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業的“原地速度競賽”

3 評論 3547 瀏覽 4 收藏 11 分鐘

“你必須一直奔跑,才能留在原地。”快節奏的互聯網時代,創業公司的速度和執行力將決定其事業的高度。

不知你是否有這樣的購物體驗,買一件大衣花了2000元,被送了1000元購物券;為了用掉這1000元購物券,不得已多付200元買了一件羊絨背心,盡管他知道自己不怎么需要它,結果又得了500元購物券;他不得已又貼了100元買了一條吊褲帶,結果又有了購物券……

難道百貨公司要倒閉了?使勁往外甩貨?

賣家精得很,要小步快跑,快速周轉資金與存貨。

那些看起來不怎么賺錢的生意,只要周轉迅速、小步快跑,往往最終有好的商業回報。

相反,那些看似特別賺錢的生意,因為跑不起來,只是勉強維持、半死不活。

如果你留心一些財經新聞,你會發現,很多公司、很多行業屬于那種“高收入的窮光蛋”。

比如:一些制藥公司的毛利率可達80%,但是,中國制藥行業的所有上市公司的總體市值不如一家白酒公司(貴州茅臺)。

比如:一些餐飲公司的毛利率可達60%,但是,中國每年超過280萬家餐飲店倒閉。

這個時代,高收入未必能使你活得很好,速度里面有黃金。尤其是創業,比的是速度與執行力,你沒有時間跟別人講道理,快速試錯、快速調整,撞擊時代劇變。閃電打下來的時候,你要在場,不要慢一步,步步皆輸。

01 傳統行業的最大希望在于速度

宏碁電腦創始人施振榮在少年時代,曾經幫著母親賣鴨蛋、賣文具。

鴨蛋3元1斤,每斤能賺3角,只有10%的利潤,而且容易變質,沒有及時賣出就會壞掉;文具的利潤高,做10元的生意至少能賺4元,利潤超過40%,而且文具擺著不會壞。

看起來,賣文具比賣鴨蛋賺錢。

但事實上,賣鴨蛋遠比賣文具賺得多。鴨蛋雖然利潤薄,但最多兩天就周轉一次;文具雖然利潤高,但有時半年甚至一年都賣不掉。鴨蛋薄利多銷,小錢快賺,利潤遠大于周轉慢的文具。

知乎上有一個特別火的話題:有哪些看似不起眼,但特別賺錢的行業?

其中有一個傳統行業特別神奇——飲料吸管。

飲料吸管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小東西,利潤薄。小行業,沒什么發揮空間。特別傳統的一種產品,百年以前就技術十分成熟了,很難有新的創新點。

總之,頭腦正常的投資人都不會關注這種行業。

確實,一根飲料吸管,只有0.0008元的利潤。

但是,義烏一位boss,快速打磨產品,一步到位將這個小產品做到世界第一,擁有全球塑料吸管行業2/3的專利。

國內互聯網公司往往偏好一些復雜的技術和產品、復雜的模式和策略。這背后有一些特別復雜的邏輯和構想。

其實,商業沒那么復雜,就是瞄準最簡單的需求,快速沖到第一,贏得賽道。很多時候,利潤微薄但速度更快,反而更有安全感。

現在,吸引投資人的,往往不是你利潤很高,而是你跑得最快,身位領先,之后可以去獲得更好的投資,然后在資本上獲得更大的優勢。

跑得更快,身位領先,使你不必與競爭對手糾纏在一起,減少了很多消耗。

亞馬遜已經超過沃爾瑪,成為全球最大零售商,不是因為利潤更高,而是跑得更快。

沃爾瑪于1972年在紐交所上市,其價值在之后的25年間(到1999年)翻了4900倍。其間,沃爾瑪股價在80年代上升最快,1999年之后,陷入長期的股價滯漲。

那么,沃爾瑪是怎么淪落為“僵尸公司”的?

20世紀80年代,沃爾瑪的資產周轉率曾高達4至5倍,即每1元錢資產,能實現4到5元銷售收入。1999年以后,這一指標不斷下降,2006年降到2.5倍以下,2010年降到1.5倍左右(電子商務給沃爾瑪造成了不小沖擊)。

相比之下,目前,亞馬遜的資產周轉率則接近沃爾瑪巔峰時期的水平。

02 互聯網行業的“紅桃皇后定律”

《愛麗絲漫游奇境記》當中有一個“紅桃皇后定律”——紅桃皇后說過:在我們這個地方你必須一直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原地速度競賽 | 李檬相對論

如果你想抵達另一個地方,必須雙倍于現在的速度奔跑!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給自己加速,跑贏時間。

沒有什么上半場、下半場,現在創業洗牌很快,一般就是兩三年。

有一個統計:一個創業項目能不能成功,6-12個月就可以知道。一個新興市場,基本一年以后,就會開始洗牌、壟斷、淘汰。

在美國,一家公司從創業到成為獨角獸,平均需要7年。而在中國,只需要4年,而且40%以上的企業只需要2年。所以,朱嘯虎跟創業者說,半年不成功的,你一定是哪里做錯了。

這里,我想從“做產品”的角度,探討一下:如何搶時間?

美劇為什么制作品質那么高?

你會發現那是節奏極快、信息密集。美劇里面,經常是人物一邊走路一邊說話,很少有兩個人坐在那里你一句我一句說個半天。

英雄互娛的創始人應書嶺講過同樣一個道理:

過去PC版的電腦游戲,大概十幾分鐘可以讓玩家爽一下,到了手機游戲,像王者榮耀,大概兩三分鐘,可以讓用戶爽一下,而吃雞游戲,一分鐘可以爽好幾下,就這么簡單。只要你意識到用戶的大腦,對刺激的忍耐度和需求度在不斷的增加,你就知道,用戶的心智在飛速迭代。

什么意思?

——現在做產品,就是反復在增加“爽點的密度”。

騰訊公司看起來特別大,在產品“爽點的密度”上,騰訊比小公司狠得多。據說,騰訊的吃雞游戲團隊,工作時間是247(一天干24小時,一周干7天),人家是三班倒。

馬化騰個人已經富可敵國了,但他至今還有一個習慣——每天凌晨一兩點鐘,給員工發微信、發郵件,說你那個產品字體有問題,你那個郵箱功能要迭代,你那個游戲體驗不好等等。這個強大意志力,堪稱恐怖。

如果創業公司的速度和執行力,以及用戶“爽點的密度”遠遠不如那些大公司。如果大象跳舞,要比創業公司更加靈活。這才是真正的危機感。

真正決定人生高度的,就是你做事的速度。

賽道屬于短跑冠軍,如果你還能跑馬拉松,你將贏得這個時代。

03 我的方法論

真正產生創業能量的,往往不是特別大的創新,而是快速建立一些“微小的優勢”,再“疊加放大”。

有一個案例,是一個化妝品網紅店,通過文案創意等優化,在轉化率只比競爭對手高3%的情況下,用原本只有10萬的預算,最后打敗了別人3000萬的投放。

因為贏在速度,快速周轉,將微小優勢疊加放大。

網紅店的資金周轉很快,今天投了10萬廣告,幾乎當天就能轉化成回款,第二天拿到了10萬多一點兒的錢再投,這樣每天都滾雪球。原本的10萬預算,最終慢慢滾成了2000多萬的廣告。也就是說,周轉速度非常快,可以讓你在只有微弱效率優勢的情況下,也有可能讓本來微弱的優勢變成巨大的成果。

這也是一些國際大牌,日漸失勢,不斷被各種小微網紅品牌沖擊的原因了。

回望過去,每個人都會感慨科技改變世界的速度,但實際上,創新的速度真的很慢,遠遠不像你我想象的那么嚇人。

看懂大趨勢并不難,難在格局與速度。你知道要出現什么東西,但集中在哪一個焦點上面,是否跑得起來,才是真正的考驗。

 

作者:IMS李檬,公眾號:李檬(ID:imslimeng)

本文由 @IMS李檬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藍海時期快速跑沒問題,但是后期市場逐漸趨于平穩后,不僅需要快跑,更需要過硬的實力

    來自北京 回復
  2. 回復
  3. 最新的全球500強名單已出來,沃爾瑪仍然是全球第一。小步快跑是對的,但是有很大的局限,不過在局限里做到極限也是個好生意,無論是什么都是在比誰能堅持到最后。

    來自湖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