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創業者最容易犯的5大錯誤

5 評論 5328 瀏覽 26 收藏 11 分鐘

創業是人生路上的一次豪賭,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就可以不做準備,只憑借滿腔熱情!避開這些年輕創業者們經常會煩的幾大錯誤,說不定,就能提高創業的成功幾率。

新的學期開始了,隨著第一批00后開始踏進大學的殿堂,也就證明越來越多的90后開始成為社會中堅力量。當90后們走出校園,有的兢兢業業走上了工作崗位,但也有的選擇放手一搏去創業。

近幾年“90后創業”,一直是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根據《2017年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顯示:

近九成大學生考慮過創業,其中26%的在校大學生有較強的創業意愿,而有3.8%的學生則表示一定要創業。

顯然,在如今90后的群體里,創業已經成為了主流趨勢。然而另一份數據顯示:

90后們的創業成功率不超過5%,入局者眾,但是成功者寡。

通過大量的失敗案例分析我們發現,在年輕創業者身上有一些導致創業失敗的問題甚是相同。

創業是人生路上的一次豪賭,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就可以不做準備,只憑借滿腔熱情!避開這些年輕創業者們經常會煩的幾大錯誤,說不定,就能提高創業的成功幾率。

一、資金儲備不足 盲目借錢去創業

90后年紀尚輕,社會經驗與財富積累都不足,而在萬眾創業的大環境下,很多90后們都懷抱創業夢想。

有調查顯示:如今90后們創業的最大動力已經并非“賺錢”二字,而是為了“自由的工作生活方式”,不用再為他人干活,又可以彰顯自我價值,何樂而不為?

在這樣的思想引導下很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沒有強大的決心也沒有原始金錢欲望的驅動,就盲目創業,甚至不惜借錢去創業。

成長于經濟飛速發張時代下的90后們,金錢觀念并沒有那么重,在很多年輕人看來自己沒錢那就借吧,借錢創業并沒有什么。當初馬云就是找身邊各種朋友借了一萬多創辦的中國黃頁,任正非也是靠借來的2萬多開始創業的。然而他們并沒有看到“借錢創業成功者”與“借錢成功失敗者”的比例。

公司在初創階段的很多問題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根據有關調查報告指出:資金不足依然是90后年輕創業者們最主要的障礙,也是導致創業失敗的重大因素之一。

在創業失敗率超過90%的今天,一步不慎就很容易背下一屁股債務,甚至讓全家都陷入經濟困境。而很多年輕人也是因為經濟重壓,不堪重負鋌而走險,從而毀了自己的后半生。

相比于七八十年代的創業者們面臨的資金匱乏問題,現在天使投資、孵化器都很成熟了,90后創業者大可以借助這些資源去創業。

二、缺少行業知識儲備 跟風創業

我們常說現在的社會很大的一個問題“易跟風”,而這個“社會自然屬性問題”也投射到了年輕創業者們的身上,大多數創業90后,都缺少社會經驗的積累,對市場方向也沒有什么概念,這也就導致了他們的跟風創業,哪個領域紅火就往哪個領域鉆。

其實創業最好還是要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如果你對行業根本就不了解只是覺得行業前景不錯就盲目跟風入局,那么你在那個行業中的競爭力可想而知。無論是京東的劉強東還是小米的雷軍,在創業之時在計算機專業上,都已經非常的有建樹。

雖然馬云由一個英語老師轉做互聯網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對馬云“不懂技術”的調侃,從阿里巴巴上位便一直沒有停過,而馬云的成功也不過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個例。

三、創業單打獨斗 缺乏交流

如何成為行業的領軍者?

當然是成為先行者。一個好的想法,或許能帶來一場新的變革,但是有的年輕創業者們卻在其中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就是把創業中的idea藏著掖著,生怕自己的好想法被剽竊,因而選擇自己單打獨斗拒絕分享。

但這種情況大多都僅存在于電視劇商戰中,其實作為年輕創業者特別是初次創業人士,最需要的就是多交流。因為你的想法其實并不一定就是“唯一”,而這個時候有相關經歷的從業者的反饋則顯得尤為重要,對市場的分析,對產品的建議。決策和方向上的獨裁,很容易就讓公司陷入困境。

成功的企業絕對不可能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是一條路走到黑,絕對在創業初期經過大量的意見反饋來調整發展方向,而在這些交流過程中說不定就能遇上高人指點,而多與創業者或相關從業者們交流也是一種人脈的積累,更有可能認識潛在投資者或者客源。

四、太過自信 急于擴張

根據Startup Genome公司發布的一份數據報告顯示:

因擴張過快、過早而崩潰的互聯網創業公司,比例高達74%。

然而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公司融到錢后,感覺資金充裕,就開始急于擴張瘋狂燒錢。

曾經在臉萌空降app下載冠軍寶座之后,其創始人郭列便得到了巨大的關注,同時巨大的資金流開始涌入。而當時郭列在有了足夠的資金后迫切地擴充團隊,然而急功近利的結局往往以失敗收尾,臉萌在火熱了幾個月之后,便如流星一般迅速跌落。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ofo在獲得了幾輪高融資之后就開始了瘋狂的攻城略地,然而最后的結果是戴威并沒有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單車王國,只有一個接著一個ofo推出海外市場的消息在互聯網上瘋狂傳播。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一家成功的創業公司,就像如今的巨頭BTA,走到今天都需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沉淀,在初創階段,創業者們更應該腳踏實地。

五、產品定位不清晰 沒有明確客戶

太陽底下無新事,但總有年輕的創業者們急于求“新”。希望能夠創造一個完全“新”的產品投入市場,并掀起全民狂潮。

特別是第一次創業的90后們,在求新求變上可謂有著不一樣的執著。在他們看來,想抓住年輕人的市場,就要抓住年輕人們求新鮮的這一點,為此,為了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他們便開始不斷改變他們的產品概念,跟上“時代”的步伐,什么新鮮什么受歡迎就增加什么功能。

然而“新”,只有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在這樣的理念下的產品會導致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產品定位不清晰,也因此會導致沒有明確的客戶群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目標用戶。

在很多人看來,一個項目乃至一個公司成功的關鍵就是滿足“大眾需求”,然而事實卻是,一開始就想滿足全年齡大眾的需求對一個初創公司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如今市面上那些成功的產品在開發之初設定的目標群體一定不會太過寬泛,而是等到成熟之后再逐漸輻射到更多的領域。

臉書在最開始瞄準的是大學生群體,包括現在市面上的眾多手機,面向群體也不一樣。蘋果是中高端人群,而國產領軍企業小米華為在早期之時候則面向的是中低端市場。就算是現在全民都在玩的抖音、微博在誕生之時也并非面向的大眾群體。

創業對所有的創業者來說都是一次“未知的冒險”,然而對于90后的年輕創業者來說,很多因為“年輕”而帶來的先天問題是可以依靠“過來人”的經驗來規避的。90后創業的歷程,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場升級打怪的修煉,不僅要充實自己的裝備,偶爾也需要看看攻略,或許就能成為笑到最后的那個人。

 

作者:小謙,葫蘆程序創始人,互聯網觀察員,數十家科技媒體專欄作者

本文由 @小謙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咨詢一下,BTA是?

    來自四川 回復
    1. 當真做了三年產品?
      BTA: 百度 騰訊 阿里巴巴

      來自福建 回復
    2. 你是在做創業嗎?
      創業團隊流動性很大,每周都會有新人進進出出,代碼無法統一,產品文檔跟進完善不了,內外部問題種種,該如何解決?

      來自四川 回復
    3. 你是在做創業嗎?
      創業團隊流動性很大,每周都會有新人進進出出,代碼無法統一,產品文檔跟進完善不了,內外部問題種種,該如何解決?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