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應用企業落地方法論:踐行財務共享AI審單項目(第一篇)

3 評論 1957 瀏覽 16 收藏 22 分鐘

本文通過AI審單項目的實際案例,深入探討了企業引入AI大模型的顧慮、應用步驟與機會洞察,旨在為讀者提供一份AI落地的實用指南。

一、引言

人人都在談AI??葾I的信任赤字、AI的投入成本,都讓決策者和擁躉畏首畏尾。如何在企業內洞察機會、如何說服決策者投入資源、如何衡量價值達成。這些都是繞不過去的問題。

筆者以個人踐行的AI審單項目為例,歷時一年多的痛苦與掙扎、現分享給各位,與各位共同探討AI的落地方法。

二、企業引入AI大模型的五個顧慮

自ChatGPT問世以來,AI行業再度被引爆。相比于技術本身,普羅大眾更關注和糾結的是“AI+什么場景”。

結合這段時間的實踐經驗,我認為大部分企業引入AI大模型都存在5個顧慮:

  1. AI如何在企業內找到落地場景,且能形成規模效應?
  2. AI是一個好東西、要投入多少錢、能產生多大的收益和價值?
  3. AI技術可理解性差,如何衡量落地場景的應用穩定性?
  4. AI會不會引發數據泄露,數據安全如何保障?
  5. AI要在企業內如何復制成功,推進方法論是什么?

三、AI應用的5步法概述

四、第一步:AI技術特征與企業應用的匹配

開源節流是所有企業引入新技術能力和新商業模式的主旨,換言之、多、快、好、省的維系百年企業。這四字真言拆解之下即是:多(量大的作業、高利潤的領域)、快(快捷交付、實時響應)、好(精準的、高質交付)、低(成本最優);

就如筆者所在的財務共享服務領域,發票OCR能力應用在發票審單。國內的發票結構標準、字符規范(抬頭、發票號等)、識別自然精準(特別是隨著電票的發展,發票內容更為清晰)。所以發票OCR能力非常滿足這四個特征:

  1. “多”字決:在規模上財務共享領域集中了各產業的發票校驗工作;
  2. “快”字決:在快捷性上因為OCR廠商可快速返回結果信息,故而實時性有保障;
  3. “好”字決:在準確性層面國內發票OCR幾乎可以達到99%以上的準確度;
  4. “省”字決:在成本層面整個國家所有企業均離不開發票,市場空間巨大,各廠商也只有工具提供方,沒有太多變動成本。

反觀AI能力,境遇截然不同。OCR是“視覺“類新技術能力,模擬的是人眼、技術能力可理解性較強;而AI是“理解”類新技術能力,模擬的大腦、技術的認知和認可度偏弱性。

既然AI有這樣的技術特征,那對應到四字真言之下,將需要如何對應企業場景呢:

  1. 量大的作業、AI越具備規模效應:AI按字數收費,且從企業實際應用來看,大量字符理解成本是浪費的。若規模上不夠,AI更無用武之地了,故而一定要選擇具備規模效應的場景。
  2. 準確性要求越高,AI越難自證清白: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理解本身就是多元的,而理解標化的前提是知識的標化,AI是一門認知技術,必然對知識有準確性要求。這就比如AI客服,你讓AI回答一下產品型號還有可能、你讓AI做促銷轉化和商品引薦,若無足夠標準的知識去喂,指不定會惹出什么幺娥子來。
  3. 實時性要求越高、AI越難有良好表現:實時性和準確性是相伴相隨的兩個指標。若場景準確性要求不高,但實時性要求高,比如AI+人臉識別,這時達到一定百分比即可通過門禁;若實時性要求和準確性都要求高,比如AI自動駕駛,那就需要大投入大手筆了。實時性要求不高,也才會給“半自動+人工介入”提供了可能。比如筆者所選的審單,若要求自動AI審單,就是高實時性要求,則對AI的要求必然高;若是審單助手,則提供了人工介入的可能,那AI就無過高準確性的要求。

五、第二步:機會洞察分析

5.1 項目圖譜

5.2 機會洞察的6個階段

5.3 機會洞察第一階段:FTE機會分析法、找出規模效應最高點

AI有很多場景,比如圖片生成、代碼檢測、設備維修、多語言翻譯等。而且筆者所在部門在這些領域都有做AI的實踐,比如圖片生成,就通過AI大模型、將企業內的宣傳物料進行自動化生成(如下圖),最終減少了0.2個UI人員的投入,可這些場景“人微言輕”,

所以我們緊緊瞄準了FTE最高的機會點,經過長達1個月的FTE分析,最終認定“審單”才是最具規模效應的點,哪怕其中有反對聲音說現實的附件有多么不標準、我們的當下時效已有多么高效。我們依然咬定青山不放松,認定只要提升1分鐘/單,在巨大的流量面前(若10萬單),則就可提效1666小時,折合9.57人。那也能hold住成本。

這給了我們一個深徹的領悟,AI路途中有很多野花,牢牢盯住遠方的大樹,方可直達目標。

5.4 機會洞察第二階段:工序計算分析法、下鉆機會下的耗時工序

FTE機會分析法找到了“最耗人”的地方,下一步則針對審單這個垂直場景再下鉆一層,分析“審單中最耗時的工序”(如下圖所示)。從下圖兩類報銷業務耗時分析可知,費用報銷類的檢查一致性雖然比較耗時(編號4)、但是查找附件(編號1)、定位附件具體內容(編號2)、計算統計(編號3)、查閱規則覆蓋度(編號5)也比較耗時。
而總賬業務中、審閱附件(編號1、編號3)恰恰不是最耗時的地方,最耗時的是“轉換總賬報賬單明細”(編號2),所以引入AI審單并不能達成總賬審單提效目標,最終我們采用了另外一個新技術能力解決了這類場景。

這給我們一個認知,不要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面,場景洞研后要因地制宜做最適合的方案、萬不可墨守成規。

1)費用報銷業務:用戶提報報銷單,會計審閱附件和單據;

2)總賬業務:總賬人員要依據產業業財提報的賬務表、手填轉換成總賬報銷單據

3)經驗總結

  1. 不同工序的操作方法大相徑庭,AI識別附件方案并非萬金油,還需依賴其他技術能力實現突破;
  2. 工序可指導后面的“審單作業端到端分析”和“ROI分析”,是所有后面工作的信息輸入,絕不可忽略;
  3. 只有深入一線了解工序操作、才不會偏聽偏信,才不會主觀臆想,才真能代表一線業務發聲;
  4. 工序也為后面的“產品原型設計”奠定了基礎,產品是為業務服務的,沒有場景的AI技術都是耍流氓;

5.5 機會洞察第三階段:單據駁回日志分析法、找出審單規則明細

本步驟的目的是梳理審單規則、通過規則與附件的匹配來校驗AI能力的可行性。
絕大多數的企業的審單規則是這樣寫的“需提交A附件、附件要符合業務實質”。筆者在正式進入AI訓練之前,花費1個月的時間深度梳理了規則,通過規則與附件的匹配來校驗AI能力的可行性。

而且沒有強依賴審單部門提供的規則,而是通過分析單據駁回日志,一條一條的檢視出審單SOP。個人覺得這種操作方法的好處是:一方面個體知識存在局限性,一個人難以知曉所有審單規則,我們要降低個體的依賴;另外一方面是深入一線挖掘審單規則、找出附件類型和樣本,從而深度分析AI能力的可行性,為下一階段的“規則配對附件評估AI能力法”提供了信息輸入。

所以,導出1年的駁回數據、匹配制度手冊的SOP、建立附件樣本表、搭建審單規則與附件樣本的對照表。就是本階段的關鍵動作。下圖是“審單規則與附件樣本對照表”:

規則梳理經驗:

  1. 規則要細化到具體的附件字段和單據字段級(即系統可理解)、且附件字段要要對應到AI理解的結構化數據;
  2. 規則要考慮多個重復附件提交情況、單據上有多行情況。從而思考要限定附件提交數、還是先分組后再比較;這為AI的理解要求和單據的字段要求提供了參考;
  3. 規則的比較方法要區分:存在于、等于,存在于為“AB 在ABC內存在,則通過”,等于為“AB 和ABC等于、則失敗”。這對多個附件、單據的多行的校驗提供了明確要求,同時若附件不規范、附件提供多份,都會造成規則失敗,所以就可進一步審視附件提報頁面的設計合理性;
  4. 規則中的等于情況要精準到:完全匹配等于、忽略大小寫等于、去除前后空格、忽略大小寫等;
  5. 一條規則中存在并且情況,則盡可能就拆分成兩條規則,審單人可清晰了解是具體那一段規則校驗失??;

5.6 機會洞察第四階段:規則匹配附件評估AI能力法

成語“有求必應”才是正常的協同機制、AI大模型不是萬金油,要讓AI去理解附件,首先就一定是要讓AI知道你需要它理解附件的哪些內容。就比如下表的合同。我們通過分析步驟三梳理了規則、也建立了規則與附件對照表。在本步驟,我們會建立“附件識別能力表”進一步去評估AI的能力。

5.6.1 附件識別能力

  1. 附件可視得出:肉眼在附件上就可看到這個字段內容,比如資產數量、總金額;
  2. 附件計算得出:肉眼在附件上不可見字段內容,但是可通過多個字符計算得出,比如預付款金額=合同總金額*預付款比例;預付款金額在合同不可見,合同總金額和預付款比例可見;
  3. 附件理解得出:肉眼不可見、也無法通過其他結構化數據計算得出,只可以通篇理解文章,或通過關鍵詞庫做匹配才可以理解;比如合同的是否為框架合同,整篇文章都沒有框架合同這個字符,得需要通過合同類型得出。

經驗:

  1. 反對者總是會舉一個特殊例子(一張非常特殊的附件)來證明這件事情的不可行,你只需要用2/8原則去回懟他(這個業務模塊是整個企業80%的量么、這個附件是這個業務的80%的附件量么?這個附件的識別規則是所有規則的80%的量么)
  2. 市場上的AI平臺均有提示詞工程,產品人員可以不掌握AI底層算法,但是一定要知道調試提示詞,也要知道AI的評估模型;

5.6.2 大模型評估指標

AI大模型需要引入,還需要建立一個企業整體的模型評估指標,這個指標是結合全局來做的思考,也可作為技術評估指標。如下表:

5.7 機會洞察第五階段:審單作業端到端流程分析、建立產品矩陣架構圖

企業內現在也存在一個怪圈,人人都在談數字化轉型、人人都在談端到端流程打通。好像不這么說上兩句,視野就不夠高、說服力就不夠強似的。可真正深入了解并實踐的也屈指可數。

筆者也是能力有限水平一般,不能免俗端到端流程分析一把,不然就會在產品評審階段被質疑。
個人總結端到端流程的概念為:“以客戶價值為依規、圍繞流程整體經營和財務運營指標實施的打破組織壁壘的流程重構”。這里面的關鍵信息可以轉換為幾個自省問題:

  1. 流程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2. 流程的KPI是否是服務客戶和經營價值最大化還是單個部門節點效率最大化(流程是局部最優還是全局最優)?
  3. 流程的客戶滿意度如何?

1)流程分析詳解:

就以普通的員工國內差旅報銷為例(舉一個例子,并非筆者所在公司)現在的流程是:國內出差是員工出差完畢后回來拿票填報報銷單、國外出差是員工提報申請單后,出差完畢后關聯申請單拿票報銷。

注明:因本文章重點討論的是AI大模型應用,故而就不展開端到端流程分析,下來再專門輸出一篇端到端實踐文章以饗讀者、里面包含更全面的實踐經驗)

從上表信息可知、當我們打破現有流程的慣式、從客戶滿意度來審視流程的合理性的時候,現在的流程如此不堪、現在的指標如此狹隘。

原來的指標是“單個部門的審單時效和人效”,那么就會無腦駁回、就不會關注流程的體驗和質量。而現在改成“單據一次通過率”和“自動化審單占比”等指標的時候,客戶滿意度得到了提升。

同時、流程方案也有了AI和新技術加持的可能,用戶的填單服務體驗也變成:不填單、少填單、不咨詢、少耗時。

2)端到端流程分析的價值和意義:

  1. 站在全局角度洞察機會與設計方案、與決策者和客戶同頻共振,
  2. 方案具備多視角、多策略,不僅保證了立項時方案的客觀和完整,也保證了結案時的價值經得住挑戰;
  3. 從成本最節約角度設計方案,不強依賴單一技術,不壓碼單一方案。保證了成本、也提升了項目的成功率,畢竟不能將雞蛋全部放在一個籃子里。

5.8 機會洞察第六階段:ROI分析方法

ROI分析是大部分人最頭疼的地方、人都希望快意恩仇、都希望信任有加、都希望資源滾滾。而世間最大的特點就是“資源永遠是有限的”,而且大部分決策者的心理都是“花小錢辦大事、最好是不花錢”。所以ROI就成為不可避免的一環。那我們就需要詳細來審視下這個命題:

5.8.1 附件識別能力ROI為何如此痛苦

  1. 這領導好麻煩:首先我們在心態上就認為ROI分析沒有必要。要客觀的認識ROI分析是項目立項的關鍵一環,并非個別領導的喜惡,更不是某幾個領導的特意針對。
  2. 這測算太定性:其次我們的ROI測算容易做成語文題,而難以量化成數學題。無圖無真相、無數不證明。ROI測算一定需抽絲剝繭、涇渭分明。更需數據輔證、真憑實據。

5.8.2 收益測算

1)收益測算:定量分析維度

通過對影像件(含電子件)資料與單據填寫內容做一致性校驗,進行審單(即:AI審單)的詳細分析:

2)收益測算:定性分析維度

  1. 用戶滿意度提升
  2. 人控改成技控、減少了審單風險,提升了賬務質量;
  3. 減少了審計風險
  4. 減少了對賬問題,可實現后期自動對賬;
  5. 發票結構化了,為后期的稅務抵扣提供可能;

5.8.3 投入測算

六、本章總結

  1. 通過FTE機會分析法,分類企業所有任務,整理形成AI審單外的排行前8的機會點,從整體視角看流程、從整體視角看AI在整個流程中的位置;
  2. 依托工序計算分析法,圍繞8個機會,深度研究耗時點、將機會進一步下鉆打開,找出最耗時的工序,可指導后續的端到端流程分析、ROI分析、產品原型設計。所以工序研究是必修課;
  3. 不要開始就大投入、大手筆的簽訂一個大廠商,上船容易、下船難啊??上扔肧AAS服務運作一段時間,等項目架構、技術能力、團隊能力穩健運營了、運營指標達成后再換用成熟廠商。
  4. 80%時間要花在機會洞察階段,FTE分析、工序計算、規則梳理、AI能力匹配。每一步扎扎實實的走下去,想不成功都難。
  5. ROI測算花費再多時間都不為過,算不清賬、就做不了事。

本文由 @boyka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你們有成功的產品嗎??

    來自北京 回復
    1. 是 已經上線運營推廣了

      來自廣東 回復
  2. 贊同一個觀點,那就是不要一開始就大投入、大手筆的簽訂一個大廠商,上船容易、下船難,解決方法就是先用SAAS服務運作一段時間,等項目架構、技術能力、團隊能力穩健運營了、運營指標達成后再換用成熟廠商。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