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對數據治理的一些思考及啟發

0 評論 1724 瀏覽 9 收藏 11 分鐘

編輯導語:大數據時代,數據源源不斷產生并自主匯聚至多方數據收集者,數據治理也成為企業治理和國家治理的重點領域和重要方式。然而,大規模數據收集也帶來嚴峻的隱私泄露、數據濫用和數據決策不可信等問題,對傳統的數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就介紹了區塊鏈技術如何對這樣的現象進行治理,一起來看看吧。

區塊鏈這個概念在最近幾年是比較火的,翻閱很多相關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區塊鏈其實就是一個“去中介化的數據庫”。其區塊鏈技術不斷發展后,它具備數據一旦上鏈就難以篡改、難以撤銷的特點,極大地增強了數據的可信性。區塊鏈這個“信任機器”通過降低信任成本促進數據商業價值的發掘,它與其他的數字化工具和技術相結合,逐漸改變著整個經濟形態。

從商業和經濟的角度看,當特定領域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以后,商業模式和經濟模式都會被改變。以前很多做不了的事情,歸根結底是成本的問題?;ヂ摼W、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的出現,幫助我們大幅降低了數據的收集、處理、信任的成本,從而使數字化的進程突然被加速。而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借鑒區塊鏈的技術特點,以及運營模式。有利于數據治理相關理論以及方法不斷發展提升。

一、數據確權問題

區塊鏈技術使得數據不僅可以做到無法篡改,同時能與上下游充分進行共享。并且在共享的前提下,能夠保障數據主權的有效行使。

我們在做數據治理的過程中,往往是對內部數據進行治理??墒菍τ诠蚕淼酵獠康臄祿?,我們會產生疑問:我的數據儲被存在哪里了?我的數據得到妥善保護了嗎?商業機構用我的數據創造了價值,是不是應該將這些價值分享給我?

所以,我們常常提出來數據要真正實現價值,就必須把其變成資產。如果數據不是作為資產進行管理,那么數據就無法進行交易、定價,也無法獲得貢獻數據以后應該得到的回報。因此,數據資產化是數據交易的基礎,而數據資產化的前提是數據的確權。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是,企業內部確權后與外部進行數據交易共享卻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舉個例子,科學家如何獲得1萬個特殊病人的病例?首先,這些數據基本上不可能集中在一兩家醫院里,因此協調醫院的參與和貢獻數據將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其次,在現有的模式下,征求如此多的病人的同意和授權,也是成本很高的事情,而且病人也會擔心隱私泄露的可能性。

還有一個例子,地產公司在前期拿地的過程中,往往會花很多錢去找不同數據供應商購買外部數據(例如土地、交易、配套人口宏觀等數據)通過收集這些外部數據然后進行數據分析,來輔助判斷這塊地的投資測算情況。

如果用區塊鏈技術建立分布式的人工智能平臺,能夠脫離對中介機構的依賴,通過智能合約和隱私計算等技術,結合激勵機制,能夠鼓勵大家將隱私數據貢獻出來,讓需求方計算得出相應的結果,而智能合約會負責相關的利益分配。這種情況下,實際上就不需要所謂的數據供應商了,而是通過整個數據鏈條提供相應所需的數據即可。

二、數據經濟特征問題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數據作為資產管理,是要體現其價值的。而價值的呈現是具有很強的技術特征和經濟特征的。

也就是:數據-信息-知識-智慧的轉化過程。

相比于數據的技術特征,經濟特征卻是很難描述與衡量的。在數據管理過程中對于數據的價值也是非常籠統的量化,原因是數據兼有商品和服務的特征。一方面,數據可存儲、可轉移,類似商品。數據可積累,在物理上不會消減或腐化。另一方面,很多數據是無形的,類似服務。

另外,我們還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企業將部分有價值的數據(例如財務報表)進行披露,那這類數據實際是具備非排他性的,也就說我能看到,你也能看到。但是如果企業將自己的核心生產數據(例如生產配方)采取付費形式,那這類數據就具備排他性。從這個角度思考,數據的經濟特征也就不盡相同。

所以很多文章把數據比喻為新經濟的“石油”。這個比喻實際上并不準確。因為石油是具有排他性的,產權可以清楚界定,作為私人產品形成了現貨和期貨等復雜的市場交易模式。而很多數據難以清晰界定所有權(例如天氣預報、國家宏觀數據等),作為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難以有效參與市場交易。

因此,把數據比喻為陽光更為合適。

區塊鏈之所以和數字貨幣緊密相連,一方面是得益于區塊鏈技術成就了數字貨幣的發展,另外一方面則是上文所說的,數字貨幣體現了數據的經濟特征,所以才能不斷提升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三、數據價值測量問題

在去測量數據的價值時,我們會發現有幾個問題:

第一,同樣數據對不同人的價值可以大相徑庭。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我們會把它吃掉。而牛頓卻發現了萬有引力。

第二,不同人所處的場景和面臨的問題不一樣,同一數據對他們起的作用也不一樣。例如在企業中,成本中心的專屬數據未必對其他中心都會產生價值。

第三,數據具有很強的時間價值。例如不及時的數據,實際對決策沒有幫助,同樣有一些政策性數據,現在可能沒有用,但具備期權價值,有助于提升未來的福利。

以上三點,我們就會發現給數據價值進行量化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目前絕大部分主流的測量方式是:

  • 成本法:按照獲取數據的成本進行計算,來估算其價值。但是很顯然,實際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價值未必比成本低,亦或者高。
  • 收入法:評估數據對企業內部的影響,預測由此產生的未來現金流,再將未來現金流折現到當前。但這種測算方式,要擁有很完善的測算模型,一般情況下企業都會望而卻步。
  • 市場法:以數據的市場價格為基準,評估未在市場交易的數據的價值。這種測量方式一般由數據供應商提供,集中于一些外部數據。但很多數據是非排他性的或非競爭性的,則很難參與市場交易的定價。

那么,區塊鏈技術究竟可以給數據治理帶來哪些啟發和思考呢?《區塊鏈:分布式商業與智數未來》這本書給出了以下幾點啟示:

第一,區塊鏈可以解決數據的可信問題。作為分布式賬本,它具有只能增加、不可刪除、不可篡改、不可回滾的特點,可以確保鏈上原生數據的可信度。

第二,區塊鏈的鏈式結構具有可存證、可溯源、可審計、可定序等特性,可以很好地給數據產權確權。

第三,價值交換。數據是否交換和共享,核心在于價值交換。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能夠為分布式、點對點的數據要素市場提供強大的價值交換工具。

第四,價值分配。在一個分布式、點對點的數據要素市場中,如何讓相關各方在沒有中心化擔保方的情況下,信任各利益相關方的承諾,并且不增加構建這種信任關系的成本?這時可編程的數字貨幣就能夠發揮作用了,可編程的數字貨幣加上智能合約使得交易具有不可人為操控的特性,一旦觸發事前約定的條件,任何人都無法反悔。

“打敗康師傅方便面的不是統一方便面,而是外賣”。雖然目前區塊鏈技術仍然是在探索研究的階段,技術實現和市場運營模式仍有待提升完善。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技術將成為數字化時代變革的有效利器,從而也能促進數據治理的相關發展。

#專欄作家#

成于念,微信公眾號:Laosiji,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互聯網+行業、數字化轉型落地。專注領域包括IT數據管理、數據資產、數據應用和最佳企業數據案例實踐分享。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