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創業路線圖(48) :從管理會計看SaaS企業經營的真相(下)
本文結合SaaS企業管理實際狀況,給出組織及激勵的知識框架和落地思路。enjoy~
從中歐商學院學來的“管理會計”前2篇講了三部分內容:
- 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取舍
- 價格的威力
- 用作業成本法找出“好”客戶和“壞”客戶
這管理會計的最后一篇,我系統講講組織設計和考核激勵設計。
這部分知識來自黃鈺昌教授的授課內容。黃教授曾任多家國際知名商學院教授,也曾經/正在擔任寶鋼、上海家化、歐普照明等多家大型企業的獨立董事,是理論指導實踐的典范。
我會結合SaaS企業管理實際狀況,給出組織及激勵的知識框架和落地思路。具體決策,還需要每家企業根據自己的人才、市場、產品和組織能力積累的狀況做出選擇。
四、決策權的分配和組織設計
在決策中,知識(包括信息)是至關重要的。
知識可以分為2類,一般性知識(例如:市場統計數據、生產成本等)和特殊知識(某三線城市的銷售渠道、某研發領域的開發方法等)。
“一般性知識”是在“合理”的成本下可以傳遞給他人的?!疤厥庵R”則不易傳遞,或傳遞成本很高。
當一個決策涉及“特殊知識”的時候,有2個方式處理:
- 傳遞特殊知識給決策者,使決策者擁有這些知識(和信息)后進行決策。這是比較偏“集權”的管理方式,例如,可以通過建立IT系統傳遞這些信息。
- 將決策權分派給掌握了特殊知識的員工。
筆者認為,在公司創業前3年,由于業務不穩定、管理及決策流程尚未建立,CEO往往需要通過“獲得”特殊知識的方式來做決策。那么僅依賴信息系統或專題報告仍然是不夠的,往往需要CEO親自多跑客戶,到聽得見炮聲的地方指揮。
當然,也有很多CEO很“幸運”地發現自己忙不過來,偶然授權給某些部門負責人,事后發現效果不錯。這是對公司長遠發展更好的選擇。
一般來說,企業人數過200后,授權是必須的。而培養管理層具備系統思考能力和領導力的過程,大概需要1~2年(這中間還有換人從頭來過的可能)。所以CEO可以倒算一下什么時候該開始授權授責了。
咱們創始人大多是產品技術出身,我看到不少優秀的CEO能親自帶營銷團隊,這非常棒。但請注意,某些管理定律是不能違背的,例如“管理半徑”不可超過8個人。
如果算上產品研發、市場、大行政(包括財務、HR)、服務,可以帶銷售部門的名額就只剩4個,基本上只能管華北、華東、華南3個大區+渠道部就滿了。
所以沒有(真正)銷售VP的公司,CEO對營銷體系應當考慮早日放權,用1~2年時間從大區總或總監中培養銷售一把手。
在組織設計上,還有一個大家經常忽略的問題,就是人才晉升的“漏斗”。講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對“海底撈”這樣的餐飲連鎖企業來說,最限制發展的就是“店長”的培養速度。以前每個店是一個店長、一個副店長的配置,那如果副店長沒有成長起來呢?
瓶頸非常明顯。后來他們的設計是,店長下面設置3個副手分管不同模塊,這3個副手將來都可能成長為新店的店長。
五、績效考核設計
首先,績效與考核設計要與“組織設計”保持一致,與以下因素也要保持高度相關性:
- 外部環境
- 企業文化
- 崗位特點
- 企業戰略
- 員工狀況 (例如:企業若重視培訓,則需要保障員工離職率較低)
篇幅所限,我只說說“崗位特點”,管理會計課程中,崗位分三種:
- 步兵:遵循規則、按部就班。例如:熱線接線員、部分行政及HR職能類崗位。該類崗位的績效較穩定(偏差范圍不大),信息不對稱比例低.KPI中應該包括投入、流程和結果三方面的指標。
- 明星:需要創造力、創造價值大的崗位。例如:高管、業務員、研發人員。信息不對稱比例很高,KPI中是結果導向為主。
- 守衛:一旦出錯事態嚴重的崗位。例如:飛行員、財務內控等。一般需要復雜的專業技能,信息不對稱比例高,他們的KPI重投入和流程指標(做到位),重職級晉升而非短期獎金。
各類型崗位的考核重點:
以上KPI的指標分三類:
- 投入指標:考核工作時長等;
- 流程指標:考核過程、流程操作的規范度;
- 結果指標:考核最終結果,例如研發產出、銷售業績等。
當然這是經典的崗位分類,在我眼里,創業公司各個崗位都得給力,一個短板被暴露后,要耗費幾個月甚至一兩年去補。
另外,銷售是個“明星”崗位,但如果你能給把它變成一個“步兵+明星”的崗位,通過標準化打法大量復制業績良好的銷售,企業在營銷上更有機會成功。
除此之外,績效設計還有幾個要點:
- 強激勵一定要強監控,否則容易舞弊;
- 即便是高管,也只需要3~4個KPI;
- 考核的標準必須明確;
- 主KPI必須是客觀數據指標,避免人為操作空間;
- 若KPI是軟性指標,也要設法能夠有詳盡的設計/描述;
- 盡可能降低主管考核員工時的個人成本;
- 現金獎金主要激勵1年內的短期行為,而股權、期權激勵則用于激勵長期行為。
- 對高管的股權激勵考核期應該為3年及以上,長一些才能作為公司長期戰略的激勵,保障高管的決策是長遠決策。(國內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考核期都只有1年,而美國70%以上企業用3年以上考核期。)
- 未上市公司應該盡量用期權獎勵,一旦授予受限制股,普通員工就有權力索要公司財務信息的權利,這對市場競爭不利。
六、考核目標的設定
(1)我相信帶過銷售團隊的同學都會頭痛“如何設定業績目標”的問題
歷史業績差的團隊,希望能激勵他們,目標不敢定地太高。以往業績好的團隊,肯定希望他們多背任務啊,可是人家會覺得你是“鞭打快?!薄?/p>
我給大家幾個層次的思路:
- 對于業務員個人,在組織成熟后,可以設定底薪與業績目標的關聯關系,底薪越高、目標越高。當然,這只適用于成熟的銷售組織,初期組織不適合弄復雜了。詳見我同系列另一篇文章SaaS創業路線圖(42)銷售提成設計的誤區
- 對于團隊負責人,則要通過理清公司戰略目標、梳理團隊人員能力和做好團隊發展規劃,幫助團隊負責人確定一個合理的目標。
- 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是,年初設計的獎金機制上,就要考慮在“臨時增加任務”時,保障多領任務同學的個人收益。說白了,不能讓雷鋒吃虧,多領任務的團隊和個人收入肯定會設計地更高。
因此,我認為在初創公司的銷售體系里,更應該用“提成制”(按業績比例拿獎金)而非“績效制”(有一個固定的獎金總額,根據“完成率”來核算)。無論是基層業務員、直銷管理者還是渠道經理,都盡量用“提成制”獎金,只有銷售支持崗位采用“績效制”獎金。
績效制獎金是跟著完成率走的,貌似沒差別,可一旦上半年目標達不成,下半年目標就往低處一調,這樣皆大歡喜??蓡栴}往往沒有真正解決,年底公司的利潤目標就會出大問題。
(2)絕對指標與相對指標
再講一個知識點。在考核體系里,考核指標其實是分兩種的:
- 絕對指標——例如考核全年銷售業績
- 相對指標——例如考核行業內的排名、市場占有率,考核業績增速與市場平均增速的比例關系。
例如對石油化工企業來說,一年利潤多少與市場原油價格有巨大關系。相同努力程度下,有的年份利潤奇高,有的年費利潤為負,如果不建立一個相關性高的機制,高管和員工們的努力都無法顯現出來,激勵機制也就會失效。所以這類企業就應該用“相對指標”,考核指標中應該排除原油價格波動的噪音,真正考核成本控制能力和企業管理能力。
2014年寶鋼股份的股權激勵計劃也是如此,他們的考核方案用的是:
- 和世界頂級的鋼企獲利能力對標:“噸鋼”獲利能力,在世界6大鋼企排名前3位。
- 和國內8大鋼企平均利潤對標:三檔要求是2.5倍、2.75倍、3倍。
這顯然比直接考核年度利潤更加嚴厲和有效。
“設定目標”是CEO和銷售VP的重要能力,應該根據IT產業整體增速、所在垂直領域的增速、主攻行業的增速、各分公司所在區域經濟發展情況,結合各地組織成熟度,制定更合理和有說服力的業績目標。
(3)績效考核領域還有個“殺手锏”,叫做末位淘汰
我12年在在華為技術時用的就是這個,每季度考核,每年要淘汰末位10%的員工。
末位淘汰確實可以讓所有人都很努力,非常重視自己的績效,因為被末位淘汰起碼是件很沒有面子的事情。
末位淘汰的執行有幾個前提:
- 評比單位人數應該超過30人,人數太少可能最后1位績效也不錯,淘汰掉了很可惜;
- 如果有主觀考核因子,檔次應該少(3個足矣),多了增加考核難度,也不準確;
- 2-7-1規則(團隊中有20%的隊員優秀,70%中等,10%在淘汰邊緣),管理重點在70%的待改進隊員身上。
- “強制排隊”往往使員工過度看重短期績效,所以不適合需要高度創新的崗位。
- 強制末位淘汰不應長時間使用(不應超過3年),容易造成過度淘汰。
至此“管理會計”的三篇就告一段落了,今天講的是組織激勵。有句話我經常講:“好的機制勝過一萬遍日常管理”,所以激勵設計是公司管理中,戰略之外最重要的事情。
你所在的公司是如何激勵研發、激勵銷售、激勵各個部門員工的?有哪些設計很有特色?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閱讀
SaaS創業路線圖(47)從管理會計看SaaS企業經營的真相
#特邀作者#
吳昊,微信公眾號:SaaS白夜行,紛享銷客天使投資人、前執行總裁。20年企業信息化和6年SaaS營銷團隊創新經驗,每天一篇2000字SaaS創業文章的堅持者,目前正處在從創業者向投資人的轉型過程中。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