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創業 ll :轉型中的你缺了什么?
轉型一直是創業者、企業家所面臨的難題之一,如何成功轉型?這篇文章用3個技巧告訴你答案。
什么叫“互聯網轉型”?
很多人以為把傳統的商業模式轉移到互聯網上,就是轉型的全部意義。
衣、食、住、行、醫療、教育、金融、服務等信息統統放到網站和APP上,就是迎合時代的互聯網轉型嗎?
這是一個明顯的誤區。
本質上,互聯網是幫助人們更快速認知品牌的延伸手段,而不該只是替代原有銷售渠道的載體。
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舉個例子:
很多人都聽過褚時健的故事,這位原紅塔集團董事長在99年鋃鐺入獄。出獄后,他種植的“褚橙”通過電商售賣,銷量驚人,使其再次成為了風云人物。
事件爆發后,大多數人只是贊嘆褚總的涅槃重生,卻很少有人思量過他是如何重塑的品牌形象?
想一想,網上銷售橙子的商家數以千記,為什么褚橙能獨領風騷?
延伸思考一下,影響用戶決策因素是什么?
要弄清楚這點,就要明確當產品價格、質量都難分伯仲時,消費者是怎么選擇品牌的?
打個比方:同樣是遞給你一杯水,如果它是陌生人給的,你就猶豫著不敢喝,如果是熟人給的,你會毫不猶豫的喝下。
簡單說來,品牌就像是你的熟人和朋友,當你面對大量的選擇,無從決策時,它的意見幫助你縮減了選擇付出的時間成本,降低了你心中的不安,重要的是它還帶有人情味。
在網上買橙子,你不能分辨哪家的品質更優,要想知道結果只能先買來嘗一嘗,這就會增加消費風險,會引起心理上的不安。如果這家店鋪是熟人開的,你的這種不安就會消除。
又如果你耳聞過褚時健,佩服他的智慧和勇氣,他的故事又被身邊的人交口傳誦,你就會把他當作熟人,面臨選擇時,毫不猶豫的購買他的產品。因此,他的重生和二度崛起,關鍵不在于通過什么樣的渠道銷售產品,而是借助逐漸發達的信息工具,把自己的品牌人格化,給出消費者購買的充分理由。
中國經歷了幾十載高速發展,也是粗放式發展的年代。在這個時期,很多人借著政策的東風發展起來。身處紅塔集團時,褚時健不需要通過包裝人格形象也能經營的風生水起。因為那個時代,在房產、煙酒等資源集中的領域,商家很容易就可以通過政策導向和整合線下的資源壟斷市場,他們并不需要消費者了解產品是誰生產的,他們只要消費者購買就可以了。
互聯網時代到來,隨著同類產品鱗次櫛比的出現,受眾使用和購買渠道的豐富,原有的銷售渠道已經不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品牌幫助篩選的作用就越發重要。誰能建立自己人格化的品牌形象就能主導市場??蛇@一點并非人人都意識得到。
現今,很多創業者和產品人都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使用我們產品的人很多,可大部分的用戶并不知道我們是誰”。
比如:內容創業者們可以輕松地在微信、知乎、今日頭條、喜馬拉雅、優土上收獲幾十萬閱讀、點播,但是受眾根本不關心創作者是誰。
你可能會說,那有什么關系?只要他們“消費”了內容,不就行了嗎?
可問題在于,如果沒有形成人格化的品牌,即使用戶認可內容的價值,他們也不會消費你的衍生價值。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自媒體人除了獲得一些廣告收益外,始終找不到太多變現的手段。
傳統的制造業,要想重奪市場占有率,就得通過制造適用于移動互聯網內容,給自己的品牌帶來受眾關注。
不過,這些內容,如果形不成人格化的形象,也很難轉化到自身的產品上(你現在知道為什么董明珠為什么不再隱藏在幕后運籌帷幄,開始不斷地拋頭露面了嗎?)。
那么,如何讓品牌人格化呢?
我們真可以學學NBA。
如今,NBA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內容供應商,媒體對球隊戰績、球員表現、數據分析、場外花邊的內容是互聯網很大比重的內容來源。在許多綜合類網站的導航欄中,NBA從往往會獨立出來,與“體育”板塊呈并列的關系。
為了感受品牌人格化力量,我們來看一下這幾個英文縮寫:
- MLB
- NHL
- NFL
- NBA
- PGA
你對它們中的哪一個印象最深?
大多數國人的回答是NBA:即美國職業籃球聯賽。而對于另外四種縮寫,除非是狂熱全面的體育迷,其他人并不知道他們代表什么。所以,伊卜生有必要普及一下,
- 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
- NHL:北美冰球聯賽
- NFL:美式橄欖球聯盟
- PGA:高爾夫美巡賽
這四大賽事在北美地區,受眾基數都要比NBA更廣泛。但在國際影響力和商業化水平卻遠比不上NBA。
為什么會這樣?
大部分的中國人,都不能叫出其他幾大賽事里明星球員的名字。如果對組織內的人格沒有了解,那么對于我們來說,那些沒有含義的字母,不過是普通的英文縮寫罷了。
反觀NBA,即使不熟悉體育的人士,也都知道喬丹是誰。甚至還可以回憶起他的經典比賽和場外故事。比如,喬丹的六冠偉業,身患流感卻獨砍38分,帶隊奪冠……。
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的腦海中,喬丹就是NBA,NBA就是喬丹。喬丹就是這項賽事的人格化品牌。這三個字需要人格去承載,人們才會看到它就自然聯想到它的意義。
在信息網絡尚未發達以前,明星效應的傳播范圍只局限于某一地區,那些具備人格化的品牌形象的賽事優勢并不明顯,不具備的也沒有太大劣勢。
互聯網時代到來之前,人們使用產品,遵循的是“近因原則”。這種“近”是實際距離上的。人們到現場觀看比賽,更能感受現場的氛圍,觀眾更關心哪項賽事更精彩,更能讓自己的腎上腺素飆升。可如果品牌要擴張,大部分的人沒辦法到現場觀賽,他們就只能對某個球星和他的球隊先產生關注的興趣,才會成為這項賽事的擁躉。才會去消費它的衍生品,比如關注和它有關的廣告、購買秋衣、球服、參加訓練營等等。
移動互聯網,為這種高粘度的人格認知帶來了便利,人們可以更快速的了解球員,他們的數據,他們的場外新聞,更容易感受到他們人格的溫度。這時候遵循的是“情感近因法則”。
基于情感近因,褚時健可以靠自己的故事銷售更多的橙子,羅輯思維可以在自己的平臺上賣書、賣衣服、賣鋼筆、賣家具、炊具、禮品…..。
當傳統制造企業還在電商渠道上糾結每月平均銷售量的時候,那些人格化品牌得以延伸的產品,可能一夜之間創造超過前者一年利潤神話。
它就像你的熟人、朋友遞給你一杯水,你會毫不猶豫的喝下,即使你會為此付出更高的代價。
情感的載體是“人格”,既然是人格,很多時候它是以個人的形式提供給受眾內容。人們腦海里,這個人的形象往往代表甚至超出了他所屬的領域本身。
比如:
- 喬丹=【NBA】【籃球】
- JK.羅琳=【哈利.波特】
- 上校=【肯德基】
- 馬云=【阿里巴巴】【電商】
新東方的教育哲學總是以俞敏洪的個人形象輸出的;
同樣的,羅輯思維的內容,雖然是上百人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但須要以“羅胖”個人的身份輸出。
他們都知道,有溫度的個人更容易在情感上和用戶拉近距離,而情感更多時候是依附于個人魅力的。用戶選擇有人格魅力的品牌消費時間和金錢,實際上就是選擇離自己感情距離更近的產品,而非區位距離更近的。這也就是為什么絕大多數的O2O創業項目都會枯萎?正是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沒有拉近自己和用戶的情感距離,只是創造了“距離近因”,但這早已不再是時代的核心任務了。
共性:找到品牌與人格的共性
塑造人格化的品牌,不是讓代言人隨心所欲,想表達什么就說什么。他們在外形、語言、氣質上都要貼合產品要傳遞的價值觀。
判定這一點,我們可以針對一系列的品牌進行觀察。
如:
人物:褚時健
產品:橙子-褚橙
共性:苦盡甘來
注:成長期的橙子,味道是苦澀的,只有全部成熟后才是甘甜。這和褚時健的人生歷程類似,苦盡才能甘來。
人物:喬丹
產品:籃球-NBA
共性:偉大傳奇,個人主義
注:喬丹為了圓自己兒時,轉行去打棒球,在1993年第一次宣布退役。造成的影響是,道.瓊斯指數暴跌125點,公牛隊的上座率下滑到不足5成。喬丹的個人主義,是不以大眾的意識為自己選擇的根據,特立獨行。不活在別人的期望里,這也是他擁有廣泛擁躉的原因。
人物:馬云
產品:電商-?阿里巴巴
共性:信任
注:電商交易存在很多風險(如:交易環節、驗貨環節、售后保障等),這就需要買賣雙方秉承信任的原則。所以,馬云無論走到哪都希望給公眾留下值得信任的印象。2014年,阿里在紐交所成功掛牌上市,馬云就說:“我們拿到的不是錢,是信任”。
人物:喬布斯
產品:智能硬件-IPhone、Ipod、Ipad、Mac-Book
共性:極簡、突破
注:蘋果一直堅持的是極簡化的設計,高度智能兼容,優良的用戶體驗。喬布斯的形象與產品契合度很高,他一向以T恤+牛仔的形象示人,并且堅稱,iPhone不是智能手機,而是掌上電腦。
傾斜:將能利用的資源傾斜到個人身上
在NBA比賽中,經常會有“明星哨”,就是裁判會故意在判罰上傾向某名球星,即使他的進球無效也會吹罰有效,即使他犯規了也可能被裁判無視,如果對方球員和他有身體接觸,犯規在模棱兩可之間,裁判往往會偏袒那個名氣更大的球星,而被誤判和反判的一方一般也不會有太大情緒。
絕不會像國內的一些聯賽,覺得誤判了,老板、教練、球員群起而攻。
因為,在一個商業化水準足夠高的賽事中,所有人都明白,那些明星得高分,數據越好看,就會有越多的擁躉,為整個賽事和其中的人帶來更多利益,因此給他們創造更多表現機會,是所有人都達成的心理默契。
很多創業者不懂如何將內部資源傾斜到某個人身上,也不具備在行業內與盟友達成默契的意識,創造群體間的社會共識。
一元到多元:人格化品牌迭代
許多公司成功打造了人格化品牌,初期可以打造單品爆款,但沒有完成迭代和延伸到多元,一旦領軍人的光環褪去,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就會下降。
比如,蘋果公司因為喬布斯的去世,產品的光環也漸漸褪去,全球市場的銷量也出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它已很難再充當公眾信仰的角色了。
同樣的,絕大多數的網紅,也會在迅速發展的光環褪去后,銷聲匿跡。他們人格化的形象太過單一,也就成了規?;闹泼i。
中國最早一批的NBA球迷,大部分是因為對喬丹崇拜,才開始喜歡上NBA。一個成熟的商業體系需要滿足不同地域,不同心理偏好的受眾。所以,拉近目標市場受眾的情感距離就很有必要。
NBA在喬丹之后涌現了大批偶像級球員,先有西科東艾北卡南麥,后有詹韋、杜威二少、水花等等。為了打開全球市場,又引進了不少國際球員,先有加拿大、南斯拉夫幫,后有德、法、土、西、立等國的球星,接著是南美市場,不斷的巴西、阿根廷球星涌現。進入21世紀,為了分享亞洲市場的巨大蛋糕,姚明、易建聯、孫悅也陸續登陸。2012年,林瘋狂橫空出世,迅速成為全民偶像,他的品牌衍生也為聯盟帶來巨量的收益。
任何一個商業體系,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設法打破原有的生態束縛。
比如:
羅輯思維歷經幾年發展,創造了很多的商業奇跡。但它仍不甘于只以個人的形象輸出所有的內容。于是尋求轉變,先是親捧網紅,接著找徐小平、羅永浩、馬東、黃磊等人跨界錄制自己的60秒。這些舉措,都是在幫助自己的品牌塑造多元化的形象,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回到開頭:如何定義互聯網轉型?
所謂轉型,伊卜生倒覺得與其說是轉型,步入換一個詞表達更為貼切,就是“人性延伸”。
這種延伸可以幫助用戶認知品牌時,實現以下四點。
其一,從抽象到具象
移動互聯網時代,人的大腦每天獲取信息越來越多,其中大部分是抽象的,他們中的大部分很快就會被遺忘。
具象的事物,可以幫助大腦加工信息。這類加工的過程被稱為“腦成像”,成像后的信息以一種有別于抽象信息的方式被記憶保留。
萊斯特大學生物工程學講師馬蒂亞斯?艾森表明,人類97%以上的記憶,會在一個月內被遺忘。而那些保留下來,絕大多數都是具象化的信息,它們往往經歷了腦成像的加工過程。
而在塑造品牌的時候,越是能讓其具象化,就越有助于用戶長時間記憶,而將品牌人格化可以讓這個過程更順利。
其二,從產品核心到人格核心
很多人以為公司名、產品名就是品牌的全部。這種認知,在傳統傾銷經濟時代不會出什么問題。知名產品在傳統渠道的占有率呈壟斷地位,你別無選擇。
人們在認知產品時,優先進入大腦的是有情感刺激的信息,而情感的載體,一定是人。但在以前,由于信息交互效率的限制,人們不能全方位的了解陌生人。人格化的品牌優勢就不那么明顯。
但當互聯網時代到來,一切就變了。
你也許再也不會到知名的書店自己挑選書籍了,但出于對某人認知水平的信賴,你會因為某個個人化的媒體推薦,購買一大堆本來沒興趣看的書。
趨勢已經扭轉,人們選擇關注一種產品或是消費它,更多的取決于某個值得信賴的人的推薦,并且這個人即使陌生,卻觸手可碰。
其三,由群體到個體
中國人骨子里崇尚的價值觀是“集體主義”,個人要依從于集體,個人的成就再高也要先感謝集體的力量,普遍認為過份彰顯自我是不道德的。
這種謙遜的人格很高尚,但不適用于在互聯網上塑造人格化的品牌,很多時候也品牌的發展制胕。
因為,這違背了人們的認知原則。
人們對一個外在群體往往是不精確的,但當他們評價屬于這一群體中的某個人,又會保持客觀的態度。
例如:二戰結束后,美國和蘇聯進入了冷戰。這個時期,兩國的媒體都在本國進行了民眾調查,收集本國人對彼方的印象。
結果是:
蘇聯人評價美國:美國佬,一群沒有教養的暴發戶。
美國人評價蘇聯:他們是一群故步自封的,沒受過高等教育的布爾什喬亞(注:無產階級額)
但就在當時,有不少美國民眾迷戀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同樣很大一部分的布爾什喬亞表示,自己很喜歡瑪麗蓮.夢露.
在塑造品牌時,人們很難清楚的認識到品牌到底代表什么,就像中國人不了解MLB、NHL、NFL到底意味著什么一樣。
因此,最開始,品牌須以人格化單品的形象輸出,才能直達受眾的心底。
最后,這種延伸可以幫助品牌從嫁接區位距離轉向情感距離
當下,許多創業者仍在執迷于拉近產品和用戶的地理距離,比如一些社區O2O的項目。
比如:順豐旗下的“嘿店”,以線下實體+虛擬的模式入駐社區??蔀槭裁窗l展不下去了呢?按道理來說,順豐作為物流起家的公司,在接近消費者物理距離上,擁有強大的優勢啊。應該有成為龍頭的潛質啊。
互聯網時代的用戶,并不會因為他們離自己近就會關注,即使偶然消費了,也不會和范圍內的其他用戶有情感上的鏈接。
原因是,城市中流動人口很大,對于同處一個社區的鄰里并不熟悉;即使是固定居民,在自己的小區內,熟悉的人也屈指可數。因此,作為創業者,不能僅僅把線下的產品放在線上宣傳就以為萬事大吉了。要知道合理利用信息通道,拉近用戶與人格的情感距離,把社區建立在人們的頭腦里。
PS:
- 轉型不是轉移,是借助快速的信息交互延伸人性
- 未來一切都是媒體化的,創業媒體化&產品媒體化&言論媒體化。誰能利用媒體迅速建立自己的人格化品牌形象,就有機會占領一方市場,而互聯網給了我們迅速建立它的機會。
- 很多人以為公司名、產品名就是品牌的全部。這種認知,在傳統傾銷經濟時代不會出什么問題,但放在當下,就是忽視了“時空”的維度。
- 公司體制正面臨嚴峻考驗,他們越來越難招到能力出眾,目標堅定的人才了。因為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就自己的品牌,真正的人才都在忙著塑造自己;因此,互聯網協作就成了主流,這種協作的基礎就是,先要有人格魅力的人格化形象,以它為中心,一同進化。
- 制造業和農業產品的出路可能越來越狹窄,也可能越開越寬闊。決定寬窄的是能不能像褚時健一樣利用互聯網的傳播優勢,塑造自己的人格化品牌形象。
- NBA成為全球第一大商業體育賽事和最大內容供應商,不全是因為它比賽精彩,還有它不斷生產創造人格化品牌形象的能力。
- 其實塑造人格化品牌并不難,就看你想不想做到。可以通過尋找品牌與人格的共性、自身資源的傾斜、從一元到多元的策略逐步實現它。
大多數時間里,人們覺得一件事很難,往往是因為他本身就沒有足夠的意愿去做,之所以意愿不強烈,是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有多重要,一是因為如果現在做了,可能會減少將來走彎路的幾率,如果后知后覺,可能會永遠錯過這個的風口。
能否把握住,取決于創業者的格局,謹以此文奉獻給格局高遠的你。
部分資料來源:
近因效應:【Recency effect】洛欽斯(A.S.Lochins).1957
長時記憶:【Long time memory】蓋瑞·彼得森(Gary Peterson)
《生涯發展和服務:一種認知的方法》.Career Development and Services: A Cognitive Approach.1991
《人力資源管理的未來》.洛賽.(Rosay).The futur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6
本文已在初探網版權登記,轉載請聯系kangjian0705,如有抄襲,吐血也會追究。
本文由 @伊卜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