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精選|創業公司招聘與求職終極指南(上)

0 評論 8145 瀏覽 59 收藏 19 分鐘

Tammy Han 現在是 First Round 的人才團隊的負責人。她截至目前的職業生涯都圍繞這一項工作:為創業公司的創始人招聘到優秀的人才,同時幫助想加入創業公司的求職者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First Round 不久前發布的一份有關創業圈現狀的研究報告顯示,招到合適的人才是創業公司的創始人最為關注的事。創業公司的早期招聘工作往往決定著公司的成與敗。然而,由于過去幾年創業公司融資變得越來越容易,想招到真正優秀的人才的難度也越來越大?,F在創業圈的人才競爭愈演愈烈,這也讓創業者還是求職者的期望值都變得有點過高。

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經驗所得,Tammy 總結了目前招聘市場上存在的三大挑戰,這三大挑戰不僅是公司創始人所要面對的,求職者也面臨著相同的挑戰。針對這三大挑戰,Tammy 分享了能幫助公司和求職者將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幾點建議,即求職者如何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創業公司如何招到適合自己的優秀人才。

挑戰一:如何在融資激增所產生的漣漪效應里生存

融資環境存在的泡沫所造成的影響的范圍不僅局限于融資雙方,它的影響范圍是非常廣泛性的。受創業公司估值虛高的環境的影響,早期創業公司融得錢是越來越多,很多創業公司的融資金額令人咋舌。這也導致應聘者會采用并不合適的評估指標去評估一家創業公司的好壞。很多應聘者夜會因一些不恰當的理由被吸引加入某些創業公司。

很多時候,應聘者在評估一家創業公司時會問這類問題:公司在上輪融資中的估值是多少?公司是否有發展成獨角獸的潛能?公司在 TechCrunch 這樣的重量級的科技媒體上的曝光度如何?公司下一輪融資前景如何?公司有沒有明星風投公司的投資?

在應聘者決定是否加入一家創業公司之前,公司的融資能力和上面提到的一些因素確實是一個參考,然而這些并非是正確的指標。然而很多應聘者都太依賴這些指標了,并會因此而誤加入一家創業公司。這不僅會對應聘者本人的職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對所加入的公司也是一種傷害。

創業公司招聘與求職終極指南(上)

那么應聘者究竟該怎么做呢?

在找工作的時候,求職者需要先進行自我分析,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下面,Tammy 分享了一些能幫助求職者更好地進行自我定位并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角色的建議,從而為今后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1)警惕名牌偏見

根據 Tammy 的統計分析,有超過 70%的求職者都想加入那些處于飛速發展中的明星公司,如 Uber、Warby Parker、Slack 和 Stripe 等明星公司。畢竟,加入這樣家喻戶曉的明星公司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也可以作為向親朋好友炫耀的資本。

然而,求職者如果以這樣的心態去評估是否加入一家創業公司的話,這往往會適得其反。放眼望去,我們不難發現,那些當今科技圈里最牛逼的大牛們,他們最開始都是從默默無聞的小公司開始做起的,只不過他們知道自己究竟想從中獲得什么,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他們當時大都是想有好的成長與學習的機會,同時想快速積累經驗。盡管他們加入的公司并非是估值 10 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也沒能提供年薪百萬的薪水。

當然,這并非是一個容易的選擇,因為加入一家新創辦沒多久的公司也是要面臨很多風險的。加入一家已經成功的公司比加入一家前途未卜的初創公司要容易得多,風險也小得多。然而這正是能人與凡人的區別。那些最初加入默默無聞小公司如今功名成就的人都是那些想有足夠成長學習空間并對自己的選擇義無反顧、充滿激情的人。

當然,創業公司并不適合所有求職者,加入一家成熟的大公司也是有很多優勢的。然而不管你的選擇是什么,都要充分權衡加入創業公司和大公司的利與弊:合同期限、股份期權、所在團隊、成長的空間與機會等等都要考慮。

要知道,就連現在如日中天的 Uber 曾經也是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但很多求職者似乎忘了這點。

(2)擴大求職范圍

在這方面,一個最重要的建議就是不要從一開始就將求職目標鎖定在哪一家公司上。很多求職者會這樣想:“我想在一家 ToC 的創業公司里成為一位創始工程師或是成為公司的頭 10號員工,去做一些使命驅動的工作?!?然而,如果你的求職目標范圍太窄而且又想很快確定工作的話,你無疑將會錯失一些你自己都沒發現的機會。

在沒有拿到 Offer 之前,不要對任何工作說 No

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很容易將目標鎖定在那些自己已經知道為數不多的幾家公司上。這是不行的。求職時,一定要想辦法擴大求職范圍,因為通過與不同公司的接觸有助于你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最感興趣的工作究竟是什么。每次和一家新的公司溝通之后,你會對 ‘什么機會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這個問題有進一步了解,這是一個慢慢累積的過程。

然而,并不是說只要有面試機會你就要去,因為這里面畢竟有很多時間和精力成本。為了確保自己能充分探索各種工作的可能性,Tammy 建議一開始要面 5 到 10 家公司,要確保所面的這些公司都是在各自領域里能排在你最感興趣的 Top 3 里面。為了更好地指導自己求職,Tammy 還建議每個求職者建立一個理想工作描述檔案,當然這并不是讓求職者去列出具體的公司名單或是頭銜。

Tammy 建議求職者問自己下面這些問題:

  • 我想加入什么類型的公司?
  • 我想加入處于何種狀態的公司?(發展和融資階段、創始和領導團隊情況等)
  • 公司里有沒有最適合我的發展機會,并能充分發揮自己現有的技能知識和工作經驗?
  • 如果加入這家公司,我能立刻為公司帶來什么價值?
  • 什么能讓我在公司里按某個職業發展路線去成長?

如果你能對上面這些問題有清晰明確的答案,這能讓你在面試時更加游刃有余,知道所面的公司是否適合自己。一定不要因為面試而面試,這對于招聘雙方都是一種時間上的浪費。

最重要的一點是,求職者一定要專注于自己身上的技能組合,找到能夠提升自己技能的最佳的公司與環境。舉個例子,如果你未來也想自己創業單干的話,你可能會想加入一家早期創業公司,這樣你有機會親身體驗一家公司從 0 到 1、從種子輪融資再到 A 輪和 B 輪的全過程,同時能體會到創業公司發展過程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和挑戰。這些經歷對于你未來自己創業有著極大的價值。在招聘時最好的情況是,求職者滿足公司的需求,公司也能充分考慮并發揮求職者以往的經驗來推動公司發展,同時能為他們提供各種成長發展的機會。

(3)堅決不要在公司調研上偷懶

一旦確定了求職重點后,下面就該做公司調研了。做公司調研不能光靠在 Angellist 或 Techcrunch 上搜索公司信息,這可能會讓很多求職者將公司融資規模的大小和公司的好與壞直接掛鉤。

很多求職者會僅僅因為一家公司獲得很高融資而被吸引并選擇加入其中,而不了解公司的燒錢率和現金流。求職者存在的這種誤解不管是對求職者本人還是對公司都會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耙粋€融資估值很高的公司并非一定是一家有前途的公司,除非公司賬面有 6 六月的現金流?!?/p>

在調研未來可能會加入的創業公司時,Tammy 建議首先從與該公司有聯系的人那里了解情況,咨詢對象可以是公司現有的員工、公司顧問,也可以是公司的天使投資或風險投資人。

有些風險投資者擅長投資企業服務類公司,有些則以投資電商公司著稱,有些則主投生命科學類公司。如果那些頂尖的風險投資機構投資了他們最為擅長領域的某一家公司,這從側面可以說明被投資的這家公司是有一定發展前景和成功的可能性的。當然,這不能絕對化,因為就算是最頂尖的風險投資者,他們所投項目的 50%都是不成功的。

在對所要應聘的公司做了一定的背景調查后,在面試的過程中,也要大膽提出自己的問題,不要擔心所提的問題會讓面試官不舒服。如果你打算和所面試的公司簽訂 4年 勞動合同的話,公司的面試官會非常愿意回答你的各種問題。

Tammy 鼓勵求職者在面試過程中會問下面這些問題:

  • 在這家公司工作,您最滿意的地方是什么?(了解公司文化方面的東西)
  • 對于我所面試的團隊和崗位,您未來是如何打算擴充這個團隊的規模的呢?
  • 能否詳細介紹下我未來所在的團隊的情況?
  • 是什么讓公司的領導層如此出眾特別的?
  • 您能否告訴我公司接下來一年的發展計劃?
  • 何時會通知我此輪面試是否通過?如果通過,接下來的面試時間和流程具體是怎樣的?

想招人的公司應該怎么做呢?

公司創始人所面臨的一個很大的挑戰是:對于那部分期望得到的東西是公司無法提供的求職者,一定要剔除出來,而且要盡快。在如今的招聘環境中,Tammy 為招聘方提供的最關鍵的一個建議是:要直接,且宜早不宜遲。

(1)要盡可能多地了解求職者

要想組建一個理想的團隊,這是沒有捷徑可走的。你需要將自己至少 50%的時間都用在面試和招聘上。招聘時,可以先從自己的一級、二級人脈入手,看自己的這些人脈資源里是否有合適的人選。然后可以在一些招聘網站上發布招聘信息,同時在自己的網站上掛出招聘需求信息。

對于所招職位的要求和職責的描述一定要打磨再打磨。其實每面過一位求職者,你都可以對職位描述進行進一步完善。在崗位要求里,有些素質是必須要有的。對于符合職位要求的求職者,一定要盡快多花時間對對方進行深入了解,不要拖延。不要只要有應聘者想加入你們公司,你就讓對方參加面試。這只會耽誤你的時間,同時也而可能會因此錯過真正合適的應聘者。

在評估求職者是否適合自己的公司時,公司創始人也同樣要避免可能存在的名牌偏見。這么說沒有任何冒犯那些名牌大學畢業、或是有在知名大公司工作經驗的人的意思,因為這些光鮮的背景并不能保證他們就一定適合在創業公司工作。

(2)想要了解求職者的求職動機?直接問就行

有些時候,越普通的問題往往能揭示越多的問題。Tammy 一直認為,在面試應聘者的過程中,可以直截了當地問他們:他們心中最理想的工作機會是什么樣的。

對于上面這個問題,那些適合在創業公司工作的應聘者往往會這樣回答:“我希望能以公司早期工程師的身份加入一家處于創業初期的公司,在公司里我可以向優秀的 CTO 學習并一塊成長,同時協助打造一支連我自己都會引以為豪的工程師團隊?!? 你肯定不想聽到這樣的回答:“我想以技術副總裁的身份加入公司,因為我在之前的公司里就曾擔任技術副總裁 / 主管的職務,你只有給我這個頭銜我才會考慮加入公司,其他職位對我來說都意味著降職?!?給出這樣回答的求職者其實根本不適合創業公司,因為他們太不靈活,也不懂變通,沒有很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你肯定只想招那些出于恰當合理的理由想加入你的公司的應聘者。當然你發出的 Offer 可能會被求職者拒絕。但不要因為最初的幾個求職者拒絕了你的 Offer 就感到憂心忡忡,他們拒絕你發出的 Offer 可能是因為他們并非公司的合適人選。Tammy 之前曾為一家在當時還默默無聞的名為 Pinterest 的小公司招聘,當時發出的很多 Offer 里,有很多應聘者都拒絕了?!澳切┰浘芙^ Pinterest 發出的 Offer 的人里,肯定有一些現在正在某個角落里后悔不已呢,他們當時都太看重薪水和頭銜了,所以錯失了這么好的發展機會?!?/p>

(3)不要擔心提前談錢

在面試招聘的過程中,不要避諱提前將公司能提供的薪資福利待遇說清楚,這事宜早談,不宜拖延。如果求職者主要受金錢驅動來決定是否加入一家公司,提前談錢有利于你將這部分求職者篩選出來,避免在這部分求職者身上浪費太多時間。事實上,很多創業公司表示他們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和應聘者過多協商交涉,因為如果有應聘者在面試時太看重錢而且絲毫不肯妥協的話,你就能從他們的求職動機中判定他們并不適合自己的公司。

在目前的求職市場里,有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就是創業公司要面試那些來自 Google、微軟、Facebook 或 BAT 的求職者。這些求職者在之前的公司可能有很好的薪水、很高的頭銜和優越的辦公環境。不管怎樣,你不能僅靠看簡歷就去輕易斷定一個人不符合你的要求,也不能讓對方知名大公司的工作背景蒙蔽了雙眼。

此外,你還要弄清求職者是否有承擔風險的客觀條件與能力,這要直截了當地問求職者,而不能光靠推測。求職者在銀行是否有貸款?家里是否有小孩正在讀昂貴的私立學校?這些問題都可以直接問對方,因為你可以據此來判斷對方是否更需要現金而非股份期權。在這方面一定要慎重。和求職者講清楚:“在公司完成 A 輪融資前,我們能提供的薪資會低于行業的平均水平。這樣的話對你 Ok 嗎?如果薪水無法滿足你的要求的話,我們可能就此無緣了?!?/p>

相關閱讀:創業公司招聘與求職終極指南(中)

相關閱讀:創業公司招聘與求職終極指南(下)

 

譯者@達達 ? ?來源@36氪

文章鏈接:http://36kr.com/p/5042905.html

譯文鏈接:firstround.com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