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創業的起點不是“賽道”,而是分類
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SaaS。只有明確了SaaS的分類,才可以深入到每個分類領域,而不是泛泛地談SaaS。并且,分類可以幫助創業者發現領域規律,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入口和路徑。本文作者對SaaS的分類進行了分析,與你分享。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個情景,就是無論聊SaaS的什么話題,大家都很難聊到一塊兒。比如有人認為SaaS的成功要素是PLG(Product-Led Growth),就會有人說SLG(Sales-Led Growth)才是SaaS的成功關鍵;當有人認為SaaS是服務時,就有人認為SaaS是軟件。
其實每個人的觀點都沒錯,之所以會有觀念沖突,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SaaS。這種對SaaS模糊的認識,無論是SaaS創業,還是經營一家SaaS公司,都很難找到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所以就有必要對SaaS進行分類。
01
就像在XaaS概念下存在多種“即服務”,SaaS同樣也存在不同分類。比如:工具類、通用類、垂直類、平臺類、交易類等等。
不過,為了分類而分類,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和價值;其實SaaS分類的真正目的,是發現每個分類領域的特點和規律。這有助于創業者看清領域的范圍邊界在哪里,這個領域中必需的know how是什么,應該采用什么樣的過程和方法。
不同類別的SaaS,創業過程規律是不同的,比如:目標客戶、切入點、產品設計、銷售模式、交付方式和客戶成功都有很大的差別。
那么,針對國內的企業服務市場,SaaS怎樣分類才更實用呢?
02
雖然SaaS可以有很多分類,但粗分為工具類SaaS和業務類SaaS兩大類就可以了,因為這兩類SaaS之間的特征差異是最明顯的。
一般來說,工具類SaaS泛指與客戶具體業務無關的技術工具;而業務類SaaS則直接支持客戶的業務過程。實際上,工具類SaaS和業務類SaaS,都能在企業軟件中找到原型。前者對應軟件工具,而后者對應企業的業務系統。
不過,工具類和業務類的分法,雖然劃定了SaaS的兩個大方向;但進入具體的領域,還是有些寬泛。所以在這兩個大分類下還可以進一步細分。
我們先對工具類SaaS進行細分,它可以再分為純工具類SaaS和協作類SaaS。
一般來說,純工具類SaaS是已有軟件工具的SaaS化結果,比如文檔類、筆記類、設計工具類等。對于用戶來說,除了提供方式和使用方式的不同外,軟件形式與SaaS形式工具并無太大的不同。
而協作類SaaS則完全是互聯網和移動化的產物。協作類SaaS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協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協作平臺、項目管理、視頻會議,甚至包括電子郵件,都屬于協作類SaaS。
實際上,純工具類SaaS和協作類SaaS之間的界限,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在互聯網和移動化背景下,純工具型SaaS必然會朝著協作化方向發展,比如現在的文檔平臺、設計工具都支持協作模式。
說完工具類SaaS,我們再看業務類SaaS。它也可以分為純業務類SaaS和復合業務類SaaS。
一般情況下,我們所說的業務類SaaS就是指純業務類SaaS。實際上,純業務類SaaS也是目前企業服務市場最主要的形式,它涵蓋了行業業務的方方面面,比如:營銷、CRM、HR、電商、MES、ERP等。
不過,在企業業務云轉型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另外一種“核心業務+輔助業務”復合形式的SaaS。即在企業原有業務系統中拆分出來、以SaaS化形式提供的通用服務,所謂復合是指SaaS與核心業務之間的依賴關系。
比如說銀行或金融機構,雖然其核心業務和中臺系統并不會SaaS化。但是對外業務,如營銷、開戶、信貸審核、信用評估、權益等非核心的業務,則可以由SaaS服務商提供,就形成了所謂復合型SaaS,這樣每一項SaaS服務都可以規模化地提供給多家銀行或機構。
這種由集中式系統轉為復合型SaaS模式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比如:SaaS化的銀行開戶效率會更高,貸款審核速度更快,利用AI評估使貸款損失風險大大降低。復合型SaaS服務商的出現,已經改變了相關行業的服務生態,如這個領域的SaaS服務商nCino,可以同時服務于數千家銀行或機構。
03
值得說明的是,上述SaaS分類雖然不是完備的,也沒有什么道理可講;但至少給創業者帶來三個方面的啟示。
首先,如果明確了SaaS的分類,以后的討論都是“物以類聚”的。只有這樣才可以深入到每個分類領域,而不是泛泛地談SaaS。
其次,分類可以幫助創業者發現領域規律,結合自己的領域認知和實踐經驗,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入口和路徑。
為了找出更深層的規律和底層邏輯,創業者還需要在現有分類下進一步細分,從而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場。不要想通過復制所謂的“賽道”而走捷徑,那樣的代價會非常大;而在你最熟悉的領域進行SaaS創業,成功率要高得多。
最后,分類有助于看清商業化的現實。
放眼海外SaaS市場,就會發現它們并不刻意區分工具類還是業務類SaaS,也就是說,它們都有成功可能。不過相比之下,工具類SaaS的毛利更高,因為獲客成本和留存成本更低。
但國內企業服務市場與之相反,通常業務類SaaS要比工具類SaaS更容易被企業用戶接受,比如付費意愿更強,客單價也更高。
即使是業務類SaaS,國內外企業客戶接受度上,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別。為了降低IT投資成本,海外企業正在以SaaS方式,對現有業務系統進行云化和替代;而國內則沒有這個趨勢和機會。
國內SaaS目標市場,應該是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這就需要顆粒度更小,業務目標更加聚焦的業務類SaaS,這就需要對業務類SaaS的“無限”細分。
04
綜上所述,針對國內現實企業環境,對SaaS的分類研究是有必要的。因為靠著海外SaaS的賽道地圖,很難在國內企服市場走得通。
作者:戴珂;公眾號:ToBeSaaS
本文由@ToBeSaaS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