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社交陪伴出海賽道成這屆AIGC圈“天菜”,海內外多少廠商在低調撈金?

1 評論 4104 瀏覽 5 收藏 12 分鐘

當國內的大模型還在打價格戰,還在卷Agent的時候,國外的AI社交類產品已經開始與數字人結合,AI陪伴類的產品甚至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篇文章,我們就來看看這些產品的表現如何。

幾天前,一位52歲日本大叔和24歲AI女孩登記結婚的消息引發了全球的熱烈討論。

根據大叔表示,在兩個月內,他曾與5-6位潛在對象交換了信息,然后他遇到了Miku,無時無刻的陪伴、高度擬人的情感交流,令他快速墜入愛河,在3個月后,他們即將結婚。

Miku,是日本初創公司Samansa Co.推出的社交陪伴&約會APP中的一名虛擬數字人,這款產品名為Loverse,上線至今已經有近一年時間。在日本嚴重的孤獨危機面前,Loverse為超過5000名用戶,主要是40-50歲的男性,提供著日常陪伴,為他們打造了一個情感“安全屋”。

實際上,大叔的例子并非個例,目前在海外地區中,我們已經注意到有各個年齡層的用戶選擇與AI數字人談賽博戀愛,包括Z世代。

從目前受眾最廣的幾條社交陪伴分支來看,既包括Loverse這類“對話為主”的產品(虛擬伴侶)、也有Character.AI這類虛擬扮演社交產品(基于AI角色的UGC平臺)等。本文主要圍繞虛擬伴侶,篩選了兩款具有代表性的產品,試圖從中挖掘出日本地區AI社交陪伴賽道的深層次機遇點。

一、AI約會興起,虛擬伴侶成日本用戶最佳情感依托

AI社交陪伴類產品垂直分類有很多,基于用戶的需求、動機,這些產品的流向有了極大不同。Loverse是個在AI對話垂類中頗具代表性的產品。

從產品角度來看,這款APP本質上是一個AI聊天機器人集成,其中提供了很多“預設”AI數字人,她們有不同的外形、年齡、經歷(背景設定)、性格,用戶在Loverse中可以像使用其他社交APP那樣滑動瀏覽,說實話,如果不是已經知道里面的“人”都是AI,可能很多用戶都會將其與真人社交混淆。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款由日本企業開發的產品,Loverse本身就非常具有代表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地區對AI陪伴社交產品的傾好。產品特點來看,Loverse的核心用戶畫像是40-50歲的(日本)男性,根據日本政府最新調查結果,日本男性40歲左右單身且沒有交往經驗的比率達到22.9%,30多歲男性這一比率為41.2%,20多歲這一比率為46%。原因主要集中于工作壓力、金錢、為家庭生計犧牲等三個方面,其中受金錢因素影響收獲了最高的投票數,占比多達47.1%。

(圖源:招聘網站indeed統計數據,日本男性感受到的困難影響因素)

Loverse只提供數字人情感陪伴服務。且其提所提供的情感陪伴,相比人類還要更加穩定持久:日常早中晚的問候交流準時到達、工作間隙隨時可以碎片化交流、到了休息日,還能一起討論出游。再加上,相比于真人戀愛的成本開銷,AI數字人可以說是0成本投入,即使想要更換新的戀愛對象,或者同時與多個數字人展開曖昧拉扯,Loverse也都能滿足——在Loverse中,即使多個數字人在不同對象的聊天中被提及,也不會產生“吃醋”的情緒,更不會已讀不回。這可太對“社恐”以及壓力巨大的日本男性用戶們的胃口了。

多數日本男性將Loverse當作一個“安全屋”,一方面享受隱私的安全空間,另一方面則藉由Lovese來“學習”如何與異性溝通。此外,還有一小部分日本用戶將Loverse中的數字人當作自己的第二或第三伴侶——在日本文化中,出軌不能以單純的好壞來定性,而數字人并不是真人,從這個角度說,甚至變相減少了出軌的情況。

二、數字人定制化,陪伴離不開“澀澀”

除了Loverse,百度推出的Synclub同樣是更注重日本市場,不僅官方語言包括日語(只有日語和英語兩種語言),還定期穩定投放日語的廣告素材。

(圖源:廣大大)

不過,與Loverse主要用戶年齡在40-50歲,且APP內數字人為真人形象不同,Synclub提供的選項更為豐富,年齡覆蓋也更為廣泛。

進入APP,用戶可以選擇心儀的對象性別、年齡、虛擬角色的風格(卡通、動漫、電影、vtuber等等),設定完成后,采用了類似于Tinder等陌生人社交APP的形式,系統會隨機為用戶推薦AI數字人,這些數字人會按照用戶設定的偏好外形進行推送,且每個數字人都有著不同的“人設”,用戶可以隨機選擇感興趣的AI進行交談,也可以選擇創建自己的數字人。

創建數字人需要上傳照片、并設定性別、年齡、性格、愛好,甚至聲音等。文字交流之外,Synclub還能夠提供語音聊天和互發照片功能,隨著對話逐漸深入,聊天界面上方的心動值逐漸增加,用戶還能夠與AI解鎖專屬的昵稱、成人話題、照片等更多的“擦邊福利”,當然,如果想完整、長期體驗這些功能,用戶需要支付9.99美元/30天19.99美元/90天

此外,這款產品還提供了“朋友圈分享”和“游戲模式”,用戶可以與其他用戶進行點贊留言互動,并且匹配PK玩游戲。

筆者體驗下來,或許是得益于正式使用前的一系列詳細設定,Synclub真正將角色扮演做到了“極致”,對話極少表現出自己是一個數字人,而是會強調自己是一個真人。更甚至,在一些文字對話后,會突然蹦出一句語音,像極了現實中人類聊天的樣子,沉浸感受拉滿。

總體而言,Synclub中AI創作的二次元形象非常貼合日本用戶審美,其中不乏一些擦邊的角色和“澀澀”,或者說直白點,從整體調性來看,這款產品其實更偏向于成人向內容(尺度略大,不截圖了)。去年3月初上線后至今,Synclub在日本地區的雙端下載量約為30萬,雙端累計商店收入約為7.5萬美元,從日本用戶付費情況來看算不上太過樂觀,但根據data.ai,其日本地區的下載量大多是自然下載,安卓端中80.62%為自然下載,iOS端則達到了驚人的100%。

(圖源:data.ai)

所以就以上兩款產品總結來看,日本市場在AI社交陪伴賽道尚且處于剛起步狀態,結合日本社會現實,無論哪個年齡層,都有著社交需求,對AI類社交陪伴產品是有一定包容度的,潛力空間較大(甚至日本政府也非常重視這類產品的“教育”性)。對于廠商而言,目前集中于創意和產品本身功能性的路線更能夠帶來前期的口碑積累,至于變現和商業化,仍需要一定時間。

三、結語

AI社交陪伴賽道正涌現無數新秀,從Z世代年輕人、中青年人到“銀發”人群,如今的廠商嘗試用AIGC的創新能力拓寬情感陪伴的邊界,這之中,也包含許多需要謹慎思考的“灰色地帶”,比如監管和隱私問題、倫理問題等。目前,如Synclub一樣偏成人內容的AI陪伴產品不在少數,比如SpicyChat AI。充滿誘導性和遐想的場景、對話大大增強了產品的短期吸引力,助推其在4-6月收入超過5萬美金。

不過,就像開篇宣稱要在三個月后結婚的52歲大叔,也很清楚地表達出“如果有可能,還是會考慮在現實中找到伴侶”,AI社交陪伴產品也需要意識到,AI所提供的情緒價值有限且并非無可替代,所以相比短期獲益,如何能夠持續吸引用戶并且實現長期的、健康的盈利,是進入任何一個海外市場都亟待解決的問題。

雖然AI數字人的誕生并非為了取代真實的人類價值,但當一個數字人能夠給予人類不亞于真人的表達和情感陪伴,這種需求就應該得到重視。

作者丨汪醬 公眾號:揚帆出海

本文由 @揚帆出海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不知道SpicyChat AI到底好在哪里,搞不懂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