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詩作賦不能賺錢,作詩的AI機器人的盈利之路在哪?

1 評論 2124 瀏覽 3 收藏 12 分鐘

寫詩機器人在一定程度上或是“娛樂至死“的產物,正如法蘭克福學派的哈貝馬斯所說,這些產品本身并不具備藝術性,只是文化工業的產物。

?“微明的燈影里\我知道她的可愛的土壤\是我的心靈成為俘虜了\我不在我的世界里\街上沒有一只燈兒舞了\是最可愛的\你睜開眼睛做起的夢\是你的聲音啊”

喜歡這首詩么?這是節選自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而詩集的作者并非是你我這樣的人類,而是一名AI機器人——微軟小冰。

其實除了小冰之外,作詩超過27萬首的編詩姬以及專注古詩創作的九歌機器人也引發了社會的熱議。就在AI機器人創作詩詞越來越潮的時候,質疑也接踵而至,最大的問題就是AI作詩這事是筆好生意嗎?

被質疑的初衷:讓AI去學作詩或是一個偽命題

在回答AI學作詩的目的之前,我們不妨先思考一下,人類創作詩詞是為什么?詩詞作為意識的物質外殼,是經過符號化的信息,它的本質是傳達人的思想和情感?!睹娦颉分杏羞@么一句“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言之為詩”,其所要表達的正是詩詞創作的目的。作詩是為了言志抒情,表達人的情感,將人的思想寓于其中。我國詩詞能歷經數千年依舊流傳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中所飽含著的人文情懷,能夠引發共鳴,能夠給人以精神上的依賴。

很多時候,我們讀的詩歌和文章,并不僅僅只是表面上的鉛字,而是與作者進行的精神交流,進入他的生活或者他的想象力空間。正如詩評人秦曉宇所說,“詩人詩歌中是有其經歷、追憶、愿景等的,這些濃縮在詩歌文本字里行間,才構成了極大的魅力。“而AI機器人作詩時,有的只是一刻不停的算法運算和嚴謹周密的二進制。因此,讓AI去學作詩被認為就是一個偽命題。

被質疑的質量:抖了一下小機靈的AI作詩機器人,“錢途”坎坷

除了初衷,AI作詩機器人之所以被認為可能賺不了錢,是因為AI作詩機器人作詩的質量,這些作詩機器人“只是和人類玩了一場游戲”。

1. 并非是“作“詩,而是基于詩詞學習之后地臨摹寫作

《揚子江詩刊》副主編胡弦認為,目前看來,小冰的詩歌基本都是“二手貨”,而詩歌的本質是原創。

確實,無論是微軟小冰的以圖寫詩,還是九歌機器人玩得賊好的集句詩,詩詞創作機器人的背后是由大數據和算法技術作為支撐的。在搭建好人工神經網絡的算法后,AI通過不斷輸入的詩詞數據來進行自我學習,包括它們的形式、內容等等。例如微軟小冰學習了519 位詩人的現代詩,而九歌機器人學習了30萬多首詩作。

56900001eadc20f2df72

(九歌作詩機器人)

在通過深度學習,建立好知識圖譜之后,AI機器人能夠根據所輸入的信息,快速進行算法運算,然后輸出詩詞,這就是AI機器人作詩的過程。這就意味著,AI機器人并非是“作“詩,而是基于詩詞學習后地臨摹寫作。

2. AI的創作優勢與一首好的詩作并沒有直接的聯系

通過上文對于AI機器人作詩路徑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到與人類相比,AI機器人作詩至少有著三個優勢。第一,速度快。AI機器人能夠通過持續不斷的學習,來提高信息的處理和輸入速度,往往比人類作詩更快速,通常在10s之內就能完成。第二,句子工整。詩詞,尤其是古詩詞講究合轍押韻,而AI機器人是按照固定的路徑運行,因此能夠嚴格按照要求輸出。第三,博聞強記。AI機器人有著強大的詩詞數據庫支撐,在集句詩、藏頭詩等考查知識儲備、詞語搭配等方面有著更為突出的優勢。

咋一看上去AI機器人似乎比人類更勝一籌,但是別急,我們再來看看在名人名家眼里一首好的詩歌作品應該是怎么樣的的。臺灣詩人余光中認為,好的詩歌應該包括作者想象力的豐富,語言的高超,講究音調和意象的營造。浙江“青年文學之星“、中國作協會員高鵬程認為應該是包含三個方面,第一是第一眼看過去就應該讓人動容、動心、動情,第二是經得起反復推敲、琢磨,第三是讓讀者難以忘懷、反復閱讀。所以如果按照兩位的觀點,那就是AI的創作優勢與一首好的詩作并沒有直接的聯系。

3. AI作詩機器人在邏輯和語義連貫上存在著較大問題

AI作詩機器人除了存有創造力、情感等方面的“AI通病”之外,邏輯不清和語義不連貫也是其所存在的突出問題。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周圣偉教授以機器人縮寫的“新釀三篇常細俗,聞韶一曲已為人”為例,他認為單看任何一句似乎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合在一起后,兩句詩之間看不出任何的聯系,缺乏內在的邏輯關系。復旦大學中文系侯體健副教授在看過作詩機器人“小詩機”的作品之后,也給出了“詞語混搭,半通不通”的評價。

綜合而言,一方面,我們在閱讀AI的詩詞之時,由于詩人的創作背景、個人生平等為一片空白,失去支撐點的想象空間完全被扼殺,喪失了閱讀詩詞的樂趣。另一方面,通過算法技術輸出的詩詞,本質上只是詞語的搭配游戲。因此,AI被質疑只是抖了一個辭藻堆砌的小機靈,在工整的外殼之下是空洞的靈魂。如鮑南在《北京日報》發表的文章中所言,機器人寫詩只是一場文字游戲。

當然,這樣的評價,前文中所提到的微軟小冰、編詩姬以及九歌機器人外,AI作詩的產品市場還有小詩機、薇薇可能會不高興了。至少從外界看,目前AI作詩的產品市場已經邁向了逐漸成熟的階段。不過,問題確實擺在面前。從目前的AI作詩產品本身的應用來看,幾乎沒有更近一步的商業想象空間,還是停留在博觀眾眼球的階段。

AI機器人作詩之后,盈利之路在哪?

56900001eb4fe337d8a5

(編詩姬作詩機器人)

從宏觀來看,AI作詩機器人所擁有的技術、功能卻能夠在更大的領域發揮作用。因此,智能相對論大膽預想下,可以將AI作詩機器人的優勢轉向其他領域,來獲得商業上的價值。

(1)中文語義分析技術能夠助力人機交互

人機交互,是產品邁向AI領域的關鍵之一。但是由于漢語本身所具有的復雜性,使得我國在此領域受到重重阻礙。而AI作詩機器人能夠通過深度學習,在中文語義分析能力上得到極大提高,這就為優化中文語義分析的算法提供了基礎。例如開發編詩姬的玻森數據就開發了玻森中文語義開放平臺,來獲得利潤。

(2)輔助教學,加入AI教育的混戰

馬化騰曾表示,AI+教育與AI+醫療領域有望誕生超過BAT、達到千億美金以上規模的企業。AI作詩機器人可以順勢而上,憑借自身在語言文字學習方面的優勢,加入AI教育混戰。

(3)輔助科研,以全知視角助力克服知識盲點

雖然說AI作詩機器人自己創作被名家們認為不行,但是可以憑借其強大的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來構建一個完整和全面的知識圖譜,以全知的視角來幫助科研人員進行調查研究工作。例如在理解一首詩歌之時,不僅僅是弄懂表面的文字解釋,包含通假字、生僻字等,還有諸如用典等表現手法,同時還需要集合作者本身的人生經歷以及其所處于的時代背景等等。而人類因為知識獲取和記憶的局限,往往在這些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著知識盲點,而通過全知視角的AI則能夠有效克服。

總之,寫詩機器人在一定程度上或是“娛樂至死“的產物,正如法蘭克福學派的哈貝馬斯所說,這些產品本身并不具備藝術性,只是文化工業的產物。寫詩機器人在未來可能也無法代替詩人,其詩作也難以供人們所研究和流傳。但是,寫詩機器人背后的技術卻是一個值得繼續挖掘的領域。

 

作者:黃信鵬

本文由 @智能相對論(微信工眾號: “智能相對論(ID:aixdlu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