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he Future,大模型時代 AI 產品的設計與應用
在大模型時代下,AI產品要怎么做?AI應用需要什么樣的產品經理?做好AI產品需要具備哪些能力以及準備?本文從八個維度的重點內容展開,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大模型時代的產品要怎么做?AI應用需要什么樣的產品經理。
今天可能沒有多少創業機會了,但還有很多做生意的好機會。時代在呼喚更多的全棧技術全棧產品,屬于個體開發者的好時代終于又回來了。
本文內容,重點關注以下問題:
- AI 產品的幾個階段
- 數據不是壁壘,結合數據提供差異化體驗是壁壘
- 做 AI 產品要沉淀什么數據?
- 怎么保證現在做應用的投入不是無用功?
- Perplexity 的產品設計能力
- Adobe 取消收購 Figma 是人機交互方式發生的變化
- AI 的能力什么時候會發生跳躍性變革
- 產品經理需要 Back to the Future
一、AI 產品的幾個階段:AIGC → Copilot → Insight → Agent(自動化)
通過搭一個乞丐版產品理解用戶意圖,然后把過去幾年客戶的最佳實踐和成功手冊、交付案例、客服知識庫……給到AI訓練,看能否給到用戶運營方案的建議。
總結下來大概是這 6 個能力:理解用戶意圖、提供用戶運營方案建議、生成營銷創意、自動化執行、自動化監督、自動化歸因。
二、數據不是壁壘,把數據作為 context 喂給大模型,讓大模型更懂你、提供差異化體驗是壁壘
最開始構建 AI 產品的時候是從用戶視角出發,提供解決具體問題的場景功能;
其次是能夠看到用戶在各種各樣場景下沉淀的數據,比如看過的視頻、文章、問過的問題,這些都是 LLM 不會有的用戶的私有數據。
從過去的經驗看,數據肯定不是壁壘,但有了數據后,把它作為 context 傳給LLM,讓這個 LLM 更懂你,這個差異化體驗是壁壘。
比如,讓 LLM 幫你起個標題是在編,但把商品信息一起給到 LLM,效果就不一樣了。
所有不甘于只做 AI 工具的應用,都需要考慮數據沉淀下來的 AI 資產,讓產品能夠基于資產,更個性化地服務用戶。
三 、做 AI 產品要沉淀什么數據?
需要沉淀的數據不是什么交易額,而是用戶在解決某個場景問題在最近某段時間(如一個月內)有多少最佳實踐的問答對,比如在小紅書上怎么設置店鋪的優惠券 —— 需要足夠多的最佳實踐整理成的問答對。
所以最終我可能不是一個賣軟件系統的公司,可能是一個智能運營系統的運營商,通過無數最佳實踐和最佳實踐的總結,去不斷錄入、運營這個系統,讓它變得越來越智能。
大廠的數據很多,但不是真的強。很多數據不是結構化的,并不能直接拿來給大模型用,那么,今天做 AI 產品的問題是,怎么通過你的產品設計,讓用戶生產模型能用的數據?怎樣依托數據的循環、和獨有數據的積累完成產品設計?
一是通用大模型,用戶的使用數據對通用大模型來說目前沒有太大的提升,還是通用大模型自己的能力;這部分主要用來理解用戶意圖,滿足60分的基礎就可以。
二是行業領域通識,在這層做微調(投喂),可以讓這個 AI 產品在特定行業領域里理解用戶意圖、對話與交互的能力會更強;
三是加入對用戶場景的業務理解(比如寫prompt、界面優化)。
在現階段,做 AI 應用就主要在二和三不斷優化。
四、怎么保證現在對做應用的投入不是無用功?
1. ToB 應用的視角
不要去搞獨立的東西,比如電商客服的應用、寫文案的應用,獨立的東西大模型很可能最后會把它覆蓋了。
B端場景的優勢在于能交付一個工作流并給到用戶結果,有閉環的、活的、每天都在發生的數據。
需要對用戶現在要解決的工作流程的理解,比如用戶要造一把椅子,他是怎么搞的?他要去運營消費者,他是怎么搞的?要對他內部作業流程有理解。
這么多年 toB 領域的皇冠是誰?做一些ERP的!這不就是企業的工作流嗎?
所以飛書、釘釘和企業微信,大家最后的組織能力誰強?
強的肯定是對他服務的客戶組織協作流和工作流的理解。
所以第一拼的是你對作業流程的理解,如果你能把這個理解通過AI交付一個工作過程,然后這個工作過程還是能直接給你結果的,你這個是個好產品。
如果你只是給人家生成某個東西,你最后就不是一個好產品。
2. ToC 應用的視角
ToC 產品更多是關注單點的價值創造和體驗的優化。
現在的模型廠商其實特別像芯片廠商,AI 應用公司就像消費電子公司。
我們思考組織問題的時候,會想我應該花大錢去招一個算法工程師、還是招一個很會做增長的同學?
后來我們想到這個問題的背后,是你到底要學什么公司?我們不應該學高通、不應該學英偉達,我們應該學小米、學大疆、學蘋果。
本質上 toC 的公司更像是消費電子公司,要關注供應鏈,上半年買不到GPT-4,因為就 OpenAI 不賣,或者限量賣的,但是微軟賣,微軟說你充20萬我就賣給你,這個就像典型的供應鏈管理問題。
我們要關注定價,OpenAI的成本,LLM 降價了,開完發布會降到三分之一了,我們是跟著變嗎?好像不對,你應該是價格不變,但是給更多東西。
新一代的小米手機,高通變牛逼了它還是應該賣這樣的價位。
我們要關注品牌,讓大家想到應用的時候就想到你。
要關注渠道,關注毛利率,有規?;酥?,可以維持好毛利率,才能有錢去投研發、投廣告,讓更多人用起來,形成正向循環。
是不是非得有 LLM 能力才能做出超級應用來?換個問法,有了LLM能力就能做出超級應用嗎?也不是。超級應用本來就很難,消費電子也是全方位競爭,不如關注我們能關注的事。
蘋果的 Day1 也沒有造芯片,它先用的Intel,然后花了20年的時間才把那個芯片換成自己的MC芯片。所以消費電子是一個全方位的競爭,不要覺得 LLM 牛逼才是一切。
私有數據很重要,給LLM足夠多的上下文特別重要,瀏覽器插件是個好形態,看用戶過去說過什么東西、查過什么東西、存了什么東西……(當然即便這樣可能還是不能贏)。
五、Perplexity 的產品設計能力
Perplexity 底層搜索用的是 Bing 的API,結果處理用的是 GPT 的API,是一個純粹的套殼。他的用戶是Google的萬分之一,但是在這個品類里他會經常被提起,這證明了他作為產品設計維度上是有一定想象空間的。
一、它的搜索框是一個text area,它是多行的,而Google是單行的。
背后的暗示是,Google搜索可能需要用戶輸入一個短語、或者簡短的一句話;而perplexity是可以輸入很長一段話,它幫你拆解這件事,幫你做好檢索,它更符合人類對于問題的想象。
二、它很AI Native,沒什么負擔。
Google搜索出來的結果,會帶有大量的鏈接,即使有生成式的答案,鏈接永遠在主要的位置。Perplexity的設計是先出很長一段的答案,鏈接的形態是一個個附注小標,答案來自這些地方,你可以自行去溯源。
從產品設計的角度,它沒有傳統搜索競價排名的負擔、或者賣廣告的負擔,他可以重新定義自己的產品設計,背后的商業邏輯是它的搜索可以直接面向用戶收費。
六、Adobe 取消收購 Figma 是人機交互方式發生的變化
四五年前出現了一個新公司 Figma,專門只面對用戶界面設計,他做了幾件事:
- 用戶界面設計工具比Photoshop好用;
- 開放了生態,專門有人去做icon的插件或者某種風格的插件,所以變得極其簡單,還有人專門做切圖后和前端代碼的結合(有很多現成的東西你去拼一拼就能搞出來);
- 開放了多賬戶,程序員和設計師可以在這里協作(以前是設計了一張圖 → 傳圖 → 拿圖片切圖,現在可以直接在Figma協作)。
所以 Adobe 慌了。整個 IT 行業越來越重視用戶界面,越來越重視用戶體驗,Figma 占據了它的 30%,而且可能會越來越多,所以兩年前,當 Figma 只有 1 億美元收入的時候,Adobe 拿了 200 億美元要買它。
這是一個在增長的市場,而且功能占 Adobe 很大比例,這個收購價格在商業上是合理的。
但兩周前 Adobe 反悔了,說監管不同意,不買了,可以交10億美金的罰款。
為什么呢?
體驗設計最主要的幾個環節,一是有想法,有人給你設計風格;二是有想法,設計完風格后需要不斷加功能,這時候需要做重復性的界面設計;三是產品成熟后不需要什么體驗設計,頂多在某個功能里加個小icon。
今天,全球互聯網的投資人不怎么投錢了,不怎么搞增長了,大家都說我不在快速增長期,在相對成熟期,整個行業的需求沒這么多了。
第二個原因是,AI 出現后大家發現直接聊天給指令就能生成結果了,可能未來界面交互就不太需要了。核心還是人機交互發生了變化。
七、AI 的能力什么時候會發生跳躍性變革
開源的模型能夠實現私有化部署了,應用場景會更廣泛。
如果大模型幻覺可控,PMF會進一步上升。
Context Window 的突破,如果能夠支持更多的上下文,也能發送更長的 prompt,RAG也會更好做一些,可以不用類似 embedding 的方式。
八、產品經理需要 Back to the Future
產品經理最早是寶潔定義的一個職位,是非常經典的傳統商業定義的職位,當時解決的問題是,我需要一個人同時去負責從品牌到渠道到定價到供應鏈的所有問題 —— 所以有了個職位叫產品經理。
在過去20年互聯網浪潮里,互聯網產品經理已經被高度分工化和職能化了,有了交互設計師、UI……各種精細化的崗位,一個人的活拆成了20個人干。
但在今天,做AI應用的產品經理,可能需要回到Day1去思考。
一、他需要很懂(寫prompt誰都能干),他需要知道技術的邊界在哪、理解現在的模型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需要對技術有理解。
二、他需要對成本有理解,卡很貴、算力很貴、LLM很貴、推理很貴……傳統互聯網可以免費,但做AI應用,他可能在很早階段就要去想成本問題、想供應鏈問題。
三、他還需要懂市場,從市場的角度,要定義比如「逆光也清晰」這個市場需求,要怎么實現?拉動底層驅動的工程師說我們要調出這樣的效果,逆光也清晰的效果。
總的來說,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獨立開發這么厲害,他們是復合型人才,他們能搞明白所有的問題,然后把東西快速理出來。這是AI時代下對產品經理的要求 —— 其實又回到了寶潔當時的定義。
就像二十年前一個人寫出 foxmail 的張小龍。
有贊創始人白鴉和Monica創始人肖弘對本文亦有貢獻。
作者:潘亂;公眾號:亂翻書(ID:luanbooks)
本文由 @潘亂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