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的新升級:智適應——基于人工智能的個性化教學系統

9 評論 31328 瀏覽 175 收藏 24 分鐘

開門,機器人老師來了……

國慶幾天,河南剛剛上演一幕新科技的大戲: 計算機和人展開了為期四天的人機大戰。這一次,對壘的雙方不再是李世乭和阿爾法狗,而是教師和人工智能教學機器人——準確地說,是“智適應”教學系統。而比拼的項目也不再是圍棋,而是“教書育人”。

千年以前的孔子一定想不到,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祖師爺,真正傳承和挑戰他的后來者,不是一個人,而是“人工智能”。

10月1日到4日,活動組織了78名中學生進行一輪數學摸底測試,根據成績劃分為兩組,分別接受教學機器人和真人高級教師的授課。在四天時間里做針對性和集中教學輔導,結束后再進行一輪測試,核算兩組學生的分數提高情況。

當然為了保證這次人機大戰的公平公正和公開,據主辦方乂學教育介紹,共采取了四重措施來保證參加測試樣本的真實有效:

  1. 所有測試考題出題和批改均由第三方公立學校教師負責。
  2. 引入艾瑞和多家媒體進行全程監督。
  3. 教學過程全程直播錄像全部對外公開透明。
  4. 媒體和第三方機構隨機抽查考題保證考題無外泄。

四重措施,四天過去,結果人機大戰的成績是:機器教學全面碾壓真人教學,在最核心的平均提分上以36.13分(機器)完勝26.18分(真人)。

終于,在線教育在經歷了狂熱 —— 急凍 —— 回溫的輪回之后,新的時代開始展現出來。

一、在線教育,看上去很美

長期以來,在線教育是互聯網人和投資客們心心念念覬覦已久的香餑餑。畢竟,1.6萬億教育市場的龐大和人們需求的旺盛不言而喻,而現階段的傳統教育存在著太過明顯的痛點,即兩個局限:

1、教育資源的局限

有數據顯示,特級教師只有1/10000的學生可享受,大部分學生面對的是普通低質量老師。于是,優質教育資源只能越來越集中在優勢地域,而劣勢地域則越來越缺少資源,馬太效應由此形成。

當然,最可怕的還不止如此,劣勢地域那少得可憐的教育資源還會在學校間、年級間、班級間不能平均分配,平行班讓位加強班的現象,相信每個參加過高考的人都不會陌生。

2、教師精力的局限

教師不是超人,他的時間、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兼顧每個學生的學習程度、階段、能力、個性等。于是,傳統教育采用固定的教學內容、固定的教學模式、固定的教學手段,恰恰這種標準化流程化的方式,是教育的大忌!這樣做是無法做到因材施教,教無定法,有教無類的教學理念的。

基于以上兩種情況,我們不難發現傳統教育從一開始便和嚴格甚至殘酷的“選拔制度”相伴,優質教育資源向優勢區域集中,優秀教師精力向少數優等生集中。這也就注定了,學校里會產生一群“被放棄”、“跟不上”的人,俗稱“學渣”(筆者更愿意稱他們為后進生)。

很多時候,后進生并不是生性頑劣、從一開始就不好學,而是因為從一開始被放棄,跟不上教學進度,從而挫傷了學下去的興趣和信心。一旦找到方法,遇到名師加以點撥,其實也能進入上分快車道。

在一個班級內部,只要能拯救那些老師照顧不來的后進生?那么誰就可以從教育市場上分下一杯羹,在這種情況下,在線教育似乎是一種解藥,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爆發以來,入局者甚眾,到了2015年更是伴隨著“跟誰學”的A輪5000萬美金巨量融資進入高潮。

一切看起來都這么順理成章,感覺有人要掀起一波教育浪潮了。理想如此豐滿,現實呢?

二、扶不起的阿斗

這些躊躇滿志、裹挾著大量鈔票橫沖直撞闖進教育市場的門口野蠻人,全身的每個毛孔都綻放著貪婪,空氣中都能聞到他們的野心勃勃。不過,這么多的搶灘者也不外乎這幾類:

1、學習工具

這是一種初級且低成本的操作,早期機構無非就是搶了文曲星們和步步高點讀機們的生意,他們是第一代教育互聯網化的先行者。

從開始的扇貝單詞、百詞斬,到更加智能的工具流利說、一起作業網、學霸君,分別從背單詞、口語識別、布置完成和批改作業、拍照答疑等等單點切入教育,一針見血地獲得了大量客戶,前段時間作業幫和小猿搜題之間的互訴,充分說明競爭的慘烈。

2、在線授課

說到在線二字,就不得不提一個軟件YY直播,因為有了游戲的這個強大流量入口后,不知道是情懷還是商業布局,“YY教育”就這么被衍生出來了。當初李學林懷揣著10億和雷軍一起要砸新東方,結果人家新東方還好好的,知乎上搜索“YY教育”最多的就是資金鏈斷裂、戰略性錯誤這樣的文章,也是讓人忍不住心痛三秒鐘。

3、對接平臺

當滴滴打車席卷神州大地之后,教育領域也開始有人動起了O2O模式的主意,從最初龔海燕倒下的“91外教”,再到B輪死的“老師來了”和“請他教”,最初都立足打造中介和橋梁,讓教師和學生通過平臺實現對接。

隨著上面教學的高成本和師資質量的管控難題,現在只剩下融資1億美金的輕輕家教和跟誰學等兩三家巨頭壟斷了過去的家教市場,其他拿到融資的二十多家機構都已經消失了。

4、MOOC教學

MOOC(慕課)是標準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一種在線教育,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袁駟在今年9月召開的“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學研討會”上指出,慕課教育是一次國際教育教學改革,中國要在這次浪潮中稱為領跑者,而不是追趕者。聽起來很高端的樣子,通俗點說,就是像是哈佛耶魯公開課和YouTube上可汗學院那樣,簡單粗暴地把老師上課錄成視頻放在網上,學生看不看得下去和看沒看完都沒人知道。

5、線上一對一

就如同學駕照有所謂的商務總裁班一樣,在線教育向上提升最常見的方式就是一對一,任何獨家享受的服務總是讓人感覺體驗感十足。但是業內打著“首家赴美上市的在線教育企業”的51Talk,近期發布的2017年Q1財報并不好看,其虧損達1.4億元,虧損面繼續擴大。

梳理 51Talk 近幾年的財報,從上市前的2013年到現在始終處于虧損狀態,2016年虧損額高達5.448億元。 線上一對一高昂的營銷成本和教師成本比例,讓人瞠目。這里面只有vipkid憑借90%的續班率節省出大量營銷成本,成為黑馬。

盡管這些玩家都獲得了令人驚羨的巨額融資或者上市光環,但是他們的進展并不順暢:工具類都在巨大流量下因為沒有匹配的收入苦苦掙扎或者完全轉型另外的高收入的商業模式;MOOC教學雖然不差錢,但是曲高和寡,Coursera白皮書顯示學生課程完成率只有4%。而線上一對一的高營銷費和高老師成本的魔咒也急需等待破局。之所以大家都玩的這么亦步亦趨,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在線教育只是把教育“在線化”

課程還是那個課程,講解還是那樣講解,變換的只是上課的地點,從教室搬到了手機上、電腦上。不過是把傳統教育“在線化”而已,卻沒有解決最根本的問題。過去電視火的時候叫電視大學,現在網絡火了,改名叫在線教育吧。

(2)牽扯關系復雜

國民關注度前三位是什么?住房、醫療、教育。然而這三個領域也恰恰是互聯網最難有所建樹的領域,一般的互聯網公司玩不轉,往往陷到模式太重的坑里。最重要的是,教育關系到國計民生,需要處理的關系涵蓋政府、學校、教師、學生、家長,這么多層的關系都需要處理。更不用說教師教學的過程,幾百小時幾年下來,牽扯到的知識儲備、教學技能、孩子性格和特長、以及教育學心理學認知學的深度,遠遠比買賣房子和看病幾小時、治病幾星期更加復雜。

(3)流量轉收入是偽命題

不同于“打車、外賣”這樣的高頻、剛需、標準化需求,教育本身具有重決策和非標的特征。特別是家長會在反復比較,再與孩子協商后,最終才會決定。所以,教育流量轉收入是偽命題。大家逛街逛著可能幾十塊買本書幾百塊買件衣服,但是不會隨便逛著突然幾千幾萬買個孩子教育。

(4)注意力很“反人類”

誰都無法解決“注意力稀缺”的詛咒,因為學生階段想集中注意力,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反人類。線上教育缺乏制約性的學習氛圍,其結果就是學生購買課程卻常常無法完成課程。當然,這事成年人也沒好多少,就好像你去知乎上買了live課程,有多少能全部聽完?

伴隨著在線教育的前輩們紛紛折戟沉沙,在AI時代來臨之際,我們是不是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去破解這一難題?作為最新一代解決方案,智適應脫穎而出。

那么,何為智適應?

三、智適應,“智”在哪里?

說白了,智適應就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個性化教學系統。

如果說,今日頭條是基于人工智能、了解每個人的興趣愛好,推薦他關注的內容。那么智適應就是就是基于人工智能了解每個學生的知識點掌握狀態、學習能力、學習進度、階段和特點,并給予相應的授課。

簡言之,一套智適應系統應該具備三個要件:

  1. 能摸底。能通過認知診斷模型根據學生的作答數據確定其相應的知識掌握狀態,而不是傳統的以分數來判定 。
  2. 有“彈藥”。能將教學知識細分成若干知識點、傳授方法,并形成靈活彈性的系統。讓知識點和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學習習慣之間,以及學習內容產生相關性。
  3. 會更新。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階段對知識點的賬務,算法還可以不斷優化更新。當然,所有的知識點自身擁有一套不斷迭代更新的算法和數據系統。

盡管相對于“人工智能”,智適應對于大眾來說是完全陌生的,但是對學術界來說,智適應并不是一個新概念。

在西方,智適應已經有了十多年的發展歷史,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國Knewton的智適應,已經深耕此領域10多年,最近3年得到廣泛認可,歐美已經有3000家中小學、大學使用了各家機構的智適應教育技術

在這些人機大戰中,智適應教育表現出了三個亮點:采用自適應教育的學生平均分高于接受人工教學的學生成績,提升效果顯著;及格率普遍提升,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效果尤為明顯;學生能夠提前完成學習任務,學習效率顯著提高。

風口已經逼近,全球范圍內一經有一大批的教育公司開始涌入和布局。在美國,Knewton、Realizeit、ALEKS等老牌的智適應機構這幾年都獲得了巨額融資和廣泛應用,澳大利亞的智適應學習平臺Smart Sparrow也獲得了1400萬美金B輪融資,印度的byju’s在轉型智適應后,獲得了超過1億美元融資,韓國的KnowRe也獲得了軟銀的投資,蓬勃發展。

此外,美國傳統的非智適應機構也紛紛開始轉型智適應。Coursera和可汗學院也分別于今年7月和9月,宣布將從慕課轉型智適應,傳統的語言學習平臺Duolingo也轉智適應,并獲得了8330萬美元融資。

在中國,一堆創業公司涌入了智適應。除了前文提到的人機大戰的乂學教育以外,還有高考機器人的學霸君、國家863科技的科大訊飛、智能題庫的猿輔導、口語練習APP流利說、朗播網等都紛紛從原來的領域轉型智適應。同樣,這幾家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都是非常亮眼。

乂學教育在天使輪就斬獲1.2億之后,據說又被知名基金在三個月內大額翻倍追加;學霸君已經累計融資3.7億人民幣,做高考機器人后火速融資1億美金;猿題庫更是得到IDG、騰訊、經緯中國的青睞融資1.5億美金;流利說轉型“懂你英語”之后也迅速融到1億美金;科大訊飛把重點放在在線教育并且用AI做助力之后,市盈率飆升。從一個側面來看,錢是追著智適應跑的。

當然這些公司的圍繞著智適應作出的文章也是各不相同,其探索主要集中在:

  • 科大訊飛:AI識別型,主要在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方面,衍生出口語測評、作文批改系統等應用。
  • 乂學教育:AI模擬一名優秀的特級教師,給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輔導。利用智適應的手段,將知識點分段,針對孩子薄弱環節強化針對性教學。能夠解決個性化學習問題、學習效率問題、優質教學資源稀缺性問題。
  • 學霸君:通過圖像識別技術,為初高中學生提供在線拍照搜題的服務,并于今年推出了高考機器人,模擬真人參加高考答題。
  • 流利說:利用實時語音識別和AI技術,給英語口語打分,把發音不準的地方標注出來,基于多年積累的口語大數據,結合深度學習技術,在2016年推出了“懂你英語”,用戶付費后,可以享受定制化教學內容。

四、七問“智適應”

阿爾法狗對李世乭的勝利,標志著在圍棋這樣最高智慧的細分領域、人工智能已經勝利。而教學領域的人機大戰,如果最終智適應取勝,則標志著教書育人這個最復雜重要的領域,新時代的黎明正在到來。

在線教育“烈士”們遇到的問題,智適應就都解決了?

教育是一灘深水,看起來風景美好,可是每條路上都是坑。

在此,我們至少可以看到這樣幾大問題:

  1. 如何建立龐大的知識庫和教學信息庫?知識是浩瀚無垠的宇宙,知識點則是這個宇宙一個又一個的行星。那么智適應如何建立這個龐大的宇宙,并且排布每一個小行星就是橫在創業公司面前的一道坎。而且,AI建立的是一個新的宇宙,所有的知識點和題目都必須是為了它的規則和目的特制的,所以所有以前的知識和數據都完全失效了。
  2. 如何解決各地教學大綱不統一的問題?地大物博是我們形容廣袤中國的一個常用詞,同樣教育以行政區劃為單位,各地教學大綱不同,教學重點不同,想一樣米養百樣人恐怕有難度。
  3. 如何建立最強大的算法,真正了解每個學生?算法到底是一個程序的邏輯,而人則是活得,學生的多樣性更加增加了算法的難度,如何避免頭條式的興趣閱讀太過垂直的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
  4. 如何處理與學校、教師的利益關系?推廣智適應繞不開學校和教師這兩道關口,而智適應要革命的就是現有的教育體系,怎么可能把人賣了,人家還幫你數錢?
  5. 如何解決學生的注意力詛咒?這個魔咒是人性的弱點,智適應缺乏老師的約束和監督之后,純粹依靠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到最后很可能是學生根本不沉浸在學習中。
  6. 如何解決家長的不信任問題?沒有人愿意當小白鼠來做這個實驗,所以智適應說的再好,歸根結底還是需要接受實際的論證,那么到底有誰愿意讓孩子來接受智適應的教育,而放棄傳統教育?
  7. 如何將應用成果顯性化,從而迅速得到支持?倘若一切都如同設想一般,這個智適應到底如何能夠讓成果落地,不再只是一個空中樓閣,并且能夠實現社會效益,商業效益?商業模式真正鋪開才是硬道理。

五、機會在哪兒

盡管困難重重,智適應全面應用的前景依然誘人。

一旦誰的系統獲得成功、全面推行,將會推動整個教育行業的升級,壟斷新教育市場。幾千年來人類的交通、通訊發生了巨大改變,唯有教育還和三千年前沒有太大區別,人機大戰宣告一個新的時代來臨。

但正如前面提出的這些問題,“智適應”不是豬都能上天的風口,要想玩的轉,這個公司必須具有以下能力:

  1. 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圍繞AI的本質和需求建立信息庫。由于傳統的知識結構是為了人的教學設計的,就像武術的招式一樣,現在都沒用了。智適應是要用鋼鐵俠的打法,充分利用機器效能優勢,所以必須要大投入全新重建一套教育資源信息庫。
  2. 通過先進系統,進行知識切割。將中小學教綱知識點進行梳理拆分,而這個拆分越細小化越好。
  3. 算法優勢。這里的算法必須是策略型,要學會找到學生的不同的學習策略,不能是單純的識別型,通過圖像捕捉來匹配題目答案,策略型和識別型這兩個類別的AI工程師并不能跨界,一個類似電影的編劇,一個類似攝像,所以是完全不同類別的人工智能。識別型AI人才更多來自于百度和微軟亞洲研究院,而策略型AI人才只能從歐美引進。
  4. 樣本數量充足。學習的剛性需求明顯,但是特殊性也更突出。所以只有足夠的學生使用,從而產生數據量,才能不斷優化算法。樣本數量的選擇,需要從一二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甚至五線的縣域城鎮都必須有可以抽取的樣本。
  5. 正確處理和學校、教師的關系。入局者必須擺平利益被分薄者。
  6. 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獲得辦學資質。同時,依托于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在公校迅速拓展認知和渠道的布點,渠道比較寬,速度比較快。
  7. 強公關能力。通過一些社會化行動,迅速讓社會獲知成果,贏得家長信任。高考機器人參加高考,與教學機器人戰勝高級教師,容易引發全民關注的品牌化活動需要定期策劃。
  8. 優秀專業的團隊。團隊成員必須在各個方向都有所長,立足于AI的智適應實驗室必不可少,團隊成員應該具備教育行業的從業經驗。

智適應作為在線教育的新升級,讓人看到希望,又難免有些擔心。正如蹣跚學步的孩子,我們知道他會摔倒,但是又篤定他未來一定會奔跑。

#專欄作家#

張俊,微信公眾號:阿辯論(ID:bianlunlov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上海帥醒科技創始人兼CEO,專注TMT領域產品開發和商業分析,運營爭鳴辯論(全國大學生)組織和sns lab社群,事件營銷操盤。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教師要教授的是學習的思維,學習的方法,也就是漁,AI負責給題,不同類型的孩子給不同的題,也就是魚。

    來自北京 回復
  2. 個人認為大部分的教育,AI更多只是一個工具,幫助老師提高效率,讓學生與老師真正做到信息互通,AI永遠不可能完全取代老師,她只是一個幫手~

    來自上海 回復
    1. 你的想發不夠大膽

      來自上海 回復
    2. 想法可以大膽,因為沒有成本,寫PPT里挺好,如何因地制宜找到自己的落地點才是關鍵,反之就只是教育系統付之一笑的一張紙兒

      來自北京 回復
    3. 如果把這一套給到西部教育資源匱乏地區呢?能解決什么問題?僅僅只是效率問題嗎?

      來自上海 回復
  3. 正在用流利說,真心不錯,針對學生的弱點進行專門的練習題設置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做法。
    我就提高了很多,AI的令一個優勢是,不論時間,隨時學習,這個尤其適用于成年人。
    我覺得AI教育發展到終極階段,應該就能將人的一生變成邊玩邊學的狀態,這能極大的增加人類整體的生產率,對人類世界的貢獻是無法比擬的。

    來自廣東 回復
    1. 剛開始是真的不習慣用 和老師教不一樣 自己很糾結。。。。

      來自上海 回復
  4. 滬江挺好的,雖然沒有達到人工智能的水平,但是互聯網血統純正。

    來自安徽 回復
  5. 教育是不是氛圍/環境重要些呢?畢竟人對著手機或者PC,人總會分心的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