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互聯網行業5大產品方向

17 評論 22008 瀏覽 168 收藏 24 分鐘

本文根據產品的屬性和目標將互聯網產品分為C端產品、B端產品、數據與策略產品、商業變現產品和AI產品這五類,對其分別進行了詳細介紹,并討論了其特點。

根據產品的屬性和目標,業界習慣將互聯網產品分為C端產品、B端產品、數據與策略產品、商業變現產品和AI產品。如果單從目標用戶來看,數據與策略產品可能是B端產品,也可能是C端產品。但是由于負責數據與策略產品需要具備較強的相關專業知識,所以在實際中并不由普通的B端產品經理或C端產品經理負責,而是由專門的數據與策略類產品經理負責。商業變現產品、AI產品的情況與之類似。

再拓展一下,其他需要較強專業知識的產品方向,也會有專門的產品經理,例如游戲類、硬件類產品等,但是由于這些產品不是廣泛存在于各個公司中的,所以本節不對它們展開介紹。

不同產品方向的產品經理,工作內容差別非常大,職業發展路徑也大不相同。一名產品經理入行后,要在某個方向持續學習、發展、沉淀,成為某個領域的產品專家,這樣才能保證很強的職場競爭力。因此,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產品方向,并堅持做下去,是比較成熟穩健的職業發展思路。那么,如何進行選擇呢?我們需要先了解各類產品的特點。

什么是C端產品

C端產品也叫2C(to Customer)產品,是面向終端用戶或消費者的產品,往往承擔流量獲取和轉化的重任。

對于業務模式復雜的公司,企業內部的運營服務體系可能最終被包裝在一個易用的App中,讓客戶獲得爽快的體驗,例如,客戶在電商App中購買商品的操作很簡單,但其背后有復雜的供應鏈與倉儲配送體系做支撐。對于業務模式簡單的公司,一個日活巨大的App可能是企業獲取利潤的主要來源,例如,墨跡天氣App背后并沒有復雜的業務運作體系,但巨大的流量可以吸引廣告,獲取收入。

用戶通過C端產品體驗企業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務,C端產品是企業和客戶接觸的重要媒介之一,在企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C端產品有如下特點:

  • 用戶是個體:使用C端產品的是獨立的個人,而不是一個組織或機構。
  • 強調交互體驗:C端用戶要求低的使用成本和學習成本,他們可能會因為體驗上的一點不滿意而輕易離開App。因而,C端產品非常重視交互設計,對每一個按鈕的位置、大小,每一張圖片的設計、配色,每一句話或短語的字數、用語,都要做到充分思考、論證、測試,以提供極致的交互體驗。
  • 數據驅動設計:C端產品對每一個按鈕、組件、頁面都要進行全面、精確的數據監控,通過數據分析來調整方案并持續優化,最終達成目標。
  • 收益容易量化:C端產品關注的核心指標主要包括日活、UV、PV、轉化率等,任何功能的設計都可以確定明確的考核指標,項目收益容易量化和評判。
  • 運營決定存亡:對于C端產品來說,產品運營和產品設計同樣重要,共同決定了產品的成敗。設計一般的產品加卓越的運營,很可能取得成功;設計優秀的產品加糟糕的運營,很可能走向失敗。舉例來說,假設抖音的錄播功能非常強,但平臺并沒有通過良好運營吸引用戶,缺少優質內容,以及假設抖音的錄播功能相對較弱,但平臺通過運營吸引了大量創意達人、聚集了優質視頻,你覺得哪種情況更容易成功呢?

C端產品按照運行的設備可分為:

  • PC端產品:包括Web版的官網、主站,以及運行在PC上的安裝軟件包,例如迅雷、360助手。
  • 移動端產品:包括運行在所有手機、移動設備上的原生App或H5應用。
  • 其他設備端產品:包括智能硬件、車載環境下運行的軟件。

C端產品按照所實現的功能可分為:

  • 工具類產品:提供獨立功能解決某一類具體需求,例如墨跡天氣、隨手記、美圖秀秀等。
  • 內容類產品:為原創或聚合內容提供分享平臺,內容產生形式包括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Content,職業生產內容)、PGC(ProfessionalGeneratedContent,專業生產內容)和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戶生產內容),例如今日頭條、喜馬拉雅FM等。
  • 社交類產品:實現陌生人、熟人之間的溝通交流,例如微信、陌陌、脈脈等。
  • 平臺類產品:作為雙邊市場平臺服務方,幫助買賣雙方實現交易撮合,例如淘寶、滴滴、Airbnb等。

目前很多軟件在向著多元化、平臺化的方向發展,可能不單純屬于某一類,例如我們每天都在用的微信,不僅為人們提供了強大的社交功能,微信公眾號還產生了大量的優質內容。

C端產品給傳統企業帶來的變化:

互聯網對傳統企業最大的貢獻之一是,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銷售渠道——線上渠道。通過線上渠道的C端產品,企業能夠輕松觸達更多更廣的受眾,獲得的商業機會也大幅增多。同時,線上渠道也給傳統企業的流程設計和操作層面帶來很大變化。

例如,以前的保險銷售都是通過代理人或電銷外呼人員完成的,公司需要管理龐大的銷售團隊,來實現銷售目標?,F在,很多保險產品已改為線上形式,由客戶自助購買,這大大減少了企業的銷售管理成本。新形式帶來的新挑戰是,如何通過線上渠道導入流量、提高轉化率:需要通過各種運營手段,吸引有購買保險訴求的客戶進入公司網站或landingpage(著陸頁);需要保證自己的產品界面清晰、交互友好,以實現讓盡可能多的潛在客戶轉化為成交客戶;同時通過各種策略和機制,鼓勵客戶幫助產品傳播口碑,引入更多流量和銷售線索。要實現這一切,C端產品經理和運營人員是不可或缺的。

如何把故事講好,如何把產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展示清楚,如何讓客戶盡快下單付款——這些都是C端產品經理和運營人員要思考的問題,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好的銷售人員要思考的問題。不同之處是,銷售人員可以通過面對面溝通掌握客戶的真實心理動態,做出對應的舉措,而產品經理則通過大量的數據統計來優化交互和流程。

什么是B端產品

B端產品也叫2B(toBusiness)產品,使用對象是企業或組織。B端產品幫助企業或組織通過協同辦公,解決某類經營管理問題,承擔著為企業或組織提高收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風險的重任。

上文提到,C端產品是企業與客戶在互聯網渠道接觸的橋頭堡,但在C端產品極簡體驗的背后,可能有一個非常復雜龐大的業務支撐體系,需要多個業務團隊、業務單元協同配合。

例如,我們熟悉的電商,對于消費者來說,只需要使用App挑選商品、下單、收取快遞,退款退貨也都能在App中輕松完成。但是,其背后是財務、采購、倉儲、配送、客服等一系列業務團隊的配合協同,而這些團隊都需要各自的業務系統來支撐其開展業務,而且所有業務流程需要被靈活地聯系起來。

所以,一個業務的開展可能只需要1個C端產品研發團隊;但為了支撐其運作,可能還需要好幾個同等規模的B端產品研發團隊。

B端產品有如下特點:

  • 目標用戶是一個群體:B端產品用戶群體是某個業務團隊或組織,這一組人需要共同協作來完成工作,所以需要B端產品來幫助他們實現分工協作。
  • 效能第一體驗第二:B端產品的目標是解決組織的某類業務問題,因此聚焦于流程,提升業務效能是最重要的,打磨交互體驗則處于次要地位。例如,產品設計時并不會過多地考慮UI設計,也不會為了幾個按鈕的擺放位置花費太多時間,即便某個功能的交互設計不太符合常理,業務人員為了完成工作也還是會使用軟件(但這并不意味著B端產品經理可以無視交互體驗)。
  • 強調抽象和邏輯:B端產品背后的業務復雜度高,人員、分工、協作、流程、規則隨時可能調整,這就需要產品經理有非常強的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將看似散亂無章的業務抽象出共性,進行合理建模和設計。
  • 收益難以量化:B端產品要支持、解決業務問題,但業務成效的影響因素非常多,很多時候并非取決于B端產品設計的好壞。例如,采購部門的核心績效是找到更多優質低價供應商,但這并不取決于采購軟件設計的好壞,而更多地依賴于采購員的人脈和專業技能,以及管理考核體系(不過,供應商在合作過程中的服務如何,則可以通過B端產品進行監督和評價)。我們很難直接衡量B端產品上線的新功能對業務價值的貢獻。這也是B端產品經理經常面臨的煩惱——難以外化項目效果。

B端產品的部署方式可分為:

  • 私有化部署:將軟件部署在公司自己的IDC以及專門配置的主機與存儲設備中,與外部網絡隔離,安全性強,網絡穩定。
  • 云部署:將軟件部署在第三方云服務商(或企業自建IDC實現云管理),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節省數據中心成本。業務系統一般采用私有云部署,安全性相對較高。

B端產品的技術架構可分為:

  • B/S(Browser/Server)架構,即瀏覽器/服務器模式,用戶通過瀏覽器訪問系統。目前市面上的B端產品基本都采用B/S架構實現產品設計。
  • C/S(Client/Server)架構,即客戶端/服務器模式,這是早期的PC軟件普遍采用的架構模式,用戶需要安裝客戶端來使用軟件,每次軟件升級都需要進行客戶端更新,非常煩瑣?,F在這種模式已經很少使用。需要注意的是,通過原生代碼編寫的移動端App,也屬于C/S架構。

B端產品按業務方向可分為:

對企業內部的B端產品,又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 業務支撐類產品:支持企業經營管理或核心業務的開展,例如倉配系統、CRM系統。
  • 辦公協同類產品:支持企業內部辦公協同,例如OA系統、HRM系統。

對企業外部的B端產品,主要是指商家端的產品,即平臺型企業給賣家提供運營管理支持的系統,例如淘寶的賣家管理系統、美團的商家管理后臺。商家端雖然屬于給客戶使用的對外系統,但這類客戶一般都是機構或小微型企業(而不是個人),所以在設計這類產品時,所采用的核心思路和方法與設計其他B端產品是一致的。

B端產品中還有很獨特的一類,叫SaaS產品。嚴格來講,SaaS只是軟件的部署方式,但是現在很多互聯網企業和軟件公司都會設計、開發云端部署的業務系統,例如CRM、HRM等,并對中小企業客戶售賣。所以,如果有人說他是做SaaS產品的,那么他很可能做的是面向中小企業售賣的業務系統產品。

B端產品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支撐著企業經營運轉的方方面面,每一個細分業務線產品方向都需要充分的積累和沉淀。如無特殊說明,本書所討論的B端產品是指企業內部使用的B端產品(包括業務支撐類產品和內部協同類產品)。在第2章中,我們會介紹更加細致的B端產品分類。

什么是數據與策略產品

數據類產品是對企業內外部所有數據進行挖掘并利用的產品,通過數據反映出來的深層次信息來有效提升對應業務的績效。因為策略類產品同樣是基于數據的應用,所以我們把數據產品和策略產品放在一起討論,統稱數據與策略產品。

數據與策略產品經理有以下工作方向:

  • 數據倉庫建設:設計公司底層數據倉庫,包括業務數據模型、指標體系等。通過對業務的理解,設計一套合理的指標體系,識別業務的過去和現狀、趨勢和變化,協助診斷業務。
  • 報表設計:將成熟的數據分析體系和思路,通過操作簡便、易于理解的可視化工具呈現出來,讓閱讀者能夠輕松、快速地通過圖表解讀數據。
  • 算法策略輸出:結合業務訴求,對數據進行探查與挖掘,設計出各種策略算法(包括畫像標簽的建設),并應用在不同產品方向。例如,基于價格敏感度分析的優惠券投放策略、外賣系統的派單與路徑規劃策略、電商首頁的千人千面以及商品推薦策略。
  • 數據監控:設計并持續優化監控工具,向客戶售賣監控工具并提供相關服務。埋點產品(例如神策、GrowingIO),以及網站統計分析產品(例如GoogleAnalytics,百度統計),往往也屬于數據產品的范疇。

基于使用對象,還可以將數據與策略產品分為:

  • 對內產品:可視化報表或策略算法輸出都是供企業內部使用的,給企業賦能。
  • 對外產品:將企業的數據或算法或報表工具提供給外部客戶使用,可以是免費的(例如百度指數、阿里指數),也可以是收費的(例如阿里云QuickBI等)。

從事數據與策略產品建設,一定要認識到數據的挖掘、探查、分析和價值輸出才是產品的“靈魂”,而報表、可視化工具只是產品的“表面”。例如,一套BI產品設計的好壞,并不在于其可視化效果是否炫酷,而在于其呈現的指標體系、內在邏輯是否合理,以及能否對業務做到全面的解讀和診斷。數據與策略產品經理要將工作重點聚焦于前者,才能更好地成長。

什么是商業變現產品

商業變現類產品,顧名思義,就是幫助互聯網企業將流量轉化為收入的產品互聯網企業往往手握巨大的流量,最常見的變現方式就是廣告售賣,具體產品形態包括搜索引擎營銷、廣告投放平臺、在線廣告聯盟,除此以外,有些公司會把提供增值服務的產品也歸為商業變現產品,具體介紹如下。

常見的商業變現方式:

  • 搜索引擎營銷(SearchEngineMarketing,SEM):最古老、最有效的互聯網商業變現手段,對于百度、谷歌來說,SEM是其核心主營業務收入;很多其他互聯網平臺也開通了這項業務,例如淘寶、京東、58同城,都會售賣搜索關鍵詞,實現按點擊付費(CPC,CostperClick)的廣告投放,也就是常說的競價排名。
  • 廣告投放平臺:擁有研發實力的流量型互聯網公司,往往會設計適合自己平臺的創意廣告形式,以及投放管理后臺,從而方便廣告主管理廣告投放。例如,抖音會設計符合自己App風格的廣告素材與投放管理后臺。
  • 在線廣告聯盟(AdNetwork):擁有流量的中小網站和App可以通過AdNetwork實現廣告變現。AdNetwork是一套完整的廣告交易平臺,在AdNetwork中,廣告主發布廣告內容,中小網站和App承接廣告,將自身的流量變現。AdNetwork是一個概念,更是一個生態和產業。有很多互聯網巨頭實現了自己的AdNetwork產品生態,例如谷歌AdSense、百度網盟、阿里媽媽等。
  • 增值服務:給消費者提供的比基礎服務更高層次的服務,一般都是收費的。例如,QQ虛擬道具的設計和售賣、會員權益售賣等。

商業變現產品是互聯網企業重要的創收來源之一,尤其針對C端產品,最容易變現的方式就是廣告售賣。我們可以發現身邊的很多內容型網站、工具型App,以及抖音這樣的現象級產品,都內置了大量廣告。

什么是AI產品

AI是當下比較火熱的話題,市場對AI產品經理的訴求也逐漸強烈。凡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產品,都屬于AI產品。AI技術使產品更智能,更迎合新時代的需求。AI產品體系包羅萬象,包括操作系統、圖像識別、語音交互、無人駕駛等。AI產品的核心是數據、算法和應用場景的結合。

AI產品的功能模塊包括數據的收集處理、算法的優化、應用場景的設計和策略的落地。例如,針對語音識別算法,有后臺采集數據加工處理的方向,有持續優化語音識別和算法的方向,有針對語音產品包裝后產生商業應用的方向(又可以細分為智能呼叫中心語音應答、服務話術動態解析提示、語音輸入法等),這些都是AI產品經理可能從事的領域。

各家互聯網公司都把AI產品的落地作為戰略級決策,投入了大量資源進行研究和探索。AI在某些工作、生活場景中,已經實現了價值明顯的商業化應用,例如圖片自動鑒黃,自動攔截涉黃色圖片的上傳;IVR語音交互,在車險熱線中通過和機器人對話快速出險報案。但是在很多復雜場景和領域的商業化依然面臨較大的困難和挑戰。

我們將互聯網領域的常見產品方向匯總起來,如下圖所示。你可以思考一下,目前自己從事的工作屬于其中哪個方向呢?

插播一條廣告

大家好,我是《決勝B端》作者楊堃,曾在VIPKID任產品總監一職。在工作中,遇見有很多優秀的B端產品經理,但缺少體系化、針對B端產品的實操訓練,在成長中走了許多彎路。

我努力將自己多年做B端產品的經驗提煉總結出來,和起點學院聯合打造了一門B端產品體系課——《To B產品實戰訓練營》希望能給需要的同學一些實質性的幫助。

幫助大家構建B端產品知識體系脈絡,掌握B端產品建設,從業務診斷、需求分析,到抽象建模、設計落地的全過程的方法思路,最終直接應用于工作實踐。

掃碼即可報名,還可為大家爭取到的專屬優惠~

立即搶座,報名成功后即可領取詳細課程資料!

作者:楊堃,《決勝B端》作者,微信號公眾號:goYangKun,11年互聯網研發、產品設計經驗,曾就職于傳統外資保險公司、百度,現就職于vipkid。

本文由 @楊堃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個文章寫的真的很好,多次看了!

    來自廣東 回復
  2. 很多b端的軟件試用不了 還得提供公司信息

    來自北京 回復
  3. 快看快看,我的目標就是堃哥

    來自山東 回復
  4. 對C端和B端的產品講解得很明晰

    來自河南 回復
  5. “紅蜘蛛”是高校機房管理軟件,這種屬于B端還是C端產品?

    來自廣東 回復
    1. B端

      來自山東 回復
  6. “紅蜘蛛”機房管理軟件屬于B端還是C端產品?

    來自廣東 回復
  7. 這個分類的話是否有點勉強,比如AI可以是toB的也可是toC的吧

    回復
  8. 感謝分享

    回復
  9. 感謝

    來自廣東 回復
  10. s?b?d?b?b

    回復
  11. 厲害了

    回復
  12. 厲害????

    回復
  13. 受益匪淺,感謝感謝

    回復
  14. 邏輯清晰,受益匪淺

    回復
  15. 這么一說,果然清楚多了

    回復
  16. 謝謝 楊老師分享~ ??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