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泡沫破滅之后,創業該何去何從

0 評論 8986 瀏覽 4 收藏 14 分鐘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經濟危機即將到來的信息漫天傳。各種投資基金的募資困難,曾經的VC大佬們紛紛下海顛覆傳統投資模式等,各種紛亂復雜的信息似乎正在向我們表明之前廣為流傳的創業泡沫存在的真實性。

創業泡沫真的存在嗎?當下是否就是創業泡沫破滅的最后時刻呢?創業泡沫破滅之后的社會生態又是怎樣的呢?

有了泡沫又如何?

有智慧的網民如此描述泡沫:泡沫畢竟是泡沫,不是水面上的沙塵暴,總源自于真實的水滴。

雖然不是嚴肅正統的描述,但也講出了泡沫的實質。泡沫一定來自于真實的水滴,只是含水量和密度不如真實的水滴而已;泡沫破滅之后,依然會化成水滴的一部分,繼續回歸自然的循環。

以近年來互聯網界最大的泡沫——“百團大戰”為例。各路資本的廝殺,讓本來就利潤微薄的團購業務迅速成為中國互聯網的風口,短的時間內立即占據了人們的輿論中心,但隨后到來的過冬讓無數的團購網站又關門大吉。

但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O2O業務的招聘過程中,幾乎每個人力資源總監都會發現自己手中的簡歷列表里有不少寫著“曾經有xxx團購網站地推從業經驗”的簡歷。這也說明,“百團大戰”所謂的“泡沫”破滅之后,雖然生者數量極少,但是全新商業模式和領域的探索實踐,卻因為泡沫的存在,為經濟社會培育了眾多未來更大市場機會的人才。這或許就是泡沫的另外一面。

而且,在存活下來的團購網站中,有不少的具有豐富經驗從業者都是來死去的團購網站。泡沫期對于人才的鍛煉,讓更多的擁有潛能的人才發展起來,形成新型的互聯網業務從業人員,最終成就了當下團購網站成為中國互聯網O2O業務最為重要的一個生態平臺。

泡沫,往往是一個行業或產業進行變革和生產效率提高的最早信號。分析泡沫形成的最終動因,往往都無法擺脫資本、政治等幕后手段。但若從另一個更加高遠的視角去審視泡沫的存在,無外乎是促進一個行業或產業在短時間內精進的一種手段。

任何泡沫期生成的所謂負面因素,都是高維背后力量所樂見的。近期的《三體》火了起來,其中降維打擊理論備受推崇。但是在一些涉及互聯網產業發展觀察的過程中,“升維思考,降維打擊”的組合才是更加科學合理的選擇。

創業本是一種生活方式

目前,整個社會被“雙創”這劑強心劑搞得有些神魂顛倒。各種政府、社會,官方、民間資源和力量的投入其中,讓整個社會成為一個創業大學堂,仿佛這就是社會生活的全部;同時,各種資本的神話,90后創業神話,屌絲逆襲的神話,也讓創業成為某些人心中的春藥。

清醒理智的人士都在高呼,如此下去,泡沫會越來越大。

然而當你真心去進入到創業大潮之中,特別是像道哥這樣以一個第三方服務者的視角參與其中的時候,你會發現,創業在更多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其實未必就是媒體所鼓吹的各種神話造夢運動,而是更加接近平常意義上的一次自我實現,一次做了小生意的過程,一次對現有業務和資源進行互聯網化改造的一次過程。

那些所謂的互聯網顛覆者,一個不需要和貼近我們生活的各種元素密切接觸的APP、所謂純正互聯網產品創業者已經越來越少。創業不再是一種時尚,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當越來越多的人將創業當作一種生活,則創業回歸到常態的創業,回歸到創業的本身,便意味著所謂的創業泡沫的消散過程的開始。

泡沫的消散,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于技術的進步?;ヂ摼W產業的發展,日益影響技術、通訊、媒體等領域,并完成這些具有工具屬性行業的互聯網化改造,讓互聯網成為一種基礎設施。任何一個個體都擁有這樣的能力和條件使用ta時,則意味著看似紅火的互聯網工具創業時代的結束。

越來越多服務傳統產業的互聯網化,將工具與傳統實業相結合新的創業機會的增加。當創業進入到如此階段時,創業便發生了根本性的回歸,回歸平常的創業。

泡沫期永遠都是短暫的。

創業泡沫的價值

創業泡沫被詬病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大部分的人認為眾多不具備創業成功條件的小白加入到了創業大軍之中,讓本來成功率就不高的創業變得更加艱難。然而靜心分析,發出此言論的人本身就站在一種精英者的視角去俯瞰創業,而非從創業本身的真實價值角度去思考。

創業更多時候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追求自我實現和商業價值回報雙重需求的過程。這種目標性追求是促進創業走向成功的動力,卻未必是所有創業的最終結果。

無論是否有所謂 “雙創”的刺激,創業本身都是每一個人必須經歷的過程。人生本身就是一次創業,從最開始父母的造人(產品研發),到來到這個世界(產品發布),再到經歷整個的人生歷程(產品運營),最后走向生命的盡頭(產品消亡或迭代),其中的過程無法用所謂成功與不成功來定義。創業就是每一個社會個體的一種基本生活方式,是一種精神,而非與結果掛鉤的經營成功學名詞。

互聯網對于當下社會的改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普通社會個體的賦權,賦予認知盈余的力量,賦予互聯網工具的力量,賦予UGC能力,賦予草根顛覆的力量,賦予平等參與大眾社會事物的權利。這種賦權讓創業回歸平民化、大眾化的特征,讓曾經精英的、小眾的創業,由高大上成功學代名詞變成普通百姓的一種生活方式。

創業不再和成功劃上等號,也從來沒有等號立于中間。

不再精英的創業便是大眾的創業,此時再用所謂的創業失敗率高低的標準去衡量創業是否過熱,是否存在泡沫的標準本身就站不住腳。

如今能夠被我們所熟知的所謂“成功創業者”,無不擁有連續創業失敗的經歷,但這些創業失敗經驗積累的沉淀,才是今天當下創業成功的基石。

所謂的創業泡沫,無非就是創業平民化、大眾化的過程,是對人們傳統觀念中“創業精英化”、“創業與成功關聯思維”的一次改變,回歸平民化的視角去審視創業熱,或許未必需要有任何的憂慮。

回歸大眾化、平民化的創業,究竟能夠為我們帶來何等好處。

一方面,這是一次全民社會教育統一行動。通過社會化的方式,將職場存量的人群和即將踏入職場的人群,在同一個時間和空間的維度中做同樣一件事情,是形成社會共識、進行社會資源高效匹配,打破各種資源時間和空間分離現象弊端的最好方法。

以此視角,則90后,特別是大學生創業則可以理解為一種職場教育的前置化。這種全民化的、社會化的教育行動,從根本上可以實現國家在轉型升級期,全民思想意識特別是創新意識提高的需求。

另一方面,創業也是一種消費促進。過往,中國經濟的三架馬車是投資、消費和出口,但是投資和出口的政府主導因素明顯,消費市場發展空間的有限并飽受詬病。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百姓原始財富的積累,增量的消費市場容量出現了疲軟的狀態。一是因為諸如房產等此類支出等占據了居民大部分的消費支出比例,二是消費需求的滿足效率讓通常意義上的消費發生停滯。

當下,促進消費的多元手段成為一種必須,想辦法讓將限制于社會之中的資源的價值發揮出來,鼓勵其進行社會流動。而創業,特別是90后群體加入到創業大潮中,就是一種消費刺激的手段。如馬佳佳所言,90后群體不需要買房,其父母又都擁有一定的財富積累,這種財富用于自我消費的部分已經不再存在增量,將這些資源用于90后創業過程中的自我保障,本身就是另外一種消費的刺激。

當創業泡沫破滅之后

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創業大潮中,一方面看似出現所謂的泡沫,另外一方面也讓更多的人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對一個行業的所有潛能的挖掘。像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早期,完全基于TMT領域的創業項目集中爆發,一個APP造夢神話不斷上演,吸引了無數人才的加入,使得該領域在短時間內形成行業發展的紅海,紅海過后,也意味著這樣一個戰場創業機會的飽和,許多人便選擇回歸平民化的創業。

當下,互聯網成為一種基礎設施,完全基于互聯網產業本身的TMT領域的創業機會的飽和,則意味著面向風險資本的所謂的2VC的創業日漸勢弱。

與此同時,被“雙創”大潮帶動和激活的人群,包括在創業大潮中苦苦尋找更多創業機會的一群創業人或者說具有鬧騰精神的鬧客,此時擁有了更為富足的經歷,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產業進行互聯網化改造需求的確立,自然會選擇流向產業資本的懷抱。

而那些加入到創業大潮中的小鮮肉,既是創業熱潮的見證者,也是親歷者。這種親歷是自我成長的一次過程,他們需要積累的是創業的經驗、前行者的分享和傳幫帶,用社會化的手段對其進行創業教育。

不再糾結于創業泡沫的是否存在,即使存在,也是一個產業繁榮發展的畢經階段。泡沫破滅之后,身處泡沫中的創業者,自然會尋找到其自有的出路?;蚴莾H僅積累了未來成功所需要的歷練,或是經歷了2VC式創業的生不逢時,但是向更為廣闊的產業資本的靠攏才是最終的歸宿。

人是推動這個社會進步的最終力量,通過全民的、社會化的創業教育,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都會在創業回歸平民化、大眾化的那一刻找到其應該有的方向,一次秩序再造,模式新生的過程就此起步。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欒春暉(微信公眾號:dogdaog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