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管理、設計沖刺、精益創業、設計思維,?哪種方法更適合你的團隊?
將敏捷管理、設計沖刺、精益創業、設計思維這四種常用的產品開發與創新的方法整合在一起,可以幫你想出解決客戶問題的更好的方法,幫助你將新的創意及時推向市場,維持產品預算,并且時刻保持你的團隊的工作積極性。
任何軟件公司的產品團隊都會經常激烈地討論如何實現創新這個話題。
工程主管可能覺得敏捷管理可以解決所有問題,設計團隊也許會偏向推行設計沖刺的方法。執行團隊可能剛從《精益創業》一書中學到了許多內容從而想要從中找出更快的產品迭代方法。與此同時,客戶們都很想知道下一次產品更新到底是什么時候。
產品開發和創新的方法眾多,因而從中找出最適合你公司的方法實屬不易。此外,諸如設計沖刺、敏捷軟件開發、設計思維和精益發展等行業術語被隨意使用和混淆,這種現象更加劇了現有的混亂狀況。
因此,產品團隊通常會依靠單一的方法進行創新,從而忽略了其它更有價值或是更適合自己工作類型的創新方法和技術。
事實上,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適用于產品開發的所有階段。其實,問題并不在于上述的四種方法哪一種是最好的,因為它們都可以在產品創新的不同時間點,通過不同的方式為你的產品增加價值。
無論你是在探索新的軟件,還是在想辦法改進現有產品,在合適的時間使用正確的創新方法,可以確保你產品團隊的參與性和積極性。有意義的偶爾的失敗,其實可以幫助你更快的構建產品。
以下是如何利用四種常用的方式實現產品開發和創新的具體方法。
解剖產品的開發周期
在引入不同的創新方法前,我們可以先將產品的開發周期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 想法
- 理念
- 解決方案
- 產品市場
圖片來源BMGI
每個階段都需要使用不同的設計研發方法。早期階段是開放式的,目的是為了產生更多的想法。后期階段的要求更嚴格,目的是為了控制研發時間和優化流程。
了解在每個階段該使用哪種創新方法有助于加快工作流程,還可以降低產品失敗的風險。
接下來,讓我們依次介紹之前提到的四種主要創新方法,從設計思維開始。
利用設計思維理解問題
人們有時會認為設計是產品的最終形式,例如人們通常會認為APP的用戶界面便是設計的最終結果。但實際上,設計是一個過程,它是一個動詞,而不僅僅是一個名詞。
這種觀念轉變其實很困難,從而導致很多產品團隊都難以掌握設計思維的方法。
設計思維是一個過程,是設計師用來了解用戶和深入理解用戶問題而使用的一套原則和方法。
IDEO的執行總監Neil Stevenson曾如下解釋了為什么很多人都無法理解設計思維是一個過程:
他說:“設計思維并不是一個單一的概念,而是由一連串的思維模式和哲學理念組成的。人們很容易模糊這一概念并且產生誤解。”
在設計思維的早期階段,產品團隊要分頭采訪客戶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并且了解他們的問題。
然后,整個團隊將搜集得來的觀點和問題分類,并將常見的痛點和需要完成的任務分組。當團隊對問題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成員則需要再次分開行動,并且頭腦風暴出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案。
在這個早期階段,收集盡可能多的想法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好的想法之后可以轉化為解決方案的原型,也可以在真實的用戶身上進行測試。
這個過程看似有序,但實際上各個環節的次序卻非常靈活。團隊有時需要交叉完成多個階段的任務,方案原型中的見解可能會導致想法重復,大多數(有時甚至是全部)想法都會失敗。
許多公司都主張合理有序的工作流程并希望能夠盡可能地避免失敗,因此這一非線性的創新方法可能對他們來說是很陌生的。但是,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接觸這一方式,甚至開始在公司的高層推行設計思維這一理念,原因是正確的設計思維可以帶來能更有效地滿足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從而推動公司的每個部門向前發展。
利用設計沖刺驗證解決方案的有效性
設計沖刺是由Google Venture研發的一種結構化流程,可以幫助設計人員、客戶和利益相關者在短短的五天時間里設計、原型制作和驗證最簡化可用產品的有效性。
小到創業公司,大到聯合國機構的各類組織,都通過設計沖刺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以往的創新方法往往會花費數月時間構建、測試和啟動新產品,并且在產品成功啟動之前,產品團隊無從得知產品究竟能否成功。設計沖刺與此不同,可以在短短的一周內,從現實原型中搜集有價值的產品數據,這就是為什么設計沖刺特別吸引人的原因。
客戶和市場研究的中心都在于解決問題,它們不僅有助于你了解客戶,還可以幫你找到解決問題的機會。設計沖刺則以解決方案為中心,旨在找出解決客戶問題的最理想的方案。Gusto的聯合創始人Tomer?London表示:基于原型的方法比依靠客戶告知自身需求的方法更有效。
他說:“簡單的客戶訪談時遠遠不夠的,因為你只能詢問客戶的當前期望,而無法得知他們的未來期望。相反,你應該將實際方案做成原型、展現給客戶并且觀察他們的反映。期間,努力尋找“Wow”時刻,當它們出現的時候一定要緊緊把握機會。”
設計沖刺與設計思維的方法齊頭并進。每個設計沖刺都涉及設計思維中的一小部分(原型開發和可行方案測試),并將其壓縮進為期五天的時間線中。
客戶全程參與了這一過程,與此同時,設計人員也在利用客戶反饋來實時改進每個環節??蛻簟⒐芾砣藛T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也許會經常性地業務繁忙,因而他們會更容易接受簡短的流程,從而將其納入自己的日程安排當中。此外,設計沖刺的結構化流程還可以在整個過程中輕松地引導利益相關者。
一旦你完全了解客戶需求,設計沖刺可以幫你快速檢驗新方法的有效性,從而無需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金。設計沖刺不僅能為你提供可以有效解決客戶問題的突破性想法,還可以增強你對產品適用性的信心。
利用精益創業來驗證商業模式的有效性
乍一看,Eric?Ries《精益創業》一書中的觀點似乎與設計沖刺的目的相同,二者的中心目的都是為了加快原型設計和測試產品創意。所以,究竟應該使用哪一種方法呃?
其實,精益創業跟其他方法存在一些關鍵差異。在精益創業的方法中,任何想法在被有效驗證之前都只是假設,這些驗證也包括商業模式的有效性驗證。
精益創業方法的核心在于每個商業想法都是必須驗證的假設。精益設計的目標在于通過構建最小可行產品(MVP)來測試每個假設,然后再將所得的知識應用到下一次產品迭代當中。
和設計沖刺一樣,產品經理的目標在于創建和測試產品原型。但是,設計沖刺只關注可以客戶問題的解決方案的有效性,而精益創業的方法則將驗證擴展到了商業模式上來,包括測試營銷信息和產品定價等。
社交媒體Buffer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創始人Joel?Gascoigne的第一份MVP甚至都不是一種產品,而只是兩個界面,第一個界面描述了產品的運作方式,第二個界面用于驗證產品定價。
“這份只有兩頁長的MVP是為了考察人們是否會考慮使用這款APP。我只是在Twitter上發布了鏈接,并且詢問了人們對這一想法的見解。我們收到了一部分人使用之后發來的有用的反饋,這樣便完成了一次驗證?!?/p>
當你逐步完成“開發-測試-學習”流程(即精益創業方法的核心模式)的每個循環時,你最終會設計和開發出一款或者一種客戶喜歡且愿意支付其費用的產品或者功能。這時,你便可以開始擴展產品以及優化流程了。
利用敏捷開發降低開發風險
當你完成產品想法和商業模式之后就需要加入更多的結構了。敏捷開發,尤其是Scrum,可以幫你解決傳統方式中經常遇到的不確定性,并且在開發和測試產品之前就已定義了所有的需求。
在敏捷軟件開發中,這些需求被分解成為小型的用戶故事,并且這些工作需要由產品團隊來決定其待辦和完成時間。
每個敏捷團隊都是獨立的,包括設計師、開發人員和產品所有者,其中產品所有者代表了業務和客戶需求。這項工作需要在固定時長內用多個沖刺的方式完成,通常周期為兩個星期,每個團隊可以自行決定在每個沖刺中需要完成的工作量。
多數團隊都會犯下在產品早期階段應用敏捷的錯誤。由于早期階段都是開放性的,所以不可能將工作量縮減到敏捷開發所需的范圍內。然而,在你完成客戶問題和解決方案的驗證之后,敏捷開發便是解決產品開發時可能遇到的不確定性問題的最佳方法。
在你的創新周期中融入多項創新方法
設計沖刺、敏捷方法和精益創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盡早并且經常讓用戶參與到產品開發的過程中來。沒有與客戶交流的產品想法必然會失敗。因此,你需要讓客戶參與到每個產品階段中來,時刻對新的解決方案保持開放態度,然后在你產品設計和商業模式的驗證之后慢慢地加入新的結構。
將設計思維、設計沖刺、精益創業和敏捷方法整合在一起可以幫你想出解決客戶問題的更好的方法,它們可以幫助你將新的創意及時推向市場,維持產品預算,并且時刻保持你的團隊的工作積極性。
原作者:Margaret Kelsey
原文鏈接:https://www.appcues.com/blog/product-development-innovation-methodology
翻譯:「即能」小程序,公眾號:「即能Upskill」
本文由@即能 翻譯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