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認知≠組織認知?一個 CEO 對認知的 4 點思考

1 評論 4631 瀏覽 4 收藏 13 分鐘

編輯導讀:對于一個創業公司來說,創始人的認知非常重要。有人說一家企業的天花板就是創始人的認知天花板,只有創始人的認知提升了,才會調動資源付諸行動。本文作者提出了自己對認知的四點思考,與你分享。

認知這個概念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很難統一定義,這篇文章主要來自于我零星發的朋友圈內容,談談我自己對認知的理解。

一、認知與常識

我理解的認知,是未來的常識。它不是現在的常識,但在未來會成為常識。常識是大眾共識。常識不一定是對的,比如幾百年前天圓地方,或者太陽繞著地球轉。再比如有些地域歧視現象,但隨著時間推移,因為基本條件變了,就不成立了。彼得·蒂爾(Peter Thiel) 在《從 0 到 1》中講:在什么重要問題上,你與其他人有不同看法?就是大眾覺得對,而你是另外一種觀點。這其實就是在尋找那些超出常識的認知。認知本身不一定是對的,或者說認知和常識都是基于時間的相對概念。不懂常識會吃虧,有了打破常識的新認知會帶來額外回報。

認知都是陳述句。比如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認為電動車和無人駕駛是未來,馬云二十年前認為中國的電子商務會是門大生意。對于電動車,許多人覺得“清潔能源”是其主要賣點,而特斯拉卻將其定位在“時尚”,開始先打高端人群。Salesforce 的創始人認為未來“No Software”,SaaS 會大行其道。當然,這里舉的都是一些成功的例子,這些人的認知都演化成了常識,可能還有些認知目前還沒有常識化,這里就蘊含著商機,彼得·蒂爾(Peter Thiel)把它們稱為“Secrets(秘密)”。這些秘密即不是簡單的常識,也不是不可能的荒誕想象,而是困難但可行的事。

不懂常識會吃虧。所以對常識的掌握水平,也就可以衡量一個人的認知底線水平。讀查理·芒格的《窮查理寶典》,就會看到大部分探討都是關于常識的,如何避免犯一些弱智的錯誤,如何能夠更加正常的生活。而掌握常識,就要尊重事實,實事求是,保持開放。這本書之所以叫《窮查理寶典》,是因為美國國父富蘭克林在年輕時出的一份報紙里,有專門的欄目叫“窮查理寶典”,就是教人生活智慧的。半年前讀《富蘭克林傳》時,就能感覺到富蘭克林活得充滿人生智慧。從這個角度來看,從富蘭克林到查理·芒格,都是一脈相承的。一些創業者掉到坑里了,有時候也不一定是認知不夠,可能只是行業常識不夠。

二、認知的體現

認知決定了提出問題的水平??蛻羧绻J知水平不夠,提出的問題水平就不夠?;谶@種認知水平的問題打造產品,那產品層次就不夠。這就是為什么一些項目外包公司,很難打造出卓越的產品,因為他們只是按照客戶的認知水平交付項目。先要有超越客戶的認知,才能打造更卓越的產品。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會決定一個人的“問題集”。一段時間內,你會關心若干個問題,會在你腦里不斷的思考。如果兩個人所思考的問題有交集,就會有共同語言。否則,就會覺得沒啥可聊的。通過分析一個人的問題集,可以大致判斷出一個人的現狀和認知水平。

前一段看《不拘一格》,Netflix 圍繞高人才密度產生的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讓人很是佩服。如果沒有高人才密度,許多策略都是行不通的,比如其中的“情境管理而非控制”。結合講美軍如何運作的《賦能》,讓我聯想到幾個小的管理動作和其對人的認知的依賴。2019 年初時我讀了《賦能》,驚嘆于美軍的牛逼,在我看來,其核心就是兩個點,一是信息透明,二是權力下放。我們公司的信息透明做的還不錯,于是我在公司開始嘗試權力下放。當時正好有個產品優先級的決策,在管理會上確定了一個順序,有總監提出可以再聽聽一線同學的意見,于是開始了一個更大范圍的決策討論,結果是推翻了之前的結論。按照新的決策執行兩個月后發現不對勁,索性又調回了之前的優先級。這讓我認識到雖然一線同學的需求敏感度更強,但是如果認知水平不到位的話,也不能保證做出好的決策來,要決策的事情還是要和認知水平相匹配,而不能只看誰掌握了更多的細節信息。

第二個管理動作是關于復盤方法的。2016 年的時候我上聯想之星,學習了聯想的復盤方法論,覺得這個方法好,于是開始在公司落地,我感覺方法好,誰都能用好,結果用了一段時間后,我的合伙人提醒我:復盤還是需要高階人員的介入,否則復盤的認知深度不夠,后來發現確實是這么回事。

第三個管理動作是關于共創方法論。在湖畔大學學習了近兩年,其中最大的收獲就是學習了阿里的共創方法論,于是也在公司管理層內部推廣,開始我又覺得好的方法應該每個員工都掌握,起碼每個主管都要掌握。為了推廣共創方法,我去請教湖畔老師一些細節問題,結果老師告訴了我兩個點:一是能不共創就不共創,畢竟成本比較高;二是要看和誰共創,共創者的水平不夠,也很難保證好的效果。

結合這三個事情,我自己的感受就是管理動作還是需要和人的認知相匹配的,或者和人的能力水平匹配的,否則有時會起副作用。方法很重要,匹配更重要。

認知產生力量。不能產生力量的就不是認知,就只是知識。正確的認知產生動力,錯誤的認知產生阻力。網上有個段子說:學了那么多的道理,依舊過不好這一生。這里的核心問題是把學到的道理只是當作文件存放到了本地,并沒有當作升級包 update 大腦,沒有成為大腦操作系統的指令。有人看到滴滴的成功,就說當年自己也想到做手機打車 APP,只是沒有付諸行動。既沒有投資,又沒有付諸行動,只能說是認知還不夠。

三、個人認知升級

前段時間讀過一本書叫《帝國的崩潰》,講鴉片戰爭的。其中的細節描述,引用了大量中國和英國的文獻材料,真是詳實??吹倪^程中,會有三個詞不斷的冒出來:認知、信息、開放。結合著鴉片戰爭的史實,可以進一步思考三者的關系。道光帝以及眾大臣對英國的認知肯定是很有局限的。再加上有限的信息獲取,會讓這種認知繼續延續下去,對于那些違背認知的信息,也會被選擇性忽略或者進行錯誤的調用。如果信息足夠的充分和及時,那么這種認知的落后會被不斷的驗證錯誤,那么就會促進升級。但如果沒有一個開放的心態,就可能導致一些新信息被拒之門外,如書中提到的英國想要和中國建立通信關系而不可得。同樣,也導致英國對清政府有了許多錯誤的判斷。我們其實很難保證自己的認知一直是領先的,唯一可做的是保持心態的開放,并主動獲取新信息,從而不斷的促進認知升級。

認知差通常來自于信息差,但同樣的信息水平也會產生認知差。當時,張朝陽、李彥宏、馬云這些是比別人更早接觸了互聯網這個新生事物,進而產生了不一樣的認知。但同時也有許多人接觸了互聯網,并沒有形成新認知。一個人很難在沒有信息輸入的情況下,產生許多不同的認知。劉慈欣能夠寫出《三體》這樣的巨著,也是在了解曲率引擎、光帆、電磁波等基本概念和假說的基礎之上進行創作的。要讓他憑空去領悟和構造整個虛擬世界,那也是不現實的。牛頓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站在前人的信息之上。所以還是要保持開放,接收不同的信息。

四、組織認知升級

其實組織也有認知,組織的認知往往不等于創始人的認知。許多時候創始人覺得想的很清楚了,只要干就是了,結果感受到的是團隊執行不下去。有時候不是執行不行,是認知都沒有對齊。經常會有人說一家企業的天花板就是創始人的認知天花板,這也沒錯。許多時候如果創始人的認知還沒改變,下面的人做什么事,也會被他拍回去。只有創始人的認知提升了,才會調動資源付諸行動。

創始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只是靠創始人自己的認知提升,那整個組織就是有局限的。最好的方式是能夠開動整個組織的認知提升,至少是核心管理層。在這一點上,我覺得華為和阿里都掌握了比較好的方法。華為基于 IBM 的咨詢所形成的“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業務領導力模型)”就非常牛,更早的版本叫“五看三定”。我剛開始學習,已經比較有收獲了。阿里比較牛的方法就是共創,我在前面也簡單提到過。共創就是面對未來開放、不確定的問題,一群人來共同探討,形成共識。我覺得共創有兩個價值,一是讓先進的認知脫穎而出,二是讓先進的認知形成共識。其實思想統一,就是將少數人的認知變成組織的共識。

不管是個人還是組織,都應該把認知寫下來,這樣隔段時間就可以復盤,進行驗證迭代。否則,認知在腦袋里就是一筆糊涂賬,許多時候回顧起來,像是當初也想到了,但好像也沒怎么在意。有些朋友會把自己的部分認知發到朋友圈,一段時間過后截圖出來重新復盤,我覺得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以上是我對認知的一些階段性認識,它具有很強的主觀性,有啥想法,歡迎探討。

 

作者:桑文鋒,神策數據創始人 & CEO

本文由 @神策數據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感覺也是適用于一個團隊的LEADER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