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大模型巨虧,微軟都還沒掙到錢!GitHub Copilot每月收10刀,倒賠20

0 評論 2676 瀏覽 1 收藏 10 分鐘

全球科技圈在近幾年大模型上的投入眾所周知,在技術(shù)變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是在盈利方面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了。那么是什么導致了這樣得局面呢,本篇文章為您解答。

別看全球科技圈都在大模型上轟轟烈烈搞了這么久——

做出來的熱門產(chǎn)品居然還是賠錢的?!

就拿這里面最“得勢”的微軟來說,據(jù)華爾街日報爆料:

他們那用戶量高達150萬的AI編程工具GitHub Copilot,平均每個月在每個用戶身上都要倒貼20美元,最高能達80美元。

換言之,微軟自做出Copilot以來,光是一個月在它上面虧損就高達3000萬美元,一年下來虧損直接過億。

要知道,Copilot也不是能白嫖的,會員每月還得交10美元“使用費”呢。

不止微軟“表面光鮮”,谷歌、亞馬遜、Adobe、Zoom等巨頭也面臨同樣的窘境。

除了給使用次數(shù)設(shè)限,他們還悄然提高會員價、或是“偷換”小模型……可謂想方設(shè)法地“找補”利潤。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兒?

一、ChatGPT們?yōu)樯丁安毁嶅X”?

原因或許可以從成本價值創(chuàng)造兩個方面來找。

最直觀的,應該就要屬成本了。

一個是大語言模型運行所需的硬件、維護等各種技術(shù)成本。

正如開頭提到的,微軟GitHub Copilot背后所需的運行總成本,甚至超過了平均每人每月10美元的會員費總價,而且還是兩倍。

這還是有會員收費的大模型產(chǎn)品,沒有收費的那還得再上一個量級。

據(jù)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師Dylan Patel統(tǒng)計,OpenAI光是運行ChatGPT,每日投入的成本就可能高達70萬美元。

雖然說隨著能源等成本的下降,未來大模型計算成本也會隨之下降,但目前這一運行成本,依舊無法被會員價所填補。

另一個則是宣傳推廣所用的版權(quán)成本

為了避免AI侵權(quán)帶來的高額訴訟費用,不少公司已經(jīng)開始“購買”名人形象和語音版權(quán)。

這兩天Reddit上一則很火的消息爆料,Meta正在為AI Chatbot背后的明星名人畫像付大錢??。

明星們只需要配合Meta工作6小時,記錄肖像等信息用于“和大眾聊天”,最高就能獲得500萬美元的費用。

搞大模型巨虧,微軟都還沒掙到錢!GitHub Copilot每月收10刀,倒賠20

值得一提的是,類似的名人已經(jīng)有28個,例如退役橄欖球球星Tom Brady被用于制作體育聊天Bot,而時尚模特Kendall Jenner被用于做成一個知心大姐姐的形象。

但如此高昂的成本,似乎沒有給AI和使用AI的公司帶來想象中的“吸金力”。

一方面,大語言模型給公司其他產(chǎn)品帶來的“遞增效應”沒有想象中那么猛烈。

情況或許可以從微軟前段時間的財報情況窺見一斑。

雖然說微軟2023財年第四財季智能云部門的營收為239.93億美元,相比上年同比增幅達到15%,但相比2022財年第四財季20%的增幅,增速變動并不大,反而還略有所下降。

搞大模型巨虧,微軟都還沒掙到錢!GitHub Copilot每月收10刀,倒賠20

雖然微軟一直在強調(diào)“OpenAI使用了微軟智能云服務”,但目前來看,這一舉措帶來的宣傳效應并不明顯。

另一方面,大語言模型自身的落地場景、應用價值也仍待挖掘。

紅杉資本《Generative AI’s Act Two》中就提到,無論是首月用戶留存率,還是目前用戶的日常使用情況,相比其他的產(chǎn)品,大模型為代表的生成式AI使用情況都不容樂觀。

相比普通產(chǎn)品最高85%的留存和日/月活,用戶體驗過生成式AI產(chǎn)品后還愿意繼續(xù)用、或是每天打開的比率都非常低,只有56%和41%:

搞大模型巨虧,微軟都還沒掙到錢!GitHub Copilot每月收10刀,倒賠20

這也意味著不少用戶還沒挖掘到生成式AI產(chǎn)品有必要使用的價值。

而Nature在一項1600名科學家的調(diào)查中也發(fā)現(xiàn),那些在研究中使用AI的科學家中,認為AI工具現(xiàn)在已是“必需品”的人只占4%……

不過,這種不賺錢的困境,好像主要還是集中在ChatGPT這樣的大語言模型產(chǎn)品上。

同樣以大模型為基底的不少AI繪畫產(chǎn)品,目前已經(jīng)賺上第一桶金了。

二、另一賽道上的AI繪畫產(chǎn)品“火熱”

就從最火的產(chǎn)品之一Midjourney來看,這家公司創(chuàng)造了非常奪目的成績。

Midjourney通過Discord提供服務,用戶數(shù)一路飆升到近1500萬。

這樣的它,在沒有接受任何投資的情況且只有40名員工的情況下,就已成功實現(xiàn)2億美元的年收入。

儼然為AIGC領(lǐng)域中的現(xiàn)象級產(chǎn)品,也代表著AI繪畫產(chǎn)品落地的成功。

搞大模型巨虧,微軟都還沒掙到錢!GitHub Copilot每月收10刀,倒賠20

而剖開來看,Midjourney之所以能成功,離不開他們清晰且堅定的定位,一開始就走閉源+付費模式;也離不開AI繪畫技術(shù)成熟、產(chǎn)品本身質(zhì)量夠硬,這點從火爆出圈的Midjourney v5版本就不難看出。

但要說最核心的成功因素,還是比起大模型,AI繪畫的價值點簡單又明確。

對于最終買單的用戶來說,不管是每月選擇10美元還是120美元的套餐,他們都可以將作品拿去進行商業(yè)使用——從文章配圖到游戲原畫,AI繪畫的產(chǎn)品都有立刻的用武之地,一部分畫師失業(yè)真不是說說而已。

不過,就像大模型一樣,計算成本是其中一個占比非常大的制約因素。

已經(jīng)成功盈利的Midjourney就將90%的收入都用于提高計算能力。

而AI繪畫圈同樣還算成功的Adobe Firefly,其實也是靠在算力成本控制上下了不少功夫。

搞大模型巨虧,微軟都還沒掙到錢!GitHub Copilot每月收10刀,倒賠20

他們提出了一個積分系統(tǒng),免費賬戶每月25個生成積分,使用完以后可每月支付4.99美元再獲得100積分。

一旦用戶用完這些額度,Adobe就會減慢服務速度防止算力過度使用。

如CEO所說:

我們在努力地為用戶提供巨大價值,但也要在成本方面保護自己。

也就是說,盡管AI繪畫的落地比大模型成功一些,但眼下也有共同的問題。

只不過對于大模型產(chǎn)品公司來說,他們要面對的更多。

現(xiàn)在,在等待計算成本真正降下來之前、在用戶真正大面積將興趣轉(zhuǎn)為“買單”操作之前,他們不得不采取各種花樣百出的措施。

比如:

谷歌將一款AI助手的月會費從最開始的6美元提高到30美元;

微軟計劃在Bing搜索中換用更便宜的來自Meta的開源工具;

Zoom則在模型大小上做細化,根據(jù)任務難易靈活調(diào)用最合適的版本……

當然,在這之中,相比不少巨頭們還在拼命挖掘大模型本身的落地價值,“賣水人”倒是已經(jīng)賺得盆滿缽滿了。

這不,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英偉達才是真正的贏家。

搞大模型巨虧,微軟都還沒掙到錢!GitHub Copilot每月收10刀,倒賠20

作者: 豐色 蕭簫

來源公眾號:量子位(ID:QbitAI),追蹤人工智能新趨勢,關(guān)注科技行業(yè)新突破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合作媒體 @量子位 授權(quán)發(fā)布,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