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獨角獸紛紛跑路,模型+應用這條路走不通了
近期,谷歌對Character.AI的收購引發了行業內外的廣泛討論,這不僅是因為收購金額的巨大,更因為它代表了AI行業中“模型+應用”雙輪驅動戰略的一種轉變。本文將探討AI行業中模型+應用模式的興衰,分析當前市場環境下,AI創業公司應如何調整戰略,尋找新的生存和發展之路。
這幾天,谷歌收購Character.AI(以下簡稱C.AI)引發了很多討論。
昨天,烏鴉君講了谷歌的收購就為了買人,一個人就值1個億。(一個人值1個億!為了買這31位AI天才,谷歌花了5億美元)
像這樣的“賣人頭”式的收購,在今年上半年還有兩筆,分別是:微軟收購Inflection,亞馬遜收購Adept。
除了人都很值錢外,這三個結局類似的公司,還有三個共同點:
他們成立的足夠早,融了很多錢,走的都是模型+應用雙輪驅動的戰略。
這和行業當時的發展階段有很大關系。在AI行業早期,訓練成本還沒那么高,市面上也沒有好用的開源模型,從頭預訓練是唯一可行的路。加上ChatGPT的爆火,讓大家看到了模型的巨大潛力。
越來越多人堅信,只有占據模型層和應用層的「全棧」公司,才有捕獲最大價值的可能,也更容易拿到投資人的錢。
但一年之后,情況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動輒幾十億美元的訓練成本讓創業公司難以負擔,而模型價格下降以及開源模型的更迭,不僅讓大模型迅速貶值,也讓大部分押注模型的創業公司都成了先烈。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模型層的全面洗牌,也是歷史的必然。隨著這些創業明星的退場,也給行業帶來了一個啟示:
初創公司模型、應用兩手抓的戰略,正在被證偽。
一、模型+應用模式的先驅們
縱觀C.AI、Inflection、Adept的發展,三家都有三個共性:成立的足夠早,拿了很多錢,走得是模型+應用雙輪驅動的策略。
先說成立時間,C.AI成立時間最早,成立于2021年,而Adept和Inflection的成立時間則都在2022年。
從融資情況看,這三家里Inflection拿的錢最多,兩輪融資加起來超過15億美元。雖然C.AI和Adept拿的錢沒有Inflection多,但也在上億美元量級,其中C.AI累計融資超過1.9億美元,Adept 4輪融資加起來的錢接近5億美元。
拿了這么多錢后,三家公司都選擇了同一個發展策略:模型+產品雙輪驅動。
C.AI、Inflection、Adept都以AI應用而為人熟知。C.AI自然不用最多說,作為AI伴侶數據跑得最好的產品,6月C.AI的訪問量高居行業第四。
Inflection最早也是做聊天產品起家。2023年5月,Inflection 發布了AI聊天產品Pi。與ChatGPT相比,Pi主打一個私人、走心。Pi在X官方賬號上的介紹是:Pi,你的私人AI,有什么心事嗎?我們來談談吧!
Adept的產品定位則是AI助理。簡單來說,Adept希望構建一個全新的操作系統或平臺,讓人們使用電腦更加“傻瓜式”,只需一個指令,其余所有步驟和事情它都可以幫忙完成,而不是像ChatGPT那樣一來一回的問答。
在做AI應用的同時,他們還把大量的錢投到了模型上面。
雖然C.AI產品表現得很好,但創始人Noam仍然將C.AI 定位為一家通用模型公司,要為每個人提供個性化的超級智能。所以,C.AI花了很多資源在訓練下一代模型,提升模型質量。
賣身前,Inflection也曾推出過三款模型,其中最先進的模型Inflection AI-2.5甚至接近GPT-4的性能。
2022年9月,Adept曾發布自研大模型Action Transformer(ACT-1)。2024年1月,Adept 又發布了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Fuyu-Heavy,進一步提升了在文本和圖像處理上的綜合分析能力。
而這些花了很多錢的模型技術,也跟著核心團隊被大廠收走了。隨著核心團隊和模型技術的離去,也宣告了這些明星公司的退場。
隨著這些創業明星的退場,給行業帶來了一個啟示:
中小公司正在快速退出基礎模型領域的競爭,創業公司模型+應用雙輪驅動的策略正在被證偽。
二、基礎模型,正在加速貶值
雖然從現在看,創業公司自研大模型并不明智。但就當時來說,這個選擇也沒什么問題。
一來,他們成立得足夠早,彼時沒有像llama這樣的開源模型可供選擇,訓練成本也沒有夸張到現在的程度,從頭預訓練是唯一可行的路。
二來,隨著ChatGPT的爆火,OpenAI開始全面進軍應用層,不僅布局了插件生態,還做上了移動端應用,把不甘于只做API提供商的野心盡數展現。不僅對Jasper等AI應用造成了不小沖擊,也讓大家看到了模型公司的巨大潛力。
從那時候起,大家都有一個判斷:在大模型面前,AI應用的商業壁壘有限。只有占據模型層和應用層的「全?!构?,才有捕獲最大價值的可能。
除了上面被收購的三家公司外,很多應用公司也開始布局模型層,其中就包括了受到ChatGPT沖擊的AI寫作公司Jasper。
但是一年后,這些創業公司發現:模型+應用雙輪驅動不是所有人都能玩的。
一方面,現在基礎模型升級的成本越來越高。日前,The Information爆出,OpenAI今年的虧損可能達到40億美元,不算15億美元的員工成本,光花在訓練上的成本就有30億美元。這意味著,除了頭部模型公司有大廠撐腰外,其他廠商完全跟不住。
根據此前計算,Character.AI每月的推理成本在330萬美元左右,一年在4000萬美元。而去年全年,Character.AI的全年收入也只有區區1520萬美元。也就是說,AI應用掙的錢連推理成本都覆蓋不了,更別提更高昂的訓練成本。
另一方面,隨著模型價格不斷下降,以及開源模型越來越強,大模型正在迅速貶值。
7月,OpenAI 突然上線新模型 GPT-4o mini,在性能全面碾壓GPT-3.5 Turbo的同時,價格還比GPT-3.5 Turbo便宜了60%以上。不久前,谷歌又把Gemini 1.5 flash定價降低至GPT-4o mini的一半。
在閉源模型越來越便宜的同時,開源模型的能力也在變強。7月,Meta發布了開源模型Llama 3.1 405B,這個模型在多項測試的表現都好于GPT-4o和Claude 3.5 Sonnet。
這意味著,AI應用的模型成本正在迅速下降。用Benchmark合伙人Eisenberg的話說,大模型將是歷史上貶值最快的資產。他們之中,只有一兩家公司會讓投資人賺到錢,其他都會讓投資人賠錢。
從目前看,動輒幾十億美元的訓練成本、模型價格下降以及開源模型的快速發展,讓這些押注模型的創業公司都成了先烈。
既然市場不需要這么多模型,那些模型搞技術的人才又開始回流大廠。從這個角度上說,賣人頭式的收購,也是AI行業資源分布的一次“糾偏”。
此后,AI創業公司的路徑變得更加清晰:盡快轉向AI應用,好好打磨產品,探索更好的商業化路徑。
現在國外的模型泡沫已經開始破了。而國內玩家們仍然高舉著產模一體的大旗,理由也簡單:想融資就必須這樣做。
但國內的情況會不一樣嗎?且看時間分解吧。
文/林白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烏鴉智能說】,微信公眾號:【烏鴉智能說】,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關鍵是成本如何覆蓋,不能說小廠搞不起扔給大廠就行了,大廠也不是做慈善的
中小公司正在快速退出基礎模型領域的競爭,這就是經濟大趨勢——而轉向專注于AI應用的開發和商業化,AI創業公司應該盡快調整方向也會專注于產品開發和探索更好的商業模式。
找到切實可行的盈利途徑確實是當務之急,開發高質量的應用程序和服務才能更有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