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的公司,前期都在構建『競爭壁壘』
很多公司在和競爭市場的時候,都會強調自己產品的差異性,但是大部人對差異化的概念是模糊的,以為什么都要和別人不一樣。真正的差異化是給一個顧客選擇你而不選別人的理由,這個理由就是企業存在的價值。本文作者圍繞如何通過差異化構建競爭壁壘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戰略和經營哪個更重要呢?
最近復盤了一些公司策略,發現很多公司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只有方向,沒有經營規劃。
例如同樣戰略方向的兩家公司,有的就能占據市場份額,有的只能每月虧損。
當有的公司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時,剩下的公司都在追求差異化。
想起我當初去面試的幾家公司,無一不問到我幾個問題,其他對手都這么強的情況下,你認為我們的機會在哪里,我們差異性在哪里。
我想,我們比對手的開業年限更長……
好吧,這也算不上什么好理由。
當我進入工作后,我發現很多人對差異的概念是模糊的。
大多數人認為,差異就是與別人與眾不同,所以就得什么東西都跟別人不一樣。
例如對手請了男明星做代言,那我們就女明星;
例如對手降價做低端,那我們就漲價做高端;
然而這些都是策略,真正的差異化是給一個顧客選擇你而不選別人的理由,這個理由就是企業存在的價值。
可是當你真的帶領團隊這樣走的時候,你會發現,低端的差異化上擠滿了人,高端的差異化上擠滿了人,聚焦做單品的路上也擠滿了人。
你會發現,每個方向都有人在全力以赴。
最終會淪為多家公司為了同一個差異點而競爭,而那些勝出的公司不是贏在外部戰略,而是內部經營。
這就是為什么,同樣的戰略,有的公司能盈利,有的公司就虧損。
所以我認為,無論開始的戰略有多么偉大,最終都要在經營上分勝負。
正確的經營流程是企業獲得競爭力的前提,下面我把經營流程思考的一些步驟分享給大家,同時也舉例一些坑給大家參考。
一、提煉成功方法論
企業經營的第一步:那必須是設立一個長期目標。
目標分為短期-中期-長期,其中短期和中期的動作都是為了長期而服務,哪怕前期發生虧損,只要是能夠實現長期目標的,都無大礙。
短期和中期的動作都是在構建壁壘,長期是競爭力。
例如亞馬遜1995年創立以來,為了實現低成本戰略,就不斷將利潤擴大到增強技術優勢上,這直接導致亞馬遜在前10年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直到2003年第四季度,亞馬遜才開始實現首度盈利,此時它的壁壘已經沒有競爭對手夠得著。
隨后亞馬遜開始逐漸增加盈利并擴大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之一。
所以長期目標就是要長期做那些正確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
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
企業經營第二步:就是提煉正確的方法論,快速復制。
在經營過程中,肯定會涉及很多的方法,例如競爭對手做了一波活動,我們要不要跟進呢?
例如說,別人降價,我們該不該降價呢?
之前有個公司就是這樣,為了提升業績降價,平時賣80的產品現在賣30,前期GMV一直上升。
等到降價結束后才發現,消費者已經習慣了降價后的價錢。
一旦你恢復原價,就會感覺買的虧了。
于是這家公司繼續恢復降價,這段時間銷售額又提升了上來,忙碌了一段時間后發現利潤是負的。
再恢復原價后發現已經沒人購買了。
所以每個動作不能光看前期影響,還要回到總體業務結構里,才更容易看出全面的影響,提煉合適的方法。
那些合適的方法,都要符合長期價值的成立。
例如口腔門診里,很多咨詢是光靠經驗去談單的。
客戶問的時候,永遠就是打字聊技術,聊價格,在客戶端看到的也是冰冷冷的文字。
這樣就會降低客戶成交概率,因為客戶接收的信息也就這么多。
可是有的門診里,每完成一個牙齒修復,美白或者矯正,都會認真做一個案例,包括前后對比,日期,都做成一個文檔放在案例庫。
那么咨詢在談單的時候,就能以案例的形式去跟客戶溝通。
有的門診也會跟客戶合作,聘請已完成的客戶到門診來做真人案例示范。
這樣咨詢端的轉化率會提高,現場的成交率也會成交,長期積累下來的案例也會成為門診的競爭力。
經營動作不能以局部收益為考核標準,而是以長期價值要素考核,這就需要我們有個新的考核指標。
二、考核長期價值
企業經營的第三步:確立長期價值考核指標。
在很多的企業經營里面,特別是連鎖的那種,通常會有很多家門店。
這些門店也會由一些專門的職業經理人來管理,然后在每周或者每月的時候向總部匯報。
通常流程是這樣的,總部那邊給下來指標,要求分店完成什么樣的業績。
然后經理人就會做一個計劃,將指標分發到下面的人開始干活,每個人或者每個組負責一項關鍵指標。
例如采購負責將成本降低,投放負責將成本降低,銷售則負責提升營業額,現場負責轉化率。
這個就是以結果為導向的考核指標,大部分公司都在用。
只是這個流程忽略了一個很大的因素,足以改變全局,那就是過程管理。
采購接到的指標是降低成本。
以芒果為例,采購找了一批又大又甜還便宜的芒果,比競品都便宜。
但是后來發現,這些芒果很快就開始變黑,發爛,消費者買回家里,基本當天不吃就壞掉了。
于是采購的指標完成了,數據很漂亮。
但是消費者再也不會來買店里的芒果了。
同樣的還有投放部門,廣告投放平臺都會有一系列的選項勾選,要降低成本有兩個步驟。
要么就是將你的素材不斷進行優化,用創意或者優質內容吸引顧客點擊留聯。
要么就是將投放區域放大,用相同的資源讓更多的顧客看到,這樣就能降低成本,但同時轉化難度則更高。
于是在成本高的時候,投放部門試過優化素材沒用之后,進而轉為第二種方法。
最后,投放的指標也完成了,可是轉化率卻跌到新高。
同樣的考核標準,在美團就不是這樣的。
美團注重結果,同時也注重影響結果的過程。
這個過程在美團里變成了影響結果的多個核心指標,這些指標最終構成反映美團長期價值的組合。
例如社區團購里,美團認為履約質量,送達時間、送達時有無損壞、送錯、GMV,這些指標都同樣重要。
這些并列的一級指標,最后會轉為數據指導業務迭代。
但GMV絕對不是這里最重要的。
也就是說,你的月度交易額完成的再好,其他指標跟不上也是白搭。
在商家端,GMV也不是單一指標,商品完善度,上菜單、配置減滿、活動報名量、頁面豐富度一樣重要。
就比如說店里,如果總部只考核消費總額,那么完全就可以做活動,搞低價完成。
但是像客戶忠誠度,留存率、復購、轉介紹、好評這些都沒有的話,最終一定會適得其反。
導致總部也不知道,為什么短期業績這么好,后來就不行了呢。
只有由多個核心指標構成的長期價值考核,才有可能知道這個結果是怎么得來的。
這樣的多指標考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用數據代替人為監控。
在公司里,大部分業績都是由部門leader直接匯報的,而以往數據中,leader只看結果不看過程。
這就導致各種指數好像都完成了,但是盈利卻不見增長的情況。
同時分店領導也需要一些忠誠的下屬,一旦有的下屬犯錯,那么包容就成了拉攏下屬的好機會。
在數據匯報中,一些錯誤的指標就被覆蓋過去了。
而有些成功可復制的方法,單店如果想贏過其他店而刻意隱瞞,也大可不匯報上去。
這就導致有些方法是可以快速復制的,卻因為隱瞞錯過時機。
三、長期價值指標權重占比
企業經營的第四步:確立長期價值考核指標的權重占比。
長期價值通常顯示出來的效果非常慢,簡直是又臭又長,但又能不做。
那怎么做呢?
可以試著畫出一個四象限圖,在過程中慢慢完善。
將長期+收益,長期+成本、短期+收益、短期+成本畫上。
當公司有某種新動作時,需要將它充分考慮放在合適的象限上,最終以長期+收益的象限為最終考核標準。
例如做內容營銷,長期來看有價值的內容需要時間和資源,并且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才有回報。
但是通過有益信息,可以建立信任和增強品牌聲譽,吸引潛在客戶促進長期銷售。
短期來看要雇一個專門提供內容的人,消耗人力成本。
像建立私域流量池,長期來看能夠降低獲客成本,減少推廣成本,提高顧客的復購率。
短期來看需要一個個添加客戶,還得有專人維護,吃力不討好。
但凡在第二象限的動作,都應該長期的去建設,以此來形成正向循環。
并且這個過程中的數據,還要專門的去分析,畫出各個指標的權重占比,再優化結構。
短期與長期是死對頭,一旦第三象限的影響大于第二象限,無論是方法論還是其他行為,都是不可取行為。
除非,公司真的到了要賣血生存的時候。
最后給大家總結下邏輯吧。
為什么一直在強調長期價值,就是因為它是企業經營的核心。
一個企業要長期發展,必然離不開品牌,那品牌有什么作用呢?
它的作用就是要代表一個品類,這個品類之中,有著顧客選擇你而不選擇別人的理由。
我們短期和中期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保護客戶資產,提供客戶價值,最終提高我們經營的競爭力,形成護城河。
這個護城河就是競爭壁壘。
當我們的經營動作不以長期價值為導向時,就會偏離路線,也就產出不了結果。
例如前面說的,業務以人數為考核指標時,許多業務為了完成指標,就會先去找那些很小且容易成交的商家談合作。
把補貼都給這些小商家,將合作人數擴大。
餓了么就發生過這樣的事,當時業務員的考核指標是新增商戶數量,新增商戶有多少天的營業時間大于8/小時,成單有無大于10單,這些都完成則視為有效客戶。
而業務員發現,想提高新增商戶效率,將補貼發放給那些最低價的商家是最有效的。
也就是說,最低價像15塊錢的訂單,再減掉5塊錢,肯定很多人愿意消費,商家提高了銷量必須跟你餓了么合作呀。
可是長期來說,這些貪便宜的客戶留存率,復購率并不高。
實際上,哪怕你不發補貼前是12塊他們都嫌貴。
業務員倒是不慌,畢竟能夠完成自己的核心指標,盡管這些指標長期來看并不理想。
而后來美團就是通過慢功夫,跟那些高價值的客戶談入駐,發補貼,才慢慢超越了餓了么。
所以還是那句話。
無論企業的戰略一開始有多么的好,最終都要在經營上分勝負。
執行的不到位,再好的戰略都會偏航,沒有過程的管理,最終也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
文章已結束,此時關上手機,安靜讓自己思考3分鐘,思考得認知,實踐得真知。
最后補充,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記得做輸出,不要只輸入過過腦癮,這里的輸出就是思考后的行動,唯有行為,才有改變。
本文由 @競爭原型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前面還能看懂,后面太多高大上的用詞和表達,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