable Difffusion 比拼視覺奇觀的生產速度,而是要著重鍛煉管理、決策、創意的相關能力。

《Impromptu: Amplifying Our Humanity Through AI》一書中提到,我們可以通過三種方式來與 AI 一起共生:

  1. 專注于提出好問題;
  2. 習那些 AI 模型使用「訓練數據」中沒有的見解或者技能;
  3. 將洞察力轉化為行動。

正如 Midjourney 創始人 Holz 所說:AI 如水,雖然有危險,但知道如何與水相處的人,才能生活的更好。

作者:史圣園

來源公眾號:新莓daybreak(ID:new-daybreak),理解人,發現變化。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新莓daybreak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