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產品出海行么?

0 評論 1185 瀏覽 0 收藏 10 分鐘

隨著Heygen等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取得顯著成功,AI技術出海成為越來越多企業關注的焦點。本文將深入探討SaaS國內外差異、出海的挑戰與機遇、營銷策略以及技術和規模的雙重考量,為讀者提供一套出海的思路和策略。通過具體案例和分析,揭示在國際市場中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以及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尋找到自己的定位。

陸續爆出的Heygen等產品的收入,讓AI產品出海一下子變熱了許多。Heygen這樣的產品每月收入突破150萬美金,不管怎樣都是在國內無法做出的成績。在國內我們甚至很難想象讓郭德綱說英語的簡單工具能夠賺錢。

那AI產品出海為什么看著能行,又到底是怎樣一條路?

一、為什么SaaS國外還行,國內就不行?

前TalkingData的CTO,現在在做QuickCreator的閻志濤做了個最簡單直接的總結:

SaaS以中小企業為主,而國外中小企業付費意愿強,再加上人貴,所以產品好使,就真的有人愿意付費。國內沒有這個付費意愿。

老閻這個總結和我之前在AI救不了SaaS一文中的觀點一致。

SaaS在國內不靈不是個產品技術問題,是個基礎環境問題。信任缺失進一步加劇問題的嚴重程度。但凡有點錢了,大家反倒是不吝嗇一投幾千萬自己做一套。

對比再進行總結就是:應該用標準品的覺得不關鍵不買,有錢了覺得關鍵了,選擇自己做,也不買。

那再遞進一步:為什么中小企業不買呢?

這可能和自我認知上的競爭力排序有關,畢竟市場環境下沒有傻子。

如果認為渠道、業務能力更關鍵,產品差不多就得了,那就不太愿意買生產力工具,包括各種SaaS產品。

如果產品、效率關鍵,直接影響營收和利潤,那必然更愿意購買生產力工具。

這和我身邊一些朋友的公司相驗證大差不差。

馮侖近來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他說(大意):

我們這波做地產的其實是社會人,擅長伺候人,產品就不太行,往往交給設計院就完了。

新一波這些企業家就不是,像張一鳴他們就天天研究產品和他們的用戶。

而就我接觸下來,很多中小企業的負責人基本是馮侖說的社會人,這就導致茅臺可能比工具好使,那顯然不會熱衷買工具,而會更熱衷買茅臺。

再加上也懷疑你不一定靠譜,改天就倒閉怎么辦,最終就是當前這個局面了。

二、出海是金光大道么?

真的不是。

AI碰撞局上老閻分享的時候還提到一個細節,他說:

人與人間的紐帶最好肯定還是見面,客戶越大一點越需要這個。

其實不單這個,你還得理解他們大量的習慣,否則產品定義、營銷都是問題。

這些都還在其次,關鍵的在于你很難找到結構性的機會

正因為成熟,所以微軟這些公司基本上會把大的坑占住,而微軟不占的包括一些生產關系工具,又遠不是一個他們的海外團隊能做的。

所以這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方法。

假如10個人的團隊,如果你ARR真的到2000萬美金,那你人效其實是超過騰訊的。

在這樣的基礎上就可以進一步謀求后續的發展,比如蹲到硅谷去,看看是不是還有Zoom這類機會等。

如果就是想賺錢,甚至還可以搞定一些只有海外才允許搞的產品,如果能構建2000萬美金ARR,從賺錢角度也還是可以的。

所以這一定是一個次優,反向的農村包圍城市的方法。

三、不要銷售要營銷

國內團隊出?;緝裳垡缓?,想像瘋狂外星人那樣靠喝酒解決問題,都不知道找誰喝。所以就必須回到營銷。一切從營銷開始。

營銷一定跟著人走。

而老外里面各種形狀的人更多,所以渠道并沒有集中到我們這個程度。

這樣一來,所謂的勢能就更關鍵,因為勢能相當于大家會來看你。

喬布斯、馬斯克,包括的最近的山姆奧特曼其實都是營銷大師。

馬斯克往天上發特斯拉這種招數能頂多少豐田的廣告?你不單量上趕不上它,質上更趕不上。

“知道了”和“這玩意真酷”這兩種不同認識對后面購買決策的影響力度是不一樣的。

所以產品、技術、營銷是一體的,我們很多時候學不好這個套路,一整就跑偏了,變成硬廣或者吹牛,然后反倒是崩人設,弄成魚沒吃到惹一身腥。

有質量的吹牛是個功夫。不兌現的吹牛就是龐氏騙局了。

如果沒有勢能就的靠打點,產品點打好了才可能有先天勢能。先天勢能不是別的就是別人來主動找你,否則你打廣告可能就變賭運氣或者英明神武了。

這部分需要結合案例可能會更貼切,感興趣的人可以看下:

搖人:碰撞營收漸起的出海產品,探尋AI落地的核心關竅

四、出海的一個思考框架

生存和發展落到出海產品會變成個規模問題。

你產品打的越準,越容易做營銷以及對應的轉換率。

但你越Sharp,生存周期可能就越短。因為你綁定的問題是有生命周期的。

這在歷史上發生過,不知道多少人還記得周奕的CD MP3 Player,這是上古時代一個把CD轉換成MP3的工具,它足夠Sharp,但必然也只綁定那個時間點。(20多年前每月做5萬美金收入還是很可以的)

同時演進空間有限導致你跑到頭就很容易面對紅海競爭。

所以這就是生存和發展的配比問題,中間關鍵應該是規模。

規模一夠,應該立刻升級自己的位置,盡可能去錨定固化和長期的問題。(太極首席安全官郭峰師兄提到的)

判斷這個與判斷是否Sharp完全是兩種思維模式。

從現在往未來看,就容易看到剛需、Sharp的點和賺錢機會;從未來往現在看,就能看到結構性機會(固化和長期問題)。

問題是只看到是不夠的,只有戰略視角才能決定應不應該做,值不值得做。

戰略視角參見北大國發院侯宏老師的:

數字機遇之產生、認知與實現

這有點像要打破基因枷鎖,所以這是產品打的準、立得住之后的一個大檻。

AI的產品差不多全是大浪淘沙,逆水行舟,想躲在角落里賺錢估計是不行,都得融合進這個滾滾洪流才行。

五、產品的技術挑戰

我們都知道AI的技術是不成熟的,所以當打的點足夠Sharp的時候,那就一定有方法降低對AI的依賴,讓它快速好使。

也正因此會帶來另外一重挑戰,如果你的產品想支持多個場景,你該如何面對,比如文案生成同時要面對電商和游戲。

我們當然可以通過增加配置來解決問題,問題是如果版本控制不住,那最終人效會有問題。

這和Heygen、Midjourney那種選一個小截面然后無限挖深的路子不太一樣。

反倒是需要注意真正擴張是時候到底以多少人員和成本在支持PMF。

這本來應該是這次AI的長項,現在的問題就是怎么能把它激發出來,還是說必須等待下一次大模型的智能跳越!

專欄作家

琢磨事,微信公眾號:琢磨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聲智科技副總裁。著有《終極復制:人工智能將如何推動社會巨變》、《完美軟件開發:方法與邏輯》、《互聯網+時代的7個引爆點》等書。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