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始人的糾結(jié):個人IP往后,公司品牌往前
比起公司/品牌IP,用戶們往往記住的是創(chuàng)始人的個人IP這件事讓創(chuàng)始人很苦惱,刻意弱化個人IP后得到的效益又往往不如意。所以個人IP如何向公司品牌過渡?到底要不要弱化個人IP,強化品牌IP?本篇作者給出了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始人特別是圈子類、品牌類的創(chuàng)始人都特別糾結(jié)一件事,一方面他們希望用戶們記著的是品牌/公司IP,但往往用戶記住的是他們的個人IP。
在這種情況下,創(chuàng)始人就會糾結(jié)要不要刻意地弱化自己的個人IP,將精力重點放在打造品牌/公司IP上。但這么做的結(jié)果往往事與愿違,隨著個人IP的弱化,用戶缺少“追隨”的對象,品牌/公司IP又無法給予用戶足夠的追隨理由,最終導致流量沒了,變現(xiàn)也弱了,最糟的甚至是項目流產(chǎn)。
個人IP如何向公司品牌過渡?
到底要不要弱化個人IP,強化品牌IP?
關(guān)于這些問題,我會展開來說。
一、個人IP的底層邏輯
個人IP描述的是“我”的故事,也就是圍繞一個“我”展開,然后對外展示我處在什么領(lǐng)域,是什么身份,我提供的價值,我為誰服務。通過構(gòu)建一個認知過程,幫助用戶在產(chǎn)生某種需求的時候,能夠直接想起你并且找到你來解決。
你即他的最佳解決方案,你即他心中的獨一無二,你即專業(yè)領(lǐng)域的代名詞。
因此,做個人IP的關(guān)鍵,本質(zhì)上就是為了說動目標用戶找你服務而建立的充足理由,因此我們需要回答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 我的目標用戶分布在哪些平臺,在哪里可以被他們看見?
- 他們通過什么方式認識到我?
- 我希望在目標用戶中傳遞怎樣的信息?
- 我通過什么方式讓他們信任我?
- 我要怎樣吸引他們購買我的服務/產(chǎn)品?
- 我如何獲得他們的推薦?
這些問題對應著用戶追隨你過程的三個階段,分別是:了解你、信任你、追隨你
1. 1和2對應:了解你
也就是你要在哪個平臺吸引你的目標用戶,你需要思考的是我在不同平臺以什么樣的方式吸引目標用戶,這是一個建立聯(lián)系的過程。這里需要解決的有三個關(guān)鍵點:
- 你是什么樣的人(人設是有料的、有性格的、有趣的?是呈現(xiàn)你的專業(yè),是幫助他們發(fā)泄情緒,還是給他們帶來歡樂)
- 你要用什么樣的內(nèi)容形式來表達(視頻還是圖文、還是多維度的)
- 你要用戶如何與你接觸(觀看、免費接觸、付費接觸)
做好這三個關(guān)鍵的目的是吸引目標用戶,讓用戶有興趣去了解你是一個怎樣的人。
2. 3和4對應:信任你
當用戶走完了“了解你”這個階段意味著用戶對你有了一個初步認知,他知曉你的領(lǐng)域以及知曉你提供的服務等等。但距離說動用戶之前,有一個加深信任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核心目的是解決“為什么選你而不是別人”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一般會從以下幾點來入手:
- 業(yè)務介紹(你提供哪些服務?你解決哪些需求?)
- 專業(yè)知識(為什么你講的有道理?有哪些實用的知識點?)
- 案例佐證(是否有案例證明你的服務是有幫助的?)
- 大佬背書(你和誰站在一起?你背后是怎樣的圈層?)
- 價值觀輸出(你篤信的價值觀是什么?你的三觀正不正?)
當解決了這些點之后,用戶其實就處在與你相處的階段了,你的一言一行都將在他們眼里呈現(xiàn)。這一階段是逐步產(chǎn)生認可的階段。
3. 5和6對應:追隨你
在這個階段里,即使用戶對你有一定的認可,也不足以讓用戶無腦去追隨你,因此要說動用戶需要兩個層面的關(guān)鍵點來推動,即產(chǎn)品/服務對用戶痛點的擊打程度+用戶對你的信任程度。前者是增強動力,后者則是減小阻礙,只有動力大于阻礙,用戶才會產(chǎn)生行動。
(1)關(guān)于對用戶痛點的擊打程度
常規(guī)狀態(tài)下的用戶是沒有任何的痛點可言的,只有當特定的場景出現(xiàn)時才會刺激他的痛,激發(fā)出他的需求,此時再順勢推出解決方案(產(chǎn)品/服務),才有可能促成用戶的行動(成交)。
(2)關(guān)于用戶對你的信任程度
用戶在決策的過程中,會有理性腦和感性腦,理性腦會提醒他需不需要,感性腦會刺激他是不是立刻就要。在整個過程里,無論是猶豫還是果斷行動,都有一個制約因素,那就是你值不值得信任。對你的信任程度,很大一部分影響著用戶的行動速度。
只有當你解答了1-6這些問題,用戶才會真正認為你是一個IP,否則對他們而言你只是一個厲害的人,沒有什么特殊性。我主觀的認為個人IP不單單只看粉絲數(shù)、閱讀量、播放量這些量化的數(shù)據(jù),而是你成為他所在圈層唯一的選擇。
二、個人IP的兩種導向
1. 我主動去定義用戶要記住我的標簽
在這種導向下,其實就是建立人設,然后根據(jù)人設提取出相應的標簽,圍繞標簽進行瘋狂的內(nèi)容輸出,持續(xù)不斷地重復,直到在用戶心里占據(jù)一個位置。
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劉思毅,每天10條朋友圈,一視頻一文章。極度考驗個人的內(nèi)容輸出能力(即便有團隊)、精力、效率等等。一旦出現(xiàn)內(nèi)容供給不足,或者出現(xiàn)意外,人設就非常容易崩塌,或者逐步被淡忘,簡單說就是被內(nèi)容產(chǎn)出能力裹挾。但是好處是起盤非常快,缺點是后續(xù)容易乏力。(劉老板精力旺盛屬于特例)
2. 我通過我的行為讓我的用戶為我定義標簽
這種導向下,即個人IP在內(nèi)容輸出上會相對少一些,通常是建立明確的價值觀,通過組織一些活動,將自己的價值觀蘊含在里面,給到用戶去感知,從而讓用戶來定義你,為你貼上標簽。
我們都聽過別人提起過亦仁,謙遜、低調(diào)、很厲害、三觀正,還搞了一個生財有術(shù)。他自己其實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或者瘋狂地對外輸出,但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我自己在之前有簡單整理過生財發(fā)展前期的一些觀察,發(fā)現(xiàn)他在生財運營的過程里,幾乎每每到一些轉(zhuǎn)折變化的時候才會主動出來說話,例如大航海出來的時候,生財招募會員的時候,而日常幾乎是有問必答,以行動詮釋他的價值觀。除此之外,很少公開去輸出他的各種標簽內(nèi)容去強調(diào)所謂的人設。
我認為在這種導向下,需要的是長期堅持貫徹自己的理念,以行動逐步去影響用戶,讓用戶對你形成認知,好處是一旦成型,后續(xù)天花板更高,壓力也會小一點,缺點是需要熬很久并且難以堅持所謂的初心。(很多創(chuàng)始人禁不住短期誘惑,也沒法這么堅持)
無論是哪種導向,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
三、個人IP的優(yōu)缺點
1. 優(yōu)點
- 低交往成本:有標簽更容易讓人記住,看起來會更加立體鮮活。
- 超強的黏性:粉絲往往會追著你,你賣東西更容易成交。
- 超高的話語權(quán):覆蓋的粉絲數(shù)、以及在平臺的影響力都可以源源不斷帶來合作機會。
2. 缺點
- 遷移性差:和個人特質(zhì)緊密聯(lián)系,無法將相同的模式轉(zhuǎn)移在另一個IP身上,容易被用戶抵觸/忽視。
- 天花板低:一個個人IP對應的用戶群體是比較有限的,難以覆蓋到其他用戶群體。
四、如何從個人IP過渡到品牌
在做個人IP的時候,打上標簽是難的,撕下標簽則是更難的。標簽對應著賽道,賽道的大小決定能收獲的紅利有多少。而站在個人IP的角度來看,其實能覆蓋的規(guī)模是有限的,并且難以復制。這也是資本不喜歡投個人IP類公司的主要原因。在這個時候,就會有不少老板,開始思索著做品牌。
以我淺薄的理解來說,如果說個人IP是一場眾星捧月的獨角戲,那么做品牌就是一個做群像的戲碼,正因為各種角色的存在,使得品牌更加鮮活立體,生命力更加強大。因此我會認為,從個人IP到品牌的過渡,就是要去建立群像的過程。
順利完成過渡的參考案例:
在這件事上做得比較好的公司有交個朋友、得到、新東方等。這里由于篇幅所致,我在這里僅提一下交個朋友的轉(zhuǎn)型案例。
老羅曾提過關(guān)于個人IP到公司品牌的觀點,在這里我給大家總結(jié)一下:
很多人把自己簽的IP(或者老板自己),把個人的名字做得無窮大,但是公司叫什么沒人知道。在抖音上賣貨的公司一定是一個渠道公司,你不能做了半天,紅了IP,但沒了公司品牌,這個是有問題的。
中國Top10的這些大主播里,很多他們的最鐵桿粉絲,也只知道他們這個主播的名字,不知道他公司叫什么,這就說明你這個渠道品牌沒有建立,這是很吃虧的。萬一這個主播哪天出點什么事,這公司就等于基本沒了或者丟了一大塊。
我目前在交個朋友直播的并不多,但是業(yè)績還是杵在那兒。在交個朋友成立的第一天起,我們就一直強調(diào)“交個朋友”,那個時候交個朋友直播間還叫羅永浩直播間。我和我的同事在直播的時候就非常自然地反復提及。直到今年春天,我退出了管理層,公司將羅永浩直播間改名成交個朋友直播間。雖然有一點點影響,但并不嚴重,就是因為我們把渠道品牌建立了。
最后,我想強調(diào)的是你在直播電商賽道里做好一個號,做好一個公司,同時把品牌用營銷推廣,傳播的方式推出去,那就是完成了一個渠道品牌的建設,然后在這個渠道里賣你自己做的那個產(chǎn)品就行了。
從個人IP到公司品牌,交個朋友的答卷似乎交的不錯。之后隨著交個朋友矩陣賬號的開設,各個領(lǐng)域的垂直賬號都開始運作,也誕生出了一大推知名的主播,諸如王拓、大力、李正等等,交個朋友的品牌也算是確立起來了。
五、要不要弱化自己的個人IP,把品牌推向臺前?
但是很多創(chuàng)始人仍然會有疑問:
要不要弱化自己的個人IP,將自己的品牌推向臺前?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首先要理解公司品牌和個人IP之間的差異。
1. 公司品牌與個人IP的差異
品牌并不像個人IP那樣可以快速起來,是存在滯后性的。
一個個人IP起來可能是有趣,可能是有料,然后經(jīng)由一個個標簽的夯實,讓人得以更快被認知到。
而做品牌這件事,是用戶先了解和shi使用你的產(chǎn)品,借由從你產(chǎn)品/服務上獲得的體驗形成的模糊感知,隨著你不斷提煉,最終才形成品牌的標簽。因此整個認知上的鏈路更長,建立標簽的過程更加緩慢。
也許你會說有很多公司通過大量的投放,快速打響了品牌這個說法。但在我看來,那個只能叫名牌,不能叫品牌。因為一旦減弱投放,用戶根本就不會對你有任何明確的記憶點,更不用說在用戶心智上有你的一席之地。如果我們?nèi)タ词澜缟系哪切┲放?,沒有幾十年甚至百年的積累,根本就做不出真正意義上的品牌。投放是縮短這個過程的手段,但無法代替。與個人IP相比,建設品牌的路其實更漫長,任重而道遠。
2. 要不要弱化個人IP這件事
很多老板的初期積累其實就是經(jīng)營個人IP而來,隨著開始做公司或者做品牌之后,此時很多老板就會有一個念頭,就是將“個人IP和公司的品牌IP做分離”,通常他們會開始選擇弱化自己的IP。
但據(jù)我觀察,這么做之后,很少有人能將自己公司的品牌IP做到與原來個人IP相同的高度,等到回過頭來想繼續(xù)強化個人IP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影響力大不如前,公司品牌IP的影響力也遲遲做不起來。
所以我的看法是,如果你的組織能力、產(chǎn)品能力、內(nèi)容營銷能力一天沒有建成,并且有個持續(xù)增強的運轉(zhuǎn)狀態(tài),就不要輕易去弱化自己的IP。你的公司沒有到一定高度前,都是以個人 IP為主,但要早早開始布局。
如果要強化公司的品牌IP最好的方式不是弱化自己的個人IP,而是孵化出眾多輔助IP,形成一整個協(xié)同效應。當下我們的信任遷移的過程其實是這樣的,因為信任這個人,所以相信他的產(chǎn)品不會差,再因為產(chǎn)品不斷給你較好的體驗,所以在你的認知里面,只要是這個牌子出來的,你都會有較為穩(wěn)定的預期所以這里就變成了對品牌的信任。
概括下來就是這么一個路徑:信任人-信任產(chǎn)品-信任品牌。
如果你仔細去看羅永浩直播這件事,那么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整個節(jié)奏是老羅全天候直播,帶出蕭木,后面又帶了一堆新主播,隨著人越多,就開始出現(xiàn)分門別類的直播間,每個直播間都有對應的主播,再到現(xiàn)在,老羅就是各個直播間串場。
作者:志忠,微信公眾號:事現(xiàn)運營
本文由 @志忠(運營)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