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談商業產品(二):大型互聯網內部創業指南

2 評論 6170 瀏覽 38 收藏 23 分鐘

團隊創業是件痛并快樂的事兒,筆者把這段經歷進行了提煉,抽取出最有價值的部分落到紙面。讀者可以把它當做是故事或者指南,期望能帶來價值。

筆者的本意是把文章寫成一個創業故事,但是經過仔細思考并下筆時,發現有太多事件交織在一起,有太多細節需要思考。終究只好把這段經歷進行了提煉,抽取出最有價值的部分落到紙面。

在文章中我打算用三個迭代周期來講述業務搭建的過程,雖然我們售賣的并不是常規的商業產品,作者會盡量按照自己對商業產品的理解來梳理。

此外,雖然項目還算成功,卻不見得典型,所以文章的參考意義請讀者自行評估。

當回首往事,曾經的艱難困苦在腦海中已變得模糊。只是在回憶和思考時才發現,那時似乎很傻地做了一件有點牛(至少是可以吹牛)的事情。文章里所說的公司目前估值已超過1億美金。

作為部門內第二大項目組的組長,我覺得其中有我的一份ROI可以算一算——當我加入時,它還只是大型互聯網公司的一個可有可無的部門;而當我離開時,它已獲得數千萬元融資并成立獨立公司。

在創業團隊里工作是件痛并快樂的事兒,各種任務和突發狀況撲面而來,像潮水一樣把人淹沒。身在其中的我們,不得不奮力向前,挑戰一波又一波浪潮。

雖然現在看來不過是產品的正常迭代和進化,而當時還不夠老練的我只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組織的快速成長也促成了我的個人成長,對此至今心存感激。

一、盤點可售賣產品資源(團隊人數:5,時間節點:M1W1)

ToB的商業模式,其核心就是一個“賣”字,不管是賣硬件(如IBM賣小型機),賣軟件(如Oracle賣數據庫),還是賣流量(如抖音賣廣告位),只有將商業組織的資源賣給客戶才能產生收入

。在業務的初期,我們并沒有頭腦發熱往前沖,而是頂著公司CEO的壓力,花了幾天時間盤點了手上的彈藥:

  • 手上有什么資源,數量分別是多少?
  • 如何將資源整合形成優勢?
  • 資源的SWOT分析。
  • 目前如何定價,是否有更好的定價方式?
  • 預期資源能帶來多大的價值?
  • 是否需要補充其它資源,還需要什么資源?

這件事情本身并不完全是由PM完成,而是所有人都參與。相比于創業公司,在大公司內部創業的優勢是在啟動階段就有大量的資源,所以問題的關鍵就變成了資源的取舍和合理利用。

因為公司對我們有所期待,在資源上也做了傾斜,所以正是獅子大開口的有利時機。

二、收集和整理原始線索庫(團隊人數:不到10人,時間節點:M1W2)

筆者入職時團隊內僅兩名銷售,在M1W2時又入職了兩三個sales。這時的人數夠開一場不大不小的頭腦風暴會議了,所以適時將收集線索庫的事情擺上了臺面。

畢竟要想把產品賣出去,不能毫無章法、毫無節奏,而是應該有一副作戰地圖,在上面標出各個高地,然后去逐個攻克。

首先我們整理了有哪些線索來源:

  1. 所在公司、關聯公司/子公司:從“殺熟”開始,建立信任的成本低,風險和質量可控,而且“肥水不流外人田”。
  2. 集團公司、兄弟公司及他們的關聯公司:雖然比起所在的公司來說疏遠了一點,但是畢竟是自家人,“你好我好大家好”,哪怕真出事了也好商量。
  3. 股東公司及股東投資的其它公司:這層關系就遠得多了,而且我們的資方是BAT和大型投資公司,想要撬動他們難度很大,不過即使如此還是值得一試。
  4. 銷售自帶人脈和資源:大凡做KA久了,都會積累一些老客戶,以前賣A產品給客戶,現在賣B產品,多一個話題和客戶套近乎KA也樂意這么做。
  5. 行業協會:作為協會,自然少不了會員名單,不過拿到會員名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6. 網絡渠道:58同城、趕集,還有一票其它網站上都有企業和聯系人信息,只要八爪魚用得6,能把這些信息抓個遍。

列出原始線索后,需要對線索的價值和獲取難度做評估,算出綜合得分,如此一來孰先孰后一目了然。最后是給每一項資源分配一個owner,定好deadline,到期就反饋資源測試的結果。

三、產品和解決方案包裝(團隊人數:不到10人,時間節點:M1W2)

銷售賣產品時需要給客戶做推介,不能指望他們每次都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去說服客戶,不管怎樣得有個PPT吧?PPT上得有幾個高大上的解決方案吧,得有案例和品牌商標吧?什么!這些都沒有?!

可以編吶。

  1. 公司背景:母公司是誰,都由哪些牛氣的資方,公司在行業里的地位和名氣。
  2. 愿景和目標:這些都是很虛的內容,但是說一些創造社會價值、解決社會問題的話能顯示出公司的正能量和真誠。
  3. 能提供的解決方案:但凡原料,都是“進口”、“高端”;但凡服務團隊,必定“高素質”、“經驗足”;但凡流程,一定是“正規”、“高效”。
  4. 成功案例:把小事說成大事,把瑣碎的事包裝成高大上的事;如果有高質量實圖果斷往上放,沒有實圖就在網上下載,多用些商務類、概念的圖片準錯不了;如果有客戶的好評,盡量指名道姓,如果沒有,用“某500強公司XX經理”之類的表述也沒問題(500強員工不會隨意暴露身份信息,隱姓埋名不是很正常嘛,哈哈)。
  5. 服務客戶:不可能沒有吧?母公司、祖公司、關聯公司、朋友公司…只要是商標能拿得出手,不會招致投訴的統統往上貼;公司通過C端產品服務過的客戶,也可以拿過來。

在初期市場同學確實會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覺,所以不得不做一些夸大和美化。隨著業務開展,案例和客戶會越來越多,自然就不需要編故事了。包裝需要每月更新一次,及時把最新的產品方案和優質客戶加入到文件中,并同步給銷售團隊。

四、建立基本組織架構(團隊人數:5->25,時間節點:M1->M2)

前boss曾經一個月面試一兩百號人,筆者沒那么猛,但是入職兩個月內面試幾十個人還是有的,面試的崗位包括PM、項目管理、HR、銷售。并不是我們喜歡這么做,而是因為項目本身有一個“勢”,“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必須趁著公司對我們寄予厚望、資源傾斜的時候就快速把業務做起來,而拉動業績提升是需要人的。

所以組織架構的建立其實是重中之重,所以團隊中的老員工在這個階段都在高強度面試別人,我們一般會看重這些:

  1. 專業能力是否是我們需要的,是否和崗位要求相匹配?
  2. 性格特質是否與團隊氛圍相符,是否具有創業的拼勁?
  3. 個人規劃和期望如何,是否和團隊目標沖突?
  4. 核心價值觀是否有瑕疵?
  5. 情商與智商水平如何?

讀者會發現只有第一條是能力相關的,而其它的都是通常意義的“軟性指標”。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希望未來的同事能獨當一面,能和我們一起并肩作戰攻克一個個難關,自然就不會把要求放的太低。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會在面試過程中加入幾道情景題,來檢驗面試者的反應能力和思考問題的方式,這個辦法的效果特別好。

五、打造Minimum Viable Product(團隊人數:5->25,時間節點:M1->M2)

產品的打磨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幾乎貫穿公司的整個生命周期。然而,我們不可能等到產品都打磨成熟了才推出去,也不可能等到所有的支持系統都搭建好了才開工,到那時候恐怕連黃花菜都涼涼了。

上文也提過,在我們還一窮二白、連像樣的客戶都沒幾個時就開始了產品包裝。同樣的,在產品很初級、一個支持系統都沒有的時候我們就開始了售賣。

  • 可售賣產品:我們拿到公司的資源后就開始售賣。雖然公司產品面向C端用戶,稍加改造后即可符合B端客戶的場景和需求。即使我們的服務不是很符合客戶的要求,也可以適當降價拉幾個價格敏感型客戶入坑,就當是賠本買經驗。
  • 流量:在公司、集團公司的官網、APP開入口,越多越好,位置越顯眼越好。當產品方不愿意給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威懾之以武力——給對方描述一個宏偉的計劃和美好的未來,如果行不通就向上求助于公司高層。
  • 運營系統:直接從市面上購買系統太貴而且不滿足個性化的需求,自己開發太慢、成本也不低,更何況在初期也沒有那么多運營信息需要進系統。索性,每個運營人員人手一份excel表格,有更新時在群里吼一聲,大家及時同步即可。
  • CRM系統:這個問題最容易解決。上網稍加搜索就可以找到各種CRM系統,如果有一定的開發能力,可以將Vtiger或者Sugar CRM部署到自己的服務器上并稍作修改;如果沒有,或者CRM不是強需求,則隨便選用一個國內免費的云端版本即可。我們當時就采用了第二種方案,自己動手增加了些線索和客戶的個性化字段,多個銷售和運營人員使用一個賬號。即使條件如此簡陋,也堅持了很長一段時間。
  • 項目協作系統:還是上面的思路,能免費就絕不付費,能快速用起來就絕不把時間浪費在上面。我們選用了有道云筆記,把項目文檔、客戶資料都放入其中,在成員人數少的時候,多人同時編輯和團隊內共享文檔都不成問題。

六、搭建銷售模型(團隊人數:8->40,時間節點:M1W2->M3W4)

一家做商業產品或者ToB產品的公司,必須有一套成熟的銷售方法。為了使方法能發揮最大的作用,還需要不斷迭代。銷售模型的搭建非一朝一日之功,我們從業務伊始就開始了這項工作。

既然把它稱作模型,就必須有邏輯算法做支撐,也必須有自我學習和演進的能力。

以下的三個模型包含了各種特征,線索分析模型+銷售分析模型,可用于判斷線索和銷售的匹配度和線索成交的概率;客戶分析模型+銷售分析模型,可用于老戶新開和重復銷售的分析。(實際上,在落地的過程中我們并沒有如此明確地提出模型,不過作者覺得整理出來會有更大的價值)

除了橫向的分析模型,還需要縱向的轉化漏斗模型——這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工具,分析每一層的轉化情況,發現阻礙轉化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并逐漸將減小漏斗的斜率,這幾乎是每一個銷售團隊都要做的事情。

這個過程中可以結合客戶、銷售、線索的模型,不斷優化正負樣本的選擇,提煉高度相關的特征,去除不相關的特征,優化模型算法。隨著時間的發展模型將得到越來越多的訓練,進而準確率也會越來越高。

七、落地市場動作(團隊人數:15->50,時間節點:M2->M4)

商業產品的市場活動是很難做的,筆者曾經寫過《5個方面,談 To B 互聯網產品的幾大坑》,其中最坑的就是市場。試問騰訊的公眾平臺做過市場投放么?阿里的商家廣告平臺做過么?百度的搜索推廣廣告做過么?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只不過現在巨頭都不在這方面大量投入。另一個原因是由于商業產品的目標客戶太窄,大面上的市場活動費時費錢轉化還不好,自然不會采取這種方式。鑒于此,我們也只落地了少量活動。

  • 異業合作:公司的招牌金光閃閃,吸引了幾個同樣做企業服務的公司慕名而來,我們簽一份合同允許對方把我們的logo掛在他們網站上,而我們則在他們的網站上放置永久banner圖用來收集潛客線索。
  • 行業展會:一般需要給主辦方幾千元入場費就可以在會場上擺放一個攤位——通常是一張桌子,一個X展架。然后守株待兔,當有感興趣的潛客前來咨詢時,粗略了解需求并爭取拿到對方的聯系方式
  • 換量互推:還是借公司的光,拿著公眾號幾百萬粉絲的由頭忽悠有流量的合作方,相互推了一條廣告。只不過市面上幾乎沒有這類的大號,而且效果平平,所以嘗試了一次后就放棄了。

讀者可以看出:我們在市場活動上也沒有重金投入,遵循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原則,每一項嘗試都盡可能壓低成本,結果好則加大投入,結果不好則果斷舍棄。

八、建立財務法務流程(團隊人數:15->25,時間節點:M2)

任何商業模式都必須合法合規才能走得久遠,我們之所以沒有從一開始就梳理流程,是因為最初的一個月簽單極少。PM(是的,這事兒是PM跟進的)對于各種業務場景了解的還不夠深入,即使偶爾需要財務、法務支持,也可以用臨時方案頂一頂。從M2開始,我們慢慢簽了些單,也開始了財務和法務的常規流程化。

  • 稅費:由客戶繳納稅費還是服務提供方繳納,不同的繳稅方式會影響收入。營業稅是必須繳納的,增值稅可以通過業務模式和合同條款進行合理避稅。
  • 發票:客戶方是需要增值稅普通發票還是專用發票,發票上的服務類型是否是我們有資質提供的,如果沒有資質,需要對公司營業執照進行增項。
  • 收入:涉及到財務計收的方式,需要銷售人員管理好客戶回款周期,也需要業務-財務配合(主要是通過審批)將壞賬率降到最低。收入也關系著公司對部門的KPI考核,如果一開始勢頭很猛,公司預期也會隨之提高,而如果業績太差則會使公司喪失信心。如何保持公司的關注和部門壓力之間的平衡,是boss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除此之外,增加收入并不是靠天吃飯,也是需要搭建模型和進行持續優化的,這個話題在后期的文章中還會說到。
  • 合同條款:可分為一般法律條款、財務條款和業務條款,為了加快合同審批可以將業務條款單獨成附件。合同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從筆者入職到離職,總共對合同進行過5次迭代,3類條款都有所涉及。
  • 合同流程:標準模板合同和非標合同,大額采購合同和小額合同,高返點合同和低返點合同,審批流程是不完全一致的,需要根據公司的規定和業務的需要做合理調整。

九、建立項目運營流程(團隊人數:18->40,時間節點:M2->M3)

也是因為銷售并不是從一開始就能簽單的,所以運營也不是一開始就步入正軌和形成常規化。在最急最忙的時候,全員皆客服、全員皆運營,也能暫時渡過難關。

但是到了M2,不招項目運營人員,不尋求客服的支持是不行了——總不能指望產品經理每天都蹲守在客戶現場,也不能指望市場和銷售小伙伴解決全部客訴。在運營人員來了之后,我們做了這些事情。

  1. 搭建經常性培訓的機制:一方面是因為產品在快速更迭,另一方面因為不斷有新的項目開張和新人加入團隊,所以做好以老帶新和項目的常規交接流轉是很重要的。利用上面提到的有道云,將信息同步給需要的小伙伴,并且在老人中選擇合適的人選,定期安排培訓,對提高整體的配合效率有很好的作用。
  2. 編制運營宣傳物料,整理FAQ:在客戶現場擺放物料,既能增強品牌露出和公司的存在感,能即時解答客戶的疑問,還能減輕項目運營人員的負擔。
  3. 搭建運營管理流程:現場出現的問題由項目經理全權負責,能當場解決的就當場解決,不能解決都再升級到運營組長、boss層面。相應需要的物料、人員調度由運營組長進行協調。
  4. 400客服:一部分流量會通過400進行記錄并反饋給運營人員,由運營完成整理并發給銷售接口人;在宣傳物料上也提供400電話作為額外反饋渠道和監督手段,如項目運營人員失職或者客戶一時聯系不到項目運營,則可以通過400電話反饋。

到這里,第一階段的主要任務就完成了。實際上,我們做的遠多于此,但是把它們一件件列出會顯得過于龐雜,也不利于把握項目的主要路徑。這個階段的目的是打好基礎,相當于1.0乞丐版,下一個階段將是2.0升級版,依然任重道遠。

相關閱讀

泛談商業產品(一):什么是商業產品?

 

作者:霹靂,微信公眾號:產品霹靂

本文由 @霹靂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很有幫助,我找到一個實習,快要入職了,作者的文章讓我對商業產品有了一個概念,感覺心里有點底了。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