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公司年度增長規劃怎么做?從這個邏輯入手
SaaS創業公司在做年度規劃的時候,可能都會希望可以在第二年增加更多收入,不過對于SaaS創業公司來說,怎樣才有可能找到更多的增長機會?有效的年度規劃,又該怎么做?本篇文章里,作者發表了他的見解,一起來看。
前幾天有一位創始人,跟我討論公司年度計劃時,提了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問題:“為什么我們公司的收入,每年都差不多,有時還可能減少?有沒有什么辦法,讓明年的收入有所增長呢?”。
其實有這種問題的人還不少。雖然每年規劃的投入越來越多,打法也是變換各種花樣,但增長卻是越來越難。
顯然,問題并不是出現在資源投入多少、怎么干上。
明年的年度規劃,需要回到價值層面,才可能發現增長的機會。
01
通常,我會借助下面這個價值-能力評估框架來討論規劃問題,就是下面這張圖。
我們說SaaS本質上不是產品,而是服務。那么,在服務的提供上,大致可以分成4個等級:提供產品(L1)、提供解決方案(L2)、提供業務價值(L3)和提供業務成果(L4)。
首先,從客戶價值維度可以得出結論:公司收入與客戶獲得價值是正向相關的。即從低價的好產品,到可衡量的高價值,客戶的付費意愿和付費價格都會逐漸增高。
其次,對應不同的客戶價值,SaaS公司也必須具有相應的能力才行。從產品穩定可靠,到客戶成功幫助下,實現客戶業務成果的能力。
最后,是產品的形態變化,從標準產品到通過產品提供,再到關注業務成果。產品的概念逐漸淡化,服務的價值凸顯,所以也不存在“最好的產品”一說。
02
可能你已經看出來了,處于L1和L2的SaaS,產品屬性還相當明顯;此時的價值,基本是SaaS服務商一廂情愿的想法。
也就是說,這能否讓客戶獲得實際的業務價值,你自己也是一個假設。
而處于L3和L4的SaaS,由于客戶成功的采用(Adoption)服務和運營服務支持,已經產生看得見的業務價值。特別是量化的業務成果(Business Outcomes),在使用之前就可以驗證價值的實現。
所以,業務成果是一個花錢少,但用戶粘性更高的價值錨點。有明確業務成果的SaaS業務,銷售不需要硬賣,因而會更容易。
同時,CSM的工作也更好做,因為與用戶共創的目標就是達成業務成果。因業務成果導致的持續使用,也讓增購和續費也更容易。
所以,在這樣一種SaaS公司做業務,無論是做銷售、還是CSM都要更輕松。
03
那么,這個框架與增長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從定價說起。
前面我們說過,SaaS的定價并不適合采用傳統軟件的按系統、按模塊的定價方式;而是采用所謂的價值定價策略。
就是說,你訂什么價不重要;重要的是,客戶只為獲得的業務成果或者明確的價值付費。
用一個實際的例子說明SaaS的定價。
在SaaS化的MES中,有一個“產線停機時間采集”功能,用以記錄和統計產線上,每個操作工的停機時間碎片。如果按照每分鐘生產1000件產品、每件產品0.4元計算,停機一分鐘就會損失400塊的產品價值。
問題在于停機包括必要停機(如:維修、清理、換料)和其它停機情形(如:休息、吃飯、隨意)。所以這個功能的意義在于,發現非必要停機時間(通常這是無法察覺和區分的),從而減少停機帶來的經濟損失。
算一筆賬,如果每天可以減少30分鐘非必要停機時間(保守估計),那就是增加了30X400=12000元的產品價值,一年就將近400萬。
這就是一個既有ROI、又有KPI的業務成果。
那么,你覺得客戶愿意為此每年付多少錢?4萬還是40萬?打算使用多久?1年還是5年?
不管怎樣,你的ARR都會增加。
04
寫在最后。
從這個例子也能看出,對于SaaS所提供的服務來說,無論是價格、還是增長,都跟功能的強弱,甚至是功能多少沒有關系,那是產品思維;而以訂閱思維看,與提供的價值和訂閱服務的能力有關。
處于L1和L2的SaaS業務,通常不會比軟件業務有更好的增長。在這個水平上的年度規劃,每年內容都差不多,對于明年也不會有多大提升。
增長并不能靠打雞血和靈機一動,重新發掘和錨定量化的客戶價值,發展專業的訂閱服務能力;也就是從L3到L4的演進迭代,才是有效的年度規劃。
作者:戴珂;公眾號:ToBeSaaS
本文由@ToBeSaaS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