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創業路線圖 (99):渠道設計及渠道政策常見的十大問題

2 評論 14423 瀏覽 21 收藏 18 分鐘

編輯導讀:在渠道設計和運營過程中,總是會有一些問題反復出現。本文作者從自身具體實踐出發,結合案例,對常見的渠道設計類、渠道政策類和渠道運營類問題進行了梳理分析并做出了解答,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渠道設計類問題:

1. 我們的產品是供應鏈領域的,客單價相對一般SaaS較高,適合什么樣的渠道商?或者,為什么我們找不到合適的渠道?

2. 創業公司適合在什么階段引入或擴大渠道,從產品完善度或公司銷售發展階段?

3. 我們也覺得該做渠道,招了有渠道經驗的人來做,但是總是做不起來,招不到商或者代理商來了也做不好?

渠道政策類問題:

4. 在一個區域里,到底該不該搞獨家經營?

5. 是直營和渠道并存,還是全渠道或者全直營?

6. 是每條業務線一個渠道,還是多條業務線在區域里都由一家來代理?

7. 區域線和行業線都同步在運行,馬上要做全國了,該怎么整合?

8. 預付款拿貨銷售還是廠商收費再返點?

9. 渠道政策經常變,代理商適應不了怎么辦?包括返款比例。

渠道運營類問題:

10. 今明年我們想快速在全國鋪開,怎么建渠道能支撐?(或如何快速找到可復制的渠道,來挖掘和激活?)

這里面的很多問題,在我負責渠道業務時候也是沒有認真思考過的,或是只管低頭拉車,但抬頭看路不夠;總之也是經常問題多多,犯錯頻頻。現在跳出來回顧和重新梳理,站在反思和邏輯的角度,寫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作為探討。對以上問題,結合我的經驗和思考,做個簡要的回復,期待更多有價值的思考碰撞和更好的實踐案例。

01 誰是適合我們的渠道伙伴?

這個問題,在《SaaS創業路線圖第83篇.設計和建設渠道體系的思考框架》中的“who”部分提到過。關鍵是圍繞著我們的客戶是誰來展開。

客戶中誰是決策鏈上的KP,哪些公司也在圍繞著這個KP來進行業務或服務?從意愿到能力,這些公司中誰最適合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如果這些公司不能有效推進,那這些公司里的什么人是最適合做我們的伙伴的?這些伙伴中,從業務管理經驗、資金能力、做事態度和風格來找出合適的伙伴?誰具備更好的發展潛力?

渠道的設計中,利益分成的設計非常重要,這個分成的商業模型能跑通是調動伙伴意愿的關鍵。如果無論如何設計,都不足以調動準代理商的代理意愿,或找不到合適的代理商,要回到自己直銷團隊賣,能否跑通的問題上去。如果跑不通直銷模型,就需要重新思考定價和產品價值的問題。

02 創業公司適合在什么階段引入或擴大渠道,從產品完善度或公司銷售發展階段?

每個階段都適合引入渠道,但擴大渠道的時機則需要很多條件都完成。

比如在產品測試階段,有些熟悉了解的朋友或通過投資人了解到的朋友,會找來,當然可以合作。但要溝通清楚,主要是為了更多客戶用,來加快產品的測試和反饋,所以不需建立規模團隊,也不考核銷售額,給出更多返款比例都可以的;

假如目前情況是:在產品可銷售了,但可復制的銷售模型還沒完成,這個階段如果有伙伴愿意加入做代理,同樣可以吸納,目標就定位在銷售模型的快速迭代和驗證。因為伙伴幫你約見的客戶大多基于之前的合作關系,見面的速度會更快。

如果產品測試通過,銷售可復制模型完成,這個階段就到了可以規?;瘮U大的階段了。

03 我們也覺得該做渠道,招了有渠道經驗的人來做,但是總是做不起來,招不到商或者代理商來了也做不好?

可能性較大的幾種情況:一種是沒有建立可復制的銷售模型,全靠代理商各自為戰,做起來是需要大勢推動的;

另一種是,同等的需求產品下,在傳統軟件和SaaS產品之間,賣軟件能賺錢,賣SaaS就有點費力不賺錢,很多傳統軟件公司,自己推SaaS,渠道也不買單的主要原因就在此;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招的人或代理商不匹配,沒想明白為什么做渠道,也沒找對誰來做更合適;

還可能,就是上一個問題提到的,在早期的階段,跟進入的代理商伙伴的目標設定成業績和利潤了??偟膩碚f,問對問題,找出問題的原因,就成功一半了。

04 在一個區域里,到底該不該搞獨家經營?

總的來說,起步階段和快速發展階段,都不該過早放獨家經營的政策出來。主要是從利于區域的發展來思考,避免獨家不動或不力,但獨家后,其他伙伴進入的機會就很弱了。

好處是,通過多家經營,一方面增加早期市場的覆蓋速度,另一方面,通過競賽篩選出意愿和能力都匹配的伙伴來經營。

但也有些特殊的情況,比如廠商比較初期,但找到了資源和管理能力都很強的伙伴來合作,這時候如果代理伙伴要求獨家,是可以在本區域不放其他家(但不在合同中簽署獨家)的形式來合作,形成事實獨家。

那在什么時候,可以獨家呢?

市場上,已經是唯一或唯二的品牌了,這會兒再多家經營會造成較大內耗,同時在市場營銷的投入上也較難協同,這時候是獨家經營的好時期。獨家政策會更利于代理商做大做強,同時也更利于廠商利潤的增加。

05 是直營和渠道并存,還是全渠道或者全直營?

我比較認同直營和渠道并存,直營的銷售團隊更加直接且專注于客戶,會比較利于銷售方式的革新和效率的提升,從而更利于渠道的復制擴大。

但全渠道和全直營也都同時存在于不同的廠商里,這怎么理解?或怎么判斷?

全渠道在公司發展的早期,是存在較大風險的,除非銷售方式極其簡單,且相對固定;在公司的品牌和銷售方式,發展的很穩定的階段,也有不少廠商把直營全轉為渠道,主要原因是成本和利潤相對可控。全直營大多是階段性的產物,主要原因是品牌影響力強,且利潤率很高,廠商更希望牢牢控制,但隨著公司發展,職業經理人的弊端和利潤的訴求,會讓直營更多往渠道方向拓展。

06 是每條業務線一個渠道,還是多條業務線在區域里都由一家來代理?

多條業務線通常意味著客戶的不同,從拓客到跟進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快速發展期,每條業務線單獨建設渠道的方式,利于業務線的增長和擴張。

但隨著公司對利潤的要求,渠道重復建設的成本壓力,會讓組織者重新考慮渠道合并在一起的障礙怎么解決。這個階段的決定,主要是從公司的增長模型和財務模型來考慮。

07 區域線和行業線都同步在運行,馬上要做全國了,該怎么整合?

區域代理和行業代理同步存在,在早期測試階段問題不大,因為模式需要多摸索;在發展更大規模的市場時,區域和行業可能很快就面臨沖突的問題。

在對客戶上門服務要求不高的業務,較多的模式,是客戶不分地域和行業,跟哪家代理商簽約就是誰服務的客戶,前提是全渠道業務,避免直營和代理商搶單;新簽和續費的返款比例一致,且合同價格的管理底線是硬實的,不會價格失控。

業務在區域本地上門服務要求較高時,區域代理不可替代,有兩種方式:

  1. 出行業版產品,代理商選擇代理行業還是區域,可自選;
  2. 從廠商的角度,需深度思考評估,二選一,選擇一種方式。

妥協方案是,行業代理在區域有代理商情況下,提前做客戶報備,客戶報備的數量和周期做好限定,同時做好兩家的分成設計。但這種方案,帶來的還是大量的爭執,只能作為過渡方案。

08 預存款拿貨銷售還是按單由廠商收費再返款?

這是個重要的區別,預存款在行業里是常說的壓貨制;廠商收費再返款,簡單的稱為返款制。

壓貨方式,從代理商角度,好處是錢付了,但買了貨在手上,總是可以賣出去的;從廠商的角度,純粹當作個生意做的時候,返款制高效且直接,成本和利潤都比較可控,且不用為客戶服務和歸屬擔心;壞處是,不知道市場上最后的出貨價格是多少,會不會對價格帶來災難性后果?

價格亂了以后,代理商爭相降價搶客戶,帶來的是代理商利潤能力不足,進而影響廠商的利潤能力。同時還有個問題,是不同的出貨折扣會成為內部腐敗的溫床,失去公平性的制度,會讓體系更混亂。

返款制,壞處是代理商不知道多久廠商才能返款,會不會影響公司經營?代理商通過增加團隊成員的方式來擴大銷售,但增員的能力受限很多因素。好處是對廠商來講,增加了現金流,降低了財務風險,同時掌控了價格,進而維護了市場的相對穩定。返款制的重要好處是,客戶在合同和服務中直接跟廠商進行了接觸,在服務客戶和客戶歸屬上更有優勢,個人感覺也更適合SaaS。

在面對同行的價格競爭時,這兩種方式,都面臨著挑戰,但返款制的方式更靈活,只要價格審批通過,代理商是不會虧錢的。

09 渠道政策經常變,代理商適應不了怎么辦?包括返款政策

渠道政策的變與不變,是個挺困難的選擇,因為作為一家創業公司,在很多業務模型上都需要不斷的探索和測試,甚至產品和銷售模式都需要隨之變化,渠道政策的變就理所當然了。但問題是,代理商從客戶資源、到團隊能力結構,組織能力,客戶服務能力的方方面面都相對脆弱些,每一次變動,都可能意味著代理商團隊中有一些人要掉隊或被淘汰。而這些人的成本,又是代理商最大的成本,這就意味著代理商很難賺到錢。

所以在產品和業務模式不穩定階段,不建議代理商規模做太大,船小好調頭,調整也快;第二,不穩定階段,返款比例和返點的激勵政策,最好保持相對穩定,1-3年能不變就不變。但其他相關的短期激勵、客戶開發,渠道運營和支持模式可以隨著需要變一變。

再有就是渠道部門的職責,公司的變,通?;诟偁幓虬l展需求所做的調整,但渠道部門要結合變化,作出最適合的調整方案,保障政策需要穩定的部分不變化。

10 今明年我們想快速在全國鋪開,怎么建渠道能支撐?

先分析判斷,是否具備爆發的機會和能力,好的產品是穩定支撐客戶體驗,隨著各種條件的成熟,或大勢的到來快速成長爆發,這個時候內部的組織和銷售能力是被帶著成長的。

但沒有到這種特別好的時機,怎么快速鋪開?關鍵是算清楚投入產出比,是否增長目標更重要?還是健康經營更重要?

持續增長需要的要素有哪些,我們可以列一列:

  • 渠道經營管理的團隊,包括渠道經理團隊;
  • 招到代理商,需要一批代理商伙伴和他們的團隊;
  • 這兩個團隊要有可復制的方法論,要形成組織能力。

代理商招到了團隊,從招募到培訓到有產出和穩定,也是需要個過程的。其中所需成本和時間周期,是相對穩定的。因此想要快速鋪開,首先要做可復制的方法積累、人員沉淀、組織能力積累,否則靠什么快速鋪開?

擴增計劃中,賦能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在渠道的建設和發展中也特別重要。賦能有很多種形式:給代理商團隊激勵是賦能;代理商找到商機或線索,幫助他們成交是賦能;分發線索給代理商是賦能;指導代理商進行商機開發和客戶跟進是賦能;幫代理商對客戶進行好的服務,產生二次三次銷售機會是賦能;幫代理商訓練員工是賦能;給老板或中層培訓是賦能;幫代理商解決資金吸納是賦能;幫代理商爭取到當地更好的政策或扶持也是賦能。這么多種可以做的形式,從廠家的角度關鍵是盤點好資源,用好杠桿,激勵和幫助代理商成長。

另外,一種快速增長,則是不計成本,招人、招代理商,然后各地都是各種自己的做法,市場反復實驗。在初期,業績成長也可以很熱鬧,因為數量的增長和每家伙伴的早期客戶關系,就能支撐業績的增長。但健康度,要打很大的問號,公司若是有清晰的認知,且能接受,也沒問題。

較為牢靠的方法,是列清所需資源和能力,算好投入和預計的產出,穩扎穩打的提升組織能力。條件成熟時,或大勢所趨時,快速成長和覆蓋。

拋個磚頭出來,希望大家留言提出更多實際問題和建議,一起交流碰撞。

#特邀作者#

吳昊,微信公眾號:SaaS白夜行,紛享銷客天使投資人、前執行總裁。20年企業信息化和6年SaaS營銷團隊創新經驗,每天一篇2000字SaaS創業文章的堅持者,目前正處在從創業者向投資人的轉型過程中。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昊哥,請問直營和渠道的定價策略如何制定呢?按統一還是獨立?具體如何…

    來自浙江 回復
  2. 昊哥,可以約你線下聊一下嗎?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