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全都是套路:手把手教你撕開創業公司融資騙局

8 評論 57248 瀏覽 74 收藏 34 分鐘

那些年一起改變世界的小鮮肉們,你或許已經感到這世界深深的惡意,但你依然在血脈賁張選擇性失明,讓我們談談這些套路吧,再不了解這些套路真的就死定了!

最近幾天,互聯網的關鍵詞是“造假”。美柚剛剛號稱喜獲10億融資、二季度盈利規模超過一千萬,就被網友很快扒皮:“按照行業標準的季度成單率5%算下來,美柚的注冊用戶有18億!”同一天,大姨嗎被傳出將BP中的MAU放大到4200萬導致投資人不敢相信,融資無法繼續。第二天,號稱具有史上最強公關能力、可以搞定一切負面的蜻蜓FM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作者michael指出:蜻蜓FM在融資teaser聲稱自己DAU600萬,用戶超過1.2億,比起一年前的新浪報道(DAU1000萬、用戶2億)和宣傳文案(2億人)大打折扣、啪啪打臉,而即便是這600萬DAU也摻雜大量水分和造假,多來自“普羅米修斯”的功勞……

然而這不過是浮華創投圈的小小縮影,上半年最搶眼的映客陷入刷量傳聞,風靡一時的分答因不知名原因戛然而止,整個互聯網正迅速陷入一種不靠譜的瘋狂中。資本寒冬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辦,好不容易找到個看來能盈利的,結果卻一點都不靠譜。有趣的是,盡管“大神”們紛紛羅列數據分析,言之鑿鑿、聲淚控訴這些頑劣商家套路起來有多離譜,但是很多人的反應卻出奇地平靜:“你才剛剛知道嗎,真是too young!”“蜻蜓FM不刷數據怎么融資呢?”最可怕的不是套路,而是對套路的冷漠和熟視無睹。

再早一點說,回顧過去的三年,互聯網領域曾經熱炒過的概念們,互聯網思維、風口豬論、羊毛豬論、互聯網+……似乎漸漸都沒人提了,而過去被普遍看好的賽道們,o2o、在線教育、智能硬件……他們都去哪兒了?

創業圈始終呈現一種冰火兩重天的魔幻景象,一邊是創業老司機們紛紛彈盡倒下、哀嘆創業三年不如買房一間,一邊是新人菜鳥們依然躊躇滿志、躍躍欲試,要投入這泥沙俱下的大熔爐中。“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幾乎成為人們的口頭禪。同樣的情形反差也出現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之間,很多在一線城市已經碰了釘子哀鴻遍野的項目,在二線城市居然被追為風口方興未艾:當一線城市o2o已經尸橫遍野的時候,有些二線城市卻在大張旗鼓地開o2o大會,當一線城市智能硬件已經被公認“集體踩空”的時候,有的二線城市卻做起了智能硬件基地,真不知道是政府反應太慢,還是創業者信息不足。

兩年前,筆者也曾是新鮮“菜鳥”中的一員,每天生活在創投媒體和創業大會編織的雞血盛宴中,每天都信心百倍要改變世界,那時候中關村創業大街簡直就是我心中的圣地。俱往矣,轉眼時過境遷、資本寒冬,血氣方剛的少年已經變成了“老奸巨猾”的生意人,可創投圈并沒有多少變化:套路,都是套路!

在這個信息高度不對稱、不透明的圈子里,套路盛行,和對套路制約失靈,成為互聯網泡沫的首因,一時間市場上充斥著“被套路之后”從根本上方向錯誤的團隊,和錯誤方法論基礎上毫無意義、遙遙無期的燒錢。然而更令人痛心的不是套路橫行花樣百出,而是人們已經開始對美柚和蜻蜓FM們的套路習以為常、熟視無睹。

一、套路的分類

有一句流行語,創業的商業模式有2b2c2vc,而現在大多數人在2vc,因為互聯網項目一上來根本不賺錢,沒vc輸血簡直不可想象。那么,這個vc怎么2呢,第一步一定是去看vc們的大咖言論和各種“心靈雞湯”,哦,原來vc看重賽道(市場)、人、產品、商業模式、早期數據……

美國電影《大空頭》中,我們看到美國的房貸變成了mbs,然后cds、cdo、cdo2……層層加碼,一堆聽不懂的金融術語堆砌下,美國的房市就是套路連著套路,套路里還是套路,而這些套路組成的盛世隱藏著巨大的系統性風險。而在中國,互聯網創業的泡沫并不是簡單的估值泡沫,而是從賽道、產品、團隊、運營、盈利、融資各個角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忽悠”,最后形成的就是系統性的豆腐渣。

(一)虛假的數據

最直接的忽悠就是假數據——數據是可以刷出來的,甚至基本都是刷出來的,數據造假和夸大成了業內心照不宣的共識。假數據的危害往往具有極大的隱蔽性和破壞性,因為即便你有了獨立清醒的判斷,一段時間接連放出來的數據信息仍然可能模糊你的視野、動搖你的認知、激發各種按耐不住的非理性情緒。它居然火了,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但就是火了!我是看不懂,可等看懂時就來不及了,硬著頭皮上吧!

1、虛假的新增。這是我們最常見的情況,一段時間內一個app下載量激增,appstore的排名蹭蹭蹭地往上漲。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有常見的換量、刷榜、積分墻,或者到“僵尸公司”那去買假量,現在這些公司做起僵尸用戶來已經爐火純青,下了還能活躍、ugc、互動甚至產生交易行為,簡直以假亂真了。

另一種情況是用戶不是假的,但來到這里和產品本身基本無關,這就是今年流行的:用app去分享一個h5小游戲到朋友圈,誘導人們下載,從有紅包到看心理測驗結果到看別人對我的印象……或者產品某個子功能火了,但是來的用戶只是為了體驗下這個子功能,對產品本身的核心價值根本不care,好比一個圖片社交產品可以做出prisma這樣的圖,但用戶來了只是為了體驗下這個做圖功能,體驗完就走,根本不社交。這樣的“火一把”帶來的虛假繁榮常常引發大量跟進,但其實即便最早的開拓者本身,很快也會因為產品根本沒有提供實際價值而走向下行軌道。抖機靈和小恩小惠確實重要,但絕非項目的正道!

2、虛假的活躍。說我沒抓住用戶需求,說我火一把就死?沒關系,你看我這用戶的激活率很高呀,留存數據很好啊,日活周活月活都很堅挺??!然而呵呵,活躍數據也是可以造的。還記得嗎,每次打開陌陌、探探這樣的陌生社交軟件,周圍清一色都是美女,你走到墓地或者江中打開一看,周圍還是美女……

再來看蜻蜓FM這個案例,根據觀察,其音頻閱讀量會在深夜2、3點不斷發生蛙跳式激增,增速甚至超過9、10點,真不知是中國沒有性生活的夜貓子太多,還是數據作假的手段太拙劣。當然這數據也未必就不是“真的”,因為坊間傳聞該平臺存在“普羅米修斯”暗門程序,會偷偷啟動多個進程,偽造用戶活躍量。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映客這里,網友用映客黑屏直播三小時,結果現場居然有21個“觀眾”不離不棄,一個真實觀眾可以帶來39個機器觀眾,于是有人說映客的量98%都是刷的,當然我無法求證這些傳言的真假,但是我相信造假真的異常嚴重,不相信你百度下“刷友盟數據”看看,可不是教你學壞哦……

3、虛假的交易。如果新增活躍都是假的,那么至少賺了錢總是真的吧?不好意思,你想得太多了。以前有個朋友做了個新項目,我一看已經產生了禮物交易和現金流,立刻驚嘆道,這么快就賺錢了呀!然而他只是笑笑,找幾個高富帥朋友刷刷就好了。

當時我真的以為他是在開玩笑,但是很快市場上火爆的創業產品們就刷新了我的三觀。比如映客這樣據說日流水3千萬的牛逼平臺,有人說直播平臺其實是有套路的:網紅經紀公司大批量向直播平臺充值,獲得5折優惠,比如2000萬充值4000萬,同直播平臺55分成,錢都花到旗下網紅賬號那。簡言之就是一個左手導入右手、空手套白狼,短期內是騙煤老板和屌絲們現場忍不住跟著買禮物,長期是捧紅了直播平臺的虛假盛世!同樣的事情今年上海某鮮花股份有限公司也出現過,該鮮花o2o公司最嚴重的時候,42.02%的訂單來自刷單,這真是了不起的o2o大躍進。

(二)虛假的賽道。

如果數據不好看,就來畫大餅。所謂賽道,簡言之就是創業的領域和方向。套路的第一步就是偽造賽道,就是告訴大家這個事情有一條長長的賽道、龐大的市場、正在持續爆發性地增長,總之絕對是一本萬利、你投個500萬下去,明年就能變成5個億。事實上,很多項目明顯致命的漏洞和短板,都被宏大的錢景所掩蓋,因為再多的問題似乎都可以調整,而“回報幾百倍”的機會可是不常有的,能最大限度激發人們的樂觀和貪婪。這個事情我們已經在仿佛要橫掃一切、野心勃勃的互聯網+項目那已經看到,在過去兩年反思中最常看見的恰恰是“市場龐大但與互聯網無關,需求是偽需求”。虛假的賽道又常常可以是:

1、與你無關的龐大市場。“美容是萬億級市場,我用互聯網的手段改造美容,這個萬億級市場就是我的!”這個邏輯幾乎出現在先前所有領域的o2o中,但是現在你明白了,再大的市場如果沒有牛逼的解決方案,也基本與你無關。何為牛逼的方案?不僅僅是需求解決體驗閉環那么簡單,更要像《從0到1》說的那樣,比現有的主流玩家們效率高出一大截、常常要把行業效率提升10倍以上,用戶才真的可能被觸動,大差不差地話用原來的主流品牌就好了,習慣了嘛!

互聯網生意,不是在互聯網上做生意,而是應用互聯網本質的優勢做生意,但很多人不過是把保姆店按摩店搬到了手機上與根底雄厚的傳統玩家們競爭,不好意思市場很大與你毛關系沒有。

另一種有趣的做法是縮小當前市場體量,放大市場潛力。在蜻蜓FM的報告中,中國的移動音頻用戶滲透率僅為10.1%,而事實上之前的多份調查已經指出,移動音頻的網民滲透率在2013年就達到了20%,所以真不知這個統計是不是減掉了所有其他FM的用戶……你看還有那么多用戶沒用移動音頻哦,我的機會多多的——呸,當我小孩嗎!

2、偽需求。有人說,當前的市場多的是產品和功能,稀缺的是需求,大多數死掉的項目歸根結底都是“沒那么有需求”,這里的套路常常是:copy to china,閱后即焚的snapchat、圖片社交的instagram在美國已經火了,所以人們有閱后即焚、圖片社交的需求;“年齡問題”刷流氓,95后就是有這些需求,你沒有只能說明你老了看不懂;掉書袋秀科班,馬斯洛他老人家說了呀,國家政策有這個趨勢呀;引用片面的調查,我就是有這個需求啊,我問了好幾個朋友,他們也都說有這個需求呀;功能當需求,我做了一個聲音賀卡,人們送禮時需要這樣一種別出心裁的有聲音的卡片呀。

事實上,“有需求”和“有人群龐大的、旺盛迫切的、未被充分滿足的、場景高頻的、解決方案成本較低的需求”完全是兩碼事,而后者才真正具備商業價值。而新一代根本沒有那么離經叛道,很多你老了看不懂的需求,過段時間就會證明是真的不存在不合理。

3、拍腦袋的簡單類推、舉一反三。滴滴打車火了,那么滴滴打飛機,滴滴私房菜,滴滴叫個雞滴滴打人……共享經濟火了,那么共享下廁所,共享下時間,共享下……一種模式成功了,人們就愛簡單套用,這是一種論證套路。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夸大了成功要素的普適性,卻忽略了不同行業巨大差異性帶來的屏障。

4、時機遠遠未到。一個事情有龐大的市場、巨大的需求、長長的賽道,但是可能因為關鍵技術或應用問題沒解決,因而爆發性的增長遠遠沒有到來。但往往就是這個關鍵技術和應用問題,最容易被選擇性忽略,做了才知道,其實都是坑。

5、“火一把”另有原因。分答火了,所以知識付費的時代到來了——拜托,分答上最火的是王思聰的姿勢問答好吧?直播火了,以后社交都是直播——拜托,現在的直播就是網紅臉夜總會好吧?b站火了,95后就喜歡彈幕——拜托你也得看看b站有什么資源沒什么好吧!一個產品或模式火了,創始人總是喜歡把適合拿到大庭廣眾下的東西無限放大、情懷化,而那些水面下的真實原因,他是打死不會說的。但你會錯了意,拿他的模式去證明自己套路投資人,也真有人信……更何況這種火還常常只是短期爆火,是營銷炒作的勝利,而不是產品和模式真的get到了點。

6、未經“有效”驗證的模式。說到底,上頭的問題都是市場需求和解決方案未被“有效”論證,而一廂情愿地忽悠宏大前景。論證了美國的市場,不等于論證中國人的需求;論證了某個領域的成功,不等于可以舉一反三;論證了某個數據的短期爆火,不等于論證了事情的長期靠譜;論證了有需求,不等于需求旺盛可以商業化??墒怯腥艘f,都看清楚了有效論證了,估計這個市場也就不屬于你了。在此筆者要說,一來有效論證不等于完美論證,但至少基本的邏輯和數據得靠譜吧,二來你輕視了牛逼創始人論證一件事情的眼光和速度,即便全都有效了,也往往其他人都還沒反應過來呢。

但是市場上似乎充滿了對賽道造假的無視,仿佛就算方向錯了也沒啥大不了。有人說,創業嘛就是先開槍后瞄準,比的是速度——可是這么多年你也該明白了,“先開槍后瞄準”完全是大公司的邏輯,因為彈藥足夠多、身子板足夠硬、迭代足夠快,可以“一邊連發一邊讓對手不得近身”,對小公司來說恰恰是謀定而后動,是《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如果先開槍后瞄準,很可能在找到真正的目標前,你已經彈盡糧絕或被降維消滅了(當然先做起來、先小規模測試試錯沒有錯)。

也有人說,早期創業看的就是人,方向不重要,錯了可以換嘛。但是事實上方向幾乎是最重要的事情,正如任何戰術的勤奮都無法彌補戰略懶惰帶來的根本性損失,方向錯了即意味著從一開始你就錯了,天花板和瓶頸早早就畫好了,等著你飛蛾撲火去碰。就算投資是投人,那么判斷方向制定戰略的能力也應該是創始人最重要的評價指標,對人性的洞悉、對趨勢的判斷、對商機的搜集、對自身優劣勢清晰認識基礎上的差異化……從來沒有見到這方面缺失的公司能做長做大做強,即便火了一把后也很快便陷入新的迷茫。其實這樣的公司很好判斷,一段時間內創投媒體上他們頻繁亮相、各種神化,結果過了段時間就銷聲匿跡、再也沒有人去提。

換方向?你以為這和開車一樣簡單,但現實情況是,很可能在能換之前你已經“all in”然后餓死了!況且看人難道就一定不看人品,像蜻蜓FM這樣想怎么弄數據就怎么弄數據,你也敢與之為伍?

(三)虛假的團隊

如果一時沒錢不好刷數據呢,缺了數據去當“項目能成的直接證據”,創業者和投資人們就會包裝炒作創始團隊,制造“雖然沒有數據、但有了這些人一定能成”的間接證明。這個故事常常包括:

1、神一般的創始人。創始人有超強的背景,不是名校海歸就是bat或外企高管,總之他的經歷已經給他做了足夠的背書,當然后來我們知道有這些背景的人未必就行、很多時候還是在背景體系里混的不怎么入流灰溜溜跑出來創業的,但大概率上他們似乎更強呀……在筆者看來主要還是看領域,如果領域高度專業相關、需要大量知識經驗人脈,那確實如此。但是很多2c的東西比如社交和電商,需要的更多是對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感同身受和痛點把握,你搞個不接地氣的高背景肯定做不好,因為一般人身上那種糾結他哪能理解呢?靦腆內向的馬化騰張小龍或者相貌平平的馬云,才是真正做起大帝國的人。

創始人出來創業有著極高的機會成本,他可是放棄千萬年薪出來創業的呀!可是現在我們知道,大多數這種放棄千萬年薪多半是夸張,如果他真那么強,創業失敗了一樣可以找到差不多待遇的崗位,一定是有退路的,最怕就是根本沒那么強。

創始人的特別經歷:創始人是連續創業者,上一次創業成功了;創始人是90后天才,只有他懂未來;創始人有著不一般的過去,自帶光環是個“網紅”。然而現在我們知道,人們往往低估成功中的運氣成分,一次創業的經歷未必能論證新的領域,95后或許真的更了解95后的需求,但不代表他們知道怎么用創造性的方案去解決這個需求,甚至更多時候他們只是懂年輕人的話語習慣和審美設計罷了。

2、神一般的黃金團隊。基本上就是個個背景牛逼獨當一面,放眼過去bat海歸高管齊聚一堂“應有就有”了??蓡栴}在于,這樣的團隊很多都是履歷拼湊,并沒有多少合作共事的基礎,價值觀和習慣也毫無磨合,結果做起事情來誰都不服誰。情況一般也就罷了,情況糟糕則互相撕逼無法決策,融資豐厚則“分贓”不均、陷入宮斗。

3、神一般的融資故事。基本就是6分鐘被投資人看上、電梯里洗手間里就決定投,而且這個投資人最好是公認的眼光神準,這樣一來是背書、二來恐嚇競爭對手、三來包裝大了好找接盤俠。然而看看今天的互聯網公司,馬云算是融資神奇但其實早期碰壁無數,馬化騰早年苦逼曾想把QQ幾百萬賣了,劉強東說給我100萬把哥幾個工資發了,王興融不到錢只能把校內賣掉,程維碰壁無數最后找到了王剛,也就100萬,就連美國的扎克伯格、喬布斯早年也是苦逼哈哈……事實上,幾乎沒有幾個一直做大做強的公司靠的是一開始的背景碾壓、融資順風順水,中國投資人如果那么牛逼,也不會后來對bat集體錯過。而融資故事的另一面是融資額是一定要夸大幾倍幾十倍的,看的早期創業者們一個個坐不住想撞墻:尼瑪那么low的項目也能拿到那么多錢!

創業本是英雄不看出身的事情,投資卻成了只看背景站隊熟人關系,這才是中國創業的現實,天天想著屌絲逆襲的故事好好掂量掂量,搞不好真的是“我是傘兵天生就是要被包圍的”。

二、套路背后的生存困境

然而筆者并不是想做《皇帝的新裝》里那個說真話的小孩,套路看著可惡,其實可悲。套路的背后只有兩個問題:

  1. 互聯網創業公司普遍缺乏造血能力,患有嚴重的融資依賴癥。
  2. 創投圈無法建立有效可信的數據監管體系,已經陷入徹底的黑暗森林。在市場好的時候,這些問題都可以被歌舞升平掩蓋,一旦寒冬到來,美柚門和蜻蜓FM門就要現身了。

融資依賴癥太可怕,很多到了ab輪的公司從一開始就不具備盈利能力,真的是再不套路就融不到錢了,融不到錢明天就得公司破產、員工解散、一夜打回解放前。此種情形下,刷數據固然作惡令人不齒,但是不刷則真的是要死了的,你叫企業決策者怎么辦呢?換句話說,很多互聯網公司必須靠刷數據才能生存下去,這也凸顯了當前互聯網行業融資需求之迫切和融資環境之險惡,刷與不刷成了一個電車難題。

刷和不刷還是一個囚徒困境。當大家都刷數據,你不刷就一定吃虧,一定在融資和競爭中處于某種劣勢,你愿不愿意?這就好像我們說官場人人送禮,不送就吃虧,你送還是不送?刷了對不起良心,不刷對不起公司,刷了未必能占上風,不刷幾乎一定落下風,你刷還是不刷?

套路的橫行制造了一個極其嚴酷的創投世界,什么都是假的,只有套路才是真的。從電車難題到囚徒困境,拷問的是人性,是商道,是性靈??墒俏覀儾唤獑?,如果一開始沒有融資依賴癥、不是為了融資而融資,這樣的無所不用其極還會出現嗎?

人們太喜歡用“創業本身就是高風險、低成功率”來掩蓋泡沫的可怕和套路的危害。這就好比說,高考本來就是成功率極低的事情,但一個高中錯誤的教學模式(依賴融資)導致大多數人花了學費,卻從一開始就根本不可能考上大學,你能把這一切歸咎給運氣嗎?如果一個高中作弊(騙融資)成風沒有人好好學習,結果最后真高考了沒一個能行,你能怪高考本身太難嗎?

三、警惕創投圈的“權貴化”

套路的橫行,更大的危害是把創投圈搞成了官場一樣可以暗箱操作的地方,于是富者更富,窮者成了陪太子讀書的炮灰。當賽道、產品、團隊、運營和盈利數據都可以“包裝”出來的時候,整個互聯網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怪圈”,掌握真實情報、權貴資源和深諳圈子站隊的少數人站在圈子的上游,而大多數創業者和投資人只能面對“信息鴻溝”,只有聽著他們的風聲認宰的份兒。即便努力了半天好不容易有錢任性了,最后也難免人傻錢多,羊毛出在豬身上了——天天都說風口上的豬,別真把自己當豬了呀!

創業應該成為屌絲逆襲、階層躍升的通道,而不是既得利益階層暗箱操作、合謀斂財、欺世盜名的工具,讓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解決這個問題,或許可以求助于第三方數據平臺,對各個app進行實時監測。就筆者上半年通過一些平臺的監測,很多app數據的夸大簡直令人發指,那都不是幾倍的問題……甚至明明活躍都要跌到千級別了還天天大言不慚自己是千萬用戶活躍度高。這些數據看的人心驚肉跳、頭皮發麻,真有《大空頭》里發現美國房產真相那一刻的震撼,本來筆者以為是平臺出了問題,后來多方求證——很遺憾,這些數據和真相非常接近。有了這樣的平臺很多事情會簡單許多,你說映客和蜻蜓FM數據作假,讓這個平臺仲裁公布下就好了——問題是,誰敢做這樣的平臺呢?

有時候無奈地想:或許,我們真的需要國家力量的介入去殺一殺套路們的威風,當然不是讓政府主導去做投資——這自然會陷入不專業和另一種“操作”,而是讓政府對產品項目的數據進行報備和檢測,對虛假宣傳遭到舉報的公司一經核實就對外公布,并嚴厲懲罰。是的,用法律而非行政的力量,不是決定投什么,而是提醒大家什么樣的人是忽悠、你提防點,像美柚、蜻蜓FM這樣造數據,一旦查實則誰投誰傻。

每個企業都是理性經濟人,為了生存下去做一切選擇無可厚非,不能寄希望于創業者們的高風亮節,而應該用技術、機制和環境的力量整體制約。對創業最好的扶持從來都不是資金那么簡單,今天我們更需要公平和誠信的氛圍。

四、走出套路,消滅融資依賴癥

在筆者創業的上海,從第一天下水時就有人說,你要先找個現金流活下去,待商業驗證了再去all in。在經歷了一年沒有收入純燒積蓄的生活和近兩個月的強勢反轉之后,我才感到對于大多數不名一文的創業者來說,這真的是金玉良言。不景氣時賺快錢,看準了就撲上去賺大錢,不一心鉆到錢眼里,不是一個好ceo。只有從根本上斷了融資依賴癥的幻夢,實打實去賺錢,才不會陷入無窮的套路網。

當然,賺錢不等于急功近利賺快錢,不要以為只有互聯網熱時大講情懷的人是菜鳥,在寒冬到來時一心只想著短期盈利、看什么來錢就做什么,一樣是一種“投機主義”的幼稚病,因為現在你明白了,很多的盈利其實也是假象,也是左手導右手。市場從來不相信所謂的政治正確,盈利也不是,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判斷力。你應該成為審時度勢的人,應該敞開胸懷思考別人的意見,但如果人云亦云、聽風就是雨,那基本可以判斷——這一場創業潮,你就是做炮灰的料。

要想走出套路的迷宮,還必須從對商業宣傳的盲從,轉向對商業資訊的獨立分析判斷,要記住你看到的很多只是宣傳,而不是真相;必須從vc偏好轉向市場需求,vc不可能比深埋市場的你更懂市場的痛點和趨勢,否則你就太菜了;必須從輿論中的風口,走向自己真正確信的目標,來錢的事情很多,你做什么,只是因為頭腦、眼睛和內心的篤定。

泡沫終將破裂,大潮終歸退去,喧囂總會平靜,回歸商業本質和常識吧,一切的不合理終究被合理戰勝。我們期待映客門、美柚門和蜻蜓門的真相水落石出,我們更期待一個遠離套路的創新中國。

#專欄作家#

張俊,上海帥醒科技創始人兼CEO,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斯恩斯研究院創始人。微信號:biohazard2015。野路子產品菜狗一枚、創業在上海,測試新一代興趣APP中,歡迎勾兌,吵架不回。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中投國金的融資套路步聚:一上來見過面就給你簽個會議紀要并蓋上紅印章!感覺超正規.那女人姓柏?。ü烙嬍莻涡彰┻^兩天之后去考察你公司,之后通知你去它公司簽個《股權投資合作意向書》.問你我們公司要做個《股權價值分析及未來收益論證》的投融分析報告。然后給你一個做數據分析的公司或叫你去網上找,你自己找的要把這家公司的資質證書公司簡介等發給投資公司審核,審核通過的應該是后臺的鏈條公司。(你懂的)。它會叫你快點做公司在等這個數據放款。交幾萬預付款后你會發現這個胡編亂造的報告價值十幾萬和幾十萬不等。你要做了恭喜你你上道了…他們-投資公司和數據公司是一個鏈條。(后臺分利你懂的)之后會有各種競調做(價值不菲).但你最后是拿不到一分投資的…這類合法的公司神一樣的存在,生意興隆……你遇見了嗎

    來自廣東 回復
  2. 不錯

    回復
  3. 滴滴叫個雞的舉例太恰當了!

    回復
  4. 投資人也門清。某字母公司的投資人就直說過,了解造假,但是如果揭露了造假,就找不到接盤了。

    來自廣東 回復
  5. 血氣方剛的少年已經變成了“老奸巨猾”的生意人。
    人們往往低估成功中的運氣成分。
    作者的這兩句話 感同身受。

    來自北京 回復
  6. 大量資本沒地方涌啊,關鍵是這些人怎么富起來的我就不說了,也因此,對合理的分配資本根本不care
    從房地產跑互聯網再到娛樂圈,吃棗要完

    來自北京 回復
  7. 前些日子做畢設,坐在3W或者奶茶東,每天都是那些大爺大媽在那里期權股權
    都快成創業神教了
    我大中關村啊,原來還賣個電腦騙個錢,現在連電腦都不給人家了。。。

    來自北京 回復
  8. 看到虛假的團隊那一部分簡直笑尿了,現在做游戲的,CEO動不動就是騰訊網易完美高管,團隊各種騰訊T4阿里T8,然而做出來的東西還是一坨狗屎,bug不斷,美術虐心,BGM還特么是日漫配樂 ?? ?? ??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