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賣咖啡:開咖啡店,其實并不是一個好生意
9月3日,中石化集團旗下的易捷便利店發(fā)布了自己的咖啡品牌:易捷咖啡。中石化加油站,正式進軍咖啡行業(yè),開始賣咖啡了。首批易捷咖啡落戶于蘇州的9家加油站,有三種不同定位的咖啡產(chǎn)品銷售:
92號(黑白咖啡),95號(時尚特飲),和98號(精品系列)。價格從12元到28元不等,包含咖啡、茶飲等品類。
易捷咖啡采用“外送+到店消費”的模式,不僅可以在現(xiàn)場購買咖啡,也支持2公里范圍內(nèi)的配送。
92#、95#、98#,如此別致的咖啡名稱,引起了廣大網(wǎng)友的熱議。
大家紛紛調(diào)侃道:
“是用加油槍裝杯嗎?”
“喝完你能保證排放達標不?”
“咖啡杯型分為箱底、半箱、滿箱。”
“喝完這杯95#,一口氣跑兩百公里,不費勁?!?/p>
“來杯98號咖啡,再給我的車來缸98號汽油。”
“看來以后可以逢人就吹牛:我去中石化喝油了!”
……
但調(diào)侃歸調(diào)侃,大家也非常關(guān)心,中石化為什么要賣咖啡?這是不是一個好生意?面對星巴克、瑞幸、711便利店咖啡這么多對手,中石化到底能做成功嗎?
今天,我就來給你講一講,開咖啡店背后的商業(yè)邏輯:
01 開咖啡店,其實并不是一個好生意
很多女孩都有一個夢想,就是開一家咖啡店:在午后陽光下,坐在窗邊,喝著咖啡賺著錢,感受歲月靜好,最好還養(yǎng)著幾只貓。畫面特別美好。
但是從商業(yè)邏輯上來看,開咖啡店,其實并不是一個好生意。?為什么?
咖啡店想要賺錢,需要解決一個問題:坪效>租金。
什么意思?
坪效,就是門店每平方米創(chuàng)造的收入。用一個公式來表示,就是:
坪效=店鋪總收入 ÷ 單店總面積?
我們通常用坪效來衡量店鋪的經(jīng)營效率。坪效越高,店鋪的經(jīng)營效率就越高,盈利能力也就越好。
而對于線下門店來說,租金是最主要的成本之一。因此,一家門店需要盈利,就要做到讓它每平方米的坪效>租金。?
對于咖啡店來說,也是如此。
在不同的地段,租金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好的地段人流量大,租金也相應高,你付出的租金,跟旁邊的服裝店、餐飲店、化妝品店的租金,是一樣的。
但是,相比之下,你的坪效,通常并不高。為什么?
你可以想象一下,人們通常會在什么場景下喝咖啡?
- 比如,早上,你會在上班路上買咖啡,帶去辦公室喝。
- 或者,中午吃完飯,你會買一杯咖啡,拿回辦公室喝。
- 或者,下午,你會約個朋友,在咖啡店里坐著喝,邊喝邊聊,有時候,一坐就是一下午。
一般情況下,這幾種場景是最多的。
所以,咖啡店什么時候坪效最高呢?通常,是在早上和下午,尤其是在下午這個時間段。
你想想看,一家咖啡店,租金成本是固定的,但是顧客買一杯咖啡30塊左右,就可以坐一下午。因此,它的坪效,通常就不會特別高。
咖啡店想要做到坪效>租金,相比于其他的服裝店、餐飲店、化妝品店,就會困難得多。?
所以,從商業(yè)邏輯上來看,開咖啡店,其實并不是一個好生意。
02?咖啡店的成本結(jié)構(gòu)
但是,即便如此,開咖啡店這個生意還是一片紅海。有許多咖啡品牌,都獲得了很大的成功。
明明不是一個好生意,為什么居然還有人能夠做得這么成功呢?一定是因為,他用特殊的方法,解決了坪效>租金這個問題。
比如,星巴克。
很多開咖啡店的人,都想學習星巴克,可是最終學下來,都沒有做成。為什么?為什么你開咖啡店就虧,而星巴克開咖啡店就賺呢?星巴克到底做對了什么?
很多人說,星巴克最值得稱道的,是它創(chuàng)造了第三空間。
那什么是第三空間?
你家是第一空間,公司是第二空間,而星巴克,就是第三空間。當你不需要待在公司,也不想要待在家里的時候,星巴克就是一個好去處。它可以成為你和朋友交流的據(jù)點,或者你獨自享受休閑的空間。
很多人說,第三空間就是星巴克成功的關(guān)鍵。可是,請你仔細地想一想,難道其他咖啡店就不是第三空間了嗎?
所有的咖啡店,其實都是第三空間,這并不是星巴克獨有的特點。那為什么有的咖啡店失敗了,而星巴克就成功了呢?所以第三空間其實并不是星巴克成功的真正原因。
那星巴克的特殊解法,到底在哪?其實,讓星巴克成功的,不是第三空間,而是第三空間的價格。
什么意思?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
一家普通的咖啡店,它的成本結(jié)構(gòu)大概是這樣的:?
- 原料成本:30%房租成本:25%人工成本:25%-30%
- 運營/折舊/損耗成本:15%
一杯售價30塊的咖啡,原材料成本大概占了30%。也就是說,你花30塊買的咖啡,里面只有9塊錢是付給咖啡本身的。?
曾經(jīng)有個節(jié)目,痛批星巴克,說星巴克在中國賣得比西雅圖還貴,而且星巴克的咖啡原材料成本只有5塊多。說星巴克太黑心了,在中國賺錢賺瘋了等等等等。
很多媒體都是這么認為的。
可是,他們可能沒有思考的是,咖啡店的成本,不僅包括原材料。
那咖啡店的成本,還包括什么呢?
除了原材料外,第二個非常重要的成本,就是租金成本。
租金大概占咖啡店成本的25%。店鋪所在的區(qū)域不同,租金的價格也不一樣,但是平均來說,租金大概的占比是25%。這是必須要付的成本,并且根據(jù)你生意的好壞,它的占比還不一樣。生意越差,租金的占比越高。
第三個重要的成本,是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大概占比在25-30%。一家星巴克大概有多少個員工呢?
你能在店里看到的員工,大概就有4、5個,加上你看不到的,一家星巴克大概有10位員工左右。人工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第四個重要的成本,就是運營、折舊、損耗等的成本。這些成本大概占15%。
好,了解這四個成本之后,現(xiàn)在我們來算一筆賬:把這些成本全都扣掉,那一家咖啡店能剩下的利潤是多少呢?
所有的成本加起來:
30%+25%+(25-30)%+15% = 95-100%
剩下的利潤,只有0-5%,幾乎為零。
成本都是剛性成本,而咖啡的價格也上不去,也因此,剩下的利潤,就幾乎為零。所以,我們說開咖啡店,可能并不是一個好生意。
03 星巴克是怎么盈利的?
那星巴克是怎么盈利的呢?
我們剛才說,很多咖啡店能做成,一定是因為,他用特殊的方法,解決了坪效>租金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基本上只有兩種解法,一是提高坪效,二是降低租金。
那星巴克用的是哪一種?
星巴克的核心解法,是降低租金。為什么?
我們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
一家普通咖啡店的租金大概占收入的25%,平均來說,大概在12-15元/天/平方米。
但是,同樣的地段,如果開的是星巴克,租金只要3.5元/天/平方米。?
為什么?。繛槭裁葱前涂司湍茏獾眠@么便宜?這太夸張了吧!
因為,他是星巴克。?
一家新商場開業(yè),總希望招攬一些有名的品牌,來吸引流量。比如優(yōu)衣庫,比如星巴克。因此,商場給這些品牌的租金,就是特別便宜。他們享受了品牌的溢價。
星巴克的租金,大概只占它收入的10%,這要比一家普通的咖啡店(25%)便宜得多。?扣除投資收益,星巴克在2018年的利潤率是15.9%。
而星巴克省下的租金是多少呢?
從25%降到10%,它省下的租金大概是15%。利潤15.9%,省下的租金15%。?這也就意味著,星巴克的利潤,幾乎就等于它所省下來的租金。
所以,他不是靠第三空間賺錢,而是靠第三空間的價格賺錢。?他就是有辦法拿到比別人便宜的租金,這才是他真正賺錢的邏輯。
總結(jié)一下,星巴克的解法,是用品牌溢價來降低租金。?
如果你看不明白這件事,你就會覺得我也可以做一個星巴克,我也可以做出跟它一樣好喝的咖啡。但是,這不是最關(guān)鍵的,最關(guān)鍵的是,他的租金比你便宜。
04 為什么上島咖啡可以做成?
除了星巴克,中國本土也有一些咖啡品牌非常成功,比如上島咖啡、兩岸咖啡、迪歐咖啡。?
他們是怎么解決坪效>租金這個問題的?
他們不像星巴克,可以獲得便宜的租金,但是他們也賺到錢了,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對,他們的解法就是,提高坪效。
怎么提高?
剛才我們講過,咖啡最主要的消費時間是在下午。這也就意味著,你付了24小時的租金,但其實主要只用到了下午。那可不可以一天24小時,都盡量用到呢?這樣坪效是不是就會高一點?
怎么做?
上島、兩岸、迪歐,他們的基本邏輯就是加入簡餐。一旦加入簡餐,就可以在中午、晚上這兩個餐點提供銷售了,這就提高了坪效。
所以,上島、兩岸、迪歐,這些咖啡店的解法,是用簡餐來拉平每日的波谷。
05 瑞幸咖啡的邏輯是什么?
這兩年,有一個咖啡品牌異軍突起,很快就上市了,那就是瑞幸咖啡。前一段時間,瑞幸又推出品牌小鹿茶,開始賣奶茶了。
在今天,瑞幸還不能被證明已經(jīng)成功,但是,至少他的規(guī)模已經(jīng)很大了。成不成功,還要看它賺不賺錢,能不能持續(xù)經(jīng)營。
那以瑞幸的邏輯來看,怎么可以解決坪效>租金這個問題呢?
首先是降低租金。
怎么降低?
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一家星巴克,有多少面積用于制作咖啡,又有多少面積用于品嘗咖啡?
哪個面積更大?當然是用于品嘗咖啡的面積更大。
大概估算一下,用于品嘗咖啡的面積,可能會占到總面積的80%。剩下20%的面積,用于制作咖啡。
好,那進一步來想,如果我能把這80%的面積省掉,是不是租金就可以省掉一大半?
于是,瑞幸依據(jù)這樣的思路,開了四種店:
第一種,叫做旗艦店。
這種店數(shù)量很少,有點類似星巴克臻選店。
第二種,叫做悠享店。?
這種店數(shù)量比較多,我們經(jīng)常看到的就是這種,有點像星巴克,面積比較大,你可以坐在那慢慢品嘗咖啡。
第三種,叫做自提店。
這種店開在寫字樓里,面積不大,基本上沒有座位。它主要滿足需要外帶的場景。比如,早上上班的時候買一杯咖啡,拿到辦公室喝。
早上大量的咖啡消費,都是外帶的。這也意味著,如果是一家傳統(tǒng)的咖啡店,早上的時間,就只用到了那20%制作咖啡的面積,另外80%品嘗咖啡的面積,都浪費掉了。
所以,我們能不能把這20%的面積單獨拿出來,只滿足那些需要外帶的需求呢?
于是瑞幸就開了自提店。因為面積大大減小,也就降低了一大筆租金。
第四種店,叫做外賣廚房。
這種店,你是看不到的。它可能開在很深的巷子里,或者跟某個商場柜臺合作,擺一臺全自動的咖啡機在那里。它是滿足外賣需求的,只要送外賣咖啡的人能夠找到就可以了。
你在線上下單之后,快遞員就會去最近的外賣廚房,幫你打出一杯咖啡,送到你的手上。這種店因為不用開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并且使用的面積更小,所以它的租金又進一步降低。
所以,瑞幸通過開出四種店,尤其是自提店和外賣廚房,滿足不同需求,從而降低租金。
如果在未來,大量瑞幸咖啡都通過線上訂購,外賣配送,那么就意味著,它20%的租金成本,就可以省下來了。
但是,也因為有了外賣,又增加了一塊成本,就是配送成本。假如一單外賣咖啡,配送費需要5塊錢,這大概能占到收入的15%左右。
所以,瑞幸把租金成本降低20%,外賣成本增加15%,總體來說,降低了5%的成本,這就可能是一種更有效的商業(yè)模式。
除了降低租金,瑞幸還想要提高坪效。
怎么提高?
擴張品類,做輕食和奶茶。
為什么要做輕食和奶茶?
當瑞幸開始做外賣咖啡,它真正的競爭對手,就不是星巴克了。
為什么?
你想一想,下午你坐在辦公室,想點一杯喝的,你一定會選擇咖啡嗎?
這個時候,你的需求是喝點東西,你的選擇就不一定非得是咖啡了,你還可以選擇奶茶、果汁等休閑飲品。
在中國,休閑飲品最大的市場,不是咖啡,而是奶茶。所以,這個時候,瑞幸的競爭對手,其實不是星巴克,而是奶茶店。
瑞幸擴張品類,其實就是在提高收入,從而提高坪效。
總結(jié)一下,瑞幸的解法,其實是用外賣來降低租金,用奶茶來提高坪效。
06 便利店賣咖啡的邏輯
到目前為止,我們說了星巴克,說了上島、兩岸、迪歐,說了瑞幸。
那咖啡這個生意,還有沒有其他解法?
當然有。那就是便利店賣咖啡。比如711,比如全家,比如羅森,比如喜士多。
比如最近開始賣咖啡的中石化。
為什么便利店也要賣咖啡?因為咖啡的根本價值,并不是社交價值,而是它的功能價值,一是提神,二是好喝。
在提神方面,每個店的咖啡是差不多的,主要的差別,就在于口感是否好喝。
曾經(jīng)有人做了一個實驗,請一些消費者盲喝7種品牌的拿鐵咖啡,對咖啡的口感進行打分。
這7種咖啡的品牌分別是:星巴克(32元)、COSTA(35元)、瑞幸(27元)、KFC(19元)、麥當勞(19元)、可莎蜜兒(18元)、全家便利店的湃客咖啡(14元)。
測評結(jié)果,還挺令人意外的:
得分最高的,是最便宜的咖啡:全家便利店的湃客咖啡。KFC和COSTA,并列第二。得分最低的,是瑞幸咖啡。
我自己喝下來,感覺711和全家的咖啡,和星巴克的口感差別不大。
咖啡好喝與否,取決于咖啡的原材料和萃取過程。而現(xiàn)在的咖啡店原材料差別不大,咖啡機也都是全自動的,萃取過程也差不多。因此口感,也不會差得太多。
711的咖啡一杯大概15元左右,價格相當于星巴克的一半。?他為什么能賣這么便宜?
首先,它能降低租金。
711只是在收銀臺后面,放了一臺全自動咖啡機,這就相當于,它只租了一平米的面積。
你付錢買一杯咖啡,誰去做咖啡呢?一般都是收銀員。他拿出一個紙杯,放在咖啡機上,點一下按鈕,咖啡就出來了。制作過程就這么簡單。它幾乎沒有雇人,只是雇了收銀員一轉(zhuǎn)身的時間。
所以,711便利店賣咖啡,只租一平米,只雇一轉(zhuǎn)身,這就是它賣咖啡的全部成本。?比一般咖啡店的成本,要低得多,因此它咖啡的售價也可以更便宜。
你猜一猜,711一年大概能賣多少杯咖啡?是711賣的咖啡多,還是瑞幸賣的咖啡多呢?
是711,它每年大概能賣出4億杯咖啡,是瑞幸的兩倍以上。從這個數(shù)字上來看,711,才是中國最大的咖啡企業(yè)。
只租一平米,只雇一轉(zhuǎn)身,這是便利店賣咖啡的商業(yè)邏輯。
回到一開始中石化賣咖啡的話題,其實中石化賣咖啡,和這個邏輯是類似的。
根據(jù)2018年中國便利店TOP100榜單,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的門店數(shù)為27259,位居榜首,且遙遙領(lǐng)先。而眾所周知的全家、7-11分別排名第7和第10。
截至2019年6月30日,易捷便利店的門店數(shù)已經(jīng)增長為27362家。可以說中國的便利店之王,其實是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如果將便利店賣咖啡的模式,全部鋪開,也許中國最大的咖啡企業(yè),就不再是711了。
當然,加油站便利店賣咖啡,和遍布大街小巷的便利店賣咖啡,還是有一些不同的:
- 比如,在公司樓下買咖啡,和加油時順便買咖啡,他們的消費場景是不同的。
- 比如,加油站的人流量,和街邊便利店的人流量,也是有差別的。
因此它們的坪效也會有所差距。但總體來說,加油站賣咖啡,還是有機會能夠很好地解決坪效>租金這個問題的。
最后的話
雖然,從商業(yè)邏輯上來看,開咖啡店,并不是一個好生意。要解決線下店坪效>租金的問題,并不容易。但是,聰明人總是能找到好方法:
- 星巴克,是用品牌溢價來降低租金。
- 上島、兩岸、迪歐,是用簡餐來拉平每日波谷。
- 瑞幸,是用外賣來降低租金,用奶茶來提高坪效。
- 而711、全家、羅森、喜士多,是用只租一平米,只雇一轉(zhuǎn)身,來降低成本。
- 現(xiàn)在,中石化也入局了。
從邏輯上來說,他是有能力解決坪效>租金這個問題的。但是最終到底會發(fā)展得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劉潤,整理:?由之。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QoOpGkj7S8IS2oUGZmi9Jg
本文由 @劉潤 授權(quán)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我也覺得分析的有一些問題,既然說了好幾個商業(yè)模式,中石油中石化的優(yōu)勢竟然沒有深挖。我覺得加油站的便利店的業(yè)態(tài)其實是為了司機的需求,而咖啡“提神”“好喝”的功能需求是與司機的需求相吻合的。他們賣咖啡是對便利店產(chǎn)品的一種補充。
之前聽過一個分享,說的是星巴克還受商場的歡迎。
當一個商圈存在多個商場時,有星巴克的商場會加分。
因為這個第三空間成為了逛街人群休息的場所,對商場引流本身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來這里天天都能學到新東西,感謝!
點贊。
專業(yè)
算了半天唯獨沒有考慮中石油的國企大背景,高速路獨家的服務區(qū)內(nèi),可忽略的房租、水電費用,穩(wěn)定的車主客戶流量,幾乎無成本的運營。這些都不是普通商業(yè)模式可以比對的
是這樣的,這種是絕對增加坪效的一個事。類似于7-11的咖啡模式,占用空間小,成本低,有國企扶持背景,水電費用還是肯定要有的。
點贊!分析的很全面,把我之前的疑惑都解答了??
我有一個疑問,星巴克這種企業(yè)現(xiàn)在租金是低了,但是之前并不出名的時候,他是怎么渡過租金高的時候的呢?
我也在想這個,覺得星巴克能做到現(xiàn)在這個程度絕不僅僅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