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祎:創業二十年,分享我的一點想法

7 評論 11420 瀏覽 42 收藏 10 分鐘

編輯導讀:創業是一個充滿玄學的話題,你永遠不知道在什么領域開發什么產品會取得成功,而且別人成功的經驗套在你的身上未必管用。本文作者是一個創業了二十年的資深人士,他對于創業有著自己的理解,并總結了一些觀點,與大家分享。

提起創業和創新,我應該有很多的話和大家分享。我創業有二十年,應該說不是有多成功,而是有過很多經驗教訓,今天時間有限,我就單刀直入,分享幾個觀點。

第一,對創業者來說,要創業,一定要創新。

我最喜歡蘋果一句slogan:Think Different,與眾不同。

這些年很多創業者給我看交易商業計劃書,我也和很多VC交流過,有一個很明顯的感覺:國內很多計劃書往往是用來標榜「你看我做了這個東西,別人也在做」,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模式是對的。

可是我接觸到很多真正成功的、優秀的創業者,他們強調的是「我做了這件事情別人沒有做過,我和別人有什么不一樣?!?/p>

特別是當下巨頭環伺,國內的很多創業者都面臨著「大樹底下、寸草不生」的局面。作為創業公司,我們什么都缺,沒有錢,也沒有人才,也沒有品牌,資源又少,如果你和大公司做一模一樣的事情,按照別人的游戲規則來玩,你能有多少贏面?

所以面對巨頭的競爭,創業公司唯一的機會,就是怎么創造一個自己的游戲規則,創造自己的主場。

第二,究竟如何做到與眾不同?

我想糾正一下我們對「創新」這個概念的解讀。我們從小看愛迪生的故事,就老是把創新和發明劃等號。但事實上,創新并不完全等于發明。

我很贊成做原創技術,做發明創造,因為無論是企業還是國家,都只有做好自主創新,才能避免被“卡脖子”。但是對絕大多數創業者來說,要做高端的、原創性的創新是比較難的。相反,模式的創新和體驗的創新是更容易的。

你可以把別人已經做過的事情重新用一種方式來做。曾經我管這個詞叫「微創新」。比如我們可以從用戶體驗做改變,讓原來用戶覺得使用門檻比較高的一個東西突然變容易了;也可以從商業模式去做創新,讓原來收費很貴的東西變得很便宜,甚至免費。

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是美國很重要的創新系列的教材——《創新者的窘境》和《創新者的解答》。講顛覆式創新,里面舉的所有例子都證明了一個觀點,就是你看起來再偉大的創新剛開始就是解決兩個問題:讓東西變得更好用,讓很多東西變得更便宜。

這是缺錢、缺資源的草根創業或者小創業團隊可以去做的事情。

第三,創新不要去追風口,創業也不要去追風口。

我看到很多創業者會說:誰誰誰說了,當風口來的時候,豬都在天上飛。但問題是,豬太多了,可能這個風口就不夠用了。

為什么我讓大家不要去追風口?因為當一個風口能夠被各種公眾號、各種企業家都總結,證明這個風口每個人都知道,那它可能就是大公司的機會,未必是創業者的機會。

我們總說風口、說趨勢。事實上,能夠被總結出來的趨勢都是“正確的廢話”,比如無線互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這些趨勢絕對都是正確的。問題是,在這些大的賽道里,你作為一個缺少資源的小的創業者,你找什么切入點、用什么點去破局?

其實就一句話:再偉大的產品都是從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開始。

很多企業家成功之后,就喜歡說我當年如何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看到了世界的未來。這個話十有八九都是吹牛,事實上很多企業家都是在當時解決了一個小問題。

我舉兩個小例子,我不說國內了,容易得罪人。大家都知道Facebook,當它上市的時候,很牛,說「我的使命是連接人類,連接社會」,但事實上,Facebook起步的時候,是哈佛男生用來和哈佛女生約會的工具。

于是,它變成了哈佛學生們喜歡用的東西,后來慢慢延展到美國更多的大學,后來從大學延展到社會。最后才實現了今天所謂“連接人類的偉大夢想”。但這個偉大夢想的起點,就是從一個約會軟件開始的。

所以,在大賽道里我們要認真地觀察客戶是誰?用戶是誰?他們還有什么需求沒有被滿足?還有什么痛點和剛需?

我經常開個玩笑,你到一個飯館去吃飯,你是因為這個飯館老板胸懷天下,有著O2O的偉大戰略,有著線上線下結合的宏觀方向而選擇到他的館子吃飯?還是因為他的飯館的飯特別便宜,或者他的菜特別好吃?毫無疑問它是解決了你的“想吃”的剛需或者“好餓”的痛點。

最后一個觀點,創業和創新要有不怕失敗的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

我們的媒體為了鼓動大家創業,就喜歡去采訪很多成功的創業者,讓大家對創業充滿了玫瑰色的幻想,一想「我要成為下一個馬云了」就很激動;一想「我要變成第二個馬化騰」,就想有了這么多資源之后我將如何改變世界。

但我要說一個悲催的現實,創業的成功率很低,否則投資大家的人就不叫“風險投資”了,應該叫“無風險投資”才對。所以,你每看到一個成功的創業公司背后,至少躺著100家不成功的公司。

就算是那些成功的創業者,也都有過至暗時刻。很多企業都曾經走著走著也對自己都產生了懷疑,覺得自己走不下去。你們也曾經聽過馬化騰幾十萬就要把QQ賣掉的故事。

就拿現在新興的例子來說,美團的創始人王興今天做得很成功,但他在美團成功之前還做過飯否、校內等。今日頭條成功之前,也在內部做了很多個APP。那些失敗的APP,可能今天我們連名字都叫不出來,但唯獨記住了成功的那個。

今年參加大賽的各位,雖然我要恭喜你這一次的成功,但最終的大賽還是在市場中,你是要贏得用戶,贏得市場的認可。

在這個過程中,你們一定會碰到很多問題,融資不順利,被投資人貶得一塌糊涂,產品剛出來的時候,自己想得很好,結果用戶不買賬,但是只要你把時間放長到5年和10年,就會覺得什么難都不是個事兒。

所以在今天,我感受到了大家的激情,也要“不識趣”地給大家潑點冷水:如果你決定創業,就要做好屢敗屢戰的思想準備,而不是希望有個創意一做就一炮而紅,要愿意拿出5-10年的青春,堅持下來。

 

作者:周鴻祎,微信公眾號:老周開講(laozhoukaijiang)

本文由 @周鴻祎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類文字已經很少見到了。!

    來自江蘇 回復
  2. 中國勢必會成為世界發達國家,未來10年后有可能與美國,英國三分天下。中國要成為發達國家不需要經濟體量,需要的是輸出價值觀。未來沒有“價值觀“的企業勢必會被淘汰,那么多人提倡的“消費升級“就是開始表明加速這種局勢了。中國大部分生意都值得做一遍,是認真做一遍,帶著愿景去做,去做成生態生意,做品牌影響力,形成品牌價值觀,形成良性品牌生態。我的生意哲理:小公司做營銷,大公司做價值觀。最后周老板你還有良心的話,麻煩退還我的5000塊廣告費。

    回復
  3. 周老板賠錢,我投了那么多360信息流廣告費沒有效果,哈哈我來皮一下。做生意靠的是信息差,有信息差才有利潤空間,營銷是生意手段,所以本質也是做信息差。我對互聯網的看法,互聯網是個工具,它讓信息傳遞變得簡單,因為信息傳遞變得簡單,所以很多生意變得簡單,但又因為信息傳遞得加快,信息生態逐步變得完善,沒有了信息差紅利,企業如何存活?這就涉及到企業的造血能力了,其中一個便是“創新“,但我所見那么多企業里面,創新成本實在太高,不見得初創企業有創新能力,就算有,小企業很容易被大企業“偷技術“,商場就是這樣你我都懂,所以我的另一個認知是“品牌生態“。

    回復
    1. 來自云南 回復
  4. 我覺得,不一定要鼓吹創業有多風光,職業經理人也是非常好的道路,可能經常有人說打工輕松,但是做職業經理人要做好,一點也不比創業輕松,如果要做到蘋果庫克的地位,付出的可以秒殺99.999%的創業者?,F在缺少了鼓勵大眾往公司更高層面的管理位的文章,煽動大眾創業。這樣結果會讓大部分個都不會全心為企業發展貢獻。企業發展更加艱難

    來自廣東 回復
  5. 排面

    來自四川 回復
  6. 周總排面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