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打破推薦算法的“牢籠”
“猜你喜歡”為什么沒能猜中我們的喜好?因為現有的推薦算法是沒有「感知力」的,只能用類比的邏輯來分析我們可能想要什么。而以ChatGPT為首的LLM(大型語言模型)可以理解人的語言,它更能 “看透” 一句話背后的真實意圖,即有更強的感知能力,恰好可以彌補現有推薦算法的缺陷。
也許,目前的推薦算法還不是那么智能、那么“懂我”:
- 系統總喜歡推薦熱門的商品,可“我”偏偏是個特立獨行、喜歡小眾商品的人;
- 系統總喜歡根據歷史購買清單來推薦,可“我”不需要買重復或相似的商品;
- 系統總需要輸入明確的商品需求,可“我”往往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啥;
- 而宣稱自己智能的「猜你喜歡」,“我”又不是那么喜歡。
現有的推薦算法是沒有「感知力」的,只能用類比的邏輯來分析我們可能想要什么。
比如,同一個用戶可能喜歡同類型的商品(愛看科幻片的用戶可能喜歡《三體》)、相似用戶可能喜歡同樣的商品(用戶A與用戶B喜好相近,用戶A喜歡的東西,可能用戶B也會喜歡),但這是一場關于概率的游戲。
系統猜我大概率喜歡什么 ≠ 我真的想要。
而以ChatGPT為首的LLM(大型語言模型)可以理解人的語言,它更能 “看透” 一句話背后的真實意圖,即有更強的感知能力,恰好可以彌補現有推薦算法的缺陷。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ChatGPT推薦系統 vs 標準算法,優勢在哪里?大家也可以在文末留言討論,ChatGPT會替代現有的推薦算法嗎?
先拋個人觀點,大型語言模型(比如ChatGPT)會沖擊現有的推薦算法,尤其是在大模型內置于手機等智能終端后,消費者更傾向于通過提問來獲取推薦而非看 “猜你喜歡” 。但目前的主流推薦算法,仍可能作為一種推薦思路,內嵌于大模型中。
ChatGPT等大型語言模型的優勢在于,可以根據我們的特定要求進行推薦,例如推薦一個擁有極佳兒童游泳池的酒店、最具Instagram風格的餐廳、最安靜的吸塵器等,更加能滿足我們的個性化需求。相比之下,現有的推薦算法通過「類比」來推薦,就顯得不那么走心。
當然,ChatGPT也有它的缺點,不能保證100%的準確率。而且,有些需求是被「挖掘」出來的。用戶可能會有自己也意識不到的喜好,沒有跟ChatGPT溝通。而協同過濾——基于同類人的喜好進行推薦,是目前來看比較有效的一種思路。
所以,我們不是要用ChatGPT去 “掐死” 現有的標準算法,而是應該為更好的產品or技術去努力。
01 發現算法之外的“漏網好魚”
現有的標準算法,往往熱衷于推薦暢銷商品:
畢竟大家都認證過好的東西,也大概率會被“你”喜歡。
而ChatGPT的推薦體系,更有利于發現被忽視的「長尾品類」。
長尾品類,往往很難被原有算法所發現和推薦,因為它們銷量較低、缺乏足夠的用戶反饋和評價。然而,這些品類也許恰好是某些消費者所感興趣的。
ChatGPT就能充當這雙 “慧眼” ,發現算法之外的 “漏網好魚” 。
假設你購買了一本關于人工智能的書籍,比如《人工智能簡史》。
在原有的推薦算法下,系統可能會繼續推薦其它同類型書籍,比如《人工智能導論》、《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等。這些書籍雖然與已購買的書籍有相似的主題和特征,但卻可能有著高度重合的內容,比如人工智能的緣起、自然語言的應用等重復章節,不一定能激發起你的閱讀興趣。
而ChatGPT可能推薦一些相關但不同類型的書籍,比如《人工智能與哲學》、《人工智能與藝術》、《人工智能與社會》等。這些書籍雖然比較小眾,但卻有著不同的視角和內容,可以幫助你拓展知識面和視野。
因此,ChatGPT可以突破現有推薦算法的局限,不僅僅依賴于消費者的行為數據或者商品的特征數據,而是講究商品之間的「邏輯」關聯性。
此外,ChatGPT還能進行跨品類推薦,比如根據 “人工智能” 這個主題,推薦相關的課程、講座、游戲、商品等,提高現有算法的豐富度。
02 從簡單的“推薦”到有力的“說服”
ChatGPT可以讓推薦更加有理有據,在推薦的同時生成符合人類語言習慣、通俗易懂的推薦理由,從而實現從簡單的 “推薦” 到有力的 “說服”?,更好地幫助消費者完成決策。
比如我們想購買一本經濟學相關的書籍,我們在京東上輸入“經濟學”這個查詢詞,將會得到一整版的推薦列表,比如《經濟學原理》、《國富論》、《思考的快與慢》、《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等熱銷書籍。這些書籍通常都會打上“回頭客10萬+”等以熱度為排序依據的標簽。
當我們想進一步判斷哪本書更契合我們的興趣和閱讀水平,則需要點開每一本書的詳情頁,查看它們的詳細介紹、目錄、評價等,甚至打開小紅書等其它軟件,綜合對比每本書的優缺點,才能做出決定。
而ChatGPT可以直接告訴我們選擇的理由,幫助我們自動完成對比、篩選的過程。
比如,ChatGPT可能會為《經濟學原理》寫這樣的推薦語:
這本書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經濟學教材,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格里高利·曼昆編寫,系統地介紹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用生動有趣的例子和案例來解釋經濟現象和政策。這本書適合有一定數學基礎,想要系統地學習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的讀者。
再如,ChatGPT可能會為《國富論》寫這樣的推薦語:
這本書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由英國思想家亞當·斯密于1776年出版,深刻地分析了自由貿易、市場競爭、勞動分工、貨幣銀行等經濟問題,提出了“自然秩序”、“看不見的手”、“自由放任”等著名的理論觀點。這本書適合有一定歷史背景,想要了解經濟學發展史和經典思想的讀者。
這些推薦語,不只是介紹書籍本身,更簡明扼要地說明適合哪些讀者。
此外,我們也可以向ChatGPT提出更多的問題,比如“哪本書更適合初學者?”、“哪本書更側重于實踐?”、“哪本書評價最高?”等,ChatGPT可以作出相應的回答。
03 從“明確需求”到“模糊需求”
在傳統的搜索引擎中,我們總是需要提出很明確的需求,比如我們在美團上搜索美食,會明確地搜索“火鍋”,隨后系統給出相關推薦。
而ChatGPT的自然語言能力,則可以理解我們的模糊需求,比如我問 “今晚跟我的兩個閨蜜吃什么好?” ,ChatGPT可能會說 “今天很冷,可以去吃熱氣騰騰的火鍋” 。
同樣的,比如我說 “我想看一部好看的電影” ,這是一個模糊需求,因為 “好看” 的標準因人而異,而且沒有給出其它限定條件。
如果使用原有的推薦算法,只能根據我的歷史觀影記錄或者電影的流行度來進行推薦。
而ChatGPT則可能會根據用戶不同的個性進行推薦,并給出相關推薦理由:
- 我推薦你看《肖申克的救贖》,這是一部經典的劇情片,講述了一個被冤入獄的銀行家如何在監獄中尋找希望和自由的故事。這部電影有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感人的友情,被譽為史上最佳電影之一。
- 我推薦你看《星際穿越》,這是一部科幻大片,講述了一群探險家利用蟲洞穿越時空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這部電影有著驚險刺激的情節和震撼美麗的畫面,同時也探討了愛情和犧牲等主題。
- 我推薦你看《寄生蟲》,這是一部韓國黑色喜劇片,講述了一個貧窮家庭通過各種手段滲透到一個富裕家庭中,并引發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件。這部電影有著幽默詼諧的對白和反轉不斷的劇情,同時也揭露了社會階層和貧富差距等問題。
可見,ChatGPT泛化的推理能力,可以讓推薦算法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04 寫在最后
現有算法設置再 “完美” 的推薦邏輯,也是基于機器語言生成的;而ChatGPT的自然語言能力,則增加了一點 “人” 的溫度。
它更有「感知力」,能明白我們沒有說完整的需求,能更好地理解我們的個性。
也許,以后ChatGPT會是一個更大更有影響力、擁有全世界粉絲的KOL,盡它所能,為我們推薦更多適合的商品和服務。
專欄作家
Vinky,微信公眾號:叁言梁語,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分享商業干貨,關注互聯網營銷領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