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創業:一名創業者的中途復盤(2018~2019)

5 評論 8607 瀏覽 50 收藏 18 分鐘

最近,我看了周航的《重新理解創業:一個創業者的途中思考》深有感觸。人們都愛講、也愛聽成功的故事。但在創業途中不可能一帆風順,而那些失敗后的反思才是彌足珍貴的。如果把周航老師當做頂尖創業者的話,我可能只能算得上底層創業者。但是視角不一樣,看到的創業問題也會有所不同?;蛟S我碰到的這些問題,是更多普通創業者遇到的問題。因此,我從一名最最普通的創業者的視角寫下了這篇同名的文章,復盤了我2018至2019的創業經歷。

一、初心

近兩年是我變化比較大的兩年,我原來在公司里面呆了三年,領導認可、環境穩定,基本沒遇到太大挑戰。直到我在17年,接手了一個關于上海文化的重點項目。由于一些公司資源的限制,導致項目一直無法良好的運轉。

在混沌之中,我回想起精益創業的方法論。通過分析不同人群的畫像,找到了滬語這個需求點,并通過搭建滬語學習社群的方式驗證了用戶模型。

通過每天的滬語打卡,我們也獲得了不少的粉絲和口碑。也是在那段時間,我把昵稱改為“熊叔”,希望能給小朋友帶來更多的親切感和穩重感。

重新理解創業:一名創業者的中途復盤(2018~2019)

直到線下見面會的時候,小朋友見到說:“原來你就是熊叔?你為什么那么年輕!”我頓時覺得是不是名字取得老了,但取名字本就是一個頭痛的事情。再說年紀確實已經上去了,也不想改了。

最后,在18年年初的時候,我也被公司評為2017年度優秀員工。通過這個項目,讓我更深刻體會到產品思維始終是商業的內核。但是我也覺得在公司死板的體制下面,拳腳難以施展。

我相信,一個人的核心能力還是應對變化。我期望給自己多一些變化,也希望用產品思維創造更大的價值,因此我在昵稱前加了“PM”。

最后還是應了那句話:世界這么大,我想出去看一看。于是,一場新的探險拉開了序幕。

二、重新理解創業

從原來公司出來以后,我先后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三個項目:知識付費、MCN、智能寫作。說來也神奇,三個項目都和新媒體密切相關。

可能和眾多創業者一樣,當我們開始一個新項目的時候,我們都是心懷期待的,但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難題,一些問題如果跨不過去,那可能就是死亡。

不同的項目團隊遇到的問題,看上去可能不一樣,但是這些問題背后的本質都是類似的。我姑且把它稱之為創業的詛咒。大致分為:概念的詛咒、團隊的詛咒、思維的詛咒、資源的詛咒。

1. 概念的詛咒

很多創業者在拿種子輪時候,出發點只有一個新概念,例如:區塊鏈、短視頻、AR、AI……如果你的夢想夠大,背景優秀,信心夠足,要的錢還不多,投資人還是愿意試一試。說好聽點是有很強的融資能力,但說不好聽點是中了詛咒。

現實是,許多創業者除了講故事以外,一沒有知識儲備,二沒有經驗儲備,三沒有資源儲備,四沒有人才儲備……只是在一腔熱血和機會的慫恿下想要去創業。

初期的這種表面的成功,這很容易造成一個錯覺——高估了自己的融資能力,以為路演就是演講比賽一般,誰能講得好故事就能進入下一輪,而這個錯覺還嚴重誤導了落地執行。

在概念的詛咒下,不管遇到了什么問題,必須套到概念和故事中檢視一下。但要命的是,由于根基不牢靠,導致怎么執行都不對,甚至產生投機取巧的想法。

然后在投機、失敗、焦慮的三重作用力之下徹底陷入一個惡性循環:更換目標,發現能力不匹配,又更換目標,又發現能力不匹配。最終,導致執行層的小伙伴,一頭霧水,軍心渙散。

2018年,我寫了不下10份項目計劃書,做了大概不下20份的PPT,勾繪了許多宏偉的藍圖。但在經濟下行時代,投資人也變得很謹慎,就算前期談得再好,他們最終還是會看你的團隊能力和營收數據。

現在想想,與其把時間花在給投資人編故事和講故事上,真的不如好好打造好自己的基礎能力,好好打磨好產品和服務好客戶。

創業維艱,請不要為了一個概念去創業,也不要因為一時沖動去創業,更不要因為走投無路去創業。每一個創業者都應該認清自己的能力和優勢,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切莫被概念沖昏了頭腦。

2. 團隊的詛咒

在概念的詛咒之下,創業者早期為了急于啟動項目,往往都會陷入一個匆忙找人的狀態。

不管他在原有領域怎么優秀,但是在新的概念之下,依然是一個小白。就算他們有不少資源積累,但依舊顯得力不從心。

因此又產生了一些新的錯覺:“只要找到一兩個懂的人入伙,事情就有可能做成了”。例如:非技術型互聯網創業者往往會想:“萬事俱備,就缺一個程序員,只要能把東西做出來就能拿到下一筆投資?!?/p>

其實此時,匆忙找來的人,大多數只能配合你完成當前的需求任務。但是要搭建一個創業團隊,找個把人解決需求是遠遠不夠的。隨著時間推移,問題也不斷地變化,復雜度也不斷上升。真正的合伙人不僅要有獨當一面有經驗的,還要有能與你長期的并肩作戰的勇氣。

但作為創業團隊,優秀人才加入進來并不是那么容易。他們往往在職場拿著較高的薪資,為什么要冒這個風險與你一起創業?就算加入進來,也是不小成本。

于是,創業者開始又產生了第二個錯覺:“既然那些人看不上我們,那我們自己培養人才、提拔人才。”于是開始趕鴨子上架,搞得雞飛狗跳。

學習本是一件可貴的精神,但是想通過自學成才來解決專業問題,顯然有些天真。因為很多時候為了節省成本,招聘的基層員工都是沒有經驗背景的新人,從零起步,還要出類拔萃,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合伙人里面都是業余選手,基本上執行層也不可能專業到哪里去。

最后,創業者又產生了第三個錯覺:“你們這點事情都做不好,還不如我一個人來?!弊罱K,樹倒猢猻散。

李哥曾經和我說了一句非常形象的話:“創業者,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能夠支撐桌面的四條腿,水端得平不平,就看你能不能找到合適的桌腿?!钡椰F在覺得創業更像是組建家庭。

在“結婚”之前,你可以多談幾場“戀愛”,一方面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另一方面找到自己真正心儀的“姑娘”,切莫為了“結婚”而“結婚”。但在“結婚”之后,大家必須相互信任、相互依靠、平等溝通,切莫把家人當做孩子一般對待。

也許有些人問:時不我待怎么辦?

很多優秀的人也并不是安于拿死工資,他們也有35歲/40歲危機,他們也在等待機會。但是人家為什么不和你一起創業?無非就是對你缺乏信任。

《一代宗師》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有一口氣,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

如果你有創業之心,本就應該提前做好謀劃和資源的積累。結識比自己更加優秀的潛在合伙人,本就是創業者長期工作。

倘若你已經在創業途中,請堅守住自己的信念之燈。你走的每一步都會照亮周圍的人,周圍的人也在看著你。但在創業初期,人多也未必是好事,倘若無法做到眾人拾柴火焰高,最終結果依然是燈滅人散。

切記,只有當你的燈越燒越久、越燒越亮的時候,越來越多更優秀的人才會真正的聚集在你身邊。

3. 認知的詛咒

在概念的詛咒下,創業者還會產生一種錯覺:我一定是在認知上比普通人要高的,所以有人愿意相信我。但這種高人一等的認知優越感恰恰帶來了新的詛咒——認知偏見。

可能創業者的確有自己的優勢,但是歷史成功經驗和別人正面的肯定,卻固化了自身的認知牢籠。其實時代在變、市場在變、人心在變、對手在變,創業本就是復雜多變的,沒有絕對的成功經驗和方法。

如果我們始終站在高人一等角度上看待問題,最終的結果要么是忽視問題,要么就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而不是真正去思考問題背后的原因。最終到頭來只是一場“皇帝新裝”的鬧劇。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一些假設的問題還很容易陷入激烈辯論的狀態。但創業不是《奇葩說》,這種辯論本身就是無意義的,關鍵是執行結果。

大部分創業者覺得自己最強的是學習能力,但其實大部分人只是學習意愿強。他們愿意花大量的錢買書、買課程、參加培訓,各種新的術語名詞張口就來。但很少去研究每一概念背后的技術原理和實踐的執行細節。

究其原因,他們忽視了學習的本質——學習的重點不是理論而是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

也有許多創業者認為自己的執行能力很強,但其實也只是照貓畫虎。如果缺乏細致入微的專業執行,最終效果也是初學者水平。

重新理解創業:一名創業者的中途復盤(2018~2019)

倘若有那么一場針對創業者的高考的話,及格的標準只有一條——能不能自負盈虧。如做不到,只能回爐重造。

如何破除認知的詛咒?

首先,我們要保持謙遜,懂得聆聽和吸收,一些忠告可能當時聽起來不對,可能過幾日回想起來發現是對的。

另外,我們要保持嚴謹的態度,不要以為看懂了一個概念或者思維模型就覺得學會了,重點應該放在實踐過程中,對執行細節地不斷優化和打磨。

最后,其實商業的道理很簡單就是買和賣,只是吃相好看不好看之分,并不是每個人都要去米其林餐廳,放下成見,懂得認慫,活下來才是第一位的。

4. 資源的詛咒

在中國談到資源,很多人都會下意識的認為是人脈資源。或許很多創業者在原有的領域非常成功,有很多行業資源、認識很多大佬、認識不同圈層的人物……但是到真正創業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些所謂資源,僅僅只是個朋友圈,是沒有辦法盤活的。

道理很簡單,當我們自己沒有任何能力和價值的時候,別人和你就算有再好的關系,也不會輕易給你。因為商業社會講的是利益互換。當別人把機會施舍給你的時候,也期望你能把它做好,而不是丟給他一個爛攤子。

有些創業者,連自己都沒有準備穩妥的情況下,就期望通過朋友關系來調動相關資源,這樣其實冒著極大的風險。除非是自己的家族企業,如做得不好爸媽罵一罵就完了。而你做得不好不僅是毀自己的信譽,還可能失去了整個人脈圈。

林老師曾告誡我:“能力、資源、機會是相互交疊,螺旋上升的?!闭嬲馁Y源應該是由內而外生長出來的。

創業初期手頭資源也是有限的,沒有錢、沒有人、沒產品,能做的事情其實并不多。在這個時候切莫好大喜功,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把自己的最重要的一項能力先修煉好,打磨好一個有用功能、深挖一項有價值的服務、研究好一項技術、做出一個說服力的案例,最終達到一個穩定的價值輸出的狀態。

但吊詭的是,很多創業者都知道要“舍九取一”,但并不知道自己要舍掉什么,要強化什么能力。

究其原因,創業者在概念的詛咒之下,在宏大的夢想和殘酷的現實中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夢想宏大到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所以什么都想試;但是現實太殘酷,缺乏落地經驗,試了一圈發現什么都不對。

創業維艱,如果說一個創業者沒有清醒的自我認知,基本上是不可能創業成功的。真正的創業者,應該“心懷夢想,腳踏實地”。

當我們在說“資源”的時候,我們首先問的不是我們認識多少有價值的人,而是我們自己:你能做什么,你能幫別人做好什么?

最后,請記住這句話:“找到你的客戶最想要的需求和你的公司能夠做得最好的東西,并請專注于兩者的交集。”

重新理解創業:一名創業者的中途復盤(2018~2019)

三、總結

佛法有云:“夫迷途之法從妄想生,乃至展轉成無量無邊煩惱?!?/p>

寫了那么多,我們發現不管是哪個詛咒,其實都來源于我們的妄念。正如王陽明先生所說的“心外無物”,當我們正在匆匆找尋答案的時候,其實真正的答案已在我們的內心深處。

《金剛經》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意思是世間萬相都由我們的妄念在起作用。如果我們看到了世間萬物空的本性,也就達到了佛的境界?;蛟S“戒除妄念,認清自己,回歸本心,做好小事”是每一個創業者都需要掌握的必修課。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面,神仙必須下凡歷劫之后,才能飛升上仙。有時候我也在想,創業是何其的相似,當你選擇了創業的時候,這些困難和挫折已成為定數,跨得過去方能飛升。

#專欄作家#

PM熊叔,微信公眾號:PM熊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教育類產品產品經理出身,學過設計,做過開發,做過運營的產品經理。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其實創業是很復雜很多維度的事情,靠一腔熱血或者新穎的概念連起點都算不上,
    在做的過程中就會有很多的問題,在各方面都要有鉆研業務的老兵才可以一試,
    體會頗深

    來自北京 回復
    1. 贊同

      來自上海 回復
  2. 作為一個創業型公司,團隊初期的學習型基層管理,思路的轉換其實是一樣的,團隊創立的初期恰恰正好的命中了熊叔所說的這些問題,熊叔的一篇文章讓自己看到了自己的現狀,也認識到了目前現存的問題,令人深思。慶幸的是。正好面對懸崖下的深淵,正好看到了熊叔的文章,能夠及時懸崖勒馬,感謝熊叔,也感謝2020的新篇章,期待以后的道路,希望自己能夠走出正確的道路。

    來自湖北 回復
    1. 謝謝肯定,歡迎一起討論

      來自上海 回復
  3. 說的不錯,大多人都是眼高手低,創業者只會想到對自己利好的一面;
    創業本來就是就是九死一生的,沒有那么多的幸運,只有克服一個一個困難,解決問題;
    活下去,才有希望!
    送給2020的自己!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