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團隊真的有用好AI嗎?

3 評論 4811 瀏覽 5 收藏 19 分鐘

雖然說現在各個行業和職位都有在應用AI,但多數都是個人行為,或者說只是表層的應用,缺少團隊的氛圍或者說要求。這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如何在團隊中應用好AI的做法與思路,希望能幫到大家。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它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潛力。AI工具的創新已經滲透到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語音識別到圖像處理,再到深入的數據分析,它們正在重塑我們的工作方式。

在文案創作領域,AI的輔助作用日益凸顯。利用先進的大語言模型,人工智能不僅能夠協助員工完成文案撰寫任務,還能在格式優化、錯別字識別以及風格轉換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這些進步不僅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還確保了文案的質量和一致性,為團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作自由度。

在視覺藝術創作方面,AI同樣展現出了其非凡的創造力。工具如Stable Diffusion和MidJourney等,能夠生成令人驚嘆的高質量圖像,并且在圖像編輯、摳圖、重繪以及高清化等任務上提供了巨大的幫助。這些技術的運用,不僅解放了人力資源,更顯著提升了團隊的工作效率和整體表現。

因此,一個團隊是否能夠充分挖掘并利用AI技術,已經成為衡量其市場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關鍵指標。然而,將AI技術成功融入團隊并非易事。從對AI技術的初步認識到在實際工作中的有效應用,團隊需要跨越一系列的障礙和挑戰。

一、團隊真的有用好AI嗎?

在深入探討“我們的團隊是否真正充分利用了AI?”這一問題之前,有必要首先澄清兩個常見的誤解。

誤區一:個人用得好 = 團隊用得好

我們常誤以為,如果團隊中有個別成員能夠熟練使用AI,那么整個團隊就自然能夠高效地運用這項技術。然而,現實往往并非如此。盡管個人對AI的精通可能顯著提升了其工作效率,但出于對競爭的擔憂或對技術替代的恐懼,這些成員可能選擇不分享他們的技能,而是將其作為個人優勢,以“工作工作摸魚”或“提前下班”,而非推動團隊整體效率的提升。

誤區二:團隊用得多 = 效能提升多

另一個常見的誤區是,團隊使用AI的頻率與其效能提升成正比。實際上,即使團隊中有許多人在使用AI,這并不保證產品或服務的質量會有顯著提升??赡艿那闆r是,所使用的AI工具并沒有帶來預期的效率改進,或者雖然AI提高了初步工作效率,但隨后的人工審核流程(例如解決由AI生成的不準確信息)卻消耗了大量時間,導致整體效能提升有限。

例如,如果團隊成員普遍使用AI來生成文本,AI確實能夠快速產生大量內容,但隨后的人工審核過程卻可能耗費大量時間,使得效率的提升并不如預期那樣顯著。在這種情況下,團隊所節省的時間可能僅僅是讓部分員工能夠“提前下班”,而并沒有實質性地降低成本或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因此,評估團隊是否有效利用AI,我們需要關注以下兩個關鍵點:

1.AI工具是否在團隊中得到廣泛和深入的應用。

2.AI工具是否真正實現了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

通過綜合考量AI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其對團隊效能的實際影響,我們可以更準確地評估AI為團隊帶來的價值,并據此調整策略,確保我們的團隊能夠適應AI時代的發展需求。

二、如何打造AI based的高效團隊

如果團隊并沒有用好AI,那么我們要如何把團隊打造成基于AI(AI based)的高效團隊呢?我覺得這個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1. 成立專供內部的AI研究小隊

在當今AI工具市場的廣闊藍海中,各種AI工具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它們功能各異,質量參差不齊。使用這些工具時,不同的參數、提示詞、插件等,都可能帶來截然不同的效果,這在其中隱藏著巨大的信息不對稱性。為了尋找最適合我們業務需求的工具和方法,我們需要逐一測試這些AI工具,利用實際業務數據進行模擬,評估它們的實際效用。這一過程不僅耗費大量人力資源,同時也需要承擔一定的工具采購成本。

如果將這些研究任務交由每個業務成員自發進行,我們可能會面臨以下風險:

1.研究不深入:由于個人成員的時間和資源有限,他們可能無法進行充分的測試,導致對AI工具的了解和研究結果過于片面,難以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2.更新滯后:鑒于AI工具的快速迭代,今天的最優選擇可能很快就會被新的技術所取代。如果我們繼續使用舊的工具和方法,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落后于AI技術的發展潮流。

3.資源浪費:每個自發研究的成員之間信息不互通,這不僅可能導致重復勞動,還可能使得團隊對AI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層次,反映出我們的人力資源并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為了避免這些問題,我們迫切需要成立一個專注于內部AI研究的小組。這個小組將致力于探索和實現AI技術在團隊中的賦能,其目標是“研究為團隊賦能的AI能力”。這樣的組織結構將帶來以下顯著優勢:

1.邊際成本的遞減效應

由一個統一的小組來承擔AI研究任務,可以顯著降低重復成本。研究成本、學習成本和部署成本只需投入一次,便能為整個團隊服務。這個小組將深入研究AI工具,吸收外部信息,通過科學的測試流程,沉淀出對團隊有益的AI工具、參數和方法論,從而讓所有業務團隊共享研究成果,實現成本效益最大化。

2.資源整合與技術突破

專門的AI研究小組能夠集中人力資源,攻克技術難題。在企業內部,算力資源、工具賬號等成本支持往往難以以個人名義申請,但以小組形式則能輕松獲批。此外,小組還能整合不同業務組的數據,為AI工具的調試和測試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源。這在個人層面往往因內部競爭而難以實現,導致AI工具的優化和應用受限。

3.激發團隊活力的“鯰魚效應”

“鯰魚效應”是指通過引入優秀人才激發團隊活力,產生積極的激蕩效應。專門的AI研究小組就像企業內部的“鯰魚”,他們將不斷探索和研究能夠為企業帶來優勢的AI工具,并積極應對來自內部的阻力。員工可能因擔心AI取代工作而產生抵觸情緒,這種情緒可能導致不合作行為,如故意提供不準確的數據,不使用新工具,或在業務場景挖掘中隱瞞信息。

為了克服這些阻力,AI研究小組需要采取積極措施,如通過業務調研和訪談深入了解業務需求,調動小組的主觀能動性,以緩解和轉化這些阻力,推動AI技術的順利應用和團隊的整體進步。

此外,在深入研究AI工具時,我們不僅要考慮其技術特性,還應評估其對業務的實際價值。評估AI工具價值的方法可以從以下兩個關鍵維度進行拆解:

1)單次工具效用:這指的是AI工具在單次使用中所能帶來的成本節約和效率提升。

i)成本節?。篈I工具預計能夠減少多少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例如,在使用AI工具之前,某項工作需要多少員工投入多少時間來完成。

ii)效果提升:AI工具能夠帶來的具體成果,如增加的營收、減少的客戶投訴數量、生成的文本數量等。

2)使用頻次:預估AI工具被使用的次數,這直接影響其總體價值。

因此,工具價值可以簡單總結為以下公式。

工具價值 = 單次工具效用 * 使用頻次 = (成本節省 * 效果提升)* 使用頻次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工具雖然單次使用帶來的效用很高,但使用頻率可能較低,例如每周僅使用一次。而有些工具單次效用可能不高,卻因為其高頻使用而在總體上展現出更大的價值,如每天多次使用的工具。因此,在評定工具的優先級時,我們需要綜合考慮單次效用和使用頻次,以確保我們能夠優先開發和利用那些真正能夠為團隊帶來最大價值的AI工具。

2. 將AI應用上升到團隊管理策略層面內容

前文提到在AI應用推廣的過程中,會存在“來自人的阻力”。這些阻力可能源于對新技術的恐懼、不了解或者對改變的抵觸。為了克服這些障礙,團隊管理者不僅需要依靠AI研究小組來探索解決方案,更需要從管理策略層面入手,確保AI工具的有效利用。

首先,合理量化AI工具的提效是至關重要的。這意味著管理者需要對AI工具的性能和產出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并通過數據分析來確定其對團隊效率的具體提升程度。通過這種方式,管理者可以設定具體的KPI考核指標,這些指標應當能夠反映AI工具對團隊生產力的實際貢獻。

其次,這些KPI指標的制定應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開始,指標可以相對寬松,以便團隊成員能夠逐漸適應AI工具的使用,而不感到過度的壓力。隨著團隊對AI工具的熟悉度提高,管理者可以逐步提高KPI的要求,直至達到一個合理的上限。這個上限應當是基于對AI工具潛能的全面評估,以及對團隊成員能力的最大發揮。

此外,管理者還需要注意避免不合理的考核對團隊效率的反噬。這意味著在制定KPI時,應當考慮到團隊成員的實際情況和工作負擔,避免因為過高的期望而導致團隊成員的疲勞和抵觸情緒。合理的KPI應當是激勵性的,能夠激發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而不是成為他們工作的壓力。

3. 形成內部共創氛圍

在推動AI技術落地的過程中,形成一種內部的共創氛圍至關重要。這種氛圍能夠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參與度,使他們成為AI應用的推動者和受益者。共創氛圍的打造有以下要點:

1.持續的培訓與教育:定期舉辦AI工具的培訓課程,不僅可以幫助員工理解AI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式,還能讓他們看到AI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效果。這種教育不應該是一次性的,而應該是持續的,以適應AI技術的快速發展。

2.成功案例的分享:通過內部通訊、會議或專門的案例庫,分享團隊成員如何成功地將AI工具應用于工作之中,解決實際問題。這些案例能夠直觀地展示AI的價值,增強其他員工的信心和興趣。

3.鼓勵內部分享與建議:建立一個開放的平臺,讓員工能夠自由地分享他們對AI工具的使用體驗、改進建議或新的應用場景。這種開放的交流能夠促進知識的共享,激發更多的創新思維。

4.激勵機制的建立:通過設立獎金或其他形式的獎勵,鼓勵員工提出有價值的AI應用場景或改進建議。這種激勵不僅能夠促進員工的積極性,還能夠為AI研究小組提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5.跨部門協作:鼓勵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通過跨學科的視角來探索AI工具的新用途。這種協作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島,促進不同領域的知識和經驗的融合。

6.反饋循環的建立:確保有一個有效的反饋機制,讓員工能夠及時地反饋他們在使用AI工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需求。這種反饋對于不斷優化AI工具至關重要。

通過這些策略,我們可以確保AI技術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文化,一種能夠激發團隊潛力、促進創新和提高效率的文化。當每個團隊成員都能夠積極參與到AI的應用和創新中,我們的團隊就能夠真正地用好AI,實現業務的飛躍和個人的成就。

三、小結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AI已經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關鍵。然而,要真正實現AI的潛力,關鍵在于團隊能否有效利用這一技術。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個人對AI的熟練使用并不等同于團隊的高效應用。團隊內部可能存在信息孤島,導致AI技術的潛力未能得到充分發揮。此外,僅僅增加AI工具的使用頻率,并不一定能夠直接轉化為效能的提升。我們需要從更宏觀的角度審視AI工具的應用,確保它們真正為團隊帶來價值。

為了打造一個基于AI的高效團隊,我們提出了三個主要策略:成立專供內部的AI研究小隊、將AI應用上升到團隊管理策略層面,以及形成內部共創氛圍。通過這些策略,我們可以確保AI工具得到充分的研究和應用,同時激發團隊成員的創造力和參與度。

AI研究小組的成立,可以幫助團隊集中資源,進行深入的工具研究和測試,從而找到最符合業務需求的AI解決方案。同時,將AI工具的研究和應用納入團隊管理策略,可以確保團隊成員在使用AI時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并通過合理的KPI考核指標來量化AI工具的提效。

最后,形成內部共創氛圍,鼓勵團隊成員積極參與AI技術的應用和創新,不僅能夠提高團隊的整體效能,還能夠促進知識的共享和創新思維的激發。通過持續的培訓、成功案例的分享、內部分享與建議的鼓勵、激勵機制的建立、跨部門協作以及有效的反饋循環,我們可以確保AI技術成為團隊文化的一部分,推動團隊和企業實現長遠的發展。

總之,AI技術的應用不僅僅是技術的引入,更是一種文化和戰略的轉變。只有當團隊真正理解并擁抱這種轉變,我們才能充分利用AI的潛力,實現團隊的高效運作和企業的持續創新。

專欄作家

檸檬餅干凈又衛生,公眾號:檸檬餅干凈又衛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一名游戲行業的B端產品,負責過游戲行業內CRM 、風控、BI、SDK、AI相關的內容,定期輸出個人思考或總結文章~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剛起步肯定是在一點一點摸索,到后面會越趨近于成熟的。

    來自廣東 回復
  2. 11

    來自廣東 回復
    1. 11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