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的內部創業,尋求新的增長動能
大公司的內部創業堪比一部《007》,演好了,就是新的增長動能。
一位美國華裔作家來了北京,很快產生了一種文化震驚(Culture Shock)。他感覺,北京到處是創業者,他遇見的人很多是胸懷“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尤其是那些產品經理,幾乎每個產品經理都有一顆創業之心。有很多人加入一家公司,就是以合伙人(而非雇員)的姿態進來的。所以,很多大公司往往會推行“內部創業”作為一個激勵手段。
現今,你可能不知道步步高,但陳永明(OPPO創始人)、沈煒(Vivo創始人)、黃崢(拼多多創始人)都是出身于此。
如今,你可能覺得搜狐已經大不如前,但龔宇(愛奇藝創始人)、古永鏘(優酷創始人)、李善友(酷6網創始人)、陳一舟(人人網創始人)、王小川(搜狗創始人)都是出身于此。
騰訊的微信,谷歌的Gmail,搜狐的搜狗,阿里的釘釘.……都是內部創業激發的一流產品。
美國公司普遍有內部創業,但往往是“跳槽的人太多,XXXX啟動內部創業計劃”。
其中,Amazon(亞馬遜)和Google(谷歌)專門制定了內部“創業孵化計劃”和“創投公司”。之前,Google有過很多教訓:Google離職員工創辦的Instagram,后來成了競爭對手Facebook的重要用戶來源,Google高度關注的WhatsApp后來也被Facebook拿下。
與其錯過很多一流人才,錯過很多一流項目,不如主動推行內部創業孵化,將部分“雇員”變成“事業合伙人”,將更多好的大腦、好的項目嵌入公司的體系中。
可是,內部創業的運轉邏輯究竟是怎樣的?
一、太過靠譜的生意,都屬于過去
一般理解的內部創業,可能只是員工創業、發掘項目,公司提供資金資源、用戶流量、銷售渠道,特種兵攻堅+大部隊跟進,將雇人干活兒向一起打天下轉變。
可是,真實的內部創業不會僅僅局限在這樣的小格局中。其實,內部創業有三層格局:
1. 小成本試錯
近期,京東商城設立了一個眾創學院,將其作為內部創業的孵化器。
京東那邊高管表示:“現在的世界是不確定性的,3個月前對這個市場的判斷,可能今天就大變樣了。所以,這個時候很有可能不需要那么靠譜的大,而是要小步快跑?!?/p>
太過靠譜的,都是屬于過去的生意。
很多公司推行內部創業,主要是建立一種“小成本試錯的機制”,投石問路,試探未來的生意是什么樣的。比如,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投資了一個一個區塊鏈團隊,但主要目的不是盈利,況且賺錢的也沒多少,主要是給未來的生意做一些準備,試探一些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2. 刺激組織活性
全球增長最快的移動游戲公司,是芬蘭的Supercell。雷軍、馬化騰都主動拜訪過這家公司,也都喜歡Supercell語義中的“超級的(super)細胞(cell)”。
這個公司總共只有200多個員工,但稅前利潤超過10億美元。公司內部5個人就能組成一個項目團隊,團隊都獨立運作,快速試錯和調整,公司主要向各個獨立團隊提供資金、流量和品牌信用方面的支持,別的方面完全不用管理。
這種性質的內部創業,主要是刺激內部組織活性。如果不將個人潛力充分發掘出來,是會產生反效果的。
一個綜合素質高的人,拿兩倍的薪水,做三個人的事,大家都開心。對公司來說,效率高了、成果多了;對個人來說,人際關系也簡單了,因為人一旦閑下來,就容易惹事,抵消別人的貢獻。
3. 建立持久的創新生態
美國公司主流的內部創業,其實不是Google、Amazon那樣專門設立創投機構,投資自己公司員工的創業項目。
美國公司主要是跟大學、職業投資機構合作,構建一個內外協同的創業生態。
為什么美國科技公司的很多員工同時兼任一些大學的教職?我以麻省理工大學為例:
你看上圖當中,紅色部分是麻省理工學院校舍,綠色的那些建筑物是能源公司,橘色的那些建筑物是IT和數據公司,藍色的那些建筑物是生物制藥公司,而黃色的建筑物是風險投資公司——所有這些公司把麻省理工大學(MIT)團團圍住。
你以為,大學教授都像牛頓、狄拉克、愛因斯坦、霍金那樣,想研究相對論、黑洞、正電子、中子星都可以自由發揮?完全不是這樣的。
如果你有創業想法,公司可能會派你去一所大學或者研究所兼任職位,看看這個領域的前沿發展是怎樣的,同時大學老師、研究所研究員一般也會在一些公司里兼職。
公司的利益訴求、你的創業想法、市場的需求導向,揉在一起,共同牽引著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方向。
真正好的內部創業,一點也不“內部”,而是主動融入一個創新生態。諸如騰訊、華為這些國內大公司,非常了解什么才是高效靠譜的內部創業。
比如,1998年華為銷售收入只有50億-60億人民幣,華為就敢拿出10個億來籌建華為大學,培訓公司人才。華為對研發的高強度投入是眾所周知的,按照歐盟的一份報告,華為2018年的研發投入超過113億歐元,全球名列第五。
在流程建設和管理上,從1998年到2008年,華為跟IBM合作,光是直接咨詢費用就投入了超過20億。通過咨詢合作,華為建立起了市場、研發、供應鏈、財務、人力資源、信息化等各方面的體系。
創業,一定是做未來的生意,但是,背后一定要有成熟的生態體系作為支撐。一切都是精心設計、精心規劃的結果。未來的生意再怎么不確定,也一定是體系疊加式的成功。
二、內部創業,就是演好一部《007》
創業成功是小概率事件,不用懷疑,創業公司的平均壽命大概2年左右。投資機構往往是看上了10家公司,其中9家兩年之內必成為尸體。
那么,內部創業是不是可以增加創業的成功率呢?
《21世紀商業評論》主編吳伯凡說過:每一次創業,就是上演一場荒誕劇。
你看《007》系列電影,幾乎都是一個套路:
- 電影在一開始,就進入特別激烈的沖突中:007身手矯健,打入敵人內部,眼看要完成任務了,突然燈亮了,周圍站滿了敵方的保安人員,用沖鋒槍對著他。
- 荒誕的現實才剛剛開始,007費盡心機、戳破腦洞繞開了一個一個陷阱,又順利掉進一個更大的陷阱中。
- 一系列成功的破局之后,007已經是神一樣的男人,可是還是發現:自己陷入一場永遠贏不了的棋局之中,神一樣的男人也會面臨絕望。
- 突然,一次奇遇,007發現了一個驚天大秘密,意外盤活了一場死局,完成了一項不可能的使命。
007這些冒險,破局之后又掉進陷阱,破局之后再掉進陷阱,逃過一個一個陷阱,還是陷入一場無勝算的死局。最后還是靠一場奇遇,贏得終局。
這也是真實的創業。
看看007這些驚險經歷,想想現實中的創業過程,不知一般的創業者可以扛過幾輪?
所以,真實的內部創業,絕對不是員工發掘項目、公司提供各種支持這么簡單。
這里,我想提供一個內部創業4大生存策略:
1. 培育連續創業者
國內的創業圈流傳一個說法——投資人更青睞那些連續創業者。
如果你之前創業失敗過,已經踩過無數的坑,再次創業時,就會清楚遠、近、深、淺,哪些直路看起來是彎路、哪些彎路看起來是直路,不再重蹈覆轍。另外,連續創業者在花錢方面也更有經驗,財務風險低。
其實,美國大多數創業者都處于40歲-50歲這個年齡段,他們要么在谷歌、微軟、高通等大公司里呆過,要么在大學、科研機構里積累了很多專利。
即使這樣,他們也沒指望創業一兩次就能成功,而是注重保存實力、不斷積累資源和人脈,希望在連續創業中獲得一兩次成功。
所以,內部創業最重要不是成功率,是續航力。
2. CEO要保持lay back姿勢
搜狐看似走下坡路,但張朝陽孵化創新公司的能力還是很強。搜狐總能走出一批獨當一面的戰將,包括龔宇、古永鏘、李善友、陳一舟、王小川等。
在面對內部創業的項目、團隊時,張朝陽有三個原則:
- 具體的財務指標、銷售還有日常競爭、戰術層面,是不太管的。但要管的,一個是產品的競爭力,另外一個是營銷。
- 一旦介入,就是要實現超越,讓天下人都知道公司在做一件事。
- 只要覺得需要重大變革,或一個產品可以整合公司其他部門的力量實現突破,就積極介入。
總的來說,面對內部創業,CEO的姿勢是lay back,更多是觀察形勢,看著它的自然生長。
3. 疊加式的進步,要比創業本身更加重要
什么是疊加式的進步?
比如你今天有1塊錢,明天有2塊錢,后天有4塊錢,再后天有8塊錢……這么掙下去就是可疊加的。如果你每天都只掙1塊錢,就只是簡單的遞增了。
疊加式的進步積累到一定程度,你就能獲得超級工具,重新定義一場戰爭。
比如,IBM經過多年疊加式的知識和技術積累,研發了一套基于認知技術的學習工具,叫沃森,學習這些醫學知識,只要17?秒。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美國的一家醫學院用這個學習工具,在短短幾個星期內,就準確找到了一種跟很多癌癥有關的重要蛋白質。而要是沒有這個工具,想完成這個發現,大概需要整個生命科學行業花7年時間。
如果你能領先別人獲得好的工具,哪怕領先一步,也能迅速給競爭對手判了死刑。一種好的工具,是多年疊加式進步的集中爆發。
再強調一遍,創業,是做明天的生意。考驗你自己的疊加式進步成果,以及利用別人疊加式進步成果的能力。
4. 不要避諱引入外部力量
過去,總說國內的芯片技術不行,中芯國際挖來一個梁孟松,14nm技術關口立刻突破了,2/3的手機芯片基本已能國產(1/3的高端芯片還得請臺積電代工)。挖來一個尹志堯,中國芯片制造設備就前進一大步,那是疊加式進步很多年,也難以換來的。
Google很多重量級產品、核心技術,都不是來自內部,比如安卓(Android)是收購來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最初也是買來的,而現在是一大堆博士壓上去,才搞了一個AlphaGo出來。Facebook這幾年也這樣,真正的創新幾乎都是從外部收購的。
天才往往不是培育出來的,哪里有,你只能去求取。
華為也有內部創業,但不會刻意去講,而是遵循“壓強原則”,找到了對的人,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一點,在配置強度上大大超過競爭對手,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競爭力量。
三、小結
內部創業的根本出發點,還是解決公司自身的“遺產重負”問題。
公司好像有很大的遺產,你公司長期積淀下來的這些資源(技術積累、渠道建設、用戶流量),因為這些資源有了,所以你在做決策的時候,你會圍繞你的資源在想問題。你時刻會想著這些資源,而失去開創新疆域的上升動力,以及對這個劇變時代的敏感。
發掘新的增長動能,內部創業只是一種方式,但并不唯一。
成功孵化搜狗和搜狐視頻的張朝陽自己說,不能完全依賴內部創業。
相反,如果一個公司所處的商業生態足夠強大,自身體系足夠成熟,內部創業反而是自然而然的事。
作者:IMS李檬,公眾號:李檬(ID:imslimeng)
本文由 @IMS李檬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