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飲冰,難涼熱血:一份普通的陌生人社交產品開發筆記

16 評論 6457 瀏覽 80 收藏 20 分鐘

#本文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激勵計劃》出品。

做一款產品,過程中會遇見何種問題,又需要怎么解決呢?本篇文章作者通過自己的產品開發經歷,分享他在此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思考。希望本篇文章能對你有所啟發。

“社交產品的騷男用戶真的是在現實世界中被遺忘的一群人,或者應該說是一群‘活該被遺忘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唯唯諾諾,在網絡上還想重拳出擊,聊騷、謾罵都是這群人惹出來的,什么時候能讓這群人從世界消失啊。

有時候也挺同情這波騷男用戶的,畢竟如果網絡再不允許他們肆意宣泄,我真擔心他們被憋死了。

這是我在某年深夜在復盤文檔中寫下的兩句話,這兩句話源于內心,我只是萬萬千千死掉的項目中的一個小小產品而已……

01

項目 X,非荷爾蒙社交,類似 Soul,主做青少年深聊。

沒有陪聊,沒有工會,100%? 純用戶,社交氛圍純粹。

在我剛接手這個項目的時候,擺在我面前最核心的一共有兩個問題:

  1. 男用戶實時匹配匹配不到人
  2. 女性用戶雖然能匹配到人但是雙方打完招呼就沒人理

這兩個問題大部分沒有陪聊的社交產品應該都會存在,只不過嚴重程度不同罷了。

在前置定位男用戶實時匹配匹配不到人問題的時候,我們發現這種社交產品的男女用戶行為差異很大:男用戶追求社交效率,期待能及時聊到人;女生追求精神共鳴,更喜歡從社區內容入手,期待深度社交。

男女需求本身不對等,導致實時匹配男用戶數量 2 倍于女用戶數量,男用戶使用次數 3 倍于女用戶使用次數。

其實這個問題的根源主要有 3 個原因:

  1. 因為大盤男女比例本身不對等,從推廣引流到 DAU 男女占比,都是男多女少,大概 3 : 2 這樣
  2. 這個功能的歷史原因比較復雜,多次改版多次嘗試嚴重損害了女用戶的聊天體驗,導致功能留存很差
  3. 因為項目對動態和廣場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用戶很少會寫動態;聊天場景內又無法提供較好的破冰策略,所以男用戶不太主動承接找話題的責任,女用戶更少主動找話題

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路徑也比較明朗:

  1. 市場推廣,新用戶男女比例打平
  2. 匹配聊天體驗做好后老用戶的重復使用

第二點和“女用戶匹配到人后雙方打完招呼就沒人理”是一個原因,那我們再細拆:如何做好匹配聊天體驗?

  • 人的維度:讓女性用戶更容易匹配到她所偏好的聊天水平較高的高質量男性用戶,減少匹配到騷男和不會聊天的用戶的比例,可以提高女性用戶聊天體驗
  • 功能維度:降低用戶找話題的門檻、在恰到好處的提供新的話題供雙方持續消費

陌生人社交中 80% 都是腰部以下的用戶,所以公平地賦予“每一個用戶都有遇見自己想要遇見的人”的權利是做社交產品必須要堅持的紅線之一。

但“騷男”除外。

所以我拉著研發同學一遍一遍地跑模型定公式,甚至是自己體驗,最終確立了一個可以量化的聊天水平的維度。

于是乎,我一腳把聊天水平在極低和不會聊天的用戶踹翻在門外,讓他們每天只有寥寥 10 次匹配機會,降低這批用戶對女性用戶的干擾面。

當然,我是一個心軟的人,在產品顯意上傳達出:只要你們好好聊天不要犯錯,你們每天的匹配次數其實和大家伙兒一樣,都是沒有限制的。只不過這些額外的次數需要你們稍微彰顯一下你們的立場就好啦(注意只需要稍微)。

那時的我活脫脫像一個萬惡的資本家,而這部分男性用戶是馬上被拉進血汗工廠的待宰羔羊。

02

當代青少年早熟且孤獨,學著大人的口吻社交但卻被自身的匱乏經歷出賣;瘋狂跟風熱點,今天民謠明天 Rapper 卻也填充不滿自己空虛的心。

「浮躁」和「從眾」是我給當代青少年貼上的標簽,現在的他們浮躁到連 Soul 都已經不適合他們——開局看看手、看看腹肌、看看 X 充斥在聊天屏幕…

我曾經天真地以為他們到達不了深聊是因為破冰環節的策略做的不夠,于是用了一個雙月的時間來探索雙方的難得時刻和動態推薦,說服研發同學統計他們的在端內的獨特行為、用戶本身的獨特屬性,無所不用其極地為雙方營造話題點。

但最后滿懷期待地上線后,破冰僅提升了個位數。

雖然對比有話題點的會話回復率和沒有話題點的會話回復率,有絕對的轉化優勢,但大盤覆蓋率上不去,又有什么意義呢?

彼時,用戶反饋每天指數級增長,漫天飛舞著男性用戶的謾罵,仿佛世界末日——因為制約聊天水平在“極低”和“不會聊天”的用戶匹配次數之前就已經測算過了,這條策略將導致 50% 的男用戶匹配次數銳減…

作為 Soul 的種子級用戶,當時,正巧我一直推崇的“兩個人通過精神共鳴和生活碎片來不斷延伸的聊天話題”策略正式宣告失敗,于是我知道了青少年社交最看重的不是精神共鳴。

如今想想也是:在一個社交和廣場內部評估都不在同一優先級的項目里,你還瘋狂給用戶推動態,那不是傻是什么?

后來我幡然醒悟:無畫像無社交。

從一開始我們降低廣場優先級的時候,我們就注定要輸:社交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吸引——我通過你的畫像判斷是否足夠打動我找你聊天的興致,你收到我的搭訕后,也會先看看我的畫像判斷是否值得回應。

畫像即話題。

提高留存率的關鍵點:

  1. 有畫像
  2. 有吸引力的畫像
  3. 與有吸引力的畫像雙向互動
  4. 如何引導用戶建立畫像,也是決定社交產品生死命運的起點。

而且我再次見識到了我國青少年群體男性用戶稀爛的聊天水平。

曾幾何時我一度想要放棄,三句不離擦邊,五句不離查戶口,你能找到朋友那真是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鳴驚人??!

我又朝著提升聊天體驗方向做了最后一次努力。

——我不甘心,我一定要搞清楚這波用戶覺得有趣和有效的聊天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于是我結合項目的現狀:學習 Soul 的簡約導致資料寫入的匱乏,以及也沒有把動態拉高到和 Soul 內部持平的水平導致的用戶畫像的匱乏,將破冰玩法瞄準了線下酒局里的小游戲。先后嘗試了真心話大冒險和表情包卡牌等玩法,終于看出了一點門道:這種玩法太適合我們了!

——即便雙方沒有畫像,也可以通過一個個問題或既定人設快速和對方熟絡起來。

03

第一個版本剛上線真心話的半個月后破冰率終于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新的問題立刻擺在了我們面前:兩個人不能一直玩真心話吧?

后來我們又在真心話的基礎上結合聊天的親密度做了進階解鎖,分別支持用戶自定義問題以及解鎖以圖換圖大冒險玩法。以圖換圖大冒險其實是我做的一次妥協,因為我發現男用戶不論是否優質,他的這個年齡其實還是想聊一些關乎于性的話題的,而在我之前的經驗中,性吸引力其實是關系升級中最穩固的一種。

這一套策略下來,我們產品在淺聊的轉化已經做的足夠高了,但后續無論怎么嘗試都無法在往深聊前進一步。

持續的社交行為建立在“關系”的基礎之上,如果關系升級的速度太慢,效率太低,對話閾值上升到某個數值之后這段輕度關系就會轟然倒塌。

后續又嘗試了一日 CP 群聊和密友群聊。

這兩種群聊都是有門檻的,不允許單個用戶直接加入。想進入一日CP群聊則需要從當日匹配且親密度達到 100% 的用戶中進行邀請,想進入密友群聊則需要在自己好友中進行邀請,然后進行 2V2V2 的群聊體驗。整個群聊氛圍類似于線下的好友僚機場景。

群聊的功能數據很棒但對深聊沒有任何影響,上線 2 個月后只能郁郁下線。

到這時,匹配后的聊天體驗已盡我所能打磨到最好,只剩下起初兩個問題之一的“男用戶匹配不到人”。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只需要把匹配聊天體驗打磨好,靜待 DAU 達到 6 位數,長期推廣性別糾偏讓大盤男女比例持平就能緩解。但我太急于求成了,于是上線了此刻狀態,強行擴大了被動匹配用戶池,強行提升男用戶匹配成功率之后,就是女性用戶留存減少,得不償失…

故事的結局也很慘淡但又符合常理。

這個項目最后 DAU 大 5 位數,DNU 次留 60%,DNU 7 留 30%,DNU 30 留 10% ,因為長留不及預期,項目暫停。

后來我一個人的時候也在想,這個項目到底為什么失?。?/p>

  • 可能是沒有找到一個好的定位和切入點,想做大而全的社交,導致發力分散,不夠聚焦
  • 可能是項目伊始內部對于動態優先級的討論,最后確定社交 P0,動態 P1
  • 可能是大家都太急于求成,或許等到 6 位數 DAU 的時候,會有新的轉機

在這個項目中我也積累了很多關于陌生人社交的經驗,也有很多尚未實現的 idea 驗證成果。

我做這個項目的初心其實還是想做深聊,但常規的匹配方式很難做起深聊。一味的讓用戶勾選幾十上百個 Tag 真的有用嗎?常規的項目,沒有巨大的人力支持,如何讓社區內容體現出有趣?大部分的社交用戶的社交場景就是這兩個,那這兩個場景我們做不好,勾引不起來用戶想認識新朋友的興趣那最終又能做到多好呢?

與其讓用戶選擇自己擅長什么,不如讓用戶選擇最近缺乏什么。

有趣的社區氛圍其實是很難被構建起來的。

我們細拆構成有趣的公式:

有趣=興趣+技能

興趣人人都有,但現實中肯為自己的興趣培養一技之長的人太少了。

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吸引力是由自身無法匹及或者無法達成對方層級的要求所產生的落差,但是又渴望與對方產生關系,最終歸結為“吸引力落差”。只有落差才會產生吸引力。但有落差就意味著有代溝,我們很難要求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為我們向下兼容。

那完全平等的兩個人,如何勾起彼此的興趣呢?

雙方能產生深度交流就意味著彼此陪伴,那如何構建起陪伴的氛圍呢?

情緒傾訴太單薄,人們可被公開且討論的情緒還是很少,三言兩語討論完就需要找新的話題。

基于興趣其實是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但這里的興趣不能是 Tag。

Tag 承載不了內容,要不就是引導用戶發感興趣的動態,要不就是基于 Tag 的形態匹配成功后做快問快答的方式,但如何撬動用戶想快問快答是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我已經沒有機會實驗了。

我發現現在還是有很多做類 Soul 社交的產品運營同學還是拎不清廣場的重要性,比如說我們自己。

無廣場無畫像,無畫像就缺少用戶前置判斷此人到底是不是我想認識的人的手段。所以淺層關系遍布,天天盯著數據報表上的破冰率和消息對數感嘆:我們的匹配成功率不低啊,也做到了資料維度對標 Soul 的極簡,為什么深度關系和Soul差這么多呢?

所以這種社交產品很難做起來,它們注定比 Soul 更難做:因為 Soul 的用戶可以基于動態前置篩選自己不感興趣的人,進而不會隨意創建會話。

這種社交產品為了提升數據指標的好看程度,只能想破腦袋千方百計給用戶找到人,然后想盡辦法讓這兩個用戶聊下去。辦法包括但不限于:真心話大冒險、劇本殺這種即便雙方沒有畫像,也可以通過一個個問題或既定人設快速和對方熟絡起來的方式。

今天拆解幸識,突然意識到他家的產品在用做工具的思路做這款產品。

幸識這款產品經歷了 2 次改版,但核心都圍繞在擴列。整個產品都將重心落在陌生人社交鏈路的第一個環節——找人階段,如何快速找到用戶想找的人是幸識的護城河。

所以我們看到幸識的功能:擴列卡、友友速配、合成大帥哥、不要釣魚、時間戳等都是想讓用戶在幸識發現感興趣的人,然后找到這個人。至于后續的聊天還在不在這里,幸識其實不關注,只要幸識滿足好了用戶找人的需求,能給用戶帶來價值,用戶就會一直用。

而且幸識切的用戶群體和瞄準的需求都很高頻,青少年擴列。

Soul 瞄準的核心是深聊,不僅讓用戶在這里能認識到人,而且還想讓這兩個人在這里留下羈絆。

Soul 是當時第一個把廣場和社交優先級并重的產品,產品機制也最完善:廣場沉淀用戶發布的生活碎片,Profile聚合生活碎片形成畫像。兩個人匹配后通過 Profile 畫像判斷是否符合自己的擇偶觀,避免無效會話。

而在這套機制下不愛發瞬間的人是注定不受歡迎的——別人憑什么判斷你是 ta 想認識的人呢?憑什么要在你這里浪費時間?

所以 Soul 在搭建了瞬間畫像鄙視鏈策略后,也不遺余力的在兩個人的聊天窗口上線兩個人攢字母的方式,那時還衍生出很多 Soulmate 的出圈帖子。

04

如果讓我重新再選擇一次,我一定在開始之前想好產品核心解決的是陌生人社交鏈路的哪個環節的哪個問題?

這個問題夠不夠剛?

大而全的都想做好最后一定是失敗。

而如果讓我重新做,我要做青少年的隨時隨地想聊天就能找到人聊天的社交 App,做重情緒價值。

因為基于這個項目的經驗我發現:青少年最顯著的兩個標簽是「浮躁」和「從眾」,他們不追求心靈相通,更追求及時開聊和熱鬧的氛圍。

如果重新來一次或許我會嘗試結合 ChatGPT bot。在之前的群聊中得出的結論:僚機的意義非凡,但僚機的存在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加入 ChatGPT bot ,一個會話,3 個對象。因為是 bot 所以雙方都沒有負擔,不擔心隱私泄露,起到了輔佐聊天,增加趣味的作用,甚至后續 bot 可以通過兩個人的聊天方式進化的越來越像這兩個人。

當然,短時間內我沒有機會再驗證這些 idea 是否有效了,我也無力再戰社交賽道。

想起過往種種,我淺薄的 3 年經驗無法支撐起我做高質量的決策。

在這個經驗段又極其崇尚信仰判斷,所以導致大部分的決策都給項目帶到了或深或淺的坑里。

或許當時用一個經驗豐富的 PM,這個項目的結局將截然不同。

不過現在無所謂了,我只是萬萬千千死掉的項目中的一個小小產品而已…

我的口頭禪還是「我幾乎是對的」。

本文由 @葉來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本文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激勵計劃》出品。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請問可以付費 深度交流下經驗嗎,目前個人也在做社交產品,

    來自北京 回復
  2. 感謝分享

    來自陜西 回復
  3. 感謝分享,失敗的教訓很深刻,匹配和破冰只是社交基礎,深聊的產生是需要多重要點結合。愿意加V深入探討下不?

    來自湖南 回復
  4. 陌生人社交產品市場本身變現已經瓶頸了,為了做產品而做產品嗎,新體驗能比舊體驗高嗎,深聊這個需求就是個偽需求,能做到線下的才叫深聊,soul 或者陌陌都嘗試過做線下,沒做成是因為用戶屬性基因就不行,但如果有一款產品開局就做線上線下,才是陌生人社交破局點(淺見評之)

    來自上海 回復
    1. 非常贊同,在soul 或者陌陌上,都是陌生人,對彼此完全不了解,蘿莉可能是摳腳大漢,所以信任感很低,線下或者深聊很難。

      來自廣東 回復
  5. 首先感謝分享,向每一個做陌生人社交的PM致敬。
    然后個人感覺產品定位與產品落地之間的差異是“失敗”的首因:
    1、既然是“深聊”而非“荷爾蒙社交”,那可能“匹配”作為主玩法是不合適的,更何況“異性匹配”呢。
    2、產品通過什么路徑引導用戶達到”深聊“行為?“深聊”一定是異性之間么?比如女性之間是否更有“深聊”的可能?個人覺得需要對青少年用戶多做一些跳出自身產品之外的觀察。
    3、不同層級用戶的用戶價值是否有考慮清楚?比如,女性用戶是“深聊”的主體,在產品中既可以是供應方,也可以是需求方,可能是虧本也要留住的用戶;“不會聊天的男性用戶”是“深聊”的潛在用戶,大多是需求方,可以獲取裂變與營收;“騷男”用戶大多不是“深聊”的精準用戶,但也有獲取裂變的可能。根據用戶價值制定策略,可能會比查漏補缺式打法更得心應手,就像作者花了很多心思對產品做的一些調整,它們的最終效果可能只有幾個百分點。
    以上是一些個人淺見,歡迎交流。

    來自江蘇 回復
  6. 感謝分享

    來自中國 回復
  7. 你是有理想情懷的,不到頭破血流不回頭

    來自河南 回復
  8. 失敗的定義是什么?你的變現點又在哪里?哪部分群體是創造營收的群體?產品的定位是什么?沒看明白?光顧著表層的用戶數據,沒有核心營收關鍵數據目標去做延伸,你做的產品也許是你自嗨,不是商業市場想要的,不是想分項目獎金的同事想要的,也不是投資人或老板想要的,全程聽下來你不認可陌生人社交男用戶女用戶的差異及行為,太表層了,也沒有把他們的行為與產品利益聯系到一起,失敗了不奇怪

    來自廣東 回復
    1. 觀點有點狹隘,我們的核心目的不是變現,不予置評

      來自北京 回復
    2. “騷男”可能才是變現和營收的主體

      來自北京 回復
  9. 聽完了覺得好玩,好奇你的產品叫啥名?

    來自浙江 回復
  10. 感謝分享

    來自北京 回復
  11. 鐵子還記打算繼續深耕陌生人社交賽道嗎?

    來自廣東 回復
  12. 作者給出的思考和建議真的很有啟發性,畫像的確很重要,除了來源動態內容本身其實還可以通過用戶的行為數據;做社交好像一直都是強調某個垂直方向,但先現如今自然語言理解已經達到了類人的水平,我覺得做大而全的想法并不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來自廣東 回復
  13. 感謝分享

    來自廣東 回復