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Token與分布式商業模式的黎明
區塊鏈的token,現在更多被大家當成是一個在交易所可以交易的代幣,但它的意義遠不止于此,雖然交易和流通屬性賦予它價值,但它更重要的是給予每個協議或應用一個全新的去中心化的商業模式,這個模式未來會對整個商業、巨頭、社會、組織形態都產生根本性沖擊。這才是它更大的意義。當然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這些token,現在是幾千個,未來會有幾萬個,甚至百萬個以上,正如app一樣,幾百萬個里面,最終有價值的可能也就是幾萬個。不過,對于數字token來說,藍狐的看法是,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機遇。不管什么情況,越早進入越好。本文作者是Fred Ehrsam,發布于blog.coinbase.com,有部分案例稍過時,但2016年的就有這樣的深入看法,值得點贊。
在過去的幾年里,風險投資公司及機構投資者投入到數字貨幣公司的資金已超過了10億美元。過去的四個月,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一批基于區塊鏈的項目共計籌資了2.5億美元,但這些錢都不是來自風險投資機構。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
答案是區塊鏈token。
這些項目通過在區塊鏈上創建并出售自己的token來籌集資金。乍一看,這就像是一種新的籌資方式,好比是一個正常的公司發行并出售股票來籌集資金。但仔細一看,它又遠遠不止于此。
這些token存在著一些關鍵的組成部分:
- 它們是應用程序本身所使用的貨幣;
- 應用程序的貢獻者,拿到的報酬都是這些代幣,并且非常地精準;
- 這些token可以很容易地轉換成法幣(如美元)。
舉例來說,Storj是一個去中心化文件存儲系統。和比特幣、以太坊類似,該網絡沒有中央運營商。該項目通過他們的應用幣Storjcoin,眾籌獲得了910 BTC,相當于50萬美金(當時的價格,今天接近1000萬美元左右),Storjcoin允許你在Storj網絡上購買存儲空間,反之,如果你將自己的電腦存儲貢獻給網絡,你就可以獲得Storjcoin。如果你購買或賺取了Storjcoin,你就可以在網絡上購買到存儲空間,如果你認為Storjcoin的價值會上升,你可以持有它們,或者將它們轉換成你的本地發幣。
這不僅是一個籌集資金的新途徑,它還創造了自己的經濟生態系統。更確切地說,它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商業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沒有中央控制公司,所有參與者共同共享所有權及貢獻。正是互聯網及加密貨幣的結合促成了這種商業模式的出現。
其他采用這一模式的項目還包括:
- STEEM,去中心化版本的Reddit,參與者通過貢獻新聞和內容獲得報酬;
- Augur,一個預測市場,參與者通過對事件結果的預測來獲得報酬;
- IPFS,一個去中心化的文件存儲系統,其原生token稱為Filecoin;
- 即使是以太坊和比特幣本身,也同樣如此,人們通過貢獻算力來處理交易獲得報酬。以太坊最初通過眾籌獲得了價值1800萬美元的比特幣(當時價值)。
關于這些“項目”或者“應用”,你會注意到一件事:它們是真正的去中心化軟件協議。協議是一個奇特的技術術語,意思是:它是一個標準的語言,能夠讓互聯網上的一群人,在特定的一個問題上進行協作。已存在很久并且流行的網絡協議,包括HTTP、SMTP 、SSL等。
正如Albert Wenger指出的那樣,從歷史上看,我們很難去激勵新協議的創造。這是因為:1)這些協議的創建與維護之間,并沒有直接的經濟激勵;2)很難讓一個新的協議變得流行,這是因為“雞與蛋”的經典難題。例如,我們的電子郵件協議SMTP,它并沒有直接的經濟激勵,因此其發展并不順利,后來因為Outlook、Hotmail以及Gmail使用了它,并依靠這個協議建立了真正的業務,SMTP協議才得到廣泛的應用。因此,非常成功的協議,它們往往存在的時間是很長的。
而現在,有人可以創建一個協議,創建一個原生token,并為自己及項目在將來的發展中保留一些token。這是一種激勵創作者的好方法:如果協議是成功的,這個token的價值將會上升。但如果創作者過于貪婪,自己持有了過多的token,會發生什么呢?由于項目的源代碼是開放的,人們可以復制這個項目的所有代碼(稱為“分叉”),并重新開啟完全相同的網絡。
此外,代幣還可幫助解決經典的雞與蛋問題。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拿Twitter來舉例。在開始階段,成為Twitter網絡的成員,其價值是很低的,很少人在使用它,因而那個階段的Twitter并沒有什么內容!現在,Twitter擁有了數億名用戶,人們也從中找到了價值。換句話說,只有當更多人參與時,Twitter網絡的價值才會上升。
那么,如何讓人們去加入一個全新的網絡?
賦予參與者部分的網絡所有權。就像是一家創業公司的股權,加入這個網絡越早,那么價值就越大,因為你會得到更多的所有權。分布式應用就是通過它們的token來支付貢獻者。而且token(網絡的部分所有權)具有升值的潛力。這就相當于比特幣早期階段的礦工。
這兩種激勵措施是彼此驚人的抵消,當網絡人數少或者有價值時,你就有更強烈的動機加入。
這種模式已被創業公司使用了數年的時間,他們用它來吸引員工到一家年輕的公司,現在,去中心化應用也在使用它,來激勵世界各地的潛在用戶去參與到這些應用。
這會使網絡的發展更為容易。在過去,網絡通過各種方法來解決雞與蛋的問題:Reddit 在用戶持續使用其平臺之前,該公司的成員通過自己發帖來吸引用戶;Facebook為了讓其網絡成長,首先從哈佛的學生入手,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例子。
比特幣和以太坊是首先使用這種模式的例子,它們用它來引導貨幣/交易網絡。同樣的模式正被用來引導其他的網絡。
想象一下,如果像Twitter、維基百科、Facebook、Reddit或者Uber這些項目,它們從一開始就使用這種模式,會發生些什么?相對于一家中心化的公司,軟件協議將取代中心化運營商,網絡中所有的創作者和貢獻者會相互擁有這個網絡。原本像是工蜂的網絡貢獻者們(例如Uber的司機),現在他們更像是其創造的價值網絡的業主。
這種去中心化的商業模式可被描述為:X 不需要中央網絡運營商 X。 Uber不需要Uber作為一家公司,來控制司機與乘客的網絡。Reddit不需要Reddit作為一家公司,來中心化地托管和創建該平臺。Facebook也不需要Facebook公司。但通過價值增值服務,仍會有商業支持這些網絡(例如,Uber的自動付款或司機背景調查服務);簡而言之,沒有一家單一的公司能夠“完全擁有”這些網絡。
當然,目前的階段還是非常早期的,但token及這種新的去中心化模式于這個世界而言,可能意味著很多:
基于網絡效應的商業,其開始將以“去中心化優先”。
- 這就好像是90年代末以“互聯網優先”的一些商業,以及2000年代后期以“移動為先”的一些商業;
- 資本的獲得將更加平等,因為全球范圍內的任何人都可以為一個項目作出貢獻。作為全球性的區塊鏈,在非洲發起的項目與在硅谷發起的項目,并沒有什么不同;
- 在另一面,投資也將更為平等。每一個人都是根據同樣的投資規則參與其中;
- 因此,區塊鏈首先給予了我們互聯網貨幣,現在,它們又開始給我們互聯網資產;
- 公司法的未來,看起來像是律師和碼農的混合體。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現象不只限于任何單一的區塊鏈。一些項目已經建立起它們自己的區塊鏈(例如Steem)。其他的,則在主要的數字貨幣協議上建立起依附協議(例如比特幣的彩色幣,以及以太坊平臺的Augur)。然而,我們很可能會看到,越來越多的token將建立在例如以太坊這樣的區塊鏈上。
token的數量增長路徑,可能會模仿App Store中的應用程序發展路徑:它在啟動期的速度會很慢,然后會成倍地增長。
正如Web應用程序以及移動應用程序,將會有成千上萬種token誕生,最終將達到百萬計。當然和所有的應用程序一樣,很多的token實際并沒有價值,一些會取得一些成績,但只有少數的應用才會取得巨大的成功。
而即將到來的去中心化應用浪潮,其伴隨著的,將是諸多互聯網公司的失敗。諸如The DAO項目的失敗經歷,將會有更多。我在這篇文章當中列舉的一些項目,可能其最終會慘遭失敗。有些人會短期關注這波浪潮的金融元素,稱它為股市2.0或者華爾街2.0,但這其實遠非如此。
這也是近幾年當中,我在數字貨幣領域里看到的最大、最重要的發展趨勢。它可能會孕育出首個殺手級應用。
思考一下當前世界存在著的幾個主要協議,看看它們為我們創造了多少公共利益:HTTP給了我們訪問互聯網的數據,SMTP給了我們電子郵件,SSL為我們確保數據傳輸的安全。而去中心化協議和token,將開啟一種機制,為我們帶來更多成功的協議。這意味著世界會迎來更多的創新,消費者和商業也會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像美國證交會這樣的監管機構肯定希望了解更多信息。我希望他們能看到token與我們目前概念中的證券有著根本不同的屬性,并能確保這些token同其他任何軟件協議一樣發展。如果這樣做,他們將推動協議創新,這有可能成為平衡經濟的一股力量,就像互聯網對信息的產生的影響一樣。
原文作者:Fred Ehrsam
原文地址:blog.coinbase.com
譯者:Pepper,藍狐筆記(公號:lanhubiji)
本文由 @藍狐筆記(公號:lanhubiji)社群“Pepper”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 CC0 協議
如何讓受眾易于介入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