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之洗碗的快感
筆者從自己親身經歷出發,分享了自己對創業的思考。
講一個個人經歷。
以前在加拿大的時候,我在一間很大的餐館兼職過一段時間。這間餐館鼎盛時期是蒙特利爾最大的中餐館,當時已經是第二代了,生意大不如前,主要是經營不善。
老板其實不是不勤奮,只是沒有用對地方。
他有個很有意思的行為,特別喜歡洗碗,樂此不疲。我們經??吹剿粋€人在那洗碗。
當時我不是很理解,老板嘛,去做點更有價值的事情不好么?
有一天特別忙,我不小心被他抓到派去臨時幫忙洗碗。然后,我就深刻體會到了他的那種快感。
當你經常面臨難題而需要去思考時,洗碗就是件很簡單的工作,不需要思考,確實蠻有快感的;然后當你看到干凈的碗、碟子整整齊齊的擺放在那,又會很有成就感!
后來,又了解到他從小在餐館長大,很小就被父親要求參加勞動,洗碗當然是最日常的工作,所以大概就有了洗碗情結。并且,洗碗還成了他逃避思考的方法。洗碗爽??!
大家看到這一定會笑話這個老板。
其實,我們平時會碰到很多類似的創業者,只是表現形式不一樣。他們規避思考的形式“高級”很多,不像洗碗這樣簡單,一眼就能看出來,其實本質上和這位老板“喜歡”洗碗是一回事。
創業者在創業之前都會有各自的職業背景,很多都是某個行業中某項工作的精英。
經典的技術情結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司馬老先生自己很冤,也為飛將軍叫屈了2000年!李廣天賦異稟,騎射雙絕,為什么同時代同級別的都封侯了,卻始終輪不到他?
李廣平生對匈奴作戰多次,未立大功反而數次覆軍敗績,原因就在于他太重視發揮自己的的騎射特長而不是帶領大多數普通漢軍將士發現并攻擊敵人的弱點。并且,李廣統帥軍隊依靠的是他自己的個人魅力,而非嚴整的軍令紀律!最終以失利自殺結束了其充滿爭議的一生!
一般來說從事銷售工作、技術工作和產品工作的相對比較容易創業。
創業公司之所以能夠在行業里脫穎而出,有的還是在很短的時間內脫穎而出,肯定是有一項特別的長處,或是因為銷售能力強、或是因為技術獨到、又或是產品新穎等等。
因為長期從事某類工作,創業者不免都會有些情結。這也是人之常情,干一行、愛一行;不愛,是做不出好成績的。但也因此會相對應的產生業績情結、技術情結、產品情結。
這種情結,不管是企業處于順境還是逆境中,都會對創業企業構成非常不良的影響,嚴重程度與情結深度直接相關。
順境中,創業者會將企業的發展歸結為某項長處在發揮作用,一俊遮百丑,深深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認為未來也能靠著一招鮮吃遍天,很少、甚至基本不考慮去提升企業其他版塊的能力。
或者少數創業公司認識到要提升整體實力,但是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投入的資源、付出的精力遠遠不足。
一旦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或者內部團隊出現波動,企業就很容易陷入困頓,最少都是停步不前。
逆境中,不同職業背景的創業者不約而同的都會在各自有情結的領域想辦法、找出路,認為是這一塊的工作沒做好、沒做全,我們也可以稱之為“路徑依賴”。
這種做法一般都是徒勞的,白白的浪費時間、消耗資源;即使有效,也是事倍功半。因為有長處還陷入逆境,一定不是在該項工作上重復勞動能解決問題的。
但是,我們經常向創業者指出情結的負面影響時,很多創業者并意識不到這點,有一部分甚至會振振有詞的反駁說,他們重視銷售、技術或者產品有什么錯?
理論上好像是沒錯。
然而,創業對創業者的要求卻不是這樣的。
創業,不僅需要創業者有一技之長,那只是創業的最基礎的門檻,更多的是要求創業者能全面、系統的思考問題。
作為職場精英,如果想要轉變成為一名及格的創業者,首先就是要突破這種情結,這是成長的第一步!
創業公司的戰略方向、團隊的完善程度、效率和活力才是一個創始人真正值得關心的事情。
好的技術、好的產品和好的業績它是一個結果,一個蓬勃、高效的團隊在正確的方向上運轉所呈現出來的結果。
但是有好的產品或者技術或者銷售業績,是不是團隊就一定有效率有活力呢?那可不一定,某一點一時的優秀有很多種可能的原因。
創業公司的發展要依靠的是某項長板,而持續穩定的發展則還要加上沒有明顯的短板!
對于渡過了生存期的創業公司來說,如果創始人過于,記得是過于,把思維集中在某一點上,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發育不良,要么是某個部門尾大不掉、要么是某個部門唯唯諾諾,這樣的公司能走遠么?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strong>
作者:肖波,二線城市最牛懟人(創業者)專業戶,專注早中期創業項目十年。
本文由 @肖波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