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新勢力(上):力壓谷歌的HomePod和搶賽道的亞馬遜

1 評論 17452 瀏覽 17 收藏 10 分鐘

2017年的智能音箱,創新產品Echo show成為了攪局的新勢力。為什么這個高價的屏幕音箱,具有如此的強的產品力?敬請期待本系列中篇。

要怎么看待2017年的全球智能音箱的產品戰爭?

亞馬遜和谷歌還在惡斗不休,Sonos和HomePod也加入戰場,智能音箱格局看似雜亂,其實脈絡清晰。從數據上看,亞馬遜壓制住了增長的谷歌,贏了2017。

在去年,鄒大濕發布了亞馬遜Echo研究報告,詳細闡述了15年和16年,Echo和Google Home的歷程和策略。2017格局變化,的將會通過接下來的三篇,為你一一道來。

一、2017產品競爭總覽

1、中低高三價位的亂戰

2017年,海外智能音箱市場主要玩家分別有如下重大舉措:

Google 在16年年底推出Google home,迅速成為美國智能音箱二號霸主,隨之在在17年10月推出低價音箱Google home mini和高端音箱Google home max。

Apple在17年6月推出了高價HomePod,原計劃17年底發售,但最終跳票,在18年2月開始發售。

Amazon 在17年上半年4月推出了穿衣助手Echo Look,這款產品至今還處于邀請內測階段;5月份發布了屏幕音箱Echo Show;在9月底,也就是谷歌發布會前夕,發布了Echo Dot 2代、Echo 2代、Echo Plus和迷你版屏幕音箱Echo Spot。

在三巨頭之外,傳統的家庭音箱領導者Sonos,也在10月份,推出了智能音箱Sonos one,首先搭載Alexa,據說搭載Google Assistant的版本會在18年上市。

回顧這些事件,我們把主要的音箱產品,按價位、派系,劃分到如下商戰地圖中,冷眼復盤全局戰爭。

單純從谷歌、蘋果和亞馬遜的戰陣看來,谷歌看上去是最齊全的。中低高價位分布布局重兵。亞馬遜還缺少一款高端音箱,而蘋果和Sonos的布局,都只有一款產品,勢單力薄。

蘋果應該要學谷歌和亞馬遜,推Dot或mini,普及Siri。

亞馬遜也應該要出高端音箱,圍堵蘋果和谷歌……

這樣看表面陣勢的論斷,是非常膚淺的。

2、戰爭結局:腹背受敵的谷歌和亞馬遜的新勢力

2017年,美國的智能音箱戰爭,依然是亞馬遜保持領先。那有人會說,亞馬遜本來就是領先。這點不稀奇。我們拉長時間,看三個時間節點。分別是2016年第四季度,Google 在這個節點破局發布了Google Home;2017年4月,這是Google home 發售后的穩定時期;2017年12月,這是亞馬遜、谷歌、Sonos 在9月、10月亮劍亂戰后的年末節點。

谷歌的市場份額從10%,到23.8%,再到25%。整個下半年的進展,可謂是非常緩慢。甚至可以說是不應該的!谷歌在下半年發布的是低價Google home mini。mini也是購物季,Google 音箱賣得最好的一款產品。同類對比Echo dot。在2016年,Echo dot 一經推出,立刻幫助亞馬遜超越Sonos,成為在線音箱的領導者。但是Google Home Mini的上市,僅僅給谷歌帶來了1.2%的份額增加?

是Home mini 產品有問題嗎?是Home mini 沒有促銷嗎?都不是。mini產品體驗很棒,促銷季更是以29美金,甚至是19美金的低價瘋狂甩賣。問題在哪?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問題的癥結,在于智能音箱市場的新勢力,Echo Show!我們把宏觀市場份額拆分,看其中核心單品的市場份額。

Home Mini的確很給力,成為谷歌陣營當之無愧的排頭兵。但是高端的home max,幾乎是毫無波瀾。亞馬遜因為有先發優勢,Dot和Echo同比勝谷歌是情理之中的。但是值得關注的是Echo Show,它超越Echo Plus和Echo Tap,成為亞馬遜陣營的第三勢力??紤]到Echo Show 229美金的高售價。這個勢頭,不可不畏。(圖中圖中數據來自intelligence 在18年2月1日發布的線上數據,HomePod 尚處預售前期,但很顯然已是絕對碾壓Home max)。

二、產品策略

1、三大競爭策略

在總覽戰局結果之后,我們再細心回味,亞馬遜和蘋果在17年做出的決策。

為什么亞馬遜沒有在17年,跳入到高端音箱的泥淖中;為什么蘋果的HomePod寧可跳票,也不搶分秒必爭的戰機。企業決策極其慎重,如果沒有更大的指導策略或者企業戰略,那是很難在眾多選項中,選擇唯一正確的那個。

選擇在中低高三檔位同時競爭是最傻瓜無腦的策略。產品競爭,需要圍繞應用滲透、生態延伸和價值割據三大基本策略來開展。

  • 應用滲透,是以語音助手的滲透率為第一目標,是互聯網企業的常規打法。亞馬遜Echo系列產品,是以Alexa滲透率為戰略核心。Echo系列基于這個原則,沖刺高端音箱意義不大。
  • 生態延伸,是以自身產品生態的延伸為首要目的,是硬件科技企業的常見策略。蘋果推出HomePod,是對iphone和Apple watch設備的家庭場景延伸。HomePod基于這樣的原則,必然是高品質、生態閉環的產品。蘋果也沒有必要去追求Siri的市場份額。
  • 價值割據,是圍繞用戶價值,做產品深耕,建立優勢,鞏固壁壘,是創業公司或者中小企業的常見策略。以Sonos為例,在家庭音箱系統深耕多年,具備家庭音箱、電視音箱的一整套產品生態。是業內的旗艦標桿。論資本和人力,Sonos和亞馬遜、蘋果不在一個數量級,但是論細分領域,Sonos卻是構建了足夠的進入壁壘?;谶@個原則,在高端音箱的自家陣地,Sonos和蘋果和谷歌惡戰是必然。

2、產品策略推演

在洞徹了競爭背后的指導策略之后,看似混亂的競爭戰場,立刻撥云見霧。

亞馬遜以 Alexa 滲透率為戰略目標,并沒有向Google和蘋果那樣,去爭高端音箱。全年的舉措表現為一壓和一推。

一壓,是把旗艦Echo的價格壓下去,在2017年,亞馬遜推出了Echo 2代,99美元的售價比Echo 1代(179$)和Google home(129$)都要低。

一推,就是在屏幕化音箱領域,推出了Echo Show和Echo Spot。讓Echo 陣營殺出的新勢力,再度壓制Google home 的市場份額。

對于蘋果而言,智能音箱是遲到的戰場。所幸HomePod的破局力可圈可點。

反觀Google,推出的Home max是一次規劃失策的體現。高品質音箱是Sonos和Apple的必爭之地,Home max對Google Home份額幾乎沒有影響,又容易和Sonos交惡;谷歌深陷其中,怕是難以為繼。

2017年的智能音箱,創新產品Echo show成為了攪局的新勢力。為什么這個高價的屏幕音箱,具有如此的強的產品力?敬請期待本系列中篇。

 

作者:鄒大濕;公眾號:鄒大濕,AI 產品前沿觀察。

本文由 @鄒大濕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ixabay,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