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無法讀懂的一種創業:創業失敗
有一個非常奇葩的一個大學生,他專門研究創業失敗的案例,他說:只有研究那些失敗的人是怎么失敗,然后總結出方案,以后自己就不會犯這種錯誤了。
后來他看到很多旅游行業倒閉,詢問了很多從事旅游行業的人是為什么倒閉的,得到的結果大多是因為打廣告太燒錢,引流來的游客又非常少。于是他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三個月后他失敗了。失敗的原因是成本雖然降低,但是對于當地的文化并不了解,導致游客越來越少。失敗的人無非只是告訴了你表面的失敗原因,而那些黑暗又真實的內幕都想讓它成為秘密。
在2015年資本寒冬來臨的時候,一大批互聯網企業面臨倒閉,某公司的一個運營總監發現了很多創業者都因為融資金額太少,運營燒錢又太多,并且流量無法變現,才導致失敗的。當他毅然離職開始了互聯網創業,初期雖然運營成本降低,但是因為產品上線后,不懂夸大估值和融不到資,無法解決資金鏈的問題所以也失敗了。
失敗者太多,失敗的原因都不同,但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失敗者都會將失敗的真正原因當成秘密一樣保存,這并不是失敗者自私,而是當一個失敗者和一個不同行業的人,溝通他失敗原因的時候,都不會說出行業秘密,只會說表面失敗的原因,因為這些秘密就是一個行業規則。就像很多模特想要上鏡,想要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的時候,可能會被上面領導潛規則,除非有家庭背景,雖然這種潛規則已經人人皆知,但并不是所有行業的潛規則都會曝光,因為總有那么幾個規則是這個行業的命脈。最近比較火的房產中介“鏈家”的事情,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
你根本不了解一個失敗者
當一個失敗者經歷了從開始到結束的時候,他們收獲很多,雖然不能和成功者一樣風光,但他們收獲了成功者沒有的東西,那就是痛苦。雖然很多人知道失敗后是非常痛苦的,但是你永遠無法理解他們的那種痛苦,這也是你無法模仿的地方。
失敗者除了痛苦以外,更多的收獲便是經驗和教訓。如今的一些成功者,也經常會去講訴自己曾經失敗后,所收獲的經驗和教訓。聽從那些失敗的教訓和經驗,確實能提升一些認知,增加信心,和對未來的態度會有稍加改變。
但是,大多數的失敗者都會把途中的險惡如實的告訴你,讓你知道那是一條多么兇殘的道路,然而真正聽的一個人也沒。很多人嘴里嘟囔著去真心聽從失敗者的教訓和經驗,可事實就是,聽完失敗者的建議后轉身就去喝點成功者的雞湯。
失敗分兩種,一種真失敗,一種偽失敗
某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努力鉆研開發,精通各種編程,畢業后在一家大公司從基層做起,后熬過五年,被提拔為研發總監,再后來提出離職,去某大企實習,又熬過三年。八年間已經從一名技術小白變身技術大牛,然后開始自主創業,創業了兩次,都因產品盈利點有誤,導致失敗。這才是真正的創業失敗,從小公司到大公司沉淀,積累經驗,提升能力,即使最后失敗,這也算是一種成功。某90后小伙,喜歡打游戲和逛貼吧,因為找不到工作,在一家酒店當服務員,三個月后,因為工作不用心,被酒店辭退。后看到現在創業比較火,自己也稍微懂點互聯網,于是自己搞點炒作,然后滿大街找風投,后來被某企業老板看中,投資了50萬。拿到錢后整天花天酒地,做假賬,后來被發現,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真失敗者的故事其實比你想象的還要精彩
失敗者的故事太多,但是很多人都認為失敗者的故事是毒藥,會擾亂自己的思想,而那些成功者的故事才是那么斗志昂揚。
雖然失敗者的故事沒有成功者那么精彩,但至少這些都是用血淚換來的。好比一個在賭場門口的乞丐,看到一個風華正茂的少年打算進賭場時,乞丐會連忙跑過去阻止少年進入賭場,可少年認為他只是一個乞丐,沒有理會,義無反顧大搖大擺進入了賭場,殊不知那個乞丐曾經也是從風華正茂的年紀過來,只因誤入歧途,進入賭場后戀上賭博,才落得當乞丐的下場。
創業失敗的人并沒有告訴你故事的全部,當一個人經歷了一夜之間變的一無所有,被世人唾罵,遺棄的時候,便會成長,看透這個世界,懂得人間冷暖,功名利祿無非只是虛幻,終究會面臨生老病死的結局。
本文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創業邦,作者@文非
我覺得失敗很難說的清楚的原因就是因為創業成功的因素太多太復雜了,其中任何一個方面的失誤都能導致失敗。
就好像制造一架飛機,涉及的零件可能有成千上萬甚至幾百萬個,其中任何一個零件的缺陷都能導致飛機無法起飛。問別人創業的經驗或者失敗的經驗,就像問別人“我要怎么造飛機”,別人告訴你發動機很重要,難道你以為買個發動機就能造飛機了?呵呵。
看完標題就決定好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