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開始為數字人注入靈魂

0 評論 4072 瀏覽 9 收藏 14 分鐘

AI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逐漸為不同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比如數字人產業,在AI技術的加持下,虛擬數字人逐漸涌入直播間,基于“AI+”的內容效率革命也開始在這一領域爆發。那么,具體如何解讀AI技術對數字人產業的影響?不妨來看看作者的分析。

一、這幾天,國內“冷門歌手”憑借AI翻唱再度走紅。

B站網友用AI模型生成了歌手孫燕姿的AI分身,其實跟車載導航上的“林志玲”、“郭德綱”類似。拿歌手本人的音頻去訓練,生成一個音色一模一樣的“孫燕姿”。

然后,讓偶像唱自己喜歡的歌的心愿,就以這樣一種詭異的方式實現了。

圖源:B站

海外的玩法更加離譜。

美國一個擁有180萬粉絲的23歲女網紅,通過用GPT-4復刻了自己的AI分身,然后同時與1000多個網友談戀愛,每分鐘收費1美元。

僅一周,她就狂賺了7.16萬美元。

并且還遠不止如此,現在她的“男友”還在急速增加中,目前已經增加到了近萬人,排隊等待與她“談戀愛”時間已經長達96小時。

有分析認為,按照趨勢,她月入500萬美元沒有任何難度,如果不是技術限制,她賺到的錢,將可能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些現象已經可以充分說明,一個由AI+帶來的新技術紅利時代,正在被急速到來。

二、數字人軍團涌入直播間

直播帶貨是虛擬IP變現最具潛力的場景。

Z世代對社交、視頻、網購等工具的使用深度遙遙領先于全網平均水平,數字人和虛擬空間結合的新玩法給他們帶來了體驗感和交互性,虛擬IP的核心粉絲大多來自18-24歲的年輕群體。

這一趨勢讓品牌方看到了讓產品打破圈層的機會。

2020年,虛擬歌手洛天依和樂正綾等來到淘寶直播間,為博士倫、美的、歐舒丹等品牌帶貨。這場直播觀看人數高達270萬,有近200萬人打賞互動。

這在當時一度掀起巨大的討論,虛擬數字人直播的時代已經來了。

而隨著今年由chatGPT掀起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熱潮,虛擬數字人領域又迎來一輪更加磅礴的爆發。

一大批量的虛擬數字人開始扎堆涌進直播間。

今年4月份,天娛數科旗下的虛擬數字人“朏朏”已完成 ChatGPT 模型接入,并完成直播首秀,不僅能夠實時響應顧客的提問,還能根據不同問題進行自主回答。

AI開始為數字人注入靈魂

圖源:抖音

在短視頻上,出現過很多這樣的場景:一家公司的整個辦公室里空無一人,只有一排排辦公桌上有數十臺電腦屏幕里的AI美女們正在直播……

AI開始為數字人注入靈魂

圖源:短視頻

這家公司,只靠2D超寫實的虛擬形象,提前準備好的話術和背景,就可以直播一天,雖然單個效果不如真人直播,但成本低到令人發指,而且還可以超低成本復制,勝在以量取勝,真正是做到躺著讓AI掙錢也并非不可能。

這一切,在說明,一場基于“AI+”的內容效率革命,正在數字人領域爆發。

虛擬數字人根據制作技術、應用場景、形象特點分為很多種。

與3D人氣偶像不同,現在大多數直播間里說話的根據真人原型復刻聲音、表情的2D寫實數字人,你根本分辨不出是真是假,但制作成本遠低于勇闖娛樂圈的A-Soul IP們。

一個虛擬主播可以進行7*24全天候的直播工作,隨叫隨到,也不用擔心人設翻車的問題,減少了直播運營中的人工成本。

這背后,是AIGC在重新塑造數字人的生產流程。

2D數字人的制作用上了深度學習,只需要確定形象設計,圖文音頻數據經過采集、預處理后上傳到模型訓練,制作方式相對3D更簡單,更標準化,制作效能不斷提升。

這種工廠流水線的方式,使數字人的制作門檻、成本和周期得到了大幅縮短。

同時,隨著行業制作端的技術迭代和成本驟降,針對小型客戶的數字人解決方案也開始涌現。

在4月份,騰訊云發布的數字人生產平臺,需要生成真人形象的數字分身可以在平臺上采購服務,只需上傳圖像音視頻即可實現定制,根據不同音色、視頻時長收費。

除了制作數字人,還可以提供整套數字人直播解決方案,功能包括了真人音頻接管直播間,獲取用戶評論智能回復,定價僅需要千元級別。

而有些渠道商,打包售賣AI主播的定價甚至只要200元以內。

這些主播形象大多來自模特經紀公司的授權,投放質量雖然粗糙,摳圖痕跡明顯,聲音也沒有特點。

但對普通的中小企業來說,沒有大V帶貨,花不起上百萬定制高端IP,想要壓縮運營成本, 快速起量,幾千塊的數字人已經夠香了。

數字人直播間,硅基

企業如果想要自己修改代碼,產出不同的數字人,還可以向技術提供商購買源碼,售價要比直接買AI主播更貴,不僅能自用,還可以使用源碼發展代理,甚至比自己做數字人直播還賺錢。

但AI數字人的故事,還沒有講完。

三、AI注入靈魂

IDC在《中國AI數字人市場現狀與機會分析》報告中將數字人分為五個等級,目前數字人發展經歷從手工制作到AI建模的階段,初步具備人的外形,但還只能做簡單的交互決策。

當智能化水平來到L4、L5級別時,AI驅動的數字人能夠接管大多數場景決策,支持更多模態的實時交互,類似鋼鐵俠的私人AI管家“賈維斯”。

AI開始為數字人注入靈魂

虛擬數字人過去三十年的發展,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基本圍繞著兩點在演變,一是視覺效果;二是交互體驗。

虛擬數字人最早出現在游戲、動漫、電影里,對新潮事物的情感連接和IP價值的延伸遙相呼應。

早期的角色型IP使用手繪,動作要一張一張地畫。1982年,日本動畫《超時空要塞》的女主角林明美成為了首個發行音樂專輯的虛擬歌手。

在電影里,形象可以用計算機建模,但動作還得讓人來做,CG技術和動作捕捉等技術逐漸普及,依靠綠幕,捕捉設備,演員可以成為任何角色。

千禧年后,從02年的《指環王》到去年的《阿凡達2》,角色的渲染效果已經細致入微,為藝術創作帶來了巨大便利。

到這里,數字人技術的發展圍繞更像“人”的極限一步步逼近,不僅僅要求外觀、服裝上的視覺效果趨近真實,還包括驅動(呈現真實細膩的表情和動作)和渲染(讓畫面更加精細實時)。

不過,總覺得還是缺了點什么。

1970 年,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昌弘提出“恐怖谷”理論,由于機器人與人類在外表、動作上相似,所以人類會對機器人產生正面的情感。

當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似程度達到一個特定程度的時候,一點點的差別都會被放大,并帶來負面和反感情緒。而當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似度繼續上升,人類對其情感會再度回到正面。

AI開始為數字人注入靈魂

與電影不同,社交屬性更強的應用場景對數字人實時交互的要求更高,不只是滿足于制作一個好看的“花瓶”而已。

在交互方面,自然語言模型填補了這一空缺。

文本生成能力已經驚艷眾人的GPT,給數字人的“智商”加上了兩道杠。

NLP大模型是AI驅動虛擬人的技術基石,簡單來講就是讓虛擬數字人能說會道,減少標準化內容的制作成本,被訓練來擔任智能客服、主持人、導游等角色。長期來看,隨著個性化和情感理解的能力提高,為老人提供陪伴關懷,成為小孩子的”私人教師“也將實現。

此外,嘴型動作也可以由AI驅動,建立起與文本的映射關系,隨著寫實程度的提高,微表情也就更豐富,說話的時候表情、口型能夠對得上,這樣的數字人不僅“形似人”,而且“神似人”。

Midjourney是基于diffusion model擴散模型的爆款產品,在去年7月發布,通過文本輸入指令訓練AI繪畫。

有機構測算過,目前其年收入就已經能夠達到1億美元的規模。

有B站up主用Midjourney復原了奶奶的寫實形象,從外觀上看,衰老的皮紋和白頭發細節感十足,加上過去的音頻重現奶奶的聲音,最后通過D-ID生成了奶奶的數字分身。

為了彌補未與奶奶好好告別的小遺憾,孫子和眼前的數字“奶奶”開啟了對話,而“奶奶”親切地回應,其實是ChatGPT提供的回答素材。

圖源:B站

正是通過這些用戶端的越來越多的嘗試,反過來為AI的“人格化”不斷添加海量訓練素材,加速豐富AI模型數據,最終讓AI為數字人注入靈魂,帶來更大可能。

四、尾聲

對虛擬分身的探索至今持續了三十余年,從手繪到真人驅動,再到AI驅動,擬真感和交互性的體驗進步打開了廣闊的應用場景,涓流匯成大海。

AIGC幫助將普通人的外觀、聲音等特征全面數字化,更低的制作門檻打開了市場的想象空間。

IDC預計,到2026年中國AI數字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02.4億元人民幣,但能夠給我們帶來多么良好的體驗,決定了數字人最終的命運。

同時,AI數字人具備下一代人機交互入口的潛質,未來我們面對的或不再是冰冷的屏幕,而是生動活潑的數字人類,越能夠挖掘最深層次的情感需求,成為我們生活里的參與者。

或許正如AI教父所言,人類只是智慧演化的過渡階段,以便創造出數字智能,如今我們終于有一個長得像人類的數字分身,像我們一樣說話,以后或許還能像我們一樣思考。

作者:弗雷迪

來源公眾號:格隆匯APP(ID:hkguruclub),中國領先的全球投資研究平臺。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格隆匯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