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斃了 or 糟透了,品牌到底要不要做AI廣告?

4 評論 3058 瀏覽 2 收藏 14 分鐘

AI技術在廣告領域的應用正逐漸成為營銷界的熱門話題。從視頻生成模型的涌現到AI廣告片的制作,品牌們似乎找到了一種新的表達方式。然而,AI廣告片的效果究竟如何,是否能夠真正打動消費者,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將深入分析AI廣告片的優勢與局限,探討品牌在采用AI技術進行廣告創作時應該考慮的因素。

自從今年二月,OpenAI發布了Sora后,各界關于AI生成視頻的討論就沒有停下過。上半年一大批視頻生成模型現世,抖音的即夢、快手的可靈、美圖推出WHEE、科大訊飛推出星火繪境……導演、攝像、剪輯:行唄,輪到我們失業了?營銷人:好哦,又省一筆錢。

一、AI生成廣告片,除了省錢還有什么

在存量市場里廝殺,降本增效是第一要義。此前,某全球快消巨頭就曾告訴Morketing,“我們投放品牌廣告時,也會要求換一些可能促進轉化的資源”,更別說對ROI要求更極致的新消費品牌。品牌在廣告片上的預算自然也會慎之又慎。

而此時視頻生成模型的橫空出世無異于讓瞌睡的廣告主找到了枕頭。今年6月發布的《2024中國廣告主營銷趨勢調查報告》顯示,78.9%的廣告主預期應用AIGC,相比去年提升9個百分點。其中,廣告主使用AIGC主要體現在創意生成內容上,文生文、文生圖、文生視頻等基礎功能。

廣告主們選擇AIGC廣告片無外乎兩點,一方面是為了節約成本,另一方面是想用新技術玩點新花樣,希望通過AIGC更好地表達品牌理念,溝通年輕人。

玩具反斗城,世界知名老牌玩具廠商,六月推出了由Sora生成的AI廣告片。廣告片描述的是玩具反斗城創始人Charles Lazarus如何將一個自行車店,一步步打造成孩子們心中的玩具王國,整條片子主打一個奇幻色彩,讓人夢回童年。

且先不說效果如何,這條片子的成本足夠讓人震驚,作為Sora的商業廣告片首秀,據玩具反斗城表示該視頻從構思到最終完成僅用了幾周時間。AI內容社區故事接龍StoryStorm的發起人宋東桓也曾在第五屆中國智能大屏行業發展峰會上預估過Sora的制作成本,大概達到2500美刀每分鐘,再加上素材成片比,也就是說一個3分鐘片子,你可能要準備20萬人民幣左右的算力成本。

這個數字對于普通人來說著實還很高,但對于拍個廣告片動輒上成千上百萬的企業來說,別說三分鐘,15秒花出去幾百萬都是很正常的事情,20萬可以說就是個零頭。相比起傳統TVC拍攝動輒以月份計算,如此省時省力的AIGC廣告片,勢必會讓更多的品牌方重新考量傳統TVC的必要性和成本。

那么除了節省成本以外,選擇AIGC廣告片的品牌還看重它自身的潮流的表現形式。東阿阿膠,中華老字號,近幾年的品牌策略是占領年輕、高端市場。怎么表達品牌和年輕人是一伙的?東阿阿膠連著兩條節氣廣告片都是AI生成,以示老字號也跟得上潮流。兩條片子雖然沒有大爆,但整體評價都還不錯,畫面清新,有想象力是最常提到的。

二、失去靈魂的AIGC廣告片,降本增效成偽命題?

但是值得所有營銷人思考的問題是,成本是削減了下來,但效果真的達到了嗎?

讓我們回顧科特勒在《營銷管理》里對TVC的定義:電視廣告是一種向顧客介紹公司及其產品、增強顧客偏好和忠誠度以及提升銷量和利潤的有效方式。

也就是說,一支合格的TVC至少有兩個要素,一個是體現出了品牌形象,另一個是讓更多的消費者通過這條片子愛上這個品牌。但AIGC廣告片的痛點就在于爭議太大了,無法保證生成的作品一定會讓大多數消費者喜歡,網友對AI廣告片的厭惡甚至會牽連品牌。

上文提到的玩具反斗城的AIGC廣告片就遭到了兩極化的評級,在 X 上,被一些網友痛批:“制作一則關于孩子無限想象的廣告,卻用毫無靈魂的 AI 來演繹,這簡直是諷刺”;“我們曾為玩具反斗城的重生歡欣鼓舞,如今卻恨不得親手將其打入地獄。這對整個玩具行業而言無疑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更別提那充滿創意的游戲理念了,這簡直是對所有參與者的侮辱?!?/p>

比起效果廣告,TVC其實是在用更綿長的情感去和消費者鏈接,廣告片里人的一個眼神和一次情緒的表達,都會影響著屏幕外觀眾的感受,但如何精準地傳遞情緒是AIGC廣告片所不擅長的。

前段時間,健力寶40周年AI獻禮短片《1984中國氣》也遭到了網友吐槽:明明是想表達中國人的“志氣、朝氣、骨氣、銳氣、傲氣、神氣”,結果AI生成出來的片子只讓人感覺到一股“暮氣”。

為什么這部廣告片會被如此評價,本質上來看是觀眾出現了期待偏差,這部廣告片目的是想通過奧運賽場上激動人心的時刻,來表達40年來中國人向上的精氣神,所以按照慣性思維觀眾期待看到的是恢弘的場面,觀眾歡呼喜悅的表情,運動員揮灑的汗水,等一系列有質感的畫面,因為大多數獻禮式廣告片都是這么拍的。

當然大場面觀眾看到了,這些元素廣告片里也都有,只不過在AI的渲染下,少了最關鍵的兩個字“質感”。其實這部廣告片的細節之處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但這里的質感更多指的是一種真實感,一種存在過的質感,既是講述過去,真實才更有說服力。

AI生成視頻的底層邏輯是,教一個模型了解模仿物體在物理世界的運行規律,然后再創造,這事兒聽起來是真浪漫。但要注意的是AI的優勢在創造,而不是單純的模仿和還原。理解品牌用AI生成廣告片是希望嘗試一些新鮮的技術,讓自己品牌形象變得年輕一些,但新技術有風險使用需謹慎,拿AI硬套傳統廣告片就很容易翻車。

北京天與空首席執行官張鋒榮對Morketing表示:“AIGC廣告片肯定是一個科技與時代的進步,但能否承載品牌的與用戶的情感價值鏈接還需要提升,目前在產品展示上的制作與效率上是不錯的。優點不用說,成本肯定可節約一些,但畢竟還缺少洞察思維、創意人文思考等,出來的片子未必能完全滿足品牌、產品所貼合的賣點,而且也不容易滿足品牌方很多老板的修改意見?!?/p>

時趣SVP木刀也有類似的觀點,AI是新質生產力,但從目前來看,當前AI技術還不具備廣告內容的制作生產能力,“的確有不少品牌進行了AI生產方面的探索嘗試,但充其量只能算是信息錯位下的營銷噱頭,值得鼓勵,但實效聊勝于無?!?/p>

更加犀利的是,他指出:“提升效率、降本增效等我們早期認為的優勢實際上并沒有發生,只是進入到一個新的效率與成本進程而已,至少在內容生產層面,尤其在極端塔尖化的創意行業,AI當下的內容生產能力連基礎門檻都夠不上,經歷了元宇宙、web3,理性地說我們不應該再在基礎設施不完備的情況下貿然嘗鮮,除非你是可口可樂或者Chanel?!?/p>

三、被稱贊的AIGC廣告片長什么樣

所以,可口可樂是怎么做的呢?“物物而不物于物”,簡單講就是人駕馭技術,而不是技術反制人。正如張鋒榮所說:“廣告人核心還是靠賣策略思維以及創意,我更相信AI是廣告人利用的工具,可以更好地為創意服務,加分?!?/p>

利用AI,但是把AI作為反面案例,一樣能夠呈現出有趣的廣告片。超級碗期間,可口可樂旗下體育飲料品牌BodyArmor的廣告片《Field of Fake》是一個經典范例。

片子前半段都是由AI生成,扭曲的肢體,奇怪的表情,混亂的畫面搭配上旁白:Artificial flavor(人造香精),視覺的粘連,轉化成口腔的黏膩,這種通感瞬間讓人回憶起來喝人造香精飲料時候的口感,確實巧妙。

后半段真人實拍,畫面瞬間清爽了很多,文案點明“nothing in sports should be artificial because there’s no substitute for real sweeteners, real flavors, real love of sport.  ”(在體育中沒有什么應該是人造的,因為真正的甜味、真正的口味和對體育的真正熱愛是無法替代的)。

片子通過前后反差來強調產品用料、口味、功效的真實,給人一種視覺沖擊。團隊利用AI的缺點,反而呈現出一條貼合產品的廣告片。

餓了么采取的手段也是AI和現實相結合,AIGC片段用作轉場,起到點睛之筆的作用。片子里,益禾堂的古風推薦官,通過AI轉化為一點點的店員;店員舉起一顆蔓越莓,AI轉場讓這顆果子再長回樹上……這其實是一種很取巧的做法,即引入了AI元素,給廣告片增加了一些風味,又避免了大面積使用AI給人造成的不適感。

目前來看,Morketing認為AI適合做一些輕的廣告片,或者是干脆就是科幻大片類型的,單純的對現實的模仿,反而會磨滅掉AI的優勢,好鋼沒有用到刀刃上。

就像木刀所說:“人腦始終是最重要的競爭力,AI或許能幫助拓寬一些思路,提供一些呈現形式上的新對策,但故事最打動人的部分,一定還是故事本身?!?/p>

文 | Tiana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Morketing】,微信公眾號:【Morketing】,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完全看品牌方啊,巴黎奧運會上某些個運動品牌已經用上了,貌似大眾也沒什么不滿

    來自北京 回復
  2. 下面兩個評論就跟ai生成的一樣

    來自廣東 回復
  3. 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也需要關注市場的反應和消費者的需求變化,避免盲目跟風或過度投入。

    來自廣東 回復
  4. AI生成的廣告水平肉眼可見的有提升,但是普遍消費者還是有抵觸心理

    來自山西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