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浪潮:早早進,慢慢來

2 評論 5175 瀏覽 21 收藏 12 分鐘

如果看好區塊鏈技術和它的應用場景,真要做事,您需要早點進、慢慢來。

2018年初這幾天,區塊鏈技術在網上突然成為熱點,人人都在談論它。當然,很多人討論的是利用區塊鏈原理進行所謂的發幣、炒幣,那帶來一種紙面上的、可能是虛假的財富效應,同時冷靜的或憤世嫉俗的人也說,可能99.9%的人是被割的“韭菜”。

在之前討論比特幣價格暴漲的專欄文章中,我寫道,“比特幣不是你錯過的投資機會?!睂τ谶@一波大眾層面的區塊鏈狂熱,我也持相同的觀點:“基于區塊鏈的所謂代幣,也不是你錯過的投資機會。”

但是,區塊鏈技術,也就是區塊鏈技術本身和它的實際應用場景,可能是我們應該去關注、去學習和去實踐的。

1. ?區塊鏈在哪兒?

現在,互聯網就像我們生活中的水與電一樣,但其實,我們所了解的互聯網至少可以分成三個層級:

  • 一層是網絡(Internet),它的基礎協議是TCP/IP
  • 一層是萬維網(WWW)
  • 最上層是應用。

萬維網這個詞現在很多人已經很陌生,我們說互聯網的時候通常包含了它或直接指的就是它。

在網絡和萬維網之上,是我們在移動互聯網中使用的資訊、社交、電商、游戲等等。

我們做這樣的區分是因為,區塊鏈技術看看成是互聯網發展20多年來的一次大躍遷,它是新出現的、與萬維網(WWW)并列的基礎性技術協議。

2. 價值互聯網

更具體地說,現有的互聯網最適合傳遞的是信息,在它之上建立的基于信息傳遞的服務。

比如說,我們去淘寶上購買一個東西,我們跟淘寶之間傳遞的是:一,商品信息、訂單,這是信息;二,由支付寶和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來協助確認的與金錢相關的信息。

也就是說,現在的互聯網實際上是信息的互聯網,當我們需要轉移數字化的資產(也就是金錢、股票)時,我們需要依賴可信的中介機構。

區塊鏈技術則是在適合傳遞信息的互聯網之外出現出來新的技術與協議?;趨^塊鏈技術,也就是它背后的區塊鏈存儲結構、密碼學原理、共識機制,我們不必依賴可信的中介機構,就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轉移數字化的資產。

類比來說,現在的互聯網上,當我要電子轉帳給你的時候,需要經過第三方支付、銀行等中介機構;

而未來我們可以像拿現金給你一樣,直接把現金從我手中交到你的手中。

基于區塊鏈技術,數字化的資產的轉移也就是價值的轉移就可以像我們兩人之間給現金一樣,不再需要中間的中介機構。

也正是從這個角度看,區塊鏈技術可能把我們從“信息轉移的互聯網”帶向“價值轉移的互聯網”,也可以簡單地說:

從”信息互聯網“到”價值互聯網“。

區塊鏈應用 | 區塊鏈技術浪潮:早早進,慢慢來

3. 比特幣: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

這一切的近期起源,是比特幣的發明人、也就是化名為“中本聰”的一個人或一群人建立的比特幣體系和開創性論文:《比特幣: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

他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無須政府發行(由算法發行)、無須中介機構(可直接交換)的數字化現金(加密貨幣)。

貨幣的設想沒有能成為現實,但比特幣還是成功地成為數字世界中一種被認為有一定價值的資產。

比特幣實際上是一個簡略的說法,它實際上也包括三層:

  • 最上層是應用,也就是我們知道的比特幣;
  • 中間層是比特幣技術協議;
  • 最底層是比特幣區塊鏈。

比特幣體系的這三層都是為建立一個數字現金應用場景設計的。但逐漸地人們發現,最底層的區塊鏈有更大的可能性。

4. 以太坊:下一代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平臺

這就是出現了區塊鏈中的第二篇重要論文和產品,這篇論文的是由以太坊(Ethereum)的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所寫的《以太坊:下一代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平臺》。

以太坊建立新的一條公有鏈,建立了新的協議層,也就是論文標題說的:

  • 智能合約
  • 和去中心化應用。

基于以太坊,人們可以構建新的應用,也稱為去中心化應用(即所謂的DAPP)。

區塊鏈應用 | 區塊鏈技術浪潮:早早進,慢慢來

5. DOS與1994年的互聯網

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把以太坊看成是一個操作系統,比如Windows、iOS、Android,在它之上可以開發應用(可類比為叫車軟件)和建立全新的服務(可類比為滴滴公司)。

以太坊讓人們尤其是讓懂技術的人看到,基于價值互聯網的應用設想有了最簡陋的雛形,真正的變革在啟動、在加速。

現在我們仍處在區塊鏈技術發展的早期,還有很多人在試圖建立更新一代的區塊鏈技術平臺。

如果按技術發展階段的類比,有人說現在的以太坊相當于DOS,可視化視窗的Windows時代都還沒有到來。

我們也可說,現在相當于1994年的互聯網,當時人們為互聯網的前景充滿期待、無限暢想,但如何落實還不知道。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到1998年主要互聯網公司網易、阿里巴巴、騰訊等才出現,要到20年后互聯網才在中國深入地融合每一個經濟與生活領域。

5.Token,代幣,通證,或糧票?

以上關于區塊鏈技術的探討,其實并什么新信息,金融專家對它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的設想已經討論了幾年了。

現在,區塊鏈突然在大眾層面火起來,是因為在2017年某個,摸索區塊鏈應用的眾人突然發現:

雖然建立真正可用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還早,但發行這些DAPP的token(代幣)似乎是可行的,并激發起圈錢、炒作、投機的狂潮。

其實,延續比特幣的說法把DAPP Token翻譯為代幣是有歧義的,它實際上更類似于早已經消失的糧票、布票。

有人(元道與孟巖的對話)建議說把它稱為“通證”可能更準確。

6. 早點進、慢慢來

不管怎樣,這些代幣或通證仍只是一種設想。

區塊鏈應用 | 區塊鏈技術浪潮:早早進,慢慢來

現在區塊鏈技術仍處于發展的極早期,應用場景仍等待設想、實現和驗證。我在博客和Web 2.0時代的好友、后來的同事方剛最近在網上發表自己對區塊鏈的看法最后一句話,可能反映了很多熟悉互聯網技術的人的看法:

(如果看好區塊鏈技術和它的應用場景),真要做事,您需要早點進、慢慢來。

方剛談區塊鏈(摘要):

  • TCP/IP是一個協議集合,區塊鏈也是一個協議集合。TCP/IP從來沒有toC火過,區塊鏈怎么就像流感一樣傳開了,真是怪哉。
  • Windows是面向不聯網PC發明的OS,Andriod是面向聯網Phone發明的OS,區塊鏈把整個互聯網當成一臺計算機,這臺計算機上的OS有了很多雛形,BTC、ETH、EOS都是早期探索,主流商用的OS還沒有發明和競爭出來。
  • 基于OS的token很難跑通,但基于該OS實現的某條公鏈可以發行自己的token并極有可能跑通,這就看該公鏈上的DAPP生態搞得好不好,好的DAPP不但擁有海量用戶,而且自己發行的token也極具價值。
  • ETH跳過公鏈和DAPP自身價值tokenize的進程,憑個白皮書就直接搞ICO,還在二級市場交易所收割韭菜的法幣,真是壞了良心,也著實讓我腦洞大開。我以前老說,科技發達只會讓社會進入高智商低道德通道。果然,高智商低道德社會來了,這幫韭菜被割也是活該。
  • 沒有誰覺得自己會是那個擊鼓傳說的最后韭菜,這才是悲哀。ETH的TPS發指,沙箱設計、激勵機制也不健全,最多也就是個早期的DOS,我不看好它會成為主流,所以不但ETH上的代幣會全部歸零,ETH主token也可能歸零。比特幣是另外一回事,到最后,也許比特鏈上跑的唯一應用就是比特幣,而比特幣會成為區塊鏈世界公認的基準貨幣,和所有公鏈token、DAPP Token自由兌換,但不能與法幣直接兌換。

本文作為互聯網知識經濟專欄刊發于2018年1月17日《南方都市報》,網絡刊發時根據原稿重新編排。

 

作者:方軍

來源:微信公眾號:“思維的樂趣(ID:mindmeters)”,互聯網知識經濟 x 讀懂互聯網未來

本文由 @方軍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能加個微信大家交流下 13066878896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