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區塊鏈,專治假新聞?

3 評論 3703 瀏覽 22 收藏 20 分鐘

在積極的推動者看來,區塊鏈哪里是去除假新聞這么簡單,簡直可以完全拯救新聞業的每個方面,面面俱到,無所不能。

自從英國脫歐和特朗普上臺以來,關于新聞業前途,特別是“假新聞”相關的事情,就越來越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從僅有專業人士關注,過渡到了普通人也在談論。

打擊所謂“假新聞”、“另類事實”,或者對抗算法對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想到了各種各樣的辦法。

《紐約時報》、CNN這樣的大牌媒體,著重強調自己花了很多年打造的招牌,和傳承的新聞專業主義精神。維基百科和由各類學校、NGO等主體運營的事實核查機構,也越來越多被媒體所倚重,曝光率日漸增長。

除此之外還能在討論中大放異彩的,就是區塊鏈了。

通過區塊鏈來拯救媒體,實現媒體進化的討論,一年多以來就沒有停過。在不少國內外的權威媒體行業會議上,區塊鏈也都被視為是“拯救”新聞業的明日之星。

比較近的一次是6月11日在葡萄牙召開的2018年全球網絡編輯大會(GEN),與會的區塊鏈媒體踐行者說,“可能在十年后,已經沒有中心化的媒體了?!?/p>

本文的標題只是為了押韻而已;其實在積極的推動者看來,區塊鏈哪里是去除假新聞這么簡單,簡直可以完全拯救新聞業的每個方面,面面俱到,無所不能。

今天航通社就來談談,區塊鏈到底可以對新聞行業帶來怎樣的變化,發揮多大的能力。

一、區塊鏈+新聞業的理論基礎

理論上,區塊鏈上的各個參與主體/節點是平等的,也就是分布式、去中心化的。這意味著,在各環節都設計周密,沒有漏洞的前提下,數據/信息一旦上鏈,其傳輸將更安全、更不容易被中間篡改、從中經過的渠道/中間商更少。

具體到新聞業,幾個比較典型的區塊鏈應用模式,分別是體現在新聞的產生,事實核查,新聞的排序和分發這三個方面。

(1)新聞的產生。

有幾個項目比如Steemit、Civil、Matters、PUBLIQ,旨在通過小額付費的方式,直接向新聞源頭的個人提供報酬。

道理很簡單:因為“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如果不知道錢從何來,寫的東西大概可以相對客觀一點。

那么,錢從何來?目前已知的各個項目,提供了普通用戶付費打賞、訂閱作者,或通過購買服務、接納廣告主等方式,提前轉移支付等方式。

也就是說,如果你已經形成了為好文章付費的意識,可以順理成章地贊賞作者;如果你喜歡看免費的,可以通過跟傳統無異的廣告方式收看。不同的是,廣告主提交的廣告費則打入同一個池子里,在完全打散以后,根據讀者閱讀、點贊、評論等行為習慣確定偏好,以相應的比例分配給作者。

鑒于區塊鏈上用戶活動可以通過公開發行Token(代幣/通證)進行,一些項目還面向幣圈資本市場,通過ICO(首次公開發行代幣)獲取自身生態系統之外,來自外部市場的資金。投射到“古典互聯網”,大致相當于媒體集團上市募股。

(2)事實核查。

區塊鏈本身不能進行價值判斷,但可以用于確保人工核查員得出的結論,在傳遞給讀者的過程中不會被中間人篡改。

廣受歡迎的去廣告插件ADBlock Plus開發商Eyeo的新瀏覽器插件Trusted News,既可以確保從維基百科、Snopes這樣的人工事實核查機構提取的新聞真實性信息不被篡改,又可以通過評估或者是其他評分的方式,來確定一些最終用戶的可信度,并且為這些人分配權重。再接下來,就可以通過這部分民間事實核查員,實現核查過程的部分眾包。

事實核查只用到了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基本不涉及金錢利益,因此也是幾種應用當中最容易出成果的一種。

(3)新聞的分發。

在這個環節應用區塊鏈,主要是希望盡可能真實的,不帶偏見的去反映用戶在看過新聞之后的動作,以及推斷其背后的真實意義,并保證算法不會被扭曲。

為何要在商業公司業已成型的算法基礎上另起爐灶?這部分推動者假定,像是Facebook或今日頭條這樣的公司,雖然存儲了最大量,也最理想的用戶原始操作數據,并且有著最聰明的頭腦幫他們設計算法,但是在利用以及向外展現這些數據的時候,則不可避免會夾帶公司的“私心”,或者是“私貨”,甚至還有可能會因為自己對數據占有的優勢,有意識的去引導用戶做或不做某方面的行動——當然,一切假設都沒有證據來證實。

所以,區塊鏈推動者認為,自己通過區塊鏈所設置的不可逆轉,無/低人工干預的分發方式,能夠盡可能準確的去反映用戶行為,且不被商業力量左右。

以上是我對目前所有通過區塊鏈方式,來改良新聞傳播全流程的做法的一個粗淺的總結。

但如果僅基于所抽象出來的這三種不同的路徑,那么實際上,我絲毫沒有看到現在開始使用區塊鏈來變革新聞傳播流程的必要性。

二、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基于區塊鏈的新聞業,是否跟使用現有方式運轉的新聞業之間,存在著足夠巨大的、革命性的差別,以至于你寧愿下大力氣拋棄舊社會,擁抱新世界?

航通社認為,站在2018年的今天看,并非如此。

現有的系統已經足夠好用,而新系統的切換成本,并不足以被它所帶來的好處而彌補。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新系統來替代就是不劃算的。

(1)錢依然是個問題。

絕大多數網絡用戶的付費意愿都極低,但要它們遷移用戶習慣則相對很費勁。通俗的說,不僅不能指望從用戶身上賺錢,你還得花錢買用戶。

即使不是“更愿意拿隱私換效率”(李彥宏語)的中國用戶,也是一樣。比如說#deletefacebook(因“劍橋分析”等事件憤而到Facebook銷號的運動)熱度消退,也就是不到一個月的事。

有可能有些人會很憤怒,但更多的人是不以為然。如果讓多數人去換用一個僅僅是“可能更安全”的替代品(哪怕是免費的),他們并沒有那樣的動力。

而且,“刑罰的威懾力不在于刑罰的嚴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睂τ谙硎苊赓M服務的用戶而言,免費服務對其的損傷可能是長期的、慢性的,更可能是不確定的。

雖然總有人提醒你,廣告和偏向性算法會讓你存有偏見,被特定廠商誤導,信息泄露等等,然而并不會有人承諾,只要你使用免費的新聞客戶端多少天以后,就一定會遭受身體病痛,親人變故,或者價值多少多少美元的損失。

如果“假新聞”或者別的什么也好,沒有為用戶帶來這樣確定的關聯,而始終只是一種概率上的隱患,那實在沒有什么指望讓用戶跳出原有的習慣。

所以,區塊鏈化的媒體,到頭來還是要自己想辦法解決資金來源。直接打賞極其難以走通。而長期訂閱模式、單篇付費墻模式、以及前面提到過的廣告轉移支付方式,哪個不是現在沒有區塊鏈的媒體已經走過的路?

那么區塊鏈是做到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呢,還是讓廣告主或者最終讀者覺得更超值,所以花錢更多了呢?——還是通過走一波ICO作為最主要的回報來源呢?——恐怕都很難說。

(2)讀者有私心。

上面說了,讀者是需要花錢買的。而當他們購買了服務,轉化成功為“用戶”之后,他們跟媒體之間的對應關系也隨之改變,不再處于平等地位了。

前讀者,現用戶們搖身一變成為千里之外的“老板”,以自己的眼光、履歷、價值觀來判斷這篇文章“值不值得我花這么多錢”。

怎么判斷呢?

  1. 我能不能通過其他免費或者省錢的方式看到獲取同樣的信息(繞過付費墻)
  2. 這文章是不是合我的胃口
  3. 我讀起來是不是自我感覺得到了幫助,受到了震撼,甚至實現了自我提升等等。

這些標準和新聞專業判斷報道好壞的標準,顯然不盡相同。例如就“合胃口”來看,這依然走的是一條興趣驅動的選擇路線,那么經過非區塊鏈環境多年熏陶的標題黨、營銷號,顯然是戰斗力十足。

即使是正常文章,評價標準也可能是蛻變為更刺激的,更深度的,更催人淚下的,而這幾乎一定會導致評價機制的扭曲,例如認為短文章不如長文章“深度”“有料”,催化文章越寫越長/水。

讀者的審美能力不夠,甚至會引發排斥異己的極端狀況:

因為遭受極大的非議,原定在成都進行的書法家沃興華個展被緊急叫停。在今日頭條中,有大量的關于沃興華作品的言辭激烈的批評,認為他是“書法史的罪人”“丑書代表”。

試問,一旦出現這種讀者選擇和專業人士選擇明顯沖突的局面,區塊鏈是會化解,還是加劇分歧?要化解的話,靠什么?增加專業人士的權重?那專業人士的人選怎么認定?其他讀者一氣之下不跟你玩了,活躍度下降了呢?

試圖實現“被報道權”的平等的機構,包括維基百科創始人創建的WikiTribune,以及更早十多年前的“全球之聲”GlobalVoices。

航通社認為這兩個站點的模式類似,是團隊評估可信的少數供稿者和編輯,采取中心化的投稿方式。因為它們旨在提供主流媒體設置的議程之外的冷新聞,觀眾投票決定熱度和版面的方式幾乎是失效的。

比如,繁體中文的“全球之聲”老是關心臺灣少數族裔的發展,英文版則總是關注中東戰場。這些真的很難讓大眾感興趣。相對地,WikiTribune會多一些美國政治,報道也盡力做了持平處理,但還是很難強力扭轉大家關注的視角。

可以想見,這類社區就算引入區塊鏈,其用戶參與度也將是肉眼可見的慘淡。

(3)媒體也有私心。

現在的機構媒體,盡管聲音一定程度被分薄,但總體上其實并未丟掉自己設置議程的能力。它還是可以通過一些話題的周期性,或專門策劃的運作,來讓大家的視線轉移到某些特定方向上的。

但是,議程設置是一種有限效果的操作。并不是任何問題或者新消息都有條件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自身不帶有傳播能力的“生造熱點”,只會如明星尬上熱搜一般令人無感,甚至反感。

所以,媒體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可以說形成了一種與讀者/觀眾之間帶有默契的“合謀”。

我們都知道大家喜歡看什么,但在同類型的一大堆事當中,我可以幫你挑,幫你決定今天看這個,不看那個。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一些在原有的新聞業機制下,本來就得不到關注,發不出聲音來的新聞,在新的體制之下,不管由誰評判,同樣無法出聲。

例如,始終會有戰亂地區又爆炸了死了多少人的新聞。這類新聞離大部分用戶都比較遠,可能也沒有很大興趣,就直接跳過去了。

而某些惡性傷人案件發生以后,此前一些媒體憑借專業觸覺,會去采訪施暴者的家庭環境,探尋罪惡的根源。這類報道最近卻被讀者廣泛“抵制”,其原因是“加害者都有人替他說話,那么誰來關心受害者呢?”“犯罪就是犯罪,沒有那么多好說的”。

為了避免讀者對媒體出現長遠的負面評價,一些新聞此前就很難由媒體刊發,有了區塊鏈也會是一樣。

更不用說,一些區塊鏈項目本意是打破單位區隔,促進不同媒體之間的分工合作,將現在本就逐漸萎縮的調查記者、采訪報道團隊力量整合起來,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媒體們淺嘗輒止尚可,傷筋動骨則大大的不行。

例如Civil是這么做的:

“用戶可以自由發起新聞主題,其他用戶可以通過貢獻CVL代幣附議該新聞主題,當集資金額達到一定限度時,記者或新聞機構將會對該主題進行認領,組織報道?!?/p>

這應該是前些年媒體開放爆料的一個變種,像是CNN iReport這樣。但這個系統是一種把不同媒體的爆料渠道打通的嘗試。

對于是不是要打通,媒體可以說心態比較復雜。它當然最希望自己的消息是獨家的;而且在此前的模式下,所謂“職業報料人”和現在的自媒體一模一樣,也是一個線索多投的。

所以“古典互聯網”和“區塊鏈+”,在給媒體提供新聞線索的效率方面,可以說不相上下。

更重要的是,目前對社交媒體熱點的利用,才是最主流的機構媒體追熱點方式,而且轉載微博并不需要交錢或者代幣……

像《衛報》、CNN這些機構,面對這些新出的跟區塊鏈相關的媒體革新,普遍持有的態度是像對待Web2.0、Facebook、Snapchat這些曾經的熱點一樣,以一種恒定不變的節奏,淺嘗輒止地參與,直到大概率確定了玩法和投入產出比以后,才可能大規模部署。

所以,就算區塊鏈倡導者們在論壇上再怎么口吐蓮花,實際的執行過程,對媒體和普通讀者而言,依然會是極其漫長和保守的。

最后再提一句。很多區塊鏈媒體的創業者,都愿意特別提到一點——“不會有任何廣告商和第三方利益集團牽涉到商業模式的運作”。

航通社認為,任何號稱要隔離商業利益的新聞運作模式,都難以實現它聲稱的目的。

當報料人、記者有私心,媒體有私心,讀者更是有個人偏好的時候,任何對“利益集團”的識別和提取都會相當艱難。

我很好奇這些媒體將如何定義小鳳雅事件當中的部分NGO組織。相對傳統媒體來說,它們肯定屬于爆料的“公民”;但其為自身NGO宣傳和主張權益的屬性,是報道深入之后才被發現的。這條線甚至最終影響了報道走向,讓一切被不斷“反轉”。

真正能做到去商業影響的媒體是什么樣的?恐怕,僅僅聲明和商業力量隔離是不夠的,而且它還應當是理想主義者的巢穴,要拿出反商業的,與商業為敵的實際行動。在此之外,還得破除上文提到的一切障礙,享有可以解釋得通的資金來源(比如繼承了遺產什么的)。

唯一都做到的,估計就是Wikileaks了。巧了,它現在很多捐助渠道走不通,還真得依靠比特幣活著,這可以說非?!皡^塊鏈”了。

 

作者:航通社,微信公眾號:?(ID:lifeissohappy),?微博?@lishuhang

本文由 @航通社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哇哦 ~現在看來,大公司還是下手了。請看https://c2pa.org/。
    國內現在還沒有大公司去做領頭羊,但有小公司比如時空印在做類似的事情。

    來自湖北 回復
  2. 沒怎么看內容,但是看到標題就想到一個問題。區塊鏈對于新聞這種信息德真假應該是無法分辨的,或者說會更加助紂為虐。因為區塊鏈的共識是由算力決定的,而得知真相的人通常只在一個局部范圍,也就是說一個新聞的真偽除了親身經歷的人來說,其他人都是依靠傳話等方式得知,這也是為什么會有以訛傳訛這種說法。那如果對于一件小新聞來說,根本沒必要去共識。對于大新聞來說,只需要有心人投入資金,投入算力,就可以以假亂真,反而使真新聞變假,假新聞成真。以上是完全沒看文章的想法,純屬個人見解。

    回復
    1. 不能消滅虛假,但可以證明真實。這是底線。

      來自湖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