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圍觀了一下決意要把自己托付給web3的香港

2 評論 4209 瀏覽 8 收藏 33 分鐘

在大半個科技互聯網圈都被由ChatGPT引爆的AIGC和AGI吸引時,Web3卻再度以一種出乎意料的方式引起外界側目,這次背后興起的是一個新“敘事”——香港。一向缺少科創基因的香港,前所未有地All in Web3,希望能留住這個行業和其中的人才,借此找到自己的科創機會。本文作者前往香港,參加了Web3大會,并實地考察了香港的Web3現狀,一起來看!

“好久沒看到這么多內地人,你們都是來旅游的嗎?疫情之前也沒這么多,快趕上97年回歸的時候了?!辈僦豢谶€算流利普通話的香港出租車司機開玩笑地說。

我告訴他此行是來參加一場大型Web3活動,頭發已經花白的司機顯然沒能聽懂。

這符合我的預期。

對于多數人甚至很多科技互聯網從業者來說,Web3就像是個神奇的平行世界,雖然它曾在去年短暫地占據了公眾的視野,卻因FTX暴雷等一系列事件被拉下神壇,時至今日它已鮮少引起外界大規模的討論。

然而就在國內大半個科技互聯網圈的注意力都在由ChatGPT引爆的AIGC和AGI時,Web3卻再度以一種出乎意料的方式引起外界側目,這次背后興起的是一個新“敘事”——香港。

2022年10月31日,香港政府高調地發布了《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它明確地宣告香港將發展成為全球虛擬資產中心和Web3中心。2023年初港府更是設立了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開啟搶Web3企業、搶Web3人才的節奏,而隨后在數碼港成立的Web3基地也得到了來自香港財務司5000萬港元的撥款支持。

更重要的是,還有一系列正在制定中并將于今年頒布的政策,這些政策被一些權威媒體解讀為:“香港特區政府明確虛擬資產交易平臺持牌經營,代表著虛擬資產服務在香港地區正式受到認可,并將完全納入監管。”

所有跡象都明確顯示:一向缺少科創基因的香港,前所未有地All in Web3、希望留住這個吉普賽式到處流浪的行業和其中的人才,從而借此找到自己的科創機會。

但在香港的web3人潮里待幾天,你也會馬上意識到,在這股對香港來說仍然新鮮興奮的浪潮之下,幣圈“機敏”的老人們早也帶著自己的鐮刀,聞著熟悉的味道趕來了。

所以這一次,會有什么不同嗎?

01 萬人大會

一場超過1萬3千人注冊的Web3大會,大抵意味著它聚集了華人Web3各個圈層的從業者。

雖然Web3世界將“去中心化”奉為圭臬,但它其實是個非常喜歡辦大會的行業,只不過由于監管和疫情等多種原因,如此規模的Web3大會以往多在海外舉辦,而這也是本次香港Web3的一個重要意義——第一場國內Web3盛事,主辦方給它起了個輕松的名字:嘉年華。

這場持續4天、超過200場會議的嘉年華幾乎囊括了行業宏觀發展、監管政策解讀、DeFi和CeFi之爭、NFT與GameFi的未來,以及時下火熱的AIGC等各類議題,比特幣和以太坊兩個Web3最大的生態甚至分別占據了主會場一天的時間,同時各路初創項目還在分會場上演著Demo Day,內容之多讓人眼花繚亂。

四月中旬每日有超過3萬人涌入香港會展中心,與Web3嘉年華同時召開的還有香港科創展。

香港Web3嘉年華開幕第一天,會場就已人滿為患。

雖然活動方提供了NFT檢票通道,但真正使用的參會者寥寥無幾,多數人舉著手機屏幕上的電子票二維碼,在密密麻麻的蛇形隊伍中緩慢前移,我甚至在其中看到了幾位白發老人,他們拿著打印出的紙質二維碼略帶迷茫地環顧四周——“這一點也不Web3”。

在主辦方萬向集團董事長肖風進行簡短的開場致辭后,大會迎來了真正的主角們——來自香港政府參與Web3立法、財政撥款、牌照發布、貿易管理,以及基地建設的各方官員,他們的發言也為臺下華人Web3從業者們不停注入興奮劑:

“現在是發展 Web3 的黃金機遇。Web3 能為市場帶來效益、為市場和社會解決痛點,是大有可為的,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p>

“香港將會釋放Web3和虛擬資產的潛力。6月份開始將發布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許可證,(證監會)將設置一些額外的準入規則以保護投資者?!?/p>

“目前已有 140 家 Web3 公司入駐數碼港,我們啟動了多個計劃幫助推進Web3產業的發展?!?/p>

“Web3如果能夠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痛點將能夠切入香港經濟的 98%,潛力巨大?!?/p>

很多找不到空座的人或站或坐地簇擁在過道,保安一度拉起了隔離帶,沒能進來的人們只得去隔壁的分會場通過大屏幕觀看直播。

人們目不轉睛、屏氣凝神地聽著港府官員的政策解讀,低聲討論和暗暗叫好。在經歷了低谷后,這些過去幾年穿梭在世界各地的數字游民,似乎看到了自己長途跋涉后的落腳點。

“真沒想到還能有這一天,過去幾年華人Web3從業者太難了,我覺得香港這次是個好機會。”

坐在我旁邊的一位來自深圳的年輕人興奮地說,與此同時他與會場里的大多數人一樣,不停地用手機拍著臺上演講嘉賓的PPT內容。

“最令我感到興奮的是香港特首居然都出來為Web3站臺了?!蔽以诖髸F場與一位在香港金融領域從業十余年的投資人交談時,他對前一日李家超出席香港Web3協會成立儀式、并發表了“Web3潛力說”表示十分激動。

狂歡一般高漲的樂觀情緒順著大會現場傳遞到了整個Web3世界,甚至拉動了比特幣大盤的上浮。

“站上3萬了!”幾乎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過節般的笑容。

02 “Web3民族企業家”

然而這種上萬Web3從業者友好和諧、濟濟一堂共慶盛事的景象沒能持續太久。

在政府官員們奠定了香港Web3的大基調后,現場的人們陸續回歸到不同的圈層中各自行事,我眼前的這個Web3世界逐漸恢復了它原本真實的樣子。

占據著絕對流量熱度的依舊是Web3華人KOL們。

這場嘉年華將KOL們分野成了兩派,一種是站在臺前、履歷光鮮的香港Web3創業者,他們出現在各大會議的圓桌討論中,與政府官員和頭部投資機構共同暢想Web3浪潮在香江兩岸的未來,我聽到參會者給他們起了個有趣的名字:

“Web3民族企業家”。

在現場從業者的口中我得知,這些Web3民族企業家們的背景比較多元化,有些是在Web3領域的連續創業者,但不乏項目失敗的經歷,也有些由Web2轉型而來的企業家,趁著前些年Web3發展的風口在行業里闖出了一些名氣。

“總之都是KOL,有些人自身名氣遠大于創辦的項目?!币晃籛eb3數據安全領域的資深人士告訴我。

在某天午飯前的一小時里,我與其中一位被稱為“Web3民族企業家”的王峰匆忙地打了個照面。

我見到王峰時他正與隔壁一桌投資人聊的火熱,快到我們約定好的談話時間,他小跑過來,放下了一個iPad和一個巨大厚重的紙質筆記本,然后一臉抱歉的告訴我再等幾分鐘,他還要再去跟另一桌朋友打個招呼。

等待他的時間里,我對那個黑色硬殼皮、看起來有些笨重的筆記本產生了濃重的好奇心,這樣的物品已很少出現在科技互聯網行業,更何況自詡為下一代互聯網的Web3圈子。這份好奇直到對話快結束時才被滿足,在我的追問下,王峰為我展示了里面的內容:一篇篇干凈而整潔的筆記,其中穿插著或是手繪、或是粘上去的插畫和貼紙,讓我想到文藝青年們喜歡做的手賬本。

“都是跟人聊天的時候記下來的,畫圖比較多,別人一邊說我一邊畫?!蓖醴暹叿P記本邊解釋。

這讓我想到他做的那檔“王峰十問”對話欄目,這位在Web2時代創辦了一家港股上市游戲公司的創始人,在2019年加密浪潮席卷國內市場時,接連對話了包括V神、Gavin Wood、趙長鵬、李林、SBF在內的一眾行業頭部核心參與者,但他創辦的幣圈媒體也在監管趨嚴后被內地封停,他也從公眾視野淡出了不少。

他告訴我隨著香港Web3浪潮的到來,他也開始下場創辦項目,手頭在做的一個是NFT Marketplace產品,另一個是GameFi產品。

我企圖弄懂這位與港府互動密切的,同樣也不乏爭議的Web3大佬,怎么看待正在香港發生的Web3熱潮。

“現在香港Web3的問題是需要進一步看清監管政策,并且需要有標桿式的企業獲得成功,比如能獲得主流基金的投資,虛擬資產能在合規的交易所上線?!蓖醴灏旬斚路Q之為香港Web3的“蓄力階段”。

有人直接將這種趨勢概括成:東升西落。

“這個詞提得好?!彼诨卮饐栴}時雙肘搭在雙腿上,上身微微前傾,眼神并不經常與人對視,說話語速很快。

與會場臺前嘉賓的解讀相似,王峰將“東升西落”看成香港Web3大展身手的時代背景,一方面歐美國家的金融體系處于不確定性極強的動蕩階段,而香港背靠內地對宏觀經濟有著更強的把控能力;另一方面隨著華人Web3開發者的涌入,香港Web3可預見性地會出現數量和質量上的百花齊放。

“不管未來政策是變嚴還是放松,香港愿意出來做裁判就是個好事情。”

談話進行到大半,王峰身旁的一位工作人員起身催促他中午與投資人的飯局即將開場,要抓緊時間出發了。

在離開之前他再次表了忠心,他告訴我,他未來計劃把核心團隊放在香港,目前也與數碼港一起籌備著入駐事宜,“越來越多的Web3企業涌進來,大家都在排隊”。

然后在小跑離開之前,他又加了一句:“我們平臺的權益NFT已經上線了,可以關注一下?!?/p>

后幾天里,他的這款權益NFT在二級市場的成交量超過1000ETH。

03 “頂流”

站在臺前的人有自己光鮮亮麗的想象,但聞風而動的還有那些即便永遠無法上臺卻依然自帶流量的“頂流”。

孫宇晨就是這個圈子極具代表性的人物。

在這樣的大聚會中,任何人都避不開他的名字,人們戲謔地稱他為“孫哥(割)”。不在任何臺面上,但他一手操盤的幾場營銷事件卻成為眾人茶余飯后的談資與笑料。

在孫宇晨落地香港前,一則有關他出價8萬USDT(一種加密幣)高價聘請貼身保鏢的消息率先流露出來。事情的起因是有人出資8000U進行懸賞,只為找到打手當面教訓一下孫宇晨,以報之前被其項目“割”過之仇,這一消息引起了加密圈近乎癲狂式的圍觀:

有同樣被坑經歷的人喊價入場、甚至發起高達80萬U的募資;也有同樣在華人加密圈小有名氣的各式KOL,如網紅打卡般在香港尋覓著孫宇晨的足跡,只是他們成功見到孫宇晨后,非但沒有采取任何暴力行徑,反而爭相與之拍照合影,這些照片讓他們在社交媒體上成功吸粉無數。

“人特別多完全無法靠近他,他在二樓身邊跟了四個保鏢,我連樓都沒上去?!?/p>

我在一個Web3聚會中聽一個剛從孫宇晨酒會回來的人分享道,周圍人聽了他的話打趣地說“不是說請了八個保鏢嗎怎么才四個?你這是在layer1就被撂倒了,都沒上去layer2啊”,而后全場哄然大笑。

離譜的事情還在繼續上演。

為了更大限度地獲取流量,孫宇晨這個華人加密圈的黑紅頂流開始塑造新的網紅。

一位被稱之為“小耳朵”的礦機項目工作人員,因為一張活動現場照片而被孫宇晨點名邀請加入選美大賽,在隨后的幾天里,孫宇晨與小耳朵的名字捆綁式地出現在各類營銷活動里,在烏煙瘴氣的氛圍中,看熱鬧的人起哄叫好,看不下去的人頂多罵上一句,但流量仍在源源不斷地涌向這里。

于是孫宇晨們自然也要對香港Web3點評上幾句。

在一場孫宇晨參與的線上對話里,這位已經臭名昭著的幣圈人士擺出了熟悉的江湖大哥般的囂張跋扈與無所顧忌。

“沒出事之前大家就隨便干,這就是香港的態度,老幣圈的人都回來了還有什么可怕的,還有什么不能干的?!睂O宇晨喊麥式地表達著自己對香港Web3的看好,這位北大歷史系畢業的高材生甚至引用了幾段國際史來佐證他對大形勢的判斷。

然而被網友提問未來是否回國發展、用什么身份回國時,這位頂流開始左顧而言他,始終無法給出準備的回復。

“孫哥晚上的飛機就離開了,我們今天的對話就到這里結束。”然后對話就結束了。

然而人們知道他未來還會不間斷地、以各種離奇的方式再度回歸。

04 顧慮

大會日程剛過半,會場就沒什么人了。這讓人好奇,這些花費了不菲差旅的人們都去哪兒了。

答案指向了香港會展中心附近的多個區域。

不愿在商業大會花費太多時間的技術咖們,很快開起了自己的閉門交流會。我加入其中一場,毫無意外的——這里的人們在討論如何把AIGC落地到Web3行業里來。

一位來自新加坡的Web3資深技術開發者Neil,分享了一個近期備受開發者們關注的Web3&AIGC項目,它希望借助公眾人物的IP,通過AI技術為其制作數字分身,并以NFT創作的方式面向市場用戶進行商業變現,如此一來NFT將跳出被平面圖片所禁錮、卻始終無法拓展應用場景的困局。

“其實AIGC時代的個人創業更多是做交互,大模型訓練基本已被大公司做得足夠好了,Web3為個人創業提供了更平等的商業模式。”Neil在交流會中說。

事實上,這幾天在各類Web3大會上,ChatGPT和AI是很多演講嘉賓都不曾落下的“熱點”,然而人們只是象征性地贊揚著人工智能帶來了偉大的“生產力革命”,并聲稱這必將與Web3的“生產關系革命”碰撞出巨大的火花,但仔細聽下來,不少演講者只會重復地舉例AIGC圖像生成與NFT創作是多么的契合,讓我感覺本來還帶有些藝術價值的數字藏品,在他們口中變成了機器批量生產的廉價商品。

另一個頗為諷刺的現象是,那些來自Web2大廠的前任高管們帶著自己出來創業的AI項目登上Web3大會的舞臺時,他們對晦澀技術的展示與解讀并沒能吸引很多內心躁動的Web3從業者,在這些為數不多與硬核技術相關的會議中,臺下觀眾來來走走,臺上的演講者有著掩飾不住的尷尬。

隨著越來越多開發者的加入,我面前的人們談論的話題也愈加專業。

坦率地說,他們之間純技術層面的探討我多半沒能聽懂,令我覺得趣味橫生且頗具意義的是,這些具有不同技術背景、所做的工作分布在Web3行業各個環節的人們,利用這樣的機會或是請教涉及對方技術領域的難題,或是耿直地提出對方產品的技術漏洞和危害,無論是心平氣和的交談,還是劍拔弩張的爭論,最后總會得出個可以推動技術優化的解決方案。

在他們討論技術的空隙,我在現場問及一位同樣畢業于北大的Web3從業者對孫宇晨的看法,他立場鮮明地表示不愿與這位“知名”校友為伍。

“北大多數從事Web3的校友并不愿意跟他們一起炒作,畢竟很多公鏈方從技術上沒有什么創新,都是拼湊和抄襲,而且在實際操盤過程中,傷害了很多人的利益,在這個行業有一種很不好的習慣,靠流量吸引‘韭菜’入場,再去收割‘韭菜’?!边@位北大技術開發者說。

我在這場交流會中也聽到了一些關于香港Web3更為激烈的討論。

眼前的開發者們在比較香港和新加坡的優劣。

作為一個在新加坡工作生活了十多年的科技從業者,Neil坦言他仍看好新加坡Web3的長遠發展,不過他也直言不諱地告訴我,對于初創企業來說,目前香港的創業環境要更好一些,新加坡高昂的機票價格、房租,以及越來越難申請的工作簽證,已然成為了限制小型初創企業入局的門檻。

據Neil的親身感受來看,香港在創業成本和人才流動上是占優勢的,新加坡的創業項目現在其實很難落地,去年從國內遷到新加坡的Web3公司非常多,但留下來的可能只有20%,而且留下來的都是公司的負責人,團隊大部分仍舊不在新加坡。

但對于把目光聚焦在全球市場的技術開發者而言,他們對于香港Web3還有另一重顧慮。

“我們目前沒想通的一個點是,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成功的原因是他背靠中國市場,但他主要面向的也是中國市場,這對于想要從中國出發做全球的創業者而言,后面怎么以香港為跳板走出去可能是個難題,這點目前新加坡仍占有非常顯著的優勢。”Neil說。

“目前我們開發者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很多從國內來香港注冊的Web3公司反過頭回去中國做客戶,去割國內的韭菜,這是最糟糕的事情?!?/p>

05 流水席

這些參會者快速分裂,但仍有人可以自由穿梭其中,那就是——投資人們。

在香港Web3活動密集召開的幾天里,無論是帶著項目而來的Web3孵化機構,還是帶著熱錢來找項目的投資機構,都在會場內外晝夜不停地忙碌著。

這些人們幾乎包場了會展中心附近各大酒店的咖啡廳,他們知道大半華人Web3從業者都在香港,沒有比此時更好的商機。

白天里,談生意的人們將時間均等地分割成以小時為單位、車輪戰般地與一波波潛在的合作伙伴見面;夜幕降臨后,他們又將戰場轉移到香港街頭的餐館里,可以是橋底辣蟹,也可以是雞煲火鍋,西裝革履的投資人們并不在乎被熏上滿身的味道。

在一場由Web3孵化機構創始人Tony組織的流水席中,我得知他此行來到香港后幾乎沒怎么參加Web3會議,就是以上述這種私下小規模的見面,為帶來的六個創業項目成功地找到了融資。

這種流水席的本質是有目的地提升參與者在圈子內的社交廣度。

我在現場旁觀的兩個多小時里,除了幾位年輕的項目創始人始終留在現場,其余絡繹不絕的各方Web3來客拜碼頭般來來走走。借助組織者作為行業人脈超級節點的能力,一場聚會下來年輕的創始人能與三十多位Web3老炮兒們建立初步聯系。

“太累了,估計就快結束營業了。”這場流水席一直持續到午夜,Tony在我旁邊長嘆一口氣,眼神有些不由自主地渙散,他告訴我昨晚的那場到后半夜四點才結束。

“這就是江湖啊”。

場面上的熱鬧并不妨礙投資人對項目本身做出更為審慎的判斷,尤其是涉及香港Web3的項目。當我問及他們的投資意見時,老練的從業者會笑笑不說話,透露出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

也有投資人愿意基于支持香港Web3的立場之上,點明一些背后潛在的風險與不確定性。

Jeff Ren向我揭示了香港Web3背后金融法律體系的尷尬,他是一個2000年來到香港的金融從業者,現就職于一家華人頭部Web3機構OKX負責投資業務。

據Jeff透露,目前唯二拿到當地牌照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OSL和Hashkey,實則是香港證監會發出的七號牌,這個基于SFC證券期貨條例的牌照只對證券產品生效。

然而問題在于,香港法規里并沒有把加密貨幣(Crypto)定義為證券,所以對于想要拿到這個牌照的Web3企業而言,它們需要先把自己變成符合規定的證券交易所后才能申請交易虛擬資產,而這意味著對現有業務進行大范圍閹割。

“現在大家都在旁觀Hashkey在香港能不能跑得通,肖風的思路是愿意擁抱監管,但他也把自己要做的事情跟政府講的非常明白,現階段做這種嘗試對于全球化的Web3企業來說其實非常冒險,我們更多還是希望做效仿者和追隨者。”Jeff說。

我在另一位資深投資人口中也聽到了類似的觀點。

這位投資人告訴我,從她對香港Web3政策走向的觀察來看,雖然港府已在相當激進地表示支持與開放,但整體監管架構的底層邏輯與歐美十分相似,“而美國對于虛擬資產交易現在還沒有清晰的法律依據,這意味著香港下一步要做的是在國際上沒有先例可參考的基礎上進行監管側的實驗”。

“但牌照還是越多越好,香港Web3也會越來越好?!边@是不少投資人的總結式觀點。

06 Web3改造香港?

熱鬧結束的也很快,人們散去,有的趕去日本參加ETH Tokyo,有的飛往美國參加Consensus,有的返回新加坡聽陳奕迅的演唱會,更多人陸續返回深圳、杭州、上海等城市。

一場熱鬧的大會結束后,人群散去的香港,可能更能看到它的web3的那一面究竟是什么樣。

在街頭巷尾走了一圈后,香港Web3浸入到大眾生活的程度有些超乎我的想象。我在銅鑼灣、金鐘、尖沙咀、旺角這幾個人流密集的商業區看到了不少比特幣ATM機,雖然數量上遠不及遍布香港的個人換匯店鋪,但已然算得上使用方便。

我去圍觀了一下決意要把自己托付給web3的香港

附帶使用說明的比特幣ATM機/本文作者攝

在旺角商業街的一塊巨型廣告牌上,甚至赫然出現了GameFi的身影,周圍店鋪的老板告訴我,這塊地理位置優越的廣告牌幾乎成為了Web3的專屬位置,幾個月之前它屬于一家加密貨幣兌換平臺。

此外,香港還出現了不少加密理財的大型門店,本地年輕人頻頻出入其中。

這讓我想起幾天前跟Jeff的另一場對話,據他觀察香港Web3本土生態中多半還是“外來的和尚”,但也有不少剛畢業的香港年輕人跟隨著政策相繼入場。

Jeff告訴我香港本身并不是一個創業氛圍濃郁的地方,在這邊時間久了會發現就連理工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進入社會也做著賣保險、房地產中介、金融銷售類的工作,“這是香港DNA決定的”。

而自從香港Web3政策出臺后,Jeff看到Web3對整個東區起到了一定的虹吸效應,港府政策的推出和官員的站臺告訴這里的人們,“無論如何Web3是一個你可以穿著西裝體面工作,并且特首會夸獎你的一個事情”。

透過眼下的這股熱潮,香港選擇加碼Web3本質上是希望發展失落已久的科創,這個方向在過去幾年中被港府數次提及,香港也被寄予厚望,成為“國際科創中心”。這顯然與香港熟悉的金融,邏輯不同??苿撌且粋€很難實現短期效益回報的領域,它往往需要企業和政府共同沉下心來,做好長線作戰的準備。

一位從事金融科技的資深人士告訴我,香港選擇Web3作為科創發展的切入點,固然有其發揮金融中心優勢的考慮,但也依舊體現出其對投入回報周期的高要求,“Web3就像一劑發展科技的猛藥,見效快,但副作用來的可能也快”。

“香港可能還在過渡期,很多事情都沒有想明白。我最不看好的一個點是香港允許老百姓區做加密貨幣的投資,就連從業者很多時候都看不懂這些Web3項目,像我們要有大概20多個人一起研究項目,大概一個季度才會投一個,還不能保證不出錯,這對普通民眾來說風險就更高了?!币晃籛eb3天使輪投資人對我說。

我此行在香港去的最后一個地方是出現在無數會場演講嘉賓口中的數碼港。

從銅鑼灣搭乘69路專線到數碼港需要40分鐘,如果說香港城區給人的感覺是繁榮與破敗同在的老城區,那么數碼港則是一個干凈利落的高新園區,這里沒有國際都市的擁擠和喧鬧,只有一個占地遼闊的科技園區和幾個小型商場。

然而我在這里卻并未感受到十分濃郁的Web3氣息,科技園區的四座寫作樓里掛牌的公司仍以金融領域為主,展廳中陳列出的科技公司社群中倒是零星地出現了Web3企業的身影,但距離名副其實的“Web3基地”還相差甚遠。

“香港Web3喊單確實把大家都叫過來了,但是事情干得成干不成還得靠自己。不要太嚴肅,這就是場嘉年華?!?/p>

我在離開數碼港的最后一刻,腦子里重復回響的都是這句話。

這么看來,這場香港Web3盛事給自己起的名字,還挺實在的。

作者: 沈丹陽;來源公眾號:品玩Global(ID:pinglobal),講好科技創新的中國故事,講好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故事。品玩Global——品玩旗下全球化內容矩陣品牌。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品玩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差點我就去了

    來自廣東 回復
  2. 去年玩了一年得數字藏品,可以理解為國內的NFT,我感覺這玩意沒有任何價值,我看到了很多人1W多買張圖片,最后900塊賣掉,今年來Web3的熱度都被chatGPT搶走了,體驗chatGPT后我覺得AI 離我們比Web3更近些,也更有價值些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